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成长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231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辛泊平,70年代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文学》 《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并入选数十种选本。出版有诗歌评论集 《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 《与诗相遇》, 随笔集《怎样看一部电影》等。曾获 《诗选刊》 中国年度诗歌评论奖、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
  读到李景泽的短篇小说《伊人》的时候,我正在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缓慢的归乡》。这是一种奇特的平行阅读:《缓慢的归乡》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阅读必须缓慢,因为小说的主体不是情节,而是难以把握的思绪,是超越时空的哲学观察;而《伊人》虽然也不重情节,但却是流畅的,这倒不是因为小说的篇幅和容量,而是因为叙事的节奏和清晰度。在我看来,这两部作品都是关乎记忆和心灵的,只不过在汉德克那里,空间上的物理移动承载着时间上的心理分割,生命的体验是流动的;而在李景泽这里,他关注的是时间的流转并未改变空间的定格,生命的体验是相对凝固的。
  《伊人》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会有的一种记忆。它连带着每个人的生命经验和远方期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文字的形式传达出来,它必须经过作家的凝视和打磨,用恰当的语言在合适的时间说出来。但普通人却可以通过文字再次唤醒曾经的自我。这也是文学价值的应有之义。我一直说,记忆是所有文学样式的母体,它是乡愁的一部分。不论是伟大的《追忆似水年华》还是《喧哗与骚动》,它们都是普鲁斯特和福克纳以不同的言说方式呈现出来的记忆文本。而《伊人》就是李景泽的记忆文本,是作家对生命过往的凭吊与挽留,是生命回应记忆的诗意表达。
  我之所以说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是因为它没有那么多的叙事枝桠,更没有人性纠葛的深度探索,而是一个线性的人生推进,极容易复述。我可以用最简洁的话语这样转述:一个小男孩儿和一个小女孩儿,他们两小无猜,但在去看火车站的时候,女孩儿的父亲从一棵树上摔下来死了;于是,那棵牵扯了许多传说的大树,成了男孩儿心中瞭望远方的坐标,就在他去探寻大树的时候,女孩儿却跟着母亲永远地离开了这里,没有解释,也没有告别。而正是这种缺乏因果延续的人生断裂,让男孩儿始终无法忘掉这种类似错位的人生际遇,对那种怅然无法释怀。多年过后,男孩儿已成为男人,但对女孩儿的记忆并未消散,而是如影随形,成为他心中无法抹去的生命擦痕。
  一切都因为火车站,因为一棵树,因为童年的一个印象。
  是的,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但简单的故事并不意味着生命的苍白和记忆的虚无。当我们把故事放在一边,聚焦于人物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记忆的打捞。这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成长小说。无论是“我”和“伊”的情感萌芽,还是“我”心灵的波澜,无不烙着成长的印记。当然,这种成长不是身体意义上的,而是精神意义上的。身体上的成长是物质性的变化,而精神上的成长,则关涉更多的是心灵秘密与生命细节。然而,在成人的世界里,他们总是用显而易见的身高和体重的指标来指认成长,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孩子心灵的成长轨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这种忽略,让孩子的精神成长变得模糊不清,让孩子的孤独变得无可分辨,让孩子的痛苦变成了一种隐秘的自我疗伤。
