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寻求事物之间的差异以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人们区分事物时常用的方式之一。现行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政治生活》与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由于编写人员的不同、教材取材的差异、论述侧重点的差别,出现了相同内容同一观点表述不一的现象,有些差异还很大,呈现出相似性与差异性并存的态势。这让习惯了“以本为本”的师生普遍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在考试时不知道应再现和执行哪种表达,有时甚至出现同一个问题如果答案错位(必修的试题用选修内容作答或选修试题用必修内容作答),即使理论同一但表述不一就被扣分乃至不得分的荒唐现象。上述两本同年段的学业教材,表述形式上的多维多元,让学生普遍感到学得吃力,让教师普遍感到拿捏不准。笔者经过梳理,发现差别主要有以下两类。
首先,同一内容的表述角度不同,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这是最为困扰师生的问题,有如雾里看花,让人愁眉不展。如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概念,必修2在第60页、选修3在第63页都有所阐述,但两者的表述有很大不同。必修2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简洁明了,强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内涵;而选修3则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为:“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多重含义,分别从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以及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阐述,采用的是描述的方式,揭示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属性。
逻辑学告诉我们,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逻辑起点。如果教材中对同一政治现象的概念有多重表述,那么,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发生思维混乱,因为差异较大的两类表述很难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统一、确定的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凡必修2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学习选修3时困惑反而更多。从科学性的角度说,选修3专题4中所阐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上是必修2中“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这一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念本身。如果非要按选修3教材的说法“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话,倒不如改为“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更为准确。有类似问题的还有“国家的含义、性质及类型”“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其次,同一内容的表述详略不同,甚至出现逻辑混乱。
这让教师对教材普遍产生“话说三分、点到为止”的印象。如关于“联合国”,必修2与选修3都有介绍,但必修2只在90~91页简单地介绍了联合国的建立、宗旨、原则、作用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与之不同,在选修3中,“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被编排成独立的两课,明显比选修2更详细具体,如在77~82页首先也简述了联合国的产生背景、宗旨和原则,然后用大量篇幅详细地描述了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联合国的作用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内容。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两本教材关于同一话题所阐述的内容不仅存在互补关系,而且还存在交叉关系,且关于联合国作用的表述还存在着逻辑上的差异:必修2在91页辩证地谈了联合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历史上的局限性,而选修3虽在84~86页全面阐述了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内容涉及和平、发展、人类文明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却把联合国的消极作用给忽视了。这一表达抛弃了认识事物时应一以贯之的辩证思维方法,不仅不符合联合国的史实,表述也显得较为凌乱,让学生疑问丛生:在考查联合国的作用时到底要不要回答消极作用?应该以哪个教材的说法为标准?有类似问题的知识点还有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依法治国方略,国际组织的含义、分类和作用等。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应该学会用教材教,科学地处理教材,而不应该拘泥于教材中的具体表述。这一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却不符合目前的中学教学实际,因为用教材教的前提是教好教材。教材应该是科学性与经典性的融合,具有可读性和可用性,表述不一的同一理论只会造成学生记忆时的紊乱,哪里还谈什么可读、可用?况且不紧扣教材也不符合考试要求,更不符合教材的工具性特点。考试答案讲究科学性、规范性与完整性,它并不能由教师任意设置,否则考试时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标准答案。还有人建议,将上述差异作为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找出不同的表述,并进行相应的探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可这样做还是不能解决考试的评价问题。
教学内容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质量。针对上述两本教材之间的差异,我们一线教师是否无所作为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以为,教师要在深入研究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追根溯源,吃透教材,挖掘内涵,针对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加工”,具体方法有三种。
第一,寻找相关观点的理论根源,并以此为依据作为优化教材内容的基础。
如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概念,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大学教科书的表述尽管有差异,但都与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表述一致,而这一表述就是必修2所持的观点。因此,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概念,笔者采用了必修2而非选修3的表述。类似的处理还有“依法治国”,因党的十五大报告的对之表述最为经典,采用的教科书也最多,因此,笔者就选用了选修3的表述。上述做法有效地避免了同一概念因多重表述而引起的混乱,真实可靠而又有理有据,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第二,取详舍粗,让两本教材的知识互补而成为完整的系列,这是优化教材内容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
具体的做法是比较两本书中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第一步先选取两本书中详尽的内容作为同一理论观点的教学主要依据,第二步是经过筛选重组并形成知识的系列。这样,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专题化的逻辑系列,强化对知识的整体认知。如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整合必修2与选修3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共产党执政的本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样处理后,能把零散的知识纳入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中,建立起严密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存储和检索,既缩短了学时,对两本教材的交叉知识的掌握会变得轻松、连贯;同时又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归类、比较、组合和迁移。
第三,揣测编者意图,有选择地重组教材,这是优化教材内容、实现从教材向课程转变的核心。
