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急莫急,我马上安排人出来接。”
“搞快点,搞快点,这个事情一会都等不得!”
手里接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脚下步子也不停,还不忘对身边人发出一个又一个清晰的指令……
在这场全民抗疫战最早打响的地方,在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在同渐冻症进行着顽强斗争。
2019年12月29日,武汉市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
“当时不少医疗机构也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绝对不能大意。”多年从事传染病防治,职业敏感让张定宇第一时间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传染病。
张定宇将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查看症状,分析研判。12月30日一早,他再度决策:紧急布置腾退病房,抽调更多医疗力量,新开两个病区,转入80多名病人,完成清洁消毒、设备物资人员调配……
之后的日子,时钟的钟摆对张定宇,似乎踏上了加速度的轨道。
不断有新病人转入,任何一丝不细致都会弄出乱子。早上7点半,往往换班的医护人员还没到,张定宇就已经到了。
“今天收了多少病人?”“有多少人出院?”他每次问,都要回答者说出精确数字。
“收病人、转病人、管病人,按道理有些事他可以不管,但他都会到现场亲自过问。”南三病区主任张丽说。
搁平时,这位资深传染病医生见了张定宇多少会躲着走。“任务布置急、要求高,事无巨细,骂起人来不留情面。”张丽说。但这次,张丽却在危机中感觉到张定宇“粗糙”脾气下的细致:“幸亏靠了他的暴脾气和果断。有困难找他,总会有办法。现在看到他的身影,有种踏实的感觉。”
疫情袭来,冲击着每一个人。金银潭医院病区内,呼叫医务服务的铃声此起彼伏,与病楼外疏落的人影形成强烈的反差。
“风暴眼”中,张定宇走着、说着。严厉,但是镇定。
张定宇告诉大家:对呼吸道传染病不必过于恐慌,按要求做好防护就没危险。“我们要胆大心细!有什么责任有我担着。”
“从去年12月29日到现在,他没休息一天,只有两个晚上离开医院稍微早些。”金银潭医院党委书记王先广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这位搭档蹒跚的身影。
越来越多的同事发现,一向脚步如风的院长下楼梯时脚步越来越慢。面对越来越多人的追问,张定宇终于承认,“我得了渐冻症,两年前就犯病了,下楼吃力,更怕摔倒”。
漸冻症是一种罕见病症,慢慢会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直至呼吸衰竭。
“多少次问他,都说膝关节动过手术。”感染科主任文丹宁说。直至这次,她和其他同事才回过神来,“为什么他脚步高低不平,上下楼一定要抓紧扶手,慢慢挪”。
北七病区护士长贾春敏却不承认。“他明明走得好快!”1月21日晚腾退完病房后,正等待转入新病人,贾春敏接到张定宇电话:“5分钟到北7楼,看新病区还差些什么?”
放下电话,贾春敏赶着拉上装物资的小推车一路小跑。“他从办公室到北7楼比我远,等我到的时候,他已经在那儿了。”贾春敏说,“平时他老跟不上我们,但他拼的时候,我们跟不上他。”
“有他在,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心里都有底。”文丹宁说。
慢和快,在张定宇身上,在疫情发生后,组成奇妙的复合体。
清早6点钟起床、次日凌晨1点左右睡觉,不知不觉成了常态。好几个夜晚,张定宇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被手机叫醒。
情和痛,也不知从什么地方会来个突然袭击。
金银潭医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张定宇得到消息,在武汉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进相隔十多公里的一家医院。
妻子入院3天后,晚上11点多,张定宇赶紧跑去探望,却只待了不到半个小时。“没说太多话,都很疲惫,只是离开时叮嘱要保重。”接受采访时,张定宇不愿多回忆那宝贵的30分钟。
“实在是没时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眼前这位五大三粗,与普通人眼中医生形象很不匹配的硬汉,眼圈忽然红了。
不能完全停下来,也不能时时刻刻在动。张定宇的渐冻病需要比别人更好掌握这个度。
一个多月,夜以继日,张定宇病了。躺在床上输液时,他手里仍拿着各种材料了解病人情况、重症人数、救治进展,布置各项工作……刚刚好一点,只要可能,他又会穿上被称为“猴服”的防护服,从病人通道走到隔离病房,走到重症室查房。
“穿着防护服,走路都能听到呼吸、心跳,前心后背都湿透了。”张定宇的感受,是疫情笼罩下医护人员最真实的感受。
好在,坎过去了。妻子在入院10天后的1月29日下午痊愈出院。
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是张定宇的三重身份。
“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
57岁的张定宇从医33年,他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2011年除夕,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他出现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他和同事们的身影,也曾出现在重大灾害发生的现场……
“像张定宇这样的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最前线,让大家都感觉特别有主心骨。”张丽说。
动如风火的张定宇有个希望——在自己能动的时候,跑赢这次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赛跑。
“我会慢慢失去知觉,将来会真的跟冻住了一样。”张定宇下意识地摸了摸腿,“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
伴着高低不平的脚步和电话那头急促的声音,张定宇转身,朝着隔离病区走去……
(摘编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新华社)
“搞快点,搞快点,这个事情一会都等不得!”
