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22日至23日,瑞士信贷(CreditSlilsse)在上海举行中国投资论坛。论坛期间,瑞信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和研究部主管陈昌华先后举行了媒体见面会。他们的报告有共同的基本判断: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调整期,虽然在这个调整期内,中国的经济增速不会太慢,但是,2002年至2007年的高增长将很难再现。为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增长模式。这是此调整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
就短期而言,陶冬表示,有如下事项值得关注:地产行业、通货膨胀、地方融资平台。其中,地产行业的兴衰将直接影响2010年的GDP增速;由于工资增长和农产品价格上升,今年的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年底将可能出现高达5%的CPI增速;地方融资平台的杠杆率过高,在未来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
此外,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汇率体系、全球货币政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也存在诸多变数,这些都将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出口行业有直接的影响。
陈昌华则强调,以出口拉动为特点的发展模式基本已经走到其尽头了,未来发展要靠内需,而内需跟城市化进程、工资上涨情况、消费率等三大因素有关。陈昌华估算,2015年,中国的消费将高达24.4万亿元,而2009年仅为10.5万亿元。
两位分析家都表示,刚刚宣布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其实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而以富士康事件为代表的中国劳工加薪则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陶冬更是明确地说,富士康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一国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的转折点。这个理论认为,工业化过程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富余劳动力会逐渐减少,最终消失。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意味着薪资水平将明显提高。陈昌华表示,未来两三年,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将比GDP增速快2个百分点。而在过去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中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GDP增速,且增速呈逐步扩大趋势。
地产行业由于体量庞大,再加上其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同小可。2009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超过4万亿元,如果再把它所带动的家电业、装修业等计算在内,在一个30多万亿的经济体中,其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外,除了商品房,还有相当大数量的非商品房,也应计入地产行业。
陶冬表示,当下,地产行业正在经历第一阶段的调整,即成交量猛跌,价格基本保持不变:至今年年底,可能会步入第二阶段,即价格下跌。但是,他对跌幅的预期并不高:15%至20%。
陶冬给出了三个依据支撑他的价格下跌论:开发商的资会杠杆率过高,今年年底,会有个别体质差的开放商熬不过去,率先降价,带动糕个市场价格下跌;2009年新开工的商品房面积很大,到2010年三、四季度之后,新建成的住宅会集中上市,这跟2000年没房可卖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通货膨胀的出现,利率提高不可避免(陶冬的预计是,至2011年年底,利率将提高200个基点),而这会影响人们买房的积极性。
而房屋价格的下跌会加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暴露: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主要是各地的城投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以上地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其杠杆率很高,变现能力很差。一旦地价明显地下跌,银行可能会向地方政府逼债,最终引发金融风险。虽然整体而言,这种风险将会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流动性过剩”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征,陈昌华估算:从2009年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中国大约产生了5.28万亿元的富余流动性。按照他的计算,2005年以来,除了2005年当年是负值之外,历年均产生了大量的新增富余流动性。
汹涌的流动性到处作怪,从股市到楼市,从普洱茶到绿豆、大蒜,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陶冬和陈昌华均表示,下一个热炒的对象很可能还会出现存农产品中,而猪肉价格在下半年的上涨,则被他们看做是铁板订钉的事情。
记者对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部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负责人鲍里斯库尔内德(BorisCournede)6月8日介绍,OECD新近出炉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率将超过11%。明年随着秘极财政政策的收紧,以及刺激政策的淡出,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GDP大约顺落至10%左右的水平。
鲍里斯库尔内德说,在中国有很多短期的驱动力,尤其是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的刺激效应,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全球贸易和出口订单的反弹势头已经出现,中国的出口会有所增加。目前欧元区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如果能采取措施控制其继续扩散,那么对中国外贸增长的影响有限。实际上,中国国内消费将成为未来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不过,鲍里斯库尔内德提醒,通胀将是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风险。因此他建议,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枷横和流动性,抑制通胀预期,才能保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平稳增速。
