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约时报》不久前的一篇文章,描述了世界知名电子巨头飞利浦公司生产线上的真实场景:
在飞利浦的荷兰工厂里,128个机械手从事组装电动剃须刀的工作。其中,一个机械手不停地利用两条连接线形成三个完美弯曲,插入极其细小的小孔内——机械手的作业技能,比熟练的技术工人更加灵活、高效。并且,这些机械手每天三班不停工作,一年365天无需休息。对此,飞利浦生产线上的一名电机工程师自豪地说:“拥有这些机器,我们能制造出全世界任何消费电子产品。”
而在中国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的生产线上,情况却是截然相反的糟糕:
偌大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布满了一排排的工人。伴随着刺耳的噪音,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一道道工序几乎完全依赖于手工完成。据说,组装一台iPad需要5天完成325道工序。更令人窒息的是,工作车间弥漫着刺鼻的化学品味道。在这里,年轻的工人变成了机器,每天只是机械地干活,所以在富士康有“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的戏言。
与飞利浦的工厂相比,富士康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试想,工厂里几乎见不到人,一道道工序均由机器人灵动自如地完成。这种生产模式在发达国家早已成气候——即所谓的“无人工厂”。而在中国制造业,这还是一个梦想——不过这个梦想,跟随机器人的脚步已越来越近。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它就以惊人的生命力在近半个世纪得到了迅速发展,并直接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深刻变革——正如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对《中外管理》所说:“工业机器人,它实际上改变的是人类的生产方式。”这种变革在今天,正在向新经济时代的制造业进一步漫延、渗透。
与汽车工业结缘
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大工业生产流水线。而其中的一个冷酷事实就是,大量产业工人在嘈杂的工作车间里,机械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人被异化为机器,甚至被逼疯——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已将此演绎得透彻淋漓。
科技的进步往往是由人类的贪婪推动的。人不愿意干的活,干脆就让机器人去干!1959年,美国人德沃尔与发明家英格伯格联手研发,制造出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应该说,汽车工业开启了工业机器人的进程。当时,两位专家在研究机器人时,就意识到机器人适用于重型机器并且生产过程较为固定的作业,而汽车工业正是机器人施展拳脚之地。
果然,这台机器人很快引起了汽车厂商的极大兴趣。它和人类手臂的功能很相像,分别有大小机械臂,可以在基座上来回转动和伸缩,进行多种角度操作,更加高明之处是,它还具有“学习能力”,即根据不同程序完成作业。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汽车生产线,机器人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并且活儿干得比人更漂亮。尽管它只是简单的机械手。
人类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1961年,在美国特伦顿的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线上,出现了由Unimation公司(德沃尔和英格伯格联手创办)生产的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它遵照既定的程序指令,用“手臂”按次序堆叠热压铸金属件。它被安排于生产汽车的门、车窗把柄、换档旋钮、灯具固定架,以及汽车内部的其他硬件等多种工序的操作。
首次安装运行成功!这极大地推动了机器人与汽车相依共存的发展进程。1969年,通用汽车公司又在其洛兹敦装配厂安装了首台点焊机器人。这种点焊机器人迸发出了巨大的魅力,90%以上的车身焊接作业由它自动完成,汽车制造商对它赞誉有加。
当时,这台Unimation机器人的成本耗资高达65000美元。不过,它所带来的价值足以让企业欣慰:它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节约了人力资源。至此,超乎人们想象的机器人,其效能的发挥在汽车工业领域实现了惊艳一跃。
到了1970年代,随着全球汽车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机器人在汽车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多。在40多年后的今天,它更已占据半壁江山。几乎全球所有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包含焊接、冲压、涂装、搬运在内的诸多工序,都凝结着机器人的辛苦劳作。
机器人的“千般好”
机器人被汽车工业大量采用,使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产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它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并逐渐地替代人工。
2006年,向来以前瞻性著称的《福布斯》杂志曾发出一个预言:当工业机器人价格降到2万美元左右,而性能趋于成熟、稳定和易用时,便会在制造企业掀起“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浪潮。
这个时间节点已然到来!
