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还记得自己刚学绘画时的样子。那一年我7岁,正是最贪玩的年纪,却要老老实实地坐在画室里,一边漫不经心地在纸上胡乱涂画着,一边竖起耳朵听窗外的蝉鸣。
绘画之于我,并非什么天赋或爱好,仅仅是我上课时在教科书上的消遣。我之所以会被送去画室接受专业的培训,不过是因为班主任拿着被我画花的教科书对母亲揶揄道:“你儿子真有绘画天赋!”在那座人云亦云的市井小城,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长大后能走出去,不满足于学校里的那点学习时间,抢着为子女的未来添砖加瓦。
对我学绘画这件事,母亲很上心,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她对那些视若珍宝的化妆品。在画室的选择上,母亲对比了十几家,最终敲定了这家所谓的大师级画室。符合老师要求的纸张非常贵,母亲一向节约,烫一次头发要权衡许久,却委托在省城的朋友为我带画纸,慷慨得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还记得那些被母亲从床上拽起来去画室的日子。午后的阳光让人恹恹欲睡,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靠着母亲的后背,极其渴望能拥有一场睡到自然醒的睡眠。
画室的老师是一位留着长发的中年男子,以严厉著称,喜欢捏一把长尺在手里,专门用来打我们的手心。时至今日,很多老师的名字和样子都已在我的记忆中淡化,但画室的那位老师脸上的每一个毛孔,我都清楚地记得,如同一片挥之不去的乌云,笼罩着我年少时的天空。
因为学绘画,我失去了本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
最后一次去画室,是在一个黄昏。老师对母亲失望地摇着头说:“您的儿子并不适合学绘画,天赋略有,但悟性不够。”母亲没有言语,脸上满是惋惜的神色。我知道她惋惜的是那个让人心向往之、绽放奇光异彩的未来就这样向我关上了大门。
选择一个方向出发,然后在中途放弃,类似的情况在我的成长中屡屡发生。后来在母亲的安排下,我还学过游泳、笛子,几乎把少年宫所有的教室走了个遍,但它们无一例外都过早地退出了我的生活,未能成为我人生的一个方向。
大一那年,我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适应大学生活。每天在室友此起彼伏的鼾声中起床,到食堂吃一笼永远是豆沙馅的包子,然后去教室学习不尽人意的专业。每一天都是毫无意义的重复,这不是我想要的青春。
痛苦的逡巡中,我又开始随心所欲地画点东西,然后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一種自由的状态。有生之年能与这样一种状态欣然相逢,其惊喜程度如同赤脚行走在沙滩上,忽然脚底一疼,抬脚发现一枚斑斓的贝壳嵌在沙子中。
再后来,学校宣传部听闻我文字功底不错,而且还学过绘画,就让我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忙。没有想到,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尝试竟然帮我打开了另一方天地。在那间油墨飘香的办公室,我不仅写了很多文章,还参与校报版面与插图的设计,把一期期专题以漂亮的形式呈现在纸张上。我没想到自己的身体里竟一直潜藏着艺术细胞,在每一个乐此不疲的忙碌时刻,曾经在纸上画过的线条、苦苦凝视过的石膏,统统在我的脑海中苏醒,赋予我诗意的节奏。
假期回家的时候,陪母亲逛街,路过一间画室,恰逢学生们踏着放学铃声鱼贯而出,各自奔向等在街边的温暖的怀抱。以前面对这样的场景时,母亲都会眼神复杂地打量着那群叽叽喳喳的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也曾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现在的她只是头也不回地走过。
母亲已接受现实,甚至遗忘了那段望子成龙的时光。但是往事历历在目,一桩桩、一件件都刻在我的脑海里。那些年,为了争取更多的人生可能,我奔忙在路上,一次又一次放弃后,我虽然没有成为母亲期待的样子,但也在这一路艰辛中以不同的形式体验了另一种欣喜和快乐。
绘画之于我,并非什么天赋或爱好,仅仅是我上课时在教科书上的消遣。我之所以会被送去画室接受专业的培训,不过是因为班主任拿着被我画花的教科书对母亲揶揄道:“你儿子真有绘画天赋!”在那座人云亦云的市井小城,很多家长都希望子女长大后能走出去,不满足于学校里的那点学习时间,抢着为子女的未来添砖加瓦。
对我学绘画这件事,母亲很上心,关注度甚至超过了她对那些视若珍宝的化妆品。在画室的选择上,母亲对比了十几家,最终敲定了这家所谓的大师级画室。符合老师要求的纸张非常贵,母亲一向节约,烫一次头发要权衡许久,却委托在省城的朋友为我带画纸,慷慨得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我还记得那些被母亲从床上拽起来去画室的日子。午后的阳光让人恹恹欲睡,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靠着母亲的后背,极其渴望能拥有一场睡到自然醒的睡眠。
画室的老师是一位留着长发的中年男子,以严厉著称,喜欢捏一把长尺在手里,专门用来打我们的手心。时至今日,很多老师的名字和样子都已在我的记忆中淡化,但画室的那位老师脸上的每一个毛孔,我都清楚地记得,如同一片挥之不去的乌云,笼罩着我年少时的天空。
因为学绘画,我失去了本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童年。
最后一次去画室,是在一个黄昏。老师对母亲失望地摇着头说:“您的儿子并不适合学绘画,天赋略有,但悟性不够。”母亲没有言语,脸上满是惋惜的神色。我知道她惋惜的是那个让人心向往之、绽放奇光异彩的未来就这样向我关上了大门。
选择一个方向出发,然后在中途放弃,类似的情况在我的成长中屡屡发生。后来在母亲的安排下,我还学过游泳、笛子,几乎把少年宫所有的教室走了个遍,但它们无一例外都过早地退出了我的生活,未能成为我人生的一个方向。
大一那年,我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适应大学生活。每天在室友此起彼伏的鼾声中起床,到食堂吃一笼永远是豆沙馅的包子,然后去教室学习不尽人意的专业。每一天都是毫无意义的重复,这不是我想要的青春。
痛苦的逡巡中,我又开始随心所欲地画点东西,然后吃自己想吃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一種自由的状态。有生之年能与这样一种状态欣然相逢,其惊喜程度如同赤脚行走在沙滩上,忽然脚底一疼,抬脚发现一枚斑斓的贝壳嵌在沙子中。
再后来,学校宣传部听闻我文字功底不错,而且还学过绘画,就让我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忙。没有想到,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尝试竟然帮我打开了另一方天地。在那间油墨飘香的办公室,我不仅写了很多文章,还参与校报版面与插图的设计,把一期期专题以漂亮的形式呈现在纸张上。我没想到自己的身体里竟一直潜藏着艺术细胞,在每一个乐此不疲的忙碌时刻,曾经在纸上画过的线条、苦苦凝视过的石膏,统统在我的脑海中苏醒,赋予我诗意的节奏。
假期回家的时候,陪母亲逛街,路过一间画室,恰逢学生们踏着放学铃声鱼贯而出,各自奔向等在街边的温暖的怀抱。以前面对这样的场景时,母亲都会眼神复杂地打量着那群叽叽喳喳的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也曾是其中的一员,然而现在的她只是头也不回地走过。
母亲已接受现实,甚至遗忘了那段望子成龙的时光。但是往事历历在目,一桩桩、一件件都刻在我的脑海里。那些年,为了争取更多的人生可能,我奔忙在路上,一次又一次放弃后,我虽然没有成为母亲期待的样子,但也在这一路艰辛中以不同的形式体验了另一种欣喜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