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空战中很少出现单打独斗的场面,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是钢铁侠!呵呵,开句玩笑了,我想说的其实是以“钢铁侠”、“蜘蛛侠”等为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在飞行中是要不得的,尤其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仅凭匹夫之勇几乎不可能取得制空权,“红男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此,执行空中任务时,必须联合各种力量进行综合作战,取长补短,充分体现各作战单元的最高效能。而飞机与飞机之间的配合,就是其基础中的基础,今天我就站在僚机的角度,给大家讲一下初教六飞机双机编队飞行的相关知识。
编队飞行三要素
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理解编队飞行的,我接触实际飞行之前对其理解是有偏差的,以为就像结婚的车队一样,只要搭眼看是一个队伍,行进过程中能相互照应就算编队了,其实不然。我可能是受到了太多影视作品的误导了。
这里我先问一个问题,大家对国庆阅兵时的空中受阅编队都记忆犹新吧。就战斗机的编队而言,各飞机的高度一样吗?我相信,很多人会回答高度一样,因为潜意识里认为飞机编队跟地面的士兵方阵、战车方阵没什么区别,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运动的。而实际情况是,它们是存在高度差的,只是大家没观察仔细,或者摄影师、摄像师的拍摄角度掩盖的这个差值。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编队高度差的概念。所谓编队高度差,是指在飞机立轴方向上,各飞机间的距离。低于长机的高度差叫低下量,高于长机的高度差叫高出量。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一定要明确编队高度差和飞行高度差的区别,不要误以为编队高度差就是各飞机实际飞行高度之差(讲编队时若没有特殊说明,则高度差指编队高度差)。只有平飞时,两者数值才相等,其他状态下,编队高度差与飞行高度差的数值是不同的。比如说,双机编队盘旋时(长机在内圈,僚机在外圈跟随),由于整个编队带着坡度,僚机的实际高度要比长机高,但编队高度却比长机低(也就是僚机取低下量)。
编队高度差的意义在编队飞行中非常重大,只有取合适的高度差才能保证飞行安全。笔者在初飞时就经常因取不好高度差而吃长机的“尾流”,使飞机状态很难保持。这里所谓的“尾流”,不只是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而是指从长机机翼形成的下洗气流和翼尖涡流,其滞空时间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消散不了,若僚机进入长机的下洗气流后,会受到很大影响,姿态变化剧烈,难以操控。曾发生过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吃到上一架飞机的“尾流”而失去控制发生坠机的空难。由于初教六飞机是活塞螺旋桨发动机,吃到长机“尾流”还只是状态不稳定,若喷气式发动机吃了“尾流”,很容易造成发动机喘振甚至停车。因此,取好高度差是编队飞行的基础,也是衡量僚机飞行员能否单飞的重要标准。
说完高度差,再解释一下剩余两个空间参数——间隔、距离。
编队中的“间隔”是指在飞机横轴方向上各飞机间的距离,通俗说也就是两机之间内侧翼尖之间的距离:而“距离”是指在飞机纵轴方向上各飞机问的距离,也就是僚机机头到长机机尾的距离。
说到这,再给编队飞行一个通俗的解释大家就好理解了,无非就是僚机跟随着长机,并与之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高度差的飞行。这样解释,是不是顿时感觉编队飞行没那么复杂了,如果是这种感觉,那么恭喜你。你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了,而接下来的就是要“战术上重视敌人”了。编队飞行难度大、挑战性高的课目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道来。
