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迅猛增长,依靠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人类将无法养活自己。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新方法新品种,以满足未来生存需要。比如,试管汉堡,有谁想尝一尝?
“概念”成真不遥远
荷兰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近日推出一桌“未来大餐”:一块试管牛排上,用牛肉纤维“编织”出英文单词“meat”(肉);餐前点心用“水果肉”制作而成;红绿条纹的寿司来自转基因“蔬菜鱼”;通过微波脉冲可随意调制葡萄美酒,一杯意大利蒙特诺干红,或一杯西班牙西拉佳酿;还有专供小孩子的甜炸蟋蟀、编程可乐和“神奇肉丸”——原料是干细胞生成的人造肉,富含维生素,嚼起来脆脆的。
不过,这些食品还不能入口,它们只是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推出的“概念食品”。其中,“神奇肉丸”用橡皮泥捏制而成,牛肉用粉红色毛线编织而就。但这些“概念”并不荒诞。这所大学的助理教授克尔廷·凡·门斯沃尔特说,它们“几乎接近现实”。
凡·门斯沃尔特是网站“未来自然”的幕后策划,该网站深受“技术狂人”热捧,汇集了一批工业设计毕业生、生物技术工程师、市场营销专家和哲学家,试图向人们呈现未来食品的样品。从技术层面而言,这个梦想距离现实只有一步之遥。
譬如,人造牛排技术还有待继续研究,但披萨饼上的馅料距离实现“全人造”已不远。试管牛肉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马克·波斯特博士表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汉堡即将问世,它由100亿个实验室里培育出的细胞合成。
波斯特博士曾制作过心脏瓣膜,眼下,他和荷兰其他科学家正致力于解决一个难题:如何让“肉”从胶状碎末变成人们能够接受的形态,即传统的肌肉形态。他们考虑使用电击法。
开发未来食物的关键是什么?眼下科学家们的实践似乎想证明:关键不在于科学家们能做出什么样的食物,而在于我们能接受什么样的食物。更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试图“拷贝”人类所熟悉的肉是一种平庸和徒劳行为,证明人类对食物的无知。
“认为‘天然就是好的’,这种想法过于简单,它停留在人们臆想中的过去,停留在食物仍是‘真实存在’的时代。”联合国顾问、曾负责国际食物创新研究项目的荷兰学者路易丝·弗雷斯克说。
凡·门斯沃尔特也认为,复制已知食物是一种“延宕”行为。他说:“这不是创新。‘天然’是最大的营销诡计,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欺骗。”
新食物背后的科学变迁
高新技术食品研发的最大阻碍,也许并不在于技术,而是消费者的“拒绝”心理。由于消费者对“人工食品”高度警惕,食品生产商对转基因食品研究极为谨慎,即便涉足,也尽量保持低调,而这些企业的资金投入正是相关研究得以推进的关键。
较之美国,欧洲国家对转基因食品开发更为谨慎。荷兰人比其他欧洲国家更爱吃猪肉,但他们的食品公司并没有公开资助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的项目,或其他任何有关人造肉的研究项目。凡·门斯沃尔特的“未来食品”计划,经费来自政府。
对于食品行业的“神经紧张”,凡·门斯沃尔特颇为不屑。他说,这个行业一看到类似“药剂寿司”的字眼,就赶紧声明:“千万别把我们的名字和那个词放在一起。”有一次,在一个食品与纳米技术科学研讨会上,欧洲最大食品公司的执行官恳请凡·门斯沃尔特,一定不要向外界宣布他出席了这次会议。
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畏惧心理,起源于美国生物技术巨头孟山都的失败经验。除此之外,从咖啡到人造黄油,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食物之争背后不断积聚的科学力量。
在 400 年前,抵制咖啡和为咖啡正身的双方都没有使用科学话语,在那个时候,论证的中心是咖啡是否是属于恶魔的饮品。而征讨咖啡的,则是代表国家势力的教廷、国王与总督。有趣的是,到了人造黄油的时候,科学证据开始浮出了水面。反对者除了偶尔举一举道德大棒外,主要的理由是人造黄油不卫生、有害健康,或者人造黄油的经营者违法。
国家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虽然美国对人造黄油进行了长达 60 年的限制,加拿大则保持了同样长时间的禁令,但这些国家行为,是在农场主和乳品厂商的推动和游说下形成的,而并非政府自己想当然。而且,既然农场主和乳品厂商可以游说,人造黄油的制造者也可以,只是一开始由于力量较弱而占不到便宜罢了。
到了转基因时代,尽管阴谋论的说法还存在,但其实已经没有人把这种说法当真了。决策者更多是在科学证据的强弱与公众接受度之间权衡。正因如此,大多数专业的科学工作者站在了转基因一边,不是因为转基因是他们家亲戚,而是因为倾向于转基因的一方拿出了更多的证据,而反对一方虽然嗓门很大,但至今仍然缺乏在科学上能得到认可的证据。
与此同时,转基因时代,在食物问题上的国家角色更是有了巨大的变迁,国家从积极的作为者,变成了等待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安全的)来颁发许可的管理者。即便如欧盟这种比较保守的政府,其对转基因的态度,也不再是禁止,而是个案的审评。美国则进一步制定了政策,禁止在食品包装上标示非转基因,防止转基因产品被消费者异化,从而退出市场。
弗雷斯克承认,转基因技术的确存在风险,但较之从前,科学家已经能够更好地加以控制。
荷兰科学家仍竭力避免使用“转基因”这一字眼,但欧洲很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生物技术开发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欧洲必须跟上步伐,否则将落后于世界。
别无选择?