  在小说中,“我”对“伊”的关注和感同身受的伤心,既是少男少女最初的性别确认,也是最原始的爱意流淌。对于孩子而言,这种懵懵懂懂的爱意,只能是极端私人化的体验,它无法向对方明确,也无法告知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它无法通过世俗的语言来表达,只能用反常的形体方式来传递,不管人们能不能理解,不管世界会不会同情。所以,“我”明明可以跑过所有人,但就是喜欢慢下脚步,让“伊”捉住自己;所以,“我”才会在“伊”的父亲死后一次次想靠近悲伤的“伊”,才会在母亲的不解中哭得一塌糊涂,才会一个人带着干粮上路,只为寻找那棵传说中的大树。
  小说的另一个纬度,是大树引发的远方。在小说中,不论是少年的“我”和“伊”,还是“伊”死去的父亲。他们都不是单一的现实存在,而是具有精神属性的远方隐喻。不管是哪种传说,那个从树上摔下来的父亲确实是爬到了比这个村落更高的地方,从而具有了更为高远的视野。不管是哪种猜测,那个死去的人都比这里的大多数人拥有言说新鲜事物的资格,因为他曾经修过火车站。而那两个孩子,他们确实是要相约着去看火车站的。在这里,火车站是一个重要的价值指向,它象征着外面的世界,指向的是心灵的远方。我们可以略过“伊”的父亲与远方的过往,那可能是另一个关乎理想与节操的人生经历。但我们无法忽视孩子们对远方的态度。
  “我”和“伊”没有看到火车站,但“我”并没有放弃对远方的猜测和惦念。尽管“我”第一次的上路以失败告终,但“我”还是走出了少年的视觉疆域,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棵可以瞭望远方的大树。而且,这棵大树并没有在岁月的流逝中枯萎,更没有消失,而是有细密的年轮,并在暗中支撑着“我”,一点点完成了心灵与记忆的意义构建。所以,在小说的结尾,我看到那个“我”突然发现了“伊”破败的家里闪出一道绿色,我并没有觉得突兀,而是觉得这恰恰是他必须要发现的奇迹。那棵树,它必须生长,以现实和理想的姿态;它必须出现,以传说和具体的形状。因为,它不仅仅是少年的“我”长成男人的精神支点,也是小说向前推进的潜在力量。说实话,在这篇小说里,我最看重的就是这棵自始至终都未曾清晰的大树。它不仅实现了故事的局部推进,还完成了小说的主题打造。它的存在,让这个简单的故事有了虚和实的合理对称,有了物质和心灵的完美平衡。
  可以说,这个短篇的意义就在于此。它写出了有别于尘世模样的成长,写出了容易被忽略、被遗忘的记忆。而这种成长,是比身体成长更有意味的成长,这种记忆,是比身体变化更具哲学关照的灵魂存根。因为,这种对死亡、对情感的自然回应,对远方、对未知的憧憬和追问,也正是生命由对自然事物的好奇转向对自我凝视的开始,是个体生命意识自觉的开始,是立体生命逐渐确立的开始。从对外部世界的描摹到对心灵世界的叙述,是生命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这不仅仅是故事里的形象塑造,也是故事之外的写作探究。从这个层面看,这篇小说完成得相当不错。
  然而,具体到某些情节,我还是看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一些地方,作者可能想刻意留白,以增加故事的神秘感,但却忽略了伦理上的细节,因而让人不明就里。比如,“伊”的父亲死后,“我”的母亲的反应让人怀疑,而“我”的父亲的反应更经不起推敲。在我看来,母亲的悲伤和父亲的淡然都超出了正常的伦理反应。母亲当然可以为他人流泪,这是女人的天性;父亲当然也可以对他人的死亡无动于衷,这或许是男人的深沉。但两者发生在同一个时空,且对象相同,就难免让人产生误解。尤其是,恰恰是从父亲嘴里,“我”听到了关于死者最丰富的信息。那么,父亲应该是死者某段历史的见证者,无论是小说逻辑,还是人情世故,都不应该让他有这样的漠然。在这个前提下,母亲的悲伤也就有了让人怀疑的理由。不是说这种反差不可以并存,而是说在这篇小说中,这种缺乏人物关系暗示的设计太过随意。如果这是个中篇,这可能会开启另一个记忆,打开另一个故事。然而,这是个只有几千字的短篇,这种让人费解的人物设定显然不够准确,不够干净。
  又比如,“伊”是故事的叙述者的儿时玩伴,然而,作者并没有赋予这个“伊”一个具体的名字,而是选择了一个带着古意的人称代词。我推测作者有意让这个形象既有《蒹葭》的互文意蕴,又与当下的人间烟火产生某种程度的疏离感,让故事从印象开始,也结束于印象,形成一种圆形的情感结构。应该说,这种设计还是很有技巧的。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个别地方,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个“伊”与故事的浑然一体,更多的还是一种语体的不适感。毕竟,这篇小说不是纯粹的古典抒懷;毕竟,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老四”;毕竟,这个形象还是与“我”有那么近距离的肌肤印象,有可感可触的泥土色泽,而不是纯粹虚构的、遥不可及的在水一方的伊人。
其他文献
