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篇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集成的材料载体,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词句的意义及用法,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进行语篇教学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语篇教学 有效性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但对语篇教学光有概念上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记得第一次遇到长篇阅读课上,我刚一布置任务,就看到多数学生脸上犯难的表情,不时还有同学小声抱怨:"老师,课文好长、好难哟,看不懂!"这种现象之前我有预知过,只是实际面临的难度还是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于是硬着头皮上完了这节课。看来,那长长的语篇还真要成为今后教学的"硬骨头"了。恰好那一学期区教研活动也围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这一主题开展了多次研讨活动,真是"久旱逢甘露"呀!与同伴们在一起观看、分析课例,并各抒己见地交流研讨,将优秀的经验、方法共同分享,终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后,根据学生平时课堂上显现出来的英语语篇阅读技巧方面的缺失,根据实际随堂课中可操作的一些尝试以及研修活动中获得的一些优秀经验,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语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语篇学习前导入的"有效性"--旧知铺垫
导入的目的是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到了高年级的语篇教学,学生看到书上的长篇幅语段,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复习导入能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并实现向新内容的自然过度,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降低学习内容难度,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如在《牛津英语》6B Module 1 unit 3 Dragon Boat Festival一课的导入部分,我使用了课件出示许多节日的图片,让学生看了出示的图片后,马上联想到"节日",并学习单词’festival’。然后再请学生"找搭配",看图尝试找到各个节日的英文表达。最后通过问答:’Which festival is not Chinese?’’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通过创设情境、"看图找搭配"、问答交流的形式,自然导入本课课题Dragon Boat Festival。
二、语篇学习中操练的"有效性"--情境创设
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活动的情景。生活化的情景可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去交流,积极参与到语言操练活动中来。如在《牛津英语》6A Module 3 unit 2 Picnics are fun一课中,我为学生创设"去野餐"的情景,同时为学生呈现出能够与同伴商量自己想买的食物的句型,将之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使用句型进行表达。之后,根据情景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在小组中"商量"自己想为野餐准备购买的食物。在这样的情景中去操练,学生表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以"设身处地"的交流表达代替了过去枯燥无味的语篇学习。
三、语篇处理中突破难点的"有效性"--问题引领
一节课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教学过程就会显得比较乱,留给学生的印象就不深。成功的英语课要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一条主题鲜明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就好比是一堂课的"灵魂",各项课堂活动将围绕它开展并通过它进行发散与拓展。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教学入手,根据语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仍以《牛津英语》6B Module 1 unit 3 Dragon Boat Festival一课为例,我没有在导入环节之后立刻带领学生学习语篇,而是接着导入部分的节日话题,给学生抛出了三个有关"端午节"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知识及现实生活经验学习"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同时,将语篇中的重难点在此环节进行了"化整为零"的分解处理及操练,为下一环节故事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降低了难度。
四、阅读习惯的"有效性"--掌握方法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因此在语篇教学中,我会给予学生适当的阅读指导和方法,如: 1.略读: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抓住文中的中心思想。2.寻读: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查读,目的在于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查出所需要的某些特定信息。课堂教学中,可在开始阅读语篇之前布置任务。如阅读后回答五个w问题或完成表格,学生在阅读时有目的地寻找各种信息与答案,以便更好地掌握文章中的信息点,从而更具体的理解文章内容。3.预测:从标题或首句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词汇,同时抓住主题句、关键词,以便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4.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生词,根据上下文辨别词义,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有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练习、巩固阅读方法及习惯使之成为阅读技能,同时对阅读也产生了兴趣,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语篇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感知和理解的过程,语篇教学对我们课改前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实现语篇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入去探究,我们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巩固学生语篇理解的能力,使语篇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蔡伶俐《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初探》《时代英语报 教学研究月刊》