编队队形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编队的队形。按照队形的形态可分为梯队、楔队、纵队、横队、箭队、菱形队、蛇形队等,这个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并且与我要讲的双机编队联系不是很大,就不过多解释了。如果按照飞机之间的间隔、距离划分,可分为基本队形、密集队形、疏开队形和疏散队形,我将着重讲一下。
基本队形是最常用的队形,用于教学和出入航等。初教六训练中间隔、距离一般采用30米×50米(间隔×距离,下同)。此队形下涉及到的常用简单特技有双机起飞、直线飞行、变换队形(左、右梯队互换)、解散、转弯、俯冲、跃升、急上升转弯、盘旋下降。
密集队形是执行特殊作战任务或穿云飞行时采用的,训练中间隔、距离一般采用15米×15米或10米×10米。涉及到的常用简单特技有直线飞行、转弯、盘旋、俯冲、跃升、上升转弯等。
还有一类特殊的密集队形,其间隔和距离都非常小,也称超密集编队。超密集编队通常只有飞行表演时采用。“八一”飞行表演队歼7时代飞过的最小间隔和距离3米×3米,换装歼10后间隔和距离缩小到1米以内(相信以后还会缩小的),而国外的一些飞行表演队飞的都是0×0,甚至是负间隔,僚机的机头恨不得钻到长机的机翼下面,整个编队整齐划一,在地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一架飞机。美国空军的“雷鸟”、海军航空兵的“蓝天使”、俄罗斯的“勇士”等世界著名飞行表演队在飞行表演时都采用超密集编队。
疏开队形则是作战中常用的队形,便于搜索目标、相互掩护和协同配合等,训练中间隔、距离一般采用40米×70米。涉及到的常用简单特技有90°、180°交叉转弯,90°交叉转弯进入俯冲,90°交叉转弯退出跃升,交叉急上升转弯等。
疏散队形的间隔距离很大,甚至超出目视范围,初教六飞行中很少涉及到这个队形。
对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没告诉大家,那就是在空中如何判断间隔和距离。简单的方法是,使长机固定于风挡的某个位置,然后根据长机相对于风挡的大小(也就是长机在风挡上的投影)来判断。相对前者更为精确的方法是卡基准线,以30米×50米的队形(1米的低下量)举例说,以僚机的视角向长机看去,长机的水平尾翼投影在机身“八一”机徽五角星顶角稍靠上的位置,且长机发动机整流罩与同侧的副翼内侧基本重合则队形正常。道理很简单——人眼与飞机纵轴组成的平面内,由飞机纵轴上不同两点引出的角度不同的射线一定交于固定的一点,如此说的话,若想要保持这一点固定,则必须始终保持这两条射线与飞机纵轴的角度固定,而角度固定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透过人眼从飞机的某一固定部位看到飞机的另一固定部位。
编队中各简单特技动作简介
1 双机起飞
经指挥员同意后,跟着长机滑进跑道,取好间隔、距离后柔和刹住车、摆正前轮,并使飞机纵轴与长机纵轴平行,否则起飞过程中用舵配合刹车修正方向时飞机减速,很容易被长机甩开:而且飞机在爬升阶段增速慢,很难追赶长机。
当看到长机给起飞信号后,松刹车,根据长机运动的快慢调整加油门的速率,不要担心冲前而不敢加满油门起飞,更不要在滑跑过程中收油门,这是十分危险的。
抬前轮的时机要根据长机抬前轮时机判断,不要习惯性的盯舱内而忽视与长机的间隔和距离;并且,僚机要控制抬前轮的高度比正常稍低,确保长机离地后僚机再离地。
2 直线飞行
直线飞行是指跟随长机做平飞、上升、下滑的直线飞行,僚机要严格保持住与长机的间隔、距离、高度差。这是适应空中编队飞行的第一步。
当然,这个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就难了。尤其是新学员修正一个要素的时候,其他两个要素就变化了,不能做到“动一兼顾二”。比如说,当学员感觉间隔拉大的时候,就蹬舵做侧滑修正,但忽视了杆舵配合,手上动作跟不上,结果引起了飞机坡度的变化,坡度的变化很快就又造成了间隔的再次变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间隔上,很可能就忽略了高度差的变化。于此同时,由于侧滑造成的减速,两机距离也逐渐拉远。这可以说是初学者必犯的错误。再比如,当距离远的时候,学员会加油门增速追赶长机,但却容易忽略三个问题,一是加油门时飞机会因为螺旋桨副作用的影响而右偏,引起与长机间隔的变化:二是加油门时机头会上仰,若稳杆不及时,则高度差也会变化:三是掌握不好收油门的提前量,收晚了会造成反偏差,两机距离过近,而收早了又达不到修正效果。这还只是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若两个要素,甚至三个要素全都有偏差时,可就更加手忙脚乱了,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当然,这是学习飞行的必经之路,遇到这些挫折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别气馁、多摸索、多尝试,编队飞行的秘诀早晚会被你掌握的。说心里话,飞行这个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想把它捅破,有时候就是凭感觉。
