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三家抒情小说的审美特征 ——以沈从文、萧红、艾芜的作品为例
【出 处】
:
长江丛刊
【发表日期】
:
2020年2期
其他文献
莫言的小说常以动荡年代民众所经受的灾难为背景,具有神秘的民间色彩和厚重的历史感.特别是其中的蝗灾书写与20世纪初期山东的蝗灾史料呼应,注重历史的时空,刻画近似的历史细
一直以来,小说的推进主要靠“时间”这一元素,但最近学界对“空间”这一元素重视起来.主要采用语言学手法分析文学作品,语料为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的小说《暗店
电子媒体时代,个人的社会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文学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远的当今时代,我们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发现儿童文学在当代人生活中有更多的潜力和价值存在.
老子《德篇》首章开宗明义,就人们普遍关心的生死得失问题,回答了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观,直接指出道德才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最高价值观.他认为,“上德”是至高无上的价值
谷崎润一郎在其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经历了三次创作风格的转变,从初期的“恶魔主义”到中期的“中国情趣”再到后期的“日本回归”.其中影响最大并最终确定其在近代日本文
抗战时期的重庆,英美小说译介活动的繁荣主要体现在译介小说数量庞大、质量较高、泛政治化倾向较为鲜明.译者与出版者的社会责任感,民众对英美小说中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等主
潇湘八景主题自宋迪《潇湘八景图》演化而来,是东亚地区著名的诗歌、绘画艺术母题,是国内各地组景景观文化的代表,这一主题的对外传播过程促成了东亚各国学习潇湘八景,生成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