此时应遵循的处理原则为整合、舍弃与提升。针对两本教材都阐述过的同一内容,应在整合中大胆舍弃,如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选修3的表述方式比必修2全面、细致,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选修2时可以用选修3代替必修2,这样处理既可以让必修2的内容拓宽加深,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避免“炒冷饭”。针对两本教材中同一话题的交叉部分,我们可以遵循拓宽与提升的原则,对部分内容进行有效提炼,让两本教材的内容统一于教学要求,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关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必修2属略讲,只分别在第5页和第59页讲了二者的概念,并未阐述二者的关系,更没有应用于具体国别。而选修3则讲得比较详细。因此,我们在根据选修3对必修2作必要补充时,可以对必修2中“我国的国体、政体及其关系”做详细的分析,以深化学生对“我国国体与政体关系”的理解,既应用了选修3中的原理,又深化了必修2的内容,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首先,同一内容的表述角度不同,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这是最为困扰师生的问题,有如雾里看花,让人愁眉不展。如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概念,必修2在第60页、选修3在第63页都有所阐述,但两者的表述有很大不同。必修2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简洁明了,强调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地位,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内涵;而选修3则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述为:“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全国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和司法机关,各司其职,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项权力。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多重含义,分别从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以及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阐述,采用的是描述的方式,揭示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属性。
逻辑学告诉我们,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逻辑起点。如果教材中对同一政治现象的概念有多重表述,那么,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发生思维混乱,因为差异较大的两类表述很难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统一、确定的认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凡必修2知识掌握扎实的学生,学习选修3时困惑反而更多。从科学性的角度说,选修3专题4中所阐述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际上是必修2中“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这一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念本身。如果非要按选修3教材的说法“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话,倒不如改为“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作过程”更为准确。有类似问题的还有“国家的含义、性质及类型”“民主与专政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其次,同一内容的表述详略不同,甚至出现逻辑混乱。
这让教师对教材普遍产生“话说三分、点到为止”的印象。如关于“联合国”,必修2与选修3都有介绍,但必修2只在90~91页简单地介绍了联合国的建立、宗旨、原则、作用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与之不同,在选修3中,“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被编排成独立的两课,明显比选修2更详细具体,如在77~82页首先也简述了联合国的产生背景、宗旨和原则,然后用大量篇幅详细地描述了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构、联合国的作用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等内容。但让人遗憾的是,这两本教材关于同一话题所阐述的内容不仅存在互补关系,而且还存在交叉关系,且关于联合国作用的表述还存在着逻辑上的差异:必修2在91页辩证地谈了联合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历史上的局限性,而选修3虽在84~86页全面阐述了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内容涉及和平、发展、人类文明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却把联合国的消极作用给忽视了。这一表达抛弃了认识事物时应一以贯之的辩证思维方法,不仅不符合联合国的史实,表述也显得较为凌乱,让学生疑问丛生:在考查联合国的作用时到底要不要回答消极作用?应该以哪个教材的说法为标准?有类似问题的知识点还有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依法治国方略,国际组织的含义、分类和作用等。
也许有人会说,教师应该学会用教材教,科学地处理教材,而不应该拘泥于教材中的具体表述。这一说法看似有道理,但却不符合目前的中学教学实际,因为用教材教的前提是教好教材。教材应该是科学性与经典性的融合,具有可读性和可用性,表述不一的同一理论只会造成学生记忆时的紊乱,哪里还谈什么可读、可用?况且不紧扣教材也不符合考试要求,更不符合教材的工具性特点。考试答案讲究科学性、规范性与完整性,它并不能由教师任意设置,否则考试时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标准答案。还有人建议,将上述差异作为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找出不同的表述,并进行相应的探讨,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可这样做还是不能解决考试的评价问题。
教学内容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质量。针对上述两本教材之间的差异,我们一线教师是否无所作为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笔者以为,教师要在深入研究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追根溯源,吃透教材,挖掘内涵,针对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二次加工”,具体方法有三种。
第一,寻找相关观点的理论根源,并以此为依据作为优化教材内容的基础。
如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概念,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大学教科书的表述尽管有差异,但都与胡锦涛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表述一致,而这一表述就是必修2所持的观点。因此,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概念,笔者采用了必修2而非选修3的表述。类似的处理还有“依法治国”,因党的十五大报告的对之表述最为经典,采用的教科书也最多,因此,笔者就选用了选修3的表述。上述做法有效地避免了同一概念因多重表述而引起的混乱,真实可靠而又有理有据,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
第二,取详舍粗,让两本教材的知识互补而成为完整的系列,这是优化教材内容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
具体的做法是比较两本书中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第一步先选取两本书中详尽的内容作为同一理论观点的教学主要依据,第二步是经过筛选重组并形成知识的系列。这样,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专题化的逻辑系列,强化对知识的整体认知。如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可以整合必修2与选修3的相关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共产党执政的本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这样处理后,能把零散的知识纳入一个系统、完整的框架中,建立起严密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存储和检索,既缩短了学时,对两本教材的交叉知识的掌握会变得轻松、连贯;同时又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归类、比较、组合和迁移。
第三,揣测编者意图,有选择地重组教材,这是优化教材内容、实现从教材向课程转变的核心。
此时应遵循的处理原则为整合、舍弃与提升。针对两本教材都阐述过的同一内容,应在整合中大胆舍弃,如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表现”,选修3的表述方式比必修2全面、细致,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选修2时可以用选修3代替必修2,这样处理既可以让必修2的内容拓宽加深,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避免“炒冷饭”。针对两本教材中同一话题的交叉部分,我们可以遵循拓宽与提升的原则,对部分内容进行有效提炼,让两本教材的内容统一于教学要求,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如关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必修2属略讲,只分别在第5页和第59页讲了二者的概念,并未阐述二者的关系,更没有应用于具体国别。而选修3则讲得比较详细。因此,我们在根据选修3对必修2作必要补充时,可以对必修2中“我国的国体、政体及其关系”做详细的分析,以深化学生对“我国国体与政体关系”的理解,既应用了选修3中的原理,又深化了必修2的内容,相得益彰,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