编队飞行三要素
不知道大家是怎样理解编队飞行的,我接触实际飞行之前对其理解是有偏差的,以为就像结婚的车队一样,只要搭眼看是一个队伍,行进过程中能相互照应就算编队了,其实不然。我可能是受到了太多影视作品的误导了。
这里我先问一个问题,大家对国庆阅兵时的空中受阅编队都记忆犹新吧。就战斗机的编队而言,各飞机的高度一样吗?我相信,很多人会回答高度一样,因为潜意识里认为飞机编队跟地面的士兵方阵、战车方阵没什么区别,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运动的。而实际情况是,它们是存在高度差的,只是大家没观察仔细,或者摄影师、摄像师的拍摄角度掩盖的这个差值。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编队高度差的概念。所谓编队高度差,是指在飞机立轴方向上,各飞机间的距离。低于长机的高度差叫低下量,高于长机的高度差叫高出量。这里需要特别提醒一下,一定要明确编队高度差和飞行高度差的区别,不要误以为编队高度差就是各飞机实际飞行高度之差(讲编队时若没有特殊说明,则高度差指编队高度差)。只有平飞时,两者数值才相等,其他状态下,编队高度差与飞行高度差的数值是不同的。比如说,双机编队盘旋时(长机在内圈,僚机在外圈跟随),由于整个编队带着坡度,僚机的实际高度要比长机高,但编队高度却比长机低(也就是僚机取低下量)。
编队高度差的意义在编队飞行中非常重大,只有取合适的高度差才能保证飞行安全。笔者在初飞时就经常因取不好高度差而吃长机的“尾流”,使飞机状态很难保持。这里所谓的“尾流”,不只是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而是指从长机机翼形成的下洗气流和翼尖涡流,其滞空时间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消散不了,若僚机进入长机的下洗气流后,会受到很大影响,姿态变化剧烈,难以操控。曾发生过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吃到上一架飞机的“尾流”而失去控制发生坠机的空难。由于初教六飞机是活塞螺旋桨发动机,吃到长机“尾流”还只是状态不稳定,若喷气式发动机吃了“尾流”,很容易造成发动机喘振甚至停车。因此,取好高度差是编队飞行的基础,也是衡量僚机飞行员能否单飞的重要标准。
说完高度差,再解释一下剩余两个空间参数——间隔、距离。
编队中的“间隔”是指在飞机横轴方向上各飞机间的距离,通俗说也就是两机之间内侧翼尖之间的距离:而“距离”是指在飞机纵轴方向上各飞机问的距离,也就是僚机机头到长机机尾的距离。
说到这,再给编队飞行一个通俗的解释大家就好理解了,无非就是僚机跟随着长机,并与之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高度差的飞行。这样解释,是不是顿时感觉编队飞行没那么复杂了,如果是这种感觉,那么恭喜你。你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了,而接下来的就是要“战术上重视敌人”了。编队飞行难度大、挑战性高的课目之一。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一一道来。
编队队形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编队的队形。按照队形的形态可分为梯队、楔队、纵队、横队、箭队、菱形队、蛇形队等,这个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并且与我要讲的双机编队联系不是很大,就不过多解释了。如果按照飞机之间的间隔、距离划分,可分为基本队形、密集队形、疏开队形和疏散队形,我将着重讲一下。
基本队形是最常用的队形,用于教学和出入航等。初教六训练中间隔、距离一般采用30米×50米(间隔×距离,下同)。此队形下涉及到的常用简单特技有双机起飞、直线飞行、变换队形(左、右梯队互换)、解散、转弯、俯冲、跃升、急上升转弯、盘旋下降。
