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人态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123321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情况下,神在人的心目中无所不能。但这只能在有神论者的心目中成立,对于那些真正的无神论者,有关神的任何传说都只能是传说。信神的人心必善,如果信得深到一定程度,对神的祈求反倒减少。这是一个心灵的净化过程,信得深了就通“神道”了,祈求得太多会成为罪过。
  白族人信奉本主,每个村镇都建有本主庙,而且还有属于本主的节日。在此之前白族人并不把本主称作本主,都称某某老爷,称为本主的历史不会超过100年。本主们管着全村的吉凶祸福,对于百姓的大事小情都要指点迷津,称呼老爷也是极有道理的。老爷一词缩短了人和神的距离,就好像人神之间朝夕相处,随时随地都可以交流一下。既然如此就不必太过拘谨了,在流传于白族地区的民间故事里,还真是有人和本主幽过一默。
  相传有个村子的本主很灵验,因此就常有村民来到庙中进行祈求。有一天庙里来了四个村民,叩拜之后献上供品,然后提出了各自的愿望。第一个说:“本主啊,我要到下关去赶集,可是路途过于遥远,请你吹些南风让我轻松些吧。”第二个说:“本主啊,我要到上关去赏花,可是太阳过于毒辣,请你吹些北风让我凉爽些吧。”第三个说:“本主啊,我要到稻田里去栽秧,可是稻田过于干旱,请你下些雨水让我栽秧吧。”第四个说:“本主啊,我要到麦地里去割麦,可是地里过于多水,请你放出晴日让我割麦吧。”
  这位本主听到四个村民向他祈求风雨阴晴,而且风要朝不同的方向吹,雨水和晴日还要同时出现,一时间他感到着实地为难。他默默地想了一阵,然后提笔写道:“早吹南,晚吹北,晚上下雨好栽秧,白天天晴好割麦。”写完之后这位本主如释重负,照常收下了四人的供品,然后转身离去。这四个村民本来想为难一下他们的本主,如果本主不能解决他们的难题,他们就会要收回自己的供品。不想这位本主却极其认真,竟然想出办法解决了他们的难题,献上的供品自然是要不回来的。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则人与神的幽默,说明了人与神的和谐。用一句现代的话说,这位本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他始终没有忘记“有求必应”的承诺。那四个村民也得到了一次验证,他们的本主是最具智慧的本主,他们有理由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本主而感到自豪。人和神如此相融相通,这是人的一大幸事,也是神的价值体现。且不论这个传说的趣味,单就那位本主的认真态度,就足以使村民感到鼓舞的了。
  白族人一向豁达,一旦选定了自己的本主,就从不要求本主完美无暇。大理以北的一个白族居住地,有个本主庙里的本主塑像十分有趣。这位本主手持法器坐于台中,一脸的凛然正气,脚上却穿了一只女人的绣花鞋。据说这是一位风流本主,白天他坐在堂上为村民排忧解难,晚上却偷偷跑去和相好的女人会面。有一天他在相好的女人那里过夜,忽然有一路神仙下界巡察,吓得他慌忙跑回庙里。等他在自己的本主庙里坐定,才忽然发现,他竟然把那相好女人的鞋子穿到自己的脚上了。神仙们说不定何时就会来到庙前,再去换回已经来不及,他只好就这么一样一只地穿着。
  和前面那位本主相比,这位风流本主显然不够敬业,起码已经擅离职守。然而这个传说给本主注入了人的真实情感,这就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神有时也是会犯错误的。可这又能怎样呢?神的一切都是人给予的,人都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凭什么就硬要要求神完美无暇呢?大概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白族人从不因为自己的本主有了一点小错就减少对他的崇敬,也从不因为本主和人有了相同的秉性就怀疑他为民办事的能力。
  另一个传说故事更为有趣,说的是人在如何地帮助神。故事中的两个村子相距很近,不仅是两村的村民互有往来,两村的本主也时常接触。本来这不会成为什么问题,问题是其中一个村子的本主是位女本主,时间一久就产生了男女之情。两个本主只能在暗中来往,想走正门又怕村民看见,于是就老是翻越一个墙头。后来村民们知道了他们的秘密,觉得他们老是翻墙很不方便,就决定重新修缮那面墙壁。修缮墙壁时村民们故意降低了墙的高度,虽然并不说明其中的原因,但那两个本主肯定领会了村民的善意。
  作为黎民百姓,他们天生就具备了一种素质,那就是对人对事的宽容。白族人供奉本主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求得本主的护佑,太阳落山时能够无牵无挂地睡去,太阳升起时能够身心轻松地醒来。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了,既然他们不是王也不是臣,对生活的要求就只能平平淡淡。说得再直接一些,即使本主犯一点错误也不要紧,要紧的是作为本主你得为百姓排忧解难。或许这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有的本主并不承诺“有求必应”,而只是承诺“善求必应”。如此就得反过来说了,老百姓祈求于本主,那肯定就是遇到了难事,不善的又有多少呢?
