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士官德育的启示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杜威是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职业教育思想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杜威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是其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提倡的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過程的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职业院校对航空机务士官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杜威;职业道德教育;士官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004-02
   一、杜威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思想
   在杜威看来,道德是职业的基本内涵之一,没有别的任何因素能够代替道德而给予职业更多的支持。因此,与从业者拥有的技能相比,杜威认为他们所具有的良好品格更为重要。人与社会之间的统一与互动构成了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而个人品格和社会责任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涉及从事行业的美德、富含责任感、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为社会服务、懂得奉献等。
   杜威认为一切教育都是面向职业的教育,并且职业教育贯穿整个学校教育,学校的道德教育既是职业道德教育,又是社会道德教育,其内容和目标是与社会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管是普通教育职业化还是职业教育普通化,都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前者把工业生活正确地运用到普通教育中,使学生在有用的活动中发现文化修养的因素,进而增强他们的道德同情心;后者将技能训练放置于广泛的文化背景下,使学生在精神陶冶中习得职业技能,进而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
   在杜威看来,职业道德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即职业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相统一,激发内部意向与外部行为的统一。
   (一)职业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相统一
   职业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的统一来源于职业道德与智力的统一。智力是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的基础,智力为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提供了依据;同样,智力也难以离开道德,道德为培育智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道德和智力的内在统一关系决定了道德教育与智力教育的统一性。
   (二)激发内部意向与外部行为的统一
   人的道德动机与道德行动的统一自然要求道德教育要兼顾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道德教育应着力强调道德行动,实现道德意识与道德行动的统一。只有将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动统一起来,使他们不仅具备善的意识,还拥有善的行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应特别关注道德的心理学层面,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个体兴趣与社会责任的统一,这是对道德情感重要性的强调。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杜威反对通过直接的道德教学来实施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教学是指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专门为道德教学留有空间,即专门的“道德课程”。杜威认为这种直接的道德教学不仅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在影响上也是微弱的。它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以赢得他们对某些活动所给予的认可,但是,这种在外力胁迫下所作出的条件反射式的习惯性服从行为缺乏主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往往不具备道德上的意义。
   杜威建议应通过学校生活的一切媒介、手段和材料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其实质是一种“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活动的职业道德教育。
   关于如何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杜威主张应采取多元的路径。他指出:“每一门学科、每一种教学方法、学校中的每一偶发事件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他将课程、教学方法和学校生活作为职业道德培养的三大途径。
   (一)利用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
   在杜威看来,课程是超出纯粹理智的某种东西,是在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合理有效的联系中所进行的长期的、艰苦奋斗的结果,反映了人类的愿望、热情、努力、成败等,能够成为社会生活前进的推动力。正因为此,课程才充满了道德意义。课程的这种道德意义体现在学生的身上就是“让学生能够富有同情心和想象力,认识到他所参与的这个社会场景;认识到他从自己身边汹涌流过的人类活动长河中得到的恩惠;认识到自然和社会所组成的这个大世界的一致目标,以及他忠实于他的遗产并真诚地投身这些兴趣的相应责任,这些兴趣使他成为他自己并给予他所拥有的机会。”基于对课程的道德教育意义的认识,杜威提倡通过开设丰富、宽泛的课程来助力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通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
   在杜威看来,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其着重点在于能够体现一般精神的“建造和发表”上,而非细节层面的“吸收和单纯的学习”上。杜威倡导教师应将学生的这种本能冲动引导为发自内心的善,即教导他们从内心喜欢做善人、行善事,而不是为了畏惧、避免惩罚、得到表扬等一些外部因素才行善。在遵从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统一、学与做统一的原则下,凸显行动的力量,抓住学生内在的、本质的感情反应,培养他们好善和乐善的精神力量,是杜威强调的通过教学方法来实施道德教育的关键。
   (三)结合学校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    相对于课程和教育方法这两种途径,杜威提出的通过学校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品质显得更加随意,是一种非正式、更广泛的途径。杜威对这一途径的论述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对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價值的重视。二是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作为主体的整体性和主动性的正视。人的主体精神贯穿于道德及其活动中,道德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是以主体性发挥和人的自由为前提的。因此,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学生视为主动选择、参与和吸收道德教育影响的积极主体,而非被动改造的对象。
   三、目前航空机务士官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形成整体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正如杜威所反对的那样,学校在对航空机务士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主要依赖于专门的“道德课程”。没有从顶层设计形成一整套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士官专业课学习时,因为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教员需要交代安全注意事项,有时教员会结合讲解一些机务维修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但这也是零碎的、偶尔的,而其他基础课则几乎不涉及。
   (二)教员没有对士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认识
   很多教员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与自己所教课程无关,割裂开了智力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统一,认为职业院校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员飞机维护技能、满足目前部队机务保障需要就可以了,没有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对部队战斗力持久生成、对学员长期发展的意义。
   (三)学员的参与度低、积极性低
   学员对职业道德教育多数停留在“这是一门课”的认识上,为了考试而进行学习。学员的主动参与度低,主动学习积极性低。
   四、杜威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航空机务士官德育的启示
   (一)建立完整的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士官职业教育改革,在进行体系设计时应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整体设计中,并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形成正确的认识,将其提高到与培养士官学员具备部队机务保障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的地位,使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全课程学习过程。建立以“间接的”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
   (二)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
   教员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摒弃那种认为只需要把飞机维护技能传输给学员,使他能够熟练完成某项操作就达到教学目标的错误思想。部队装备发展日新月异,最新的装备原理可能与原有的装备有质的区别。而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士官将成为飞机机务维护的主要力量,所以士官的能力素质将决定航空兵部队飞机维护的质量和安全。教员应当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将其自觉融入自己所教的课程中。使学员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都能够自然地、欣然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三)提高学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基础上,使学员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员主动地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这种主动地、积极地学习中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为部队新质战斗力的生成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康红芹.杜威职业教育思想探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3]潘娅.杜威的职业教育观及其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86-187.
   [4]宋晓欣,闫志利.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J].职教通讯,2016(1):59-63.
   [5]王苏苏,马乔林.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及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2(22):71-73.
   [6]黄培森.简论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6.
  ◎编辑 冯永霞
其他文献
在高校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并对高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进行探究,如采用隐形渗透式、画龙点睛式、嵌入渗透式教育
从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探索线上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指出线上教学工作需要以学生为心,教师、辅导员等多方协作,同时在教学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实践,促进学生达到良好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团结师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在充分认识到开展该项工作必要性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各项教育设施日益完善,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奠定了有利基础.后勤作为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教职工提供精准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