深圳雷柏科技公司便是例证之一。这是一家生产电脑外设的专业企业。如今迅速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正在暗暗吞噬很多企业的利润,特别是使制造企业压力激增。这正是雷柏科技决定进行产业升级的绝好理由。2011年,雷柏科技进行了大规模的自动化改造,ABB机器人IRB120成为此次改造中的引导力。
这款IRB120机器人,自重仅25公斤,与一个7岁儿童的体重相当,堪称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和精度最高的六轴小机器人。ABB机器人中国区负责人李刚介绍说:“IRB120机器人工作能力超强,在半径580mm工作区域内,随意摆出任何姿势,可以到达任何位置;每公斤物料拾取节拍只需0.58秒,重复定位精度达0.01毫米。”
由于在物料搬运和装配方面的出色性能,IRB120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食品饮料、制药、医疗、科研等领域。尤其在场地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这款产品具有明显操作优势,是小工件处理和装配的有效解决方案。
雷柏深圳厂区的生产线上,70台IRB120有条不紊地分布,负责组装USB插头、移印、组装接插件、组装鼠标垫片等工序。自从它们到来后,雷柏公司产值增加了两倍多,而工人数量则减少了一半,节约了1500多人。
将工人从繁重枯燥的机械化操作中解放出来,是机器人对产业的突出贡献。“过去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而现在机器是人的奴隶。”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说。机器人的英文robot,原意即为“人类的仆人”。过去是人在流水线的“胁迫”下简单出卖劳动力,但现在机器人成为生产线上的主力军,由此释放的人力资源,可以更多发挥创意和智慧,去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机器人虽然价格不菲,但长远看来仍远比人力更经济。新松研究院院长徐方为企业算了一笔账:采用机器人生产,如果24小时作业,三五年可收回成本。而一般机器人的平均寿命为12年,这样后几年等于在白用。更何况,除却显见的工资成本,使用人工还必须匹配相应的培训以及后勤保障,这些隐性成本甚至高于工资成本。尤其是管理成本常令企业头疼,诚如三一重机董事长兼总经理俞宏福对《中外管理》所说:“管理机器人总比管理人更容易些。”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具备高精高速高可靠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优势。”李刚对《中外管理》说,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增效的现代化生产。
制造业“机器人化”
其实即便有一天,我们穿的衣服也是“机器人制造”,也不必感到惊诧,因为这个创意即将在美国开启。
位于美国佐治亚洲的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即将推出“机器人裁缝”。在该公司的生产线上,将看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由电脑控制的自动缝纫机,它像人一样“一针一线”地缝制设计好的衣服,效率比人更胜一筹。
美国媒体称这代表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的主要方向。同时,这也彰显了奥巴马呼吁的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据说,奥巴马在大选中吹风,将启动大规模机器人计划,进行“再工业化”,把高端制造的阵地夺回本土。
事实上,全球制造业的发展一直起伏跌宕,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却从未止步。
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成功落地后,日本引入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开始大力推进机器人的历史进程。但机器人真正在日本普及,则是在1980年——这一年被称为“机器人元年”。徐方形象地说:“机器人是生在美国,长在日本。”那个年代,在使用机器人的数量上,日本已达14000台,而美国只有4000台。
这期间,为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日本富士公司研发出电动机械手,并大量地应用于柔性生产线。这使得机器人的灵活性与以往有了突破性的升级。比如:在汽车行业,原来生产线上只能生产一种车型,周期也较长,固定生产线即可满足;而现在汽车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密,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今天,汽车生产线上通常是多种车型混流生产,机器人的柔性生产已完全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到本世纪初这10年,机器人的“长相”并没有太大变化,但两项技术却已出现跳跃式进步:一个是视觉功能。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其视觉处理能力大大增强。“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即智能性在增强。”徐方说。二是力的功能。与人抓东西的情形类似,不只是位置的移动,还有力的增强,这使得机器人的实用性更为显著。
从第一代无感知能力的机器人到今天,已经“50岁”的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愈来愈高,甚至可与人工媲美,它正以疾速的步履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其种类更加丰富,应用范围也快速扩散,在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及家具制造业、陶瓷业等均有大量机器人现身生产线。这些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在成倍增长,甚至超过了汽车行业。
