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1―0559―01
随着贵州电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司对IT的依赖不断增强。一方面,公司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不断开发实施OA协同办公系统、CRM、决策支持、知识管理等业务系统。随着贵州电网信息机房的IT系统部署设备规模日益庞大,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日益复杂,设备系统间关联性日趋复杂。依靠传统的面向设备级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已经不足于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我中心于2006年引进了先进的运维管理理念-ITIL,根据我们多年的IT建设和运维管理实践经验并参照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IT服务管理系统建设规范(Q/CSG118013-2011)》,并基于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建立了信息系统关联关系模型,梳理了应用与系统、系统与设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支撑。当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能够通过基于关联关系模型判断故障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快速找到故障的根源,并利用自动化工具智能快速恢复业务,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切实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
目前贵州电网运维管理体系以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为核心,加强了运维系统内部流程的高效支撑和监控管理的高效、有效,通过配置管理数据库中的配置项(CI)的模拟影响分析,可以方便进行监控的根源快速定位和故障的智能诊断。还可以评估变更和发布实施的风险,以降低对系统的影响,增加变更和发布的实施成功率。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配置审计信息,可作为事件和问题管理的问题和原因查找依据,提高事件和问题的处理效率。
配置管理数据库的作用
配置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我中心的配置管理系统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的收集、配置项关联关系管理、配置管理数据应用及配置管理数据库维护四个步骤,具体如下所示:
1)基础数据的收集
对CMDB的配置项进行分类定义,配置项的分类参照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IT服务管理系统建设规范》中的配置项分类,配置基础数据包括了主机设备(如各类服务器与主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安全设备(如网闸、防火墙等)、存储设备、软件等。CMDB基础数据入库应支持手工输入和数据表导入和系统自动发现三种模式,这三种基础数据入库模式是相辅相成的。
2)配置项关联关系管理
根据贵州电网信息系统配置管理目标,可以确定需要建设的主要CI关联关系包括:业务系统(IT服务)与设备、设备与软件、设备与组件、设备与文档、人员与设备等。CI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情况,通过多种CI关系的实现达到配置管理模型关联关系的建立。
3)配置数据的应用
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了CMDB在运维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识别的配置项控制运维过程中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的风险;为IT资产管理提供记录、查询、汇总、统计和分析的基础数据;为业务系统提供智能关联(IMPACT)分析;为监控故障影响分析及自动恢复故障。
4)配置管理数据库维护
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维护,主要通过配置管理流程来实现。配置项的修改,主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来触发。配置管理流程的建设参照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IT服务管理系统建设规范》,通过配置管理流程,建立、监控和维护配置管理数据库,正确识别所有配置项,记录配置项当前和历史状态以及关联关系,为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实现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配置管理系统的建设要点
通过我中心近3年的CMDB实施经验来看,配置管理数据库实施的重点难点应考虑配置关联关系定义、配置项维护和实施策略三个部份。
1)关联关系定义
运维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是通过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来识别风险的。由于所从事的业务或经历不同,不同的人员在同一技术概念的理解会有偏差(例如“运行”和“安装”,有人认为是两个概念,也有人看作是一个概念),这种概念理解偏差可能会导致风险评估结果存在误差。因此,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定义的种类不宜繁杂,应易于不同种类的人员理解和归类。我们经过了反复论证,将配置项的关联关系定义为安装、支撑、父CI/子CI、组成、集群和连接六种关系,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收集效率,减小了风险识别误差。
2)维护机制
CMDB不是一次性建设项目,更是一项长期运维管控的工作,应考虑如下关键技术点包括:
1.确定维护的方式:集中统一维护还是按职能或技术特性分布维护;
2.设计关联触发机制:物理环境发生的变化,能够被CMDB的管理方及时获悉;
3.设计CMDB更新保障机制:对CMDB的修改需得到严格的管理控制;
4.设计定期盘点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不一致的信息。
3)分步实施
CMDB的建设是一项浩大工程,尤其是对一些IT系统特别庞杂的组织,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什么都想管,往往什么都管不好,因此有必要对CMDB的实施进行分步实施。在推广执行配置管理数据库,不能依赖强硬的手段和僵化的方式,而必须制定易于执行的计划,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降低变革过程对组织的破坏作用,加速变革进程,保证最终的效果,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可加快CMDB在组织内的推广:
1.通过尽快见效:通过变革在小的局部(例如以某系统或某个运维团队为试点)应用,快速(1至2个月内为宜)获得正面效果,以此作为示范作为大幅推进的基础;
