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做低头族:从现实中寻找快乐

来源 :健康人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进入手机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低头族”,尤其是那些自称为工作太忙碌,无法与亲朋好友联络太多感情的企业家和高管们。在他们看来,手机极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给他们忙碌枯燥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信息和便捷。
  但是,殊不知,手机也正令他们变得越来越淡漠、孤僻、公式化。他们离开手机后,就变得异常孤独,正是他们认为交友方便的手机让他们失去了更多的家人和朋友。
  案例一:活跃“低头族”被朋友屏蔽
  主人公:刘彦(31岁,某企业APP开发公司主管)
  说自己算是半个“低头族”,可尽管如此,昨天晚上刘彦还是被曾经的一个高中同学屏蔽了。“原本和她的关系还不错,可是自从升级当上主管后,工作忙碌,见面少了,我想通过微信,让她能了解我的生活,从而保持良好关系,结果她把我屏蔽了。”刘彦有些委屈,问明白原因后,他就更委屈了。原来,刘彦的高中同学认为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实在太活跃,每天打开朋友圈,刘彦的那些垃圾微信总是一条一条地频繁出现。一连十几条微信都是刘彦发的,心灵鸡汤、自拍照,还有推销衣服和鞋包的广告,整个一堆垃圾信息,一怒之下高中同学就直接拉黑了他。
  建议:朋友的现实交流更重要
  人们在社交中往往存在这样的倾向:显露正面的部分,隐藏负面的部分,正如每个人在和朋友约见、吃饭的时候都会打扮得整齐漂亮,微信圈在本质上也是这样一种社交行为,并不那么真实。此外,刘彦在朋友圈发的那些心灵鸡汤、自拍照不具有人际互动性,并且广告的利益性还可能对朋友的纯洁性造成破坏。正是因为刘彦与朋友的现实见面交流太少,彼此感情在不断淡化,才不能接受朋友圈的“狂轰滥炸”。对于这样的“低头族”,如果对方的信息对你造成了干扰,最好能够在现实当中约见,善意地提一下意见,像刘彦高中同学这样直接拉黑屏蔽,这种冲动性的做法反而会使朋友关系更加糟糕。
  案例二:做“低头族”让他失去了朋友
  主人公:韩晨(36岁,高级工程师)
  原本就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男生,自从加入“低头族”以后,韩晨更是变得孤僻、内向,几乎没有了朋友。“刚开始时,我只是觉得和朋友、同事们在一起,自己总是插不上话,他们聊天的话题我都不感兴趣,要不就不是很懂,担心自己会被别人笑话,因此为了打发时间,我就喜欢拿手机玩游戏或刷微信,渐渐的,我的这个坏习惯似乎变得有些不分时间和场合。”韩晨无奈地说。
  工作中,开会时,朋友聚会、家庭聚会时,韩晨都自顾自地低头玩手机,因此,被领导批评几次无效后,曾经是公司技术顶梁柱的他最终被公司辞退;妻子和他生气。争吵无果后也向他提出了离婚;朋友们都感到韩晨越来越不合群,聚会中他总是一个人坐在旁边埋头玩手机,大家和他说话爱理不搭,喊他参加集体活动也总是摇头,朋友们也开始渐渐疏远了他。
  “其实我也不愿因此耽误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感情,但是有时候却控制不住。”韩晨说。
  建议:用现实快乐替代虚拟快乐
  社交媒体可以有效掩饰自己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欠缺,让他们得以在社交过程中获得更多自主权和控制权。韩晨为什么沉溺于做“低头族”,是因为他在这里面感觉安全,而现实的人际交往会带给他更多的焦虑。这实际上是人的社会能力的一种退化,它和我们“社会人”的现实身份只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距离,造成越来越多的冲突。如果韩晨一味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现实感就会变得越来越弱,等到需要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时,就会无所适从。对于韩晨来说,应该勇于面对现实当中的各种挫折,并且去寻找现实当中的各种快乐。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低头一族”。
  案例三:合理运用,工作生活两不误
  主人公:邵坤(36岁网络部经理)
  手提、平板、手机,对于邵坤来说,这些都是他每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可是工作之外,邵坤也并不能离开它们。为了不让自己成为“低头族”,在和家人聚会、朋友聚会时,邵坤都会尽量合理运用,甚至把手机和平板“冷落”在一边,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相聚。
  “工作已经很忙,陪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陪父母聊聊天、陪孩子玩玩耍,我不想让自己的时间再被手机和平板占据。每当家庭聚会时,我都会尽量处理好工作,把手机调到静音,我也不会用手机或平板去安抚或逗弄孩子。尤其看到一些家庭,老人在辛苦的做饭,孩子自己在一边玩耍或看电视,父母却自顾自地玩手机、刷微信时,我就特别的愤怒……难道你们的世界已经没有了父母和孩子?”