可以说,今天的工业机器人,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手,而是形象各异的智能化帮手,每天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生产线上。其在全球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实现自动化生产,推动产业进步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也许美国进行“再工业化”的根本动机也在于此。“美国再工业化的核心就是机器人加智能制造,所以很可能三五年以后,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又对中国形成一种新的垄断。”曲道奎强调,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正是机器人加智能制造,中国制造业必须重视机器人。
如同计算机、网络技术那样,机器人技术也将越来越超越想象,这种高端装备也会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明朗化,而呈现产业爆发的景象——其实,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高端制造业即机器人+智能制造,已经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
就市场需求来看,虽然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制造业衰退,使机器人的需求在2009年呈现短暂下滑,但这并不影响它发挥对制造业推波助澜的威力。到了2010年,全球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再度激增——安装数量直接体现在2011年漂亮的数据中(见图表)。
相比较而言,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近些年着实成了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机器人市场——尽管中国的机器人发展才刚刚“热身”。并且,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业厂商登陆中国,ABB、库卡、发那科等国际机器人巨头,均无一例外地将中国看作决胜未来的战场。中国制造企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因此得到强力刺激。
从装机量上看,中国多用途工业机器人从2008年的31787台,翻番至2011年的74867台,三年里实现了136%的强势增长。
可以说,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预示着一股强劲的市场需求正在萌发,更代表了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不可避免地,它也以压倒性的优势即将主导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就中国而言,完全实现无人工厂也许尚待时日,但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忙碌,人来做设计指挥,同时进行一些修修补补的灵活调整,这样的景象或许就在眼前。不要认为这只是节约人力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这么简单,实际上,机器人的大幅上岗,对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企业的系统化管理,都大有裨益。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以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已经不是“是否选择”要这样做,而是“必须”甚至“被迫”要这样做的问题。
2012年,中国企业的标志性人物、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明确提出:海尔的未来,要实现“工厂无人化,营销自动化”。
责任编辑:焦 晶
在飞利浦的荷兰工厂里,128个机械手从事组装电动剃须刀的工作。其中,一个机械手不停地利用两条连接线形成三个完美弯曲,插入极其细小的小孔内——机械手的作业技能,比熟练的技术工人更加灵活、高效。并且,这些机械手每天三班不停工作,一年365天无需休息。对此,飞利浦生产线上的一名电机工程师自豪地说:“拥有这些机器,我们能制造出全世界任何消费电子产品。”
而在中国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的生产线上,情况却是截然相反的糟糕:
偌大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布满了一排排的工人。伴随着刺耳的噪音,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一道道工序几乎完全依赖于手工完成。据说,组装一台iPad需要5天完成325道工序。更令人窒息的是,工作车间弥漫着刺鼻的化学品味道。在这里,年轻的工人变成了机器,每天只是机械地干活,所以在富士康有“干得比驴累,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看上去比谁都好,五年后比谁都老”的戏言。
与飞利浦的工厂相比,富士康是该改变的时候了!
试想,工厂里几乎见不到人,一道道工序均由机器人灵动自如地完成。这种生产模式在发达国家早已成气候——即所谓的“无人工厂”。而在中国制造业,这还是一个梦想——不过这个梦想,跟随机器人的脚步已越来越近。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它就以惊人的生命力在近半个世纪得到了迅速发展,并直接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深刻变革——正如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对《中外管理》所说:“工业机器人,它实际上改变的是人类的生产方式。”这种变革在今天,正在向新经济时代的制造业进一步漫延、渗透。
与汽车工业结缘
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大工业生产流水线。而其中的一个冷酷事实就是,大量产业工人在嘈杂的工作车间里,机械地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人被异化为机器,甚至被逼疯——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已将此演绎得透彻淋漓。