密集队形是执行特殊作战任务或穿云飞行时采用的,训练中间隔、距离一般采用15米×15米或10米×10米。涉及到的常用简单特技有直线飞行、转弯、盘旋、俯冲、跃升、上升转弯等。
还有一类特殊的密集队形,其间隔和距离都非常小,也称超密集编队。超密集编队通常只有飞行表演时采用。“八一”飞行表演队歼7时代飞过的最小间隔和距离3米×3米,换装歼10后间隔和距离缩小到1米以内(相信以后还会缩小的),而国外的一些飞行表演队飞的都是0×0,甚至是负间隔,僚机的机头恨不得钻到长机的机翼下面,整个编队整齐划一,在地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一架飞机。美国空军的“雷鸟”、海军航空兵的“蓝天使”、俄罗斯的“勇士”等世界著名飞行表演队在飞行表演时都采用超密集编队。
疏开队形则是作战中常用的队形,便于搜索目标、相互掩护和协同配合等,训练中间隔、距离一般采用40米×70米。涉及到的常用简单特技有90°、180°交叉转弯,90°交叉转弯进入俯冲,90°交叉转弯退出跃升,交叉急上升转弯等。
疏散队形的间隔距离很大,甚至超出目视范围,初教六飞行中很少涉及到这个队形。
对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没告诉大家,那就是在空中如何判断间隔和距离。简单的方法是,使长机固定于风挡的某个位置,然后根据长机相对于风挡的大小(也就是长机在风挡上的投影)来判断。相对前者更为精确的方法是卡基准线,以30米×50米的队形(1米的低下量)举例说,以僚机的视角向长机看去,长机的水平尾翼投影在机身“八一”机徽五角星顶角稍靠上的位置,且长机发动机整流罩与同侧的副翼内侧基本重合则队形正常。道理很简单——人眼与飞机纵轴组成的平面内,由飞机纵轴上不同两点引出的角度不同的射线一定交于固定的一点,如此说的话,若想要保持这一点固定,则必须始终保持这两条射线与飞机纵轴的角度固定,而角度固定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透过人眼从飞机的某一固定部位看到飞机的另一固定部位。
编队中各简单特技动作简介
1 双机起飞
经指挥员同意后,跟着长机滑进跑道,取好间隔、距离后柔和刹住车、摆正前轮,并使飞机纵轴与长机纵轴平行,否则起飞过程中用舵配合刹车修正方向时飞机减速,很容易被长机甩开:而且飞机在爬升阶段增速慢,很难追赶长机。
当看到长机给起飞信号后,松刹车,根据长机运动的快慢调整加油门的速率,不要担心冲前而不敢加满油门起飞,更不要在滑跑过程中收油门,这是十分危险的。
抬前轮的时机要根据长机抬前轮时机判断,不要习惯性的盯舱内而忽视与长机的间隔和距离;并且,僚机要控制抬前轮的高度比正常稍低,确保长机离地后僚机再离地。
2 直线飞行
直线飞行是指跟随长机做平飞、上升、下滑的直线飞行,僚机要严格保持住与长机的间隔、距离、高度差。这是适应空中编队飞行的第一步。
当然,这个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就难了。尤其是新学员修正一个要素的时候,其他两个要素就变化了,不能做到“动一兼顾二”。比如说,当学员感觉间隔拉大的时候,就蹬舵做侧滑修正,但忽视了杆舵配合,手上动作跟不上,结果引起了飞机坡度的变化,坡度的变化很快就又造成了间隔的再次变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间隔上,很可能就忽略了高度差的变化。于此同时,由于侧滑造成的减速,两机距离也逐渐拉远。这可以说是初学者必犯的错误。再比如,当距离远的时候,学员会加油门增速追赶长机,但却容易忽略三个问题,一是加油门时飞机会因为螺旋桨副作用的影响而右偏,引起与长机间隔的变化:二是加油门时机头会上仰,若稳杆不及时,则高度差也会变化:三是掌握不好收油门的提前量,收晚了会造成反偏差,两机距离过近,而收早了又达不到修正效果。这还只是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化,若两个要素,甚至三个要素全都有偏差时,可就更加手忙脚乱了,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当然,这是学习飞行的必经之路,遇到这些挫折是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别气馁、多摸索、多尝试,编队飞行的秘诀早晚会被你掌握的。说心里话,飞行这个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想把它捅破,有时候就是凭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