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中,我们国家走过了一段艰辛历程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从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发展进行考察与剖析。
【关键词】政治建设;民主权利;基层民主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303-01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从经济到政治,从思想到文化,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推进,民主的形式得到丰富,民主渠道进一步拓宽,人民享有了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30年来的奋斗目标
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历来是高度重视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创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2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享有了更多的民主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解决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引导各级党的组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引导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回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重点坚持和完善了这样几个制度。
2.1 坚持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在实践中充分显示出了它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2.2 坚持和完善了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坚持和贯彻共产党与其它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扩大了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了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2.3 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坚持了各民族一律平等,较好地贯彻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使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紧密。
2.4 坚持和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直接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引导人民坚持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管,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政务分开、村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自治功能逐步增强。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任重道远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任务还任重道远。
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权力,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成功经验。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扩大人民民主包括扩大基层民主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全面做好发展基层民主的工作,扎扎实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我认为应重点落实好以下任务:一是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二是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是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杨海蛟 《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发展》 人民出版社 2008.10
[2] 陈丽凤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02
[3] 钱宁 《社会主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07
[4] 孙关宏 《中国政治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04
【关键词】政治建设;民主权利;基层民主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303-01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从经济到政治,从思想到文化,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民主政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推进,民主的形式得到丰富,民主渠道进一步拓宽,人民享有了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力。
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党30年来的奋斗目标
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党历来是高度重视的。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创造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2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享有了更多的民主权力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解决让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引导各级党的组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引导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发展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回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重点坚持和完善了这样几个制度。
2.1 坚持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在实践中充分显示出了它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2.2 坚持和完善了中國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坚持和贯彻共产党与其它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扩大了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了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推进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
2.3 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党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坚持了各民族一律平等,较好地贯彻实施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才资源开发和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使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紧密。
2.4 坚持和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发展基层直接民主,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当家做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引导人民坚持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管,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政务分开、村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自治功能逐步增强。
3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任重道远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这在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还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政治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任务还任重道远。
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权力,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成功经验。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扩大人民民主包括扩大基层民主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全面做好发展基层民主的工作,扎扎实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我认为应重点落实好以下任务:一是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二是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三是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杨海蛟 《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的发展》 人民出版社 2008.10
[2] 陈丽凤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02
[3] 钱宁 《社会主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07
[4] 孙关宏 《中国政治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