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简介:江赤光,高级工程师、职业经理人、资深紫砂壶藏友。曾任武钢冷轧厂中层职位,瑞士ABB集团中国公司区域经理,意大利达涅利集团中国公司销售副总裁等职,现任中晶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茗壶赏析概述
为何有必要对紫砂壶进行赏析?原因可概括如下:
壶的赏析是藏友收藏的主要乐趣之一。
壶的赏析是提高藏友自身收藏素养的过程。
壶的赏析是深入辨识藏品外形、内涵的必要一环。
壶的赏析也是对其进行正确估价的基础之一。
壶的赏析还是藏友与他人分享自己藏品的重要途径。
与赏析对应的另一用语是赏鉴,赏析与赏鉴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都需要欣赏紫砂壶的外形和内涵之美,即分析紫砂壶的立意、设计、制作工艺、使用功能和泥料等各项特征。
但赏鉴多了一个鉴别壶的真伪和根据赏鉴的结果对壶进行合理估价的内容,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明、清和民国的老壶以及当代著名大师的壶。所以赏鉴人需要对紫砂壶的历史、各阶段代表人物的壶艺特征、代表作品及拍卖市场行情和一般市场行情等了解得更加广泛、准确和深入。
名家论茗壶赏析及我对品壶的 若干感悟
在对本人藏品进行赏析之前,让我们先摘录一些当代紫砂名家对如何评价紫砂壶的精辟论述(见67页表),将有益于我们把握品壶的分寸。
鉴赏大师韩其楼先生的论述虽然简洁,但却点透了紫砂壶审美的根本 ——朴素、古拙之美,这是区别于其他陶瓷艺术品的关键点,但要真正理解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也是清代康、雍、乾时期彩釉装饰的紫砂壶虽然极尽奢华,在那段时期内受到皇室及贵族宠爱,但终究不能成为紫砂壶主流的原因。
紫砂壶说到底,是在民间文化和文人文化的土壤中诞生发展起来的,所以紫砂壶的美是与其宜兴五色土泥性的自然美、与民间文化的朴素美、與文人雅士几千年以来所崇尚的类似于中国古诗词那样的含蓄美相吻合一致的。
有些壶作者在设计和制作茗壶时忘记了这一根本要点,转而追求造型繁复华丽、装饰张狂外露,这种舍本求末的理念最终都不能得到大多数藏友及市场的长期稳定认可。
顾景舟大师的论述则是从紫砂壶的几个不同的档次作了定性的描述,顾大师首先把紫砂壶分成艺术级和实用级两个大档,然后每个大档再细分成几个小级别,并论述了各个小级别的特征,这种分级论述的方式对藏友实际品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顾老对品壶的分级论述和曹亚麟先生对壶价的论述也指明了紫砂壶的一个有趣的特质:即使是同一种壶型(例如石瓢壶),它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只是一般的实用器。而这两种级别的壶的收藏价值就有天壤之别了。
一把真正有艺术品位和收藏意义的石瓢壶可价值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而实用级别的石瓢壶即便泥料真实、制作工整,整体也没有明显瑕疵,但其价值也就是几千元甚至几百元。这是藏友们收藏中常常遇到的困惑,想在这方面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多学习、多品壶,逐渐提高辨识能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对收藏品进行赏析和品鉴的重要性。
我所收藏的几把当代紫砂大师 作品之赏析
本节包括对作者所收藏的当代紫砂壶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的4把茗壶的重点赏析,分别是:
吴亚平(研究员级高工,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制桥顶玉壁壶
季益顺(研究员级高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制晨曲壶
李昌鸿(研究员级高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制扁四方竹段壶
沈汉生(研究员级高工,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制佛缘壶
这4把壶有一个共性:它们或者是壶作者在原有老壶型的基础上有较大创新的壶型,或者基本是壶作者的全新创作的壶型,而绝非是仅仅对老壶型的复制。一般紫砂艺人制作的一把对老壶型完全复制的壶,即便是对名家壶的复制,工艺也是精工细作,也只能归入顾景舟大师所说的“实用档的高级”。
每把壶的赏析又从五个层面展开:艺术创意、制作技艺、文化内涵、使用功能、紫砂泥料。这种赏析的方式可以比较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茗壶。