2.有效的阻力管理:识别可能的阻力(利益损失、个人和组织的惯性、有限的耐心等)特别是运维服务商的阻力,专门建立阻力管理计划和方案(例如,配置项信息收集的颗粒度的逐步深化),持续跟踪管理。
随着贵州电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公司对IT的依赖不断增强。一方面,公司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不断开发实施OA协同办公系统、CRM、决策支持、知识管理等业务系统。随着贵州电网信息机房的IT系统部署设备规模日益庞大,信息系统运行环境日益复杂,设备系统间关联性日趋复杂。依靠传统的面向设备级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已经不足于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我中心于2006年引进了先进的运维管理理念-ITIL,根据我们多年的IT建设和运维管理实践经验并参照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IT服务管理系统建设规范(Q/CSG118013-2011)》,并基于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建立了信息系统关联关系模型,梳理了应用与系统、系统与设备、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和支撑。当其中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能够通过基于关联关系模型判断故障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快速找到故障的根源,并利用自动化工具智能快速恢复业务,降低系统运行风险,切实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
目前贵州电网运维管理体系以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为核心,加强了运维系统内部流程的高效支撑和监控管理的高效、有效,通过配置管理数据库中的配置项(CI)的模拟影响分析,可以方便进行监控的根源快速定位和故障的智能诊断。还可以评估变更和发布实施的风险,以降低对系统的影响,增加变更和发布的实施成功率。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中配置审计信息,可作为事件和问题管理的问题和原因查找依据,提高事件和问题的处理效率。
配置管理数据库的作用
配置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我中心的配置管理系统实施步骤主要包括基础数据的收集、配置项关联关系管理、配置管理数据应用及配置管理数据库维护四个步骤,具体如下所示:
1)基础数据的收集
对CMDB的配置项进行分类定义,配置项的分类参照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IT服务管理系统建设规范》中的配置项分类,配置基础数据包括了主机设备(如各类服务器与主机)、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安全设备(如网闸、防火墙等)、存储设备、软件等。CMDB基础数据入库应支持手工输入和数据表导入和系统自动发现三种模式,这三种基础数据入库模式是相辅相成的。
2)配置项关联关系管理
根据贵州电网信息系统配置管理目标,可以确定需要建设的主要CI关联关系包括:业务系统(IT服务)与设备、设备与软件、设备与组件、设备与文档、人员与设备等。CI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种情况,通过多种CI关系的实现达到配置管理模型关联关系的建立。
3)配置数据的应用
信息中心充分发挥了CMDB在运维管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识别的配置项控制运维过程中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的风险;为IT资产管理提供记录、查询、汇总、统计和分析的基础数据;为业务系统提供智能关联(IMPACT)分析;为监控故障影响分析及自动恢复故障。
4)配置管理数据库维护
信息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维护,主要通过配置管理流程来实现。配置项的修改,主要通过变更管理流程来触发。配置管理流程的建设参照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IT服务管理系统建设规范》,通过配置管理流程,建立、监控和维护配置管理数据库,正确识别所有配置项,记录配置项当前和历史状态以及关联关系,为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实现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配置管理系统的建设要点
通过我中心近3年的CMDB实施经验来看,配置管理数据库实施的重点难点应考虑配置关联关系定义、配置项维护和实施策略三个部份。
1)关联关系定义
运维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是通过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来识别风险的。由于所从事的业务或经历不同,不同的人员在同一技术概念的理解会有偏差(例如“运行”和“安装”,有人认为是两个概念,也有人看作是一个概念),这种概念理解偏差可能会导致风险评估结果存在误差。因此,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定义的种类不宜繁杂,应易于不同种类的人员理解和归类。我们经过了反复论证,将配置项的关联关系定义为安装、支撑、父CI/子CI、组成、集群和连接六种关系,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收集效率,减小了风险识别误差。
2)维护机制
CMDB不是一次性建设项目,更是一项长期运维管控的工作,应考虑如下关键技术点包括:
1.确定维护的方式:集中统一维护还是按职能或技术特性分布维护;
2.设计关联触发机制:物理环境发生的变化,能够被CMDB的管理方及时获悉;
3.设计CMDB更新保障机制:对CMDB的修改需得到严格的管理控制;
4.设计定期盘点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不一致的信息。
3)分步实施
CMDB的建设是一项浩大工程,尤其是对一些IT系统特别庞杂的组织,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什么都想管,往往什么都管不好,因此有必要对CMDB的实施进行分步实施。在推广执行配置管理数据库,不能依赖强硬的手段和僵化的方式,而必须制定易于执行的计划,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降低变革过程对组织的破坏作用,加速变革进程,保证最终的效果,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可加快CMDB在组织内的推广:
1.通过尽快见效:通过变革在小的局部(例如以某系统或某个运维团队为试点)应用,快速(1至2个月内为宜)获得正面效果,以此作为示范作为大幅推进的基础;
2.有效的阻力管理:识别可能的阻力(利益损失、个人和组织的惯性、有限的耐心等)特别是运维服务商的阻力,专门建立阻力管理计划和方案(例如,配置项信息收集的颗粒度的逐步深化),持续跟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