秦益锋《小学英语语篇解读的几种方式》《小学教学设计》
关键词:语篇教学 有效性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
但对语篇教学光有概念上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记得第一次遇到长篇阅读课上,我刚一布置任务,就看到多数学生脸上犯难的表情,不时还有同学小声抱怨:"老师,课文好长、好难哟,看不懂!"这种现象之前我有预知过,只是实际面临的难度还是让我有些不知所措,于是硬着头皮上完了这节课。看来,那长长的语篇还真要成为今后教学的"硬骨头"了。恰好那一学期区教研活动也围绕"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这一主题开展了多次研讨活动,真是"久旱逢甘露"呀!与同伴们在一起观看、分析课例,并各抒己见地交流研讨,将优秀的经验、方法共同分享,终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后,根据学生平时课堂上显现出来的英语语篇阅读技巧方面的缺失,根据实际随堂课中可操作的一些尝试以及研修活动中获得的一些优秀经验,我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语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语篇学习前导入的"有效性"--旧知铺垫
导入的目的是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到了高年级的语篇教学,学生看到书上的长篇幅语段,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复习导入能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有针对性的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并实现向新内容的自然过度,减轻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降低学习内容难度,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如在《牛津英语》6B Module 1 unit 3 Dragon Boat Festival一课的导入部分,我使用了课件出示许多节日的图片,让学生看了出示的图片后,马上联想到"节日",并学习单词’festival’。然后再请学生"找搭配",看图尝试找到各个节日的英文表达。最后通过问答:’Which festival is not Chinese?’’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通过创设情境、"看图找搭配"、问答交流的形式,自然导入本课课题Dragon Boat Festival。
二、语篇学习中操练的"有效性"--情境创设
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交际活动的情景。生活化的情景可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去交流,积极参与到语言操练活动中来。如在《牛津英语》6A Module 3 unit 2 Picnics are fun一课中,我为学生创设"去野餐"的情景,同时为学生呈现出能够与同伴商量自己想买的食物的句型,将之贴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使用句型进行表达。之后,根据情景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在小组中"商量"自己想为野餐准备购买的食物。在这样的情景中去操练,学生表达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以"设身处地"的交流表达代替了过去枯燥无味的语篇学习。
三、语篇处理中突破难点的"有效性"--问题引领
一节课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教学过程就会显得比较乱,留给学生的印象就不深。成功的英语课要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一条主题鲜明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就好比是一堂课的"灵魂",各项课堂活动将围绕它开展并通过它进行发散与拓展。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教学入手,根据语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仍以《牛津英语》6B Module 1 unit 3 Dragon Boat Festival一课为例,我没有在导入环节之后立刻带领学生学习语篇,而是接着导入部分的节日话题,给学生抛出了三个有关"端午节"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知识及现实生活经验学习"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同时,将语篇中的重难点在此环节进行了"化整为零"的分解处理及操练,为下一环节故事的学习做好了铺垫,降低了难度。
四、阅读习惯的"有效性"--掌握方法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因此在语篇教学中,我会给予学生适当的阅读指导和方法,如: 1.略读:快速浏览全文,领会文章大意,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抓住文中的中心思想。2.寻读:浏览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查读,目的在于从阅读材料中迅速查出所需要的某些特定信息。课堂教学中,可在开始阅读语篇之前布置任务。如阅读后回答五个w问题或完成表格,学生在阅读时有目的地寻找各种信息与答案,以便更好地掌握文章中的信息点,从而更具体的理解文章内容。3.预测:从标题或首句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词汇,同时抓住主题句、关键词,以便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4.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语境猜测生词,根据上下文辨别词义,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有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练习、巩固阅读方法及习惯使之成为阅读技能,同时对阅读也产生了兴趣,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语篇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感知和理解的过程,语篇教学对我们课改前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实现语篇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入去探究,我们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巩固学生语篇理解的能力,使语篇教学的质量与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蔡伶俐《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初探》《时代英语报 教学研究月刊》
秦益锋《小学英语语篇解读的几种方式》《小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