  
  责任编辑 左家琦
其他文献
亮丽是你播洒的快乐  阴沉是你难抑的忧伤  轻灵是你放飞的梦想  凝重是你沉积的心事    在这个阴晴不定的夏天  我飘摇零落成一枚  寂寥的心事  高高地悬挂在洱海的上空  而你,一如既往地  盘踞在苍山的额头  与我相对而坐  诡秘的笑容,神异莫测    千载劲吹的下关风  从来没有机缘  窥视你盖头之下  凄美清丽的泪靥  万年不化的苍山雪  终生无法能够  破译你心尖之上  浅唱低吟的婉约
期刊
你是一座巨大的画屏  巍巍十九峰是你旷世的经典  醉倒了千千万万的游子  你是一架享誉东西方的竖琴  明净的十八条溪水  是你永远锃亮的琴弦  弹奏着高山流水的绝唱  你是一位美丽的仙子  璀璨的风花雪月是你最美 的首饰  洁白绵长的玉带云  是你飘舞的水袖  蔚蓝的洱海是你梳妆的明镜  你是一位傲岸苍穹的伟丈夫  彩色的大理石  是你铮铮的铁骨  婀娜的洱海是你美丽的妻子  你是锦绣大理的脊梁 
期刊
采访时间:2010年4月30日下午5:00  采访地点:大理古城武庙会《“非藏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活动现场。  采访话题:大理民间文艺的发展及出路问题。  主持人:左家琦(《大理文化》编辑)  谈话人:  杨刘忠: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党支部书记兼副馆长。  郜金福: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级传承人,瓦猫制作工艺大师。  杨万涛:大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剑川
期刊
一  家在蓬莱云水间,杂花生树树参天。  鸢翔浅底追鱼戏,一叶轻舟泊日边。    二    漫步青山碧水间,丹霞紫雾染蓝天。  菜花麦浪黄还绿,更有夭桃红日边。    三    放眼良田美竹间,豆茵麦浪绿连天。  小河流水鸣新曲,荠菜丛生满岸边。    四    碧水青山错落间,田畴绿浪拍长天。  多情最是春三月,酒曲酬耕陇亩边。    五    拂柳穿花顾盼间,春潮鼓浪欲吞天。  高歌一曲惊风雨
期刊
1  走不出黑暗  是因为心  闭着眼睛    2  一滴温润的泪  月亮  缓缓滑过  夜的脸    3  云是流上天的水  水是飘下地的云    4  为了结籽  大地  忍痛失去花朵    5  崖畔那束梅花  是山梁  递给天空  取暖的火把    6  宁做深山  孤独的钻石    不做街口  臭人的狗屎    7  夜色囚禁了灯光  却给它  梦的翅膀    8  噩梦  并不能让我 
期刊
某晚。在洱海母亲起伏波动的梦船上  洱海月给我讲了一个有关上关花的故事  (我想这故事属于仙版,否则怎么不见文字 记载?)  大慈大悲的观音老母云游到大理上关  完全被绝美的苍洱风光所震慑  观音从净瓶里取出甘露  洒到一棵叫“十里奇香”的树上  这棵因思凡被贬到上关的奇树  瞬间就开花了  花朵硕大雪白  花香弥漫  整个中国都闻到了  滇西大理,从此成为中国  花开四季的神奇大花园  年年岁岁
期刊
时间:2010年8月3日  地点:大理州文联会议室  话题:大理曲艺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主持人:王晓云  谈话人:郭晓梅 大理州曲艺家协会主席   赵 成 大理州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大理金梭岛村主任  李 丽 大理州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大本曲海东腔传人  王晓云:白族的曲艺一直以来都是最能体现白族文化特质的,《五朵金花》至今仍传唱不衰。白族曲艺走到今天,队伍是个什么状况?困难是哪些?出路在哪里?
期刊
晓雪是著名的白族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晓雪选集》,涵盖了他在诗歌、散文创作和文艺评论的主要作品,展现了晓雪在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的巨大成就,也让我们可以集中地进入这位吸纳着他故乡苍山洱海的乳汁和新中国的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的审美世界。  6卷本的《晓雪选集》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文学宝库。晓雪从文艺评论走进作家队伍,他大学的毕业论文《生活的牧歌》不仅是研究著名
期刊
村中的老树倒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突然像被什么扯了一下,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迅速涌上心头。  老树倒了。那个名叫雄鲁么的彝家山寨中最大的古树倒了。  老树下的泉水、小学校、小商店,还有古庙,一下子全都失去了荫凉的庇护,那一片曾经绿意盎然、鸟儿悦鸣的空间,突然就显得格外空乏和茫然。  听村中的老人讲,老树栽种于清朝末期,到现在,它已经给山村带来了一百多年的荫凉和灵气。老树所生长的地方,是村子的
期刊
生活中,最让人心灵感到安宁的是小巷上空直指蓝天的飞檐,和飞檐下清一色土墙瓦顶的古民居院落。在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后,它们仍以最朴素最本色的姿态,守望着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像一种割不断理还乱的乡愁,轻轻停泊在人们的视野里。   古树、古庙、古塔、古桥、古木雕、古壁画……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巍山,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岁月与历史的妙手偶得,经得起各种目光的“挑剔”。而那些飞檐下的院落,更如上苍挥动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