无论目前公众出于何种心理对“人工食品”敬而远之,但科学家们警告说,各种因素将导致传统食物供应方式无以为继,坚持“全天然食物”很可能挨饿。
瓦赫宁恩大学人文哲学教授科尔·凡·德尔·韦勒相信,道德因素最终将促使公众接受新技术食品,至少能接受人造肉。
用韦勒的话说:“人们将看到‘人工培养肉’的道德优势。从一头猪身上提取干细胞,而不是在屠宰场宰杀成千上万头猪,这种理念已经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
“环保”是另一个推动因素。韦勒说,在沙漠地区,人们利用太阳能“生物反应堆”生成肉类,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它所需土地和用水量是传统养殖法的1%和2%,温室气体释放量也能减少90%。” 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以及仰仗矿石燃料的运输与化肥的终结,将在未来25年里推动食物供应发生巨变。
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稻米、小麦和玉米,大多生长在气温最可能上升的国度,这一前景令人担忧。危机将从玉米开始,气温超过30摄氏度,它将无法生长。
专家称,食品价格再也不会像2000年时那么便宜,仅人口增长一项,就足以拉高未来食品价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布鲁姆的最新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计,届时我们必须多生产40%食物方能不挨饿,而传统食物生产方式根本无力解决这一难题。
伦敦城市大学粮食政策教授蒂姆·朗提醒英国政府,仰仗石油的传统食物文化已经结束,寻求生物多样化的粮食政策势在必行。
未来,当一些闻所未闻的“非天然”食品摆在面前时,也许我们已别无选择。
■链接
未来十大食物
水藻曲奇:水藻风干后磨成“面粉”,用于制作曲奇及其他饼食。水藻生长速度快,能在高污染环境存活,食物制品胆固醇含量亦较少。
超级稻米:基因改造稻米可提高产量及抗疫力,近年出现的超级稻米更可抗旱及在贫瘠土壤生长,确保产量不受天灾影响。
海水种番茄:挪威正在约旦试验抽取化淡海水,用于温室种植。若技术成熟,干旱缺水的沙漠也有机会成为鱼米之乡。
昆虫膏:昆虫含有高蛋白,甲虫、蜜蜂及毛虫是未被探索的营养来源。联合国最近建议可将昆虫磨成富含蛋白质的糊状,混合其他食品食用。
蔬果变肉:大豆、蘑菇及豆腐早已用于制作肉类替代品。随着3D打印技术发展,这些“肉”有望变得更美味,吸引更多人食用。
食草: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如牛胃功能的机器,将人类无法吸收的草转化成可吸收营养,进而生产食物。
假蛋:利用较便宜的蛋白粉取代真蛋白。
音乐增味:牛津大学科学家发现不同音乐类型可影响进食时的味觉,提议用高频钢琴声代替在食物中的砂糖,令进食时美味不变,食物却变得更健康。
纳米改造食品:纳米科技可改变食物营养成分,在不影响味道前提下提升营养、减少有害物质及脂肪等。薯条未来可能反而减少人体吸收的脂肪,汉堡包则可降胆固醇。
食物药丸:以目前科技来说,人体未能有效吸收食物药丸的营养成分。但高营养食物膏已广受运动员及营养不良者欢迎,如美味膏状食品“Plumpy'nut”,便由高浓度花生酱及食疗用牛奶制成,可即时补充空肚者的体力。
“概念”成真不遥远
荷兰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近日推出一桌“未来大餐”:一块试管牛排上,用牛肉纤维“编织”出英文单词“meat”(肉);餐前点心用“水果肉”制作而成;红绿条纹的寿司来自转基因“蔬菜鱼”;通过微波脉冲可随意调制葡萄美酒,一杯意大利蒙特诺干红,或一杯西班牙西拉佳酿;还有专供小孩子的甜炸蟋蟀、编程可乐和“神奇肉丸”——原料是干细胞生成的人造肉,富含维生素,嚼起来脆脆的。
不过,这些食品还不能入口,它们只是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推出的“概念食品”。其中,“神奇肉丸”用橡皮泥捏制而成,牛肉用粉红色毛线编织而就。但这些“概念”并不荒诞。这所大学的助理教授克尔廷·凡·门斯沃尔特说,它们“几乎接近现实”。
