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u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多年的今天,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管学生的感受的“老师问、学生答”的“说数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还时有存在于教学当中。在不断学习新课程,走进新角色,转变理念,改革教学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如果以“做数学”代替“说数学”,情形会迥然不同,就会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那么什么是“做数学”呢?简单地说,“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的活动,包括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一、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入手
  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践,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学习素材,创设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由书本走向生活,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能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如,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形成知识技能。教学时,我首先从“自己的位置在班级中处于第几行第几列”这一实际情况入手,请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位置,让学生认识 “行与列”,并介绍数对定位法。紧接着让学生用“行与列”以及数对定位法等新知识介绍好朋友的座位。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做”字上狠下功夫
  要让学生“做数学”,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要让学生在“做”字上做足文章。
  (一)在“做”中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操作活动,可以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教学前,我先让学生分别准备了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教学时,先让学生用手中的材料拼图,看看可以得到自己学过的什么平面图形:然后请学生开动脑筋,怎样可以求出手中三角形的面积。于是,学生得出了自己的推断:三角形的面积就相当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一半。伴随着一些同学兴奋的叫声,大家纷纷算出了自制三角形的面积。由于这个计算方法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拿出来的,在以后的练习中,基本没有出现计算面积时遗漏除以2的错误。
  (二)在“做”中促使学生获得求知的方法
  叶圣陶说:“尝谓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让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数学教学不仅是为了使学生获取有限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
  “观察——猜想——验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是这样安排的:先通过图示让学生得到一个直观认识,如图:
  由此,学生猜测存在着这样的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老师趁机问,这规律是否真的成立呢?你可以拿出验证方法吗?学生说,可以把三个图形重叠起来。在大屏幕上,大家看到,三个图形真的可以重合,三个图形的黄色部分是完全相同的。老师进一步提出:如果这三个图形是画在地上的,你还能这样移吗?你还能怎样验证呢?于是,学生发言:1/2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扩大到2倍就得到2/4,1/2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扩大到4倍就是4/8;1/2、2/4、4/8三个分数分子都是分母的一半,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让学生在“做”中掌握求知的方法是学生能否在求知中体验到乐趣的关键,也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三)在“做”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是从动作开始的。实践证明,科学的思维方法,富有创意的解题能力,总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反复地不断运用,才内化为自身能力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思维之目的。”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钥匙”,是学生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环节。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单纯的说教无疑会让学生产生种种疑问,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各种不同的三角形,通过剪、拼、量等活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在学习中,学生不但会觉得兴趣高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十分深刻。
  动手“做”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有了“做”的欲望,又有“做”的方法,何愁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呢?
  让学生“做数学”,并不是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恰恰相反,教师的引导作用不仅不应削弱,还必须加强。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将随着学生“做数学”的不断深入而得到提高。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断发展、有待开发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惑和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服务者的角色。因此,学生“做数学”必须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科学引导下扎实有序的进行。
其他文献
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1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班子召开2016年度民主生活会。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房俐主持会议,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进行对照检查并作总结讲话
小学应用题在新课程中常被叫做解决问题,应用题的学习它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每次考试完都要参加阅卷活动,多次阅卷发现有许多的学生数学试卷上面“解决问题”部分是错误最多的,甚至有部分学生的这部分是“白卷”。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会做应用题呢?抛开部分存在智力缺陷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不谈,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根据学生水平和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
【摘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是每一位数学老师最大的心愿。而“兴趣”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导师。但是,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让许多小学生望而却步,难以产生学习欲望。本文经过多次调查问卷,总结出能够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调查方法  数学是科研的基本工具,数学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对基础有着极大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研究背景:中风即脑血管疾病,是以卒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证。临床可分为两大类: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1]。急性出血性中风(Acute Hemorrh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只有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对学习的反映思路也才最清晰。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善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应在兴趣中培养思维能力,在思维培养中要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思维是根本,兴趣是思维的源泉,思维的培养是
为了提高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的动态优化和容错能力,应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对传统联邦滤波器进行改造,得到了一种可以实现高动态环境条件下多传感器信息主动-动态优化配置
【摘要】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是进行有效的训练。本文将从培养初中数学解题思维和数学解题方法方面谈谈数学解题思维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思维解题方法策略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能够启迪、培养、发展人的思维。其他学科或其他方式可以培养人的思维 ,但在深度、广度、系统性等方面是无法与数学相比的,数学解题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代社会,数学已不
【摘要】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必备的素质。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学会了学习,教师也就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而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一旦化为习惯,必将成为他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
预设与生成的动态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备受教育界关注。但是,人们对课堂生成的理解主要停留在非预设生成上,样的认识偏差需要澄清。其实,对课堂教学更有价值的是,我们应该把控的预设生成。数学课堂需要通过精心的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通过生成达成预设的目标。诚然,充分预设是数学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剂;生成是预设的新生命,是课堂生命的体现。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
本刊讯近日,运城市万荣县发往澳大利亚的18.8 t油桃,通过了澳大利亚农业部的各项检测,顺利通关。这是中国油桃首次走进澳大利亚市场。澳大利亚的检验检疫是全球最严格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