  现在的朋友聚会,尤其是年轻人聚会,更多的场景都是每个人低头抱着手机或平板,朋友之间的聊天和互动变得越来越少,朋友聚会似乎也已经变味。“在我们的朋友圈中,也曾一度出现过这种状况,之后的聚会大家也不再愿意参加。为了拉近朋友、同学之间的友谊,我曾向大家提出一个建议:聚会时,所有人把手机调成静音,或是把手机全部上交,千万不要让相见不如不见的场景,在我们的朋友聚会中出现,让真实世界的感情变得越来越疏远。”
  建议:请你抬头看看周围
  邵坤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较好的人,也是一个现实感比较强的人,这样的人更能够在现实当中找到快乐。如果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快乐的、愉悦的、积极向上的,那么他对虚拟世界“成瘾”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想到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虽有调侃之意,却揭示了现代人人际关系的淡薄和疏远。因为过于痴迷做“低头族”,让我们失去了太多的东西,比如健康和思维、友谊和亲情、时间和机遇。抬起头来,做回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和身体吸收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氧和光能,你一定做得到。
其他文献
张志根主任的诊室外坐满了候诊患者。接待处的护士小姐在忙碌空隙中笑眯眯地问等候的记者:“你要把我们张主任写成什么样呀?”到了约定时间,张主任走出诊室,对门外等候的人说了几声抱歉,让出半个小时候作为采访时间。  张主任笑容爽朗,声音洪亮,很有一种让人信赖、亲近的名医范儿。但采访中,张主任却几乎不提自己的事,而是向记者介绍了邵逸夫医院整个泌尿外科团队的实力和特色。  张主任说,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从199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器官,占全消化道的70%~80%,是主要的吸收器官。食物经过在小肠内的消化作用,被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被小肠绒毛吸收。小肠不仅具有吸收功能,而且还具有分泌功能——它能分泌小肠液。正常人每天分泌1~3升小肠液,其作用主要是进一步分解糖、脂肪、蛋白质,使它们成为可吸收的物质。可以说,小肠的健康决定了营养代谢的正常进行,是人体健康最基本的保证。所以说,“肠寿”等于“长寿”。
李新伟  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浙江省针灸学会理事,首届中华浮针学会会员,被授予“浮针Ⅱ段”。擅长运用浮针、传统针灸等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等多种软组织伤痛以及其他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颈椎病是现代社会的流行病。我们所熟悉的亲人、朋友、同事中十有八九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病,症状明显的可表现为经常落枕、上肢麻木、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轻微的仅表现为颈肩部僵硬、酸胀不适,颈肩活动时有声响。既往的观点
“约跑”,逐渐成为一项被越来越多人喜爱的高尚运动。跑步是一件好事,不过很多人跑步之后膝盖都会觉得有些不适,一时间“跑步对膝盖有损伤的言论”十分流行,甚至还有人列出了“具体数值”——跑步时,单膝要承受相当于跑步者体重8倍的力,举例来说,对一名60千克的跑步者,每一步就意味着他的单膝要承受480千克的力。这让不少跑步爱好者引起了恐慌,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坚持跑步。  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在临床医学
首先说能量。  酒里的酒精和饮料里的糖都能产生能量,1克酒精产生7千卡能量,1克糖产生4千卡能量。市售的饮料一般含糖量为12%。  从(右上角)表上可以看出,饮料喝得多,摄入的能量并不比喝酒少。而不管是酒精产生的能量还是糖产生的能量,如果不消耗出去,都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长期如此,不管喝的是酒还是饮料都会让你越来越胖的。  下面,我们再从代谢的角度来比较一下酒精和糖的不同。  先来说说酒。  酒喝
城市让我们焦虑。不仅是城市建筑的压抑、交通的拥挤,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方方面面扑面而来的信息,让许多人都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每个人的焦虑不同,但都有个人焦虑和社会焦虑两种。个人焦虑往往因为一些琐事:皮肤变差,车子不够好,去不起豪华的餐厅,买不起漂亮衣服,没有周围的人过得好……。另一种焦虑来自社会。我们在电视上看到可怕的消息:经济危机、失业率增加……因为担心社会不稳定,我们开始睡不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