一个当过知青的三流作家  看见过阳物和头骨的古老图腾  仿佛经历了一场毁灭性的洪荒  使灵魂在喀斯特地貌上,盛开出  血淋淋的鲜花  于是,他像蛇一样神秘地  钻来钻去  现代启示录悄悄地在  梦呓中复苏  苦苦地浮游在稠黏的褐色树影中  寻找着元谋人摔断的牙齿  和咬过的兽骨  他像相信女人一样  相信考古学家  这里有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功勛  但是,菩提树有十万片活灵活现的树叶吗  只是看到刀刻
期刊
多么好的早晨  天刚亮,远近的山林  还缠绕着薄雾,而树枝上的鸟儿  已用它们清脆的声音  叫醒了整个村庄。从黑夜里  响动起来的,最先是开门的声音  鸡鸣声、狗叫声,然后是  人们吆喝牲口的声音  炊烟陆续升起以后  人们扛着锄头,相继走出庭院  为了这样的早晨,我们努力了三年  现在,我们不再入户督促了  我们只在村委会门前的村道上  和正在下地的扶贫对象  相互微笑、问候  有几个背着书包的
期刊
三亚之夜  萤火虫从郊区漫了过来  送给我一眼的星星  五年了,第一次感到三亚之夜  如此丰沛和圆满  迎宾路很长,一直伸到海边  汽车的吼叫也温柔了许多  从海边归来,我第一次感到  椰风灌满人间,大街有暖的色调  那就把自己扛在肩上吧,押送  这五年假的孤独和喜慶的悲伤  今晚,月落荔枝沟  优美的月光很快就要被我们  吸进身体的内部  记森森《隔岸》诗集分享会  神圣的诗歌被横放在温暖的咖啡
期刊
黄昏素描  收割完一块稻田  装运完沉甸甸的谷子  我坐在田埂上,平复喘着的气  多么寂静,风吹稻田  落地的蚂蚱一蹦一跳,黄鸟在后  夕阳缓缓地落下  像颤抖的灯火  这是我一个人的日落  他们看不到  此时我的心像落日  不能抑制地趋向平静  一头低头吃草的牛抬头看一看我  “辛苦吗?”“辛苦又如何?在这浮世上”  余晖下的河水哗哗地流  它誓将上游的痛苦流逝掉  起伏的田地  灰蒙蒙的山林 
期刊
一  试过用心脏去恨一个人吗?我恨那个我该叫父亲的人,一想着身体里流淌着他的血,心脏就会生疼。  他留给我的记忆都是冰冷的。  一家人围着吃饭,他莫名其妙地抄起一只碗朝我砸过来;我帮母亲扫地,我的背后会被突然踹上一脚;母亲帮我梳辫子,他瞪着眼睛从屋里拿出一把剪刀发疯似的绞我的头发。他在醉酒的深夜里毒打母亲,龇牙咧嘴,边打边骂,完全没有人性。母亲身体里的血流到我赤裸的双脚上,那样的温暖。  我恨他,
期刊
火山人家  爆发后归于沉静的大地  美得如此无与伦比。南溟奇甸  岩罅渗出来的清泉滋养万物生灵  圆坑、陂塘点缀其间  宛如仙人对弈落子,玄妙无穷  天将遗落马鞍成岭,指驾中原  这里是石头的世界,怪石嶙峋  这里是草木的天堂,郁郁葱葱  每一枚蜂窝石头都填满故事  似乎都在承载着文明的讯息  人与石、树、井、土地、神明和谐共存  坚忍、刚毅、睿智、包容、清明、豁达  火山人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期刊
光福寺的樱花  春天的光福寺,蜜蜂振翅的声响  大于钟声。  山门内,樱花就是菩萨  对着菩萨念经,与对着樱花念经  是一样的  对着樱花许愿,与对着菩萨许愿  都会被青天听见  绯红的樱花,动起来是红尘,静下去  是菩萨;含苞是众生  飘零是菩萨  千年古刹的空寂里,飞檐踩着花香  春山无量,每一缕风穿透山石  与人心  湿地花海  邛海与花海  两个海,在西昌日夜涌动,此消彼长  两个海,都让
期刊
静夜思  我沉浸于水的辽阔里,夜色平静  而很多事物的熄灭,都在我们的不经意间  秋季的水波植入我轻柔的光滑  落日的衰老在我身上长刺,草木低鸣  在夜间,伸出昏沉的刀子  我基本继承了秋天的所有负属性:  伤口发炎的脓汁流出枯黄  萧索的风语不再吐出光的纤维  海浪退去,月光献身于孤独的回响中  万物的流动,都只是宇宙的某次呼吸  台 风  穿上雨的色调,破碎着残损的枝条  警告你,世界在更新 
期刊
作者简介:雷三行:原名雷文锋,陕西省柞水县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在 《青春》 《当代小说》 《小说选刊》 《小小说选刊》 《短篇小说》 《青年作家》 《青海湖》 等文学刊物上发表短小说若干。  1  刘婶领着一个女孩来到魏河院门外。女孩在刘婶身后,一会儿露出半张脸,一会儿露出另外半张脸。魏河看清楚,刘婶身后的女孩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就一瘸一拐。魏河在心里哼了一声,转身进屋,把寒冷的空气关在了门外。
期刊
一路风景  我开车行走在保陵公路上  打开车载广播  想让音乐当做好心情的背景  广播却播报附近的公路  出现了三死两伤的交通事故  我忍住心中的感伤  摇下车窗,让微风冷却心里的燥热  车窗仿佛高清电视  直播着这海岛的风景  碧绿的田畴,椰风阵阵,蕉叶摇曳  荔枝芒果和菠萝  在满山坡上展示着丰满的色欲  经过一个路口  老农们用三轮车载着瓜菜过公路  我下意识减小车速,让他们轻松走过  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