下面就让我们沏上一壶浓香的红茶,静下我们难得安宁的心,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扰,细细地品一品这几把各有特色的茗壶。
茗壶赏析概述
为何有必要对紫砂壶进行赏析?原因可概括如下:
壶的赏析是藏友收藏的主要乐趣之一。
壶的赏析是提高藏友自身收藏素养的过程。
壶的赏析是深入辨识藏品外形、内涵的必要一环。
壶的赏析也是对其进行正确估价的基础之一。
壶的赏析还是藏友与他人分享自己藏品的重要途径。
与赏析对应的另一用语是赏鉴,赏析与赏鉴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都需要欣赏紫砂壶的外形和内涵之美,即分析紫砂壶的立意、设计、制作工艺、使用功能和泥料等各项特征。
但赏鉴多了一个鉴别壶的真伪和根据赏鉴的结果对壶进行合理估价的内容,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明、清和民国的老壶以及当代著名大师的壶。所以赏鉴人需要对紫砂壶的历史、各阶段代表人物的壶艺特征、代表作品及拍卖市场行情和一般市场行情等了解得更加广泛、准确和深入。
名家论茗壶赏析及我对品壶的 若干感悟
在对本人藏品进行赏析之前,让我们先摘录一些当代紫砂名家对如何评价紫砂壶的精辟论述(见67页表),将有益于我们把握品壶的分寸。
鉴赏大师韩其楼先生的论述虽然简洁,但却点透了紫砂壶审美的根本 ——朴素、古拙之美,这是区别于其他陶瓷艺术品的关键点,但要真正理解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也是清代康、雍、乾时期彩釉装饰的紫砂壶虽然极尽奢华,在那段时期内受到皇室及贵族宠爱,但终究不能成为紫砂壶主流的原因。
紫砂壶说到底,是在民间文化和文人文化的土壤中诞生发展起来的,所以紫砂壶的美是与其宜兴五色土泥性的自然美、与民间文化的朴素美、與文人雅士几千年以来所崇尚的类似于中国古诗词那样的含蓄美相吻合一致的。
有些壶作者在设计和制作茗壶时忘记了这一根本要点,转而追求造型繁复华丽、装饰张狂外露,这种舍本求末的理念最终都不能得到大多数藏友及市场的长期稳定认可。
顾景舟大师的论述则是从紫砂壶的几个不同的档次作了定性的描述,顾大师首先把紫砂壶分成艺术级和实用级两个大档,然后每个大档再细分成几个小级别,并论述了各个小级别的特征,这种分级论述的方式对藏友实际品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顾老对品壶的分级论述和曹亚麟先生对壶价的论述也指明了紫砂壶的一个有趣的特质:即使是同一种壶型(例如石瓢壶),它可以是艺术品,也可以只是一般的实用器。而这两种级别的壶的收藏价值就有天壤之别了。
一把真正有艺术品位和收藏意义的石瓢壶可价值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而实用级别的石瓢壶即便泥料真实、制作工整,整体也没有明显瑕疵,但其价值也就是几千元甚至几百元。这是藏友们收藏中常常遇到的困惑,想在这方面提高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是多学习、多品壶,逐渐提高辨识能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对收藏品进行赏析和品鉴的重要性。
我所收藏的几把当代紫砂大师 作品之赏析
本节包括对作者所收藏的当代紫砂壶国家级大师、省级大师的4把茗壶的重点赏析,分别是:
吴亚平(研究员级高工,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制桥顶玉壁壶
季益顺(研究员级高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制晨曲壶
李昌鸿(研究员级高工,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制扁四方竹段壶
沈汉生(研究员级高工,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制佛缘壶
这4把壶有一个共性:它们或者是壶作者在原有老壶型的基础上有较大创新的壶型,或者基本是壶作者的全新创作的壶型,而绝非是仅仅对老壶型的复制。一般紫砂艺人制作的一把对老壶型完全复制的壶,即便是对名家壶的复制,工艺也是精工细作,也只能归入顾景舟大师所说的“实用档的高级”。
每把壶的赏析又从五个层面展开:艺术创意、制作技艺、文化内涵、使用功能、紫砂泥料。这种赏析的方式可以比较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茗壶。
下面就让我们沏上一壶浓香的红茶,静下我们难得安宁的心,暂时忘却世间的烦扰,细细地品一品这几把各有特色的茗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