科技的进步往往是由人类的贪婪推动的。人不愿意干的活,干脆就让机器人去干!1959年,美国人德沃尔与发明家英格伯格联手研发,制造出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应该说,汽车工业开启了工业机器人的进程。当时,两位专家在研究机器人时,就意识到机器人适用于重型机器并且生产过程较为固定的作业,而汽车工业正是机器人施展拳脚之地。
果然,这台机器人很快引起了汽车厂商的极大兴趣。它和人类手臂的功能很相像,分别有大小机械臂,可以在基座上来回转动和伸缩,进行多种角度操作,更加高明之处是,它还具有“学习能力”,即根据不同程序完成作业。对于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汽车生产线,机器人是完全能够胜任的,并且活儿干得比人更漂亮。尽管它只是简单的机械手。
人类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1961年,在美国特伦顿的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线上,出现了由Unimation公司(德沃尔和英格伯格联手创办)生产的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它遵照既定的程序指令,用“手臂”按次序堆叠热压铸金属件。它被安排于生产汽车的门、车窗把柄、换档旋钮、灯具固定架,以及汽车内部的其他硬件等多种工序的操作。
首次安装运行成功!这极大地推动了机器人与汽车相依共存的发展进程。1969年,通用汽车公司又在其洛兹敦装配厂安装了首台点焊机器人。这种点焊机器人迸发出了巨大的魅力,90%以上的车身焊接作业由它自动完成,汽车制造商对它赞誉有加。
当时,这台Unimation机器人的成本耗资高达65000美元。不过,它所带来的价值足以让企业欣慰:它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节约了人力资源。至此,超乎人们想象的机器人,其效能的发挥在汽车工业领域实现了惊艳一跃。
到了1970年代,随着全球汽车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机器人在汽车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多。在40多年后的今天,它更已占据半壁江山。几乎全球所有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包含焊接、冲压、涂装、搬运在内的诸多工序,都凝结着机器人的辛苦劳作。
机器人的“千般好”
机器人被汽车工业大量采用,使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产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它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并逐渐地替代人工。
2006年,向来以前瞻性著称的《福布斯》杂志曾发出一个预言:当工业机器人价格降到2万美元左右,而性能趋于成熟、稳定和易用时,便会在制造企业掀起“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浪潮。
这个时间节点已然到来!
深圳雷柏科技公司便是例证之一。这是一家生产电脑外设的专业企业。如今迅速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正在暗暗吞噬很多企业的利润,特别是使制造企业压力激增。这正是雷柏科技决定进行产业升级的绝好理由。2011年,雷柏科技进行了大规模的自动化改造,ABB机器人IRB120成为此次改造中的引导力。
这款IRB120机器人,自重仅25公斤,与一个7岁儿童的体重相当,堪称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和精度最高的六轴小机器人。ABB机器人中国区负责人李刚介绍说:“IRB120机器人工作能力超强,在半径580mm工作区域内,随意摆出任何姿势,可以到达任何位置;每公斤物料拾取节拍只需0.58秒,重复定位精度达0.01毫米。”
由于在物料搬运和装配方面的出色性能,IRB120可以广泛应用于电子、食品饮料、制药、医疗、科研等领域。尤其在场地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这款产品具有明显操作优势,是小工件处理和装配的有效解决方案。
雷柏深圳厂区的生产线上,70台IRB120有条不紊地分布,负责组装USB插头、移印、组装接插件、组装鼠标垫片等工序。自从它们到来后,雷柏公司产值增加了两倍多,而工人数量则减少了一半,节约了1500多人。
将工人从繁重枯燥的机械化操作中解放出来,是机器人对产业的突出贡献。“过去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而现在机器是人的奴隶。”新松机器人总裁曲道奎说。机器人的英文robot,原意即为“人类的仆人”。过去是人在流水线的“胁迫”下简单出卖劳动力,但现在机器人成为生产线上的主力军,由此释放的人力资源,可以更多发挥创意和智慧,去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 机器人虽然价格不菲,但长远看来仍远比人力更经济。新松研究院院长徐方为企业算了一笔账:采用机器人生产,如果24小时作业,三五年可收回成本。而一般机器人的平均寿命为12年,这样后几年等于在白用。更何况,除却显见的工资成本,使用人工还必须匹配相应的培训以及后勤保障,这些隐性成本甚至高于工资成本。尤其是管理成本常令企业头疼,诚如三一重机董事长兼总经理俞宏福对《中外管理》所说:“管理机器人总比管理人更容易些。”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具备高精高速高可靠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优势。”李刚对《中外管理》说,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增效的现代化生产。
制造业“机器人化”
其实即便有一天,我们穿的衣服也是“机器人制造”,也不必感到惊诧,因为这个创意即将在美国开启。
位于美国佐治亚洲的一家服装技术公司即将推出“机器人裁缝”。在该公司的生产线上,将看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由电脑控制的自动缝纫机,它像人一样“一针一线”地缝制设计好的衣服,效率比人更胜一筹。
美国媒体称这代表了金融危机后美国“再工业化”的主要方向。同时,这也彰显了奥巴马呼吁的美国“制造业回流”趋势——据说,奥巴马在大选中吹风,将启动大规模机器人计划,进行“再工业化”,把高端制造的阵地夺回本土。