凡·门斯沃尔特是网站“未来自然”的幕后策划,该网站深受“技术狂人”热捧,汇集了一批工业设计毕业生、生物技术工程师、市场营销专家和哲学家,试图向人们呈现未来食品的样品。从技术层面而言,这个梦想距离现实只有一步之遥。
譬如,人造牛排技术还有待继续研究,但披萨饼上的馅料距离实现“全人造”已不远。试管牛肉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马克·波斯特博士表示,世界上第一个人造汉堡即将问世,它由100亿个实验室里培育出的细胞合成。
波斯特博士曾制作过心脏瓣膜,眼下,他和荷兰其他科学家正致力于解决一个难题:如何让“肉”从胶状碎末变成人们能够接受的形态,即传统的肌肉形态。他们考虑使用电击法。
开发未来食物的关键是什么?眼下科学家们的实践似乎想证明:关键不在于科学家们能做出什么样的食物,而在于我们能接受什么样的食物。更有一些科学家认为,试图“拷贝”人类所熟悉的肉是一种平庸和徒劳行为,证明人类对食物的无知。
“认为‘天然就是好的’,这种想法过于简单,它停留在人们臆想中的过去,停留在食物仍是‘真实存在’的时代。”联合国顾问、曾负责国际食物创新研究项目的荷兰学者路易丝·弗雷斯克说。
凡·门斯沃尔特也认为,复制已知食物是一种“延宕”行为。他说:“这不是创新。‘天然’是最大的营销诡计,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欺骗。”
新食物背后的科学变迁
高新技术食品研发的最大阻碍,也许并不在于技术,而是消费者的“拒绝”心理。由于消费者对“人工食品”高度警惕,食品生产商对转基因食品研究极为谨慎,即便涉足,也尽量保持低调,而这些企业的资金投入正是相关研究得以推进的关键。
较之美国,欧洲国家对转基因食品开发更为谨慎。荷兰人比其他欧洲国家更爱吃猪肉,但他们的食品公司并没有公开资助艾恩德霍芬理工大学的项目,或其他任何有关人造肉的研究项目。凡·门斯沃尔特的“未来食品”计划,经费来自政府。
对于食品行业的“神经紧张”,凡·门斯沃尔特颇为不屑。他说,这个行业一看到类似“药剂寿司”的字眼,就赶紧声明:“千万别把我们的名字和那个词放在一起。”有一次,在一个食品与纳米技术科学研讨会上,欧洲最大食品公司的执行官恳请凡·门斯沃尔特,一定不要向外界宣布他出席了这次会议。
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畏惧心理,起源于美国生物技术巨头孟山都的失败经验。除此之外,从咖啡到人造黄油,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食物之争背后不断积聚的科学力量。
在 400 年前,抵制咖啡和为咖啡正身的双方都没有使用科学话语,在那个时候,论证的中心是咖啡是否是属于恶魔的饮品。而征讨咖啡的,则是代表国家势力的教廷、国王与总督。有趣的是,到了人造黄油的时候,科学证据开始浮出了水面。反对者除了偶尔举一举道德大棒外,主要的理由是人造黄油不卫生、有害健康,或者人造黄油的经营者违法。
国家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虽然美国对人造黄油进行了长达 60 年的限制,加拿大则保持了同样长时间的禁令,但这些国家行为,是在农场主和乳品厂商的推动和游说下形成的,而并非政府自己想当然。而且,既然农场主和乳品厂商可以游说,人造黄油的制造者也可以,只是一开始由于力量较弱而占不到便宜罢了。
到了转基因时代,尽管阴谋论的说法还存在,但其实已经没有人把这种说法当真了。决策者更多是在科学证据的强弱与公众接受度之间权衡。正因如此,大多数专业的科学工作者站在了转基因一边,不是因为转基因是他们家亲戚,而是因为倾向于转基因的一方拿出了更多的证据,而反对一方虽然嗓门很大,但至今仍然缺乏在科学上能得到认可的证据。
与此同时,转基因时代,在食物问题上的国家角色更是有了巨大的变迁,国家从积极的作为者,变成了等待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安全的)来颁发许可的管理者。即便如欧盟这种比较保守的政府,其对转基因的态度,也不再是禁止,而是个案的审评。美国则进一步制定了政策,禁止在食品包装上标示非转基因,防止转基因产品被消费者异化,从而退出市场。
弗雷斯克承认,转基因技术的确存在风险,但较之从前,科学家已经能够更好地加以控制。
荷兰科学家仍竭力避免使用“转基因”这一字眼,但欧洲很多科学家认为,转基因生物技术开发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欧洲必须跟上步伐,否则将落后于世界。
别无选择?