另外,他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太大,因此,中国应尽快改善货币政策操作,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汇率、利率等操作上更加灵活。
鲍里斯库尔内德告诉记者,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存存通胀风险,而欧元区和日本等国家,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显然大干通胀的风险。预计欧元区和日本今年的通胀率只有不到1%。
就短期而言,陶冬表示,有如下事项值得关注:地产行业、通货膨胀、地方融资平台。其中,地产行业的兴衰将直接影响2010年的GDP增速;由于工资增长和农产品价格上升,今年的通货膨胀将不可避免,年底将可能出现高达5%的CPI增速;地方融资平台的杠杆率过高,在未来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
此外,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汇率体系、全球货币政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也存在诸多变数,这些都将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出口行业有直接的影响。
陈昌华则强调,以出口拉动为特点的发展模式基本已经走到其尽头了,未来发展要靠内需,而内需跟城市化进程、工资上涨情况、消费率等三大因素有关。陈昌华估算,2015年,中国的消费将高达24.4万亿元,而2009年仅为10.5万亿元。
两位分析家都表示,刚刚宣布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其实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而以富士康事件为代表的中国劳工加薪则具有非常深刻的象征意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陶冬更是明确地说,富士康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一国劳动力从过剩转向短缺的转折点。这个理论认为,工业化过程伴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富余劳动力会逐渐减少,最终消失。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意味着薪资水平将明显提高。陈昌华表示,未来两三年,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将比GDP增速快2个百分点。而在过去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里。中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远低于GDP增速,且增速呈逐步扩大趋势。
地产行业由于体量庞大,再加上其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同小可。2009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额超过4万亿元,如果再把它所带动的家电业、装修业等计算在内,在一个30多万亿的经济体中,其影响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外,除了商品房,还有相当大数量的非商品房,也应计入地产行业。
陶冬表示,当下,地产行业正在经历第一阶段的调整,即成交量猛跌,价格基本保持不变:至今年年底,可能会步入第二阶段,即价格下跌。但是,他对跌幅的预期并不高:15%至20%。
陶冬给出了三个依据支撑他的价格下跌论:开发商的资会杠杆率过高,今年年底,会有个别体质差的开放商熬不过去,率先降价,带动糕个市场价格下跌;2009年新开工的商品房面积很大,到2010年三、四季度之后,新建成的住宅会集中上市,这跟2000年没房可卖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通货膨胀的出现,利率提高不可避免(陶冬的预计是,至2011年年底,利率将提高200个基点),而这会影响人们买房的积极性。
而房屋价格的下跌会加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暴露: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主要是各地的城投公司,这些公司大多以上地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其杠杆率很高,变现能力很差。一旦地价明显地下跌,银行可能会向地方政府逼债,最终引发金融风险。虽然整体而言,这种风险将会是在可控范围内的。
“流动性过剩”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征,陈昌华估算:从2009年一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中国大约产生了5.28万亿元的富余流动性。按照他的计算,2005年以来,除了2005年当年是负值之外,历年均产生了大量的新增富余流动性。
汹涌的流动性到处作怪,从股市到楼市,从普洱茶到绿豆、大蒜,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陶冬和陈昌华均表示,下一个热炒的对象很可能还会出现存农产品中,而猪肉价格在下半年的上涨,则被他们看做是铁板订钉的事情。
记者对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部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负责人鲍里斯库尔内德(BorisCournede)6月8日介绍,OECD新近出炉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增长率将超过11%。明年随着秘极财政政策的收紧,以及刺激政策的淡出,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GDP大约顺落至10%左右的水平。
鲍里斯库尔内德说,在中国有很多短期的驱动力,尤其是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赤字政策的刺激效应,将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全球贸易和出口订单的反弹势头已经出现,中国的出口会有所增加。目前欧元区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如果能采取措施控制其继续扩散,那么对中国外贸增长的影响有限。实际上,中国国内消费将成为未来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不过,鲍里斯库尔内德提醒,通胀将是阻碍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风险。因此他建议,继续收紧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枷横和流动性,抑制通胀预期,才能保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平稳增速。
另外,他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太大,因此,中国应尽快改善货币政策操作,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汇率、利率等操作上更加灵活。
鲍里斯库尔内德告诉记者,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存存通胀风险,而欧元区和日本等国家,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显然大干通胀的风险。预计欧元区和日本今年的通胀率只有不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