事实上,全球制造业的发展一直起伏跌宕,而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却从未止步。
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成功落地后,日本引入美国的机器人技术,开始大力推进机器人的历史进程。但机器人真正在日本普及,则是在1980年——这一年被称为“机器人元年”。徐方形象地说:“机器人是生在美国,长在日本。”那个年代,在使用机器人的数量上,日本已达14000台,而美国只有4000台。
这期间,为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日本富士公司研发出电动机械手,并大量地应用于柔性生产线。这使得机器人的灵活性与以往有了突破性的升级。比如:在汽车行业,原来生产线上只能生产一种车型,周期也较长,固定生产线即可满足;而现在汽车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密,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今天,汽车生产线上通常是多种车型混流生产,机器人的柔性生产已完全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到本世纪初这10年,机器人的“长相”并没有太大变化,但两项技术却已出现跳跃式进步:一个是视觉功能。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其视觉处理能力大大增强。“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即智能性在增强。”徐方说。二是力的功能。与人抓东西的情形类似,不只是位置的移动,还有力的增强,这使得机器人的实用性更为显著。
从第一代无感知能力的机器人到今天,已经“50岁”的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愈来愈高,甚至可与人工媲美,它正以疾速的步履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其种类更加丰富,应用范围也快速扩散,在机械加工行业、电子电气行业、橡胶及塑料工业、食品工业、木材及家具制造业、陶瓷业等均有大量机器人现身生产线。这些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在成倍增长,甚至超过了汽车行业。
可以说,今天的工业机器人,已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手,而是形象各异的智能化帮手,每天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生产线上。其在全球近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实现自动化生产,推动产业进步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也许美国进行“再工业化”的根本动机也在于此。“美国再工业化的核心就是机器人加智能制造,所以很可能三五年以后,美国高端制造业回流,又对中国形成一种新的垄断。”曲道奎强调,高端制造业的核心正是机器人加智能制造,中国制造业必须重视机器人。
如同计算机、网络技术那样,机器人技术也将越来越超越想象,这种高端装备也会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明朗化,而呈现产业爆发的景象——其实,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高端制造业即机器人+智能制造,已经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
就市场需求来看,虽然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制造业衰退,使机器人的需求在2009年呈现短暂下滑,但这并不影响它发挥对制造业推波助澜的威力。到了2010年,全球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再度激增——安装数量直接体现在2011年漂亮的数据中(见图表)。
相比较而言,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近些年着实成了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机器人市场——尽管中国的机器人发展才刚刚“热身”。并且,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业厂商登陆中国,ABB、库卡、发那科等国际机器人巨头,均无一例外地将中国看作决胜未来的战场。中国制造企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也因此得到强力刺激。
从装机量上看,中国多用途工业机器人从2008年的31787台,翻番至2011年的74867台,三年里实现了136%的强势增长。
可以说,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预示着一股强劲的市场需求正在萌发,更代表了工业自动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不可避免地,它也以压倒性的优势即将主导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就中国而言,完全实现无人工厂也许尚待时日,但机器人有条不紊地忙碌,人来做设计指挥,同时进行一些修修补补的灵活调整,这样的景象或许就在眼前。不要认为这只是节约人力成本和提升工作效率这么简单,实际上,机器人的大幅上岗,对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及企业的系统化管理,都大有裨益。
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在中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以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已经不是“是否选择”要这样做,而是“必须”甚至“被迫”要这样做的问题。
2012年,中国企业的标志性人物、海尔集团CEO张瑞敏明确提出:海尔的未来,要实现“工厂无人化,营销自动化”。
责任编辑:焦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