无论目前公众出于何种心理对“人工食品”敬而远之,但科学家们警告说,各种因素将导致传统食物供应方式无以为继,坚持“全天然食物”很可能挨饿。
瓦赫宁恩大学人文哲学教授科尔·凡·德尔·韦勒相信,道德因素最终将促使公众接受新技术食品,至少能接受人造肉。
用韦勒的话说:“人们将看到‘人工培养肉’的道德优势。从一头猪身上提取干细胞,而不是在屠宰场宰杀成千上万头猪,这种理念已经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所接受。”
“环保”是另一个推动因素。韦勒说,在沙漠地区,人们利用太阳能“生物反应堆”生成肉类,能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它所需土地和用水量是传统养殖法的1%和2%,温室气体释放量也能减少90%。” 气候变化、人口增长以及仰仗矿石燃料的运输与化肥的终结,将在未来25年里推动食物供应发生巨变。
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稻米、小麦和玉米,大多生长在气温最可能上升的国度,这一前景令人担忧。危机将从玉米开始,气温超过30摄氏度,它将无法生长。
专家称,食品价格再也不会像2000年时那么便宜,仅人口增长一项,就足以拉高未来食品价格。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大卫·布鲁姆的最新研究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至90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预计,届时我们必须多生产40%食物方能不挨饿,而传统食物生产方式根本无力解决这一难题。
伦敦城市大学粮食政策教授蒂姆·朗提醒英国政府,仰仗石油的传统食物文化已经结束,寻求生物多样化的粮食政策势在必行。
未来,当一些闻所未闻的“非天然”食品摆在面前时,也许我们已别无选择。
■链接
未来十大食物
水藻曲奇:水藻风干后磨成“面粉”,用于制作曲奇及其他饼食。水藻生长速度快,能在高污染环境存活,食物制品胆固醇含量亦较少。
超级稻米:基因改造稻米可提高产量及抗疫力,近年出现的超级稻米更可抗旱及在贫瘠土壤生长,确保产量不受天灾影响。
海水种番茄:挪威正在约旦试验抽取化淡海水,用于温室种植。若技术成熟,干旱缺水的沙漠也有机会成为鱼米之乡。
昆虫膏:昆虫含有高蛋白,甲虫、蜜蜂及毛虫是未被探索的营养来源。联合国最近建议可将昆虫磨成富含蛋白质的糊状,混合其他食品食用。
蔬果变肉:大豆、蘑菇及豆腐早已用于制作肉类替代品。随着3D打印技术发展,这些“肉”有望变得更美味,吸引更多人食用。
食草: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如牛胃功能的机器,将人类无法吸收的草转化成可吸收营养,进而生产食物。
假蛋:利用较便宜的蛋白粉取代真蛋白。
音乐增味:牛津大学科学家发现不同音乐类型可影响进食时的味觉,提议用高频钢琴声代替在食物中的砂糖,令进食时美味不变,食物却变得更健康。
纳米改造食品:纳米科技可改变食物营养成分,在不影响味道前提下提升营养、减少有害物质及脂肪等。薯条未来可能反而减少人体吸收的脂肪,汉堡包则可降胆固醇。
食物药丸:以目前科技来说,人体未能有效吸收食物药丸的营养成分。但高营养食物膏已广受运动员及营养不良者欢迎,如美味膏状食品“Plumpy'nut”,便由高浓度花生酱及食疗用牛奶制成,可即时补充空肚者的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