手里接打着一个又一个电话,脚下步子也不停,还不忘对身边人发出一个又一个清晰的指令……
在这场全民抗疫战最早打响的地方,在与病毒赛跑、与死神竞速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也在同渐冻症进行着顽强斗争。
个性“粗糙”的院长:“幸亏靠了他的暴脾气和果断”
2019年12月29日,武汉市首批7名不明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
“当时不少医疗机构也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绝对不能大意。”多年从事传染病防治,职业敏感让张定宇第一时间判断,这不是普通的传染病。
张定宇将这些病人迅速集中到隔离病房,穿上防护服,进隔离区查看症状,分析研判。12月30日一早,他再度决策:紧急布置腾退病房,抽调更多医疗力量,新开两个病区,转入80多名病人,完成清洁消毒、设备物资人员调配……
之后的日子,时钟的钟摆对张定宇,似乎踏上了加速度的轨道。
不断有新病人转入,任何一丝不细致都会弄出乱子。早上7点半,往往换班的医护人员还没到,张定宇就已经到了。
“今天收了多少病人?”“有多少人出院?”他每次问,都要回答者说出精确数字。
“收病人、转病人、管病人,按道理有些事他可以不管,但他都会到现场亲自过问。”南三病区主任张丽说。
搁平时,这位资深传染病医生见了张定宇多少会躲着走。“任务布置急、要求高,事无巨细,骂起人来不留情面。”张丽说。但这次,张丽却在危机中感觉到张定宇“粗糙”脾气下的细致:“幸亏靠了他的暴脾气和果断。有困难找他,总会有办法。现在看到他的身影,有种踏实的感觉。”
“风暴眼”中:“有他在,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心里都有底”
疫情袭来,冲击着每一个人。金银潭医院病区内,呼叫医务服务的铃声此起彼伏,与病楼外疏落的人影形成强烈的反差。
“风暴眼”中,张定宇走着、说着。严厉,但是镇定。
张定宇告诉大家:对呼吸道传染病不必过于恐慌,按要求做好防护就没危险。“我们要胆大心细!有什么责任有我担着。”
“从去年12月29日到现在,他没休息一天,只有两个晚上离开医院稍微早些。”金银潭医院党委书记王先广说,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这位搭档蹒跚的身影。
越来越多的同事发现,一向脚步如风的院长下楼梯时脚步越来越慢。面对越来越多人的追问,张定宇终于承认,“我得了渐冻症,两年前就犯病了,下楼吃力,更怕摔倒”。
漸冻症是一种罕见病症,慢慢会进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直至呼吸衰竭。
“多少次问他,都说膝关节动过手术。”感染科主任文丹宁说。直至这次,她和其他同事才回过神来,“为什么他脚步高低不平,上下楼一定要抓紧扶手,慢慢挪”。
北七病区护士长贾春敏却不承认。“他明明走得好快!”1月21日晚腾退完病房后,正等待转入新病人,贾春敏接到张定宇电话:“5分钟到北7楼,看新病区还差些什么?”
放下电话,贾春敏赶着拉上装物资的小推车一路小跑。“他从办公室到北7楼比我远,等我到的时候,他已经在那儿了。”贾春敏说,“平时他老跟不上我们,但他拼的时候,我们跟不上他。”
“有他在,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心里都有底。”文丹宁说。
30分钟:“没说太多话,只是离开时叮嘱要保重”
慢和快,在张定宇身上,在疫情发生后,组成奇妙的复合体。
清早6点钟起床、次日凌晨1点左右睡觉,不知不觉成了常态。好几个夜晚,张定宇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被手机叫醒。
情和痛,也不知从什么地方会来个突然袭击。
金银潭医院收治首批病人22天后,张定宇得到消息,在武汉另一家医院工作的妻子,在工作中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进相隔十多公里的一家医院。
妻子入院3天后,晚上11点多,张定宇赶紧跑去探望,却只待了不到半个小时。“没说太多话,都很疲惫,只是离开时叮嘱要保重。”接受采访时,张定宇不愿多回忆那宝贵的30分钟。
“实在是没时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眼前这位五大三粗,与普通人眼中医生形象很不匹配的硬汉,眼圈忽然红了。
不能完全停下来,也不能时时刻刻在动。张定宇的渐冻病需要比别人更好掌握这个度。
一个多月,夜以继日,张定宇病了。躺在床上输液时,他手里仍拿着各种材料了解病人情况、重症人数、救治进展,布置各项工作……刚刚好一点,只要可能,他又会穿上被称为“猴服”的防护服,从病人通道走到隔离病房,走到重症室查房。
“穿着防护服,走路都能听到呼吸、心跳,前心后背都湿透了。”张定宇的感受,是疫情笼罩下医护人员最真实的感受。
好在,坎过去了。妻子在入院10天后的1月29日下午痊愈出院。
三重身份:“无论哪个身份,必须坚决顶上去”
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是张定宇的三重身份。
“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
57岁的张定宇从医33年,他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2011年除夕,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他出现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他和同事们的身影,也曾出现在重大灾害发生的现场……
“像张定宇这样的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最前线,让大家都感觉特别有主心骨。”张丽说。
动如风火的张定宇有个希望——在自己能动的时候,跑赢这次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赛跑。
“我会慢慢失去知觉,将来会真的跟冻住了一样。”张定宇下意识地摸了摸腿,“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
伴着高低不平的脚步和电话那头急促的声音,张定宇转身,朝着隔离病区走去……
(摘编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