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6亿的高血压患者,其中有20%~40%的人并发有左心室肥厚。大量的临床调查发现,并发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与没有并发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相比,其发生心衰、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脑卒中和猝死等情况的几率明显增高。因此,避免发生左心室肥厚或延缓此病的发展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高血压患者要想预防左心室肥厚,首先要控制好血压,将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避免心脏压力负荷的加重而引起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一旦患了左心室肥厚,就要在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上设法改善左心室肥厚的症状,以预防心功能不全、心衰等情况的发生。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这些当前最为常用的降压药,都具有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功效。因此,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应选用上述降压药进行治疗。
在上述具有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的降压药中,疗效最好的药物当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临床研究发现,这两类药物都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来起到降低血压、降低心脏负荷、减低心肌能量代谢等作用的。这些作用可以阻止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的功能,预防心衰的发生。另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单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是单独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都不能完全阻断其体内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若将这两类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有效地减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干咳的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将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首选治疗方案。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有苯那普利、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常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等。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可以这样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每日服用1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中的苯那普利,每次服10毫克。同时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中的氯沙坦,每日服1次,每次服50毫克。这两种药物均应在早晨起床后(一般在8点左右)服用,可长期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在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期间,应每周去医院测量1次血压,每3~6个月做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便随时了解血压和心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患者要想预防左心室肥厚,首先要控制好血压,将血压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避免心脏压力负荷的加重而引起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一旦患了左心室肥厚,就要在控制高血压的基础上设法改善左心室肥厚的症状,以预防心功能不全、心衰等情况的发生。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这些当前最为常用的降压药,都具有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的功效。因此,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应选用上述降压药进行治疗。
在上述具有抑制和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的降压药中,疗效最好的药物当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临床研究发现,这两类药物都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来起到降低血压、降低心脏负荷、减低心肌能量代谢等作用的。这些作用可以阻止左心室肥厚的发生与发展,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脏的功能,预防心衰的发生。另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单独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是单独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都不能完全阻断其体内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而若将这两类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并能有效地减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干咳的副作用。因此,目前临床上将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作为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首选治疗方案。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有苯那普利、卡托普利和依那普利等。常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等。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可以这样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每日服用1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中的苯那普利,每次服10毫克。同时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中的氯沙坦,每日服1次,每次服50毫克。这两种药物均应在早晨起床后(一般在8点左右)服用,可长期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在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期间,应每周去医院测量1次血压,每3~6个月做1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以便随时了解血压和心脏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