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被数学教育工作者们用“数学生活化”一词加以概括,并在实践中受到充分的重视。
【关键词】数学学习 把握
“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因此,对“数学生活化”的讨论,离不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现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让学生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要求通过拼摆、讨论、交流,总结出共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小?哪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大?要说明理由。学生通过分组举例、计算、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哪种包装中两个长方体的重叠部分面积最少,这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大;哪种包装中两个长方体的重叠部分面积最多,这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就最小。并从中发现,采用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样式,可以节省材料。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让学生机械地练习“表面积计算题”,而是和学生一起研究了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各种包装方法与表面积什么关系,然后用研究的结果去解释市场上的商品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包装现象。学生不是仅仅进行一些表面积的计算,而是在解决具有一定现实背景的、有实用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不是“题海”大战后的厌倦,而是探索、发现之余的喜悦。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二、以“生活原型”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原型,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合理安排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所探究的数学问题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想彻底明白这个问题,又受自身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限制,欲罢又不甘心,已知和未知产生碰撞,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知识,应用知识。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一上课,我首先就给学生呈现出学校的一角,让学生从图中找出角。画面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情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找出了很多的角。这样,使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更加充分。接下来,把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来。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本上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探究。这个环节,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生活中处处存在有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于解决的能力。在经过了这样的模拟活动、尝试计算之后,在引导学生将这两则“算理”概括为易学易用的“先算整,再找零”这六个字。从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以“生活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我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数学学习 把握
“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在于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因此,对“数学生活化”的讨论,离不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现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以“生活经验”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数学虽然抽象,但它来源于实际生活,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的练习课上,我让学生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包装成一个大长方体,要求通过拼摆、讨论、交流,总结出共有几种包装方法,哪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小?哪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大?要说明理由。学生通过分组举例、计算、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哪种包装中两个长方体的重叠部分面积最少,这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最大;哪种包装中两个长方体的重叠部分面积最多,这种包装样式的表面积就最小。并从中发现,采用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样式,可以节省材料。在这节课上,我并没有让学生机械地练习“表面积计算题”,而是和学生一起研究了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几种包装方法,各种包装方法与表面积什么关系,然后用研究的结果去解释市场上的商品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包装现象。学生不是仅仅进行一些表面积的计算,而是在解决具有一定现实背景的、有实用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不是“题海”大战后的厌倦,而是探索、发现之余的喜悦。学生从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内在价值,增进了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二、以“生活原型”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原型,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合理安排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所探究的数学问题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想彻底明白这个问题,又受自身现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限制,欲罢又不甘心,已知和未知产生碰撞,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熟悉的数学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知识,应用知识。如我在教学“角的认识”时,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角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所以一上课,我首先就给学生呈现出学校的一角,让学生从图中找出角。画面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情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找出了很多的角。这样,使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更加充分。接下来,把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来。在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本上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探究。这个环节,紧密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体验自己生活中处处存在有数学,从而培养了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于解决的能力。在经过了这样的模拟活动、尝试计算之后,在引导学生将这两则“算理”概括为易学易用的“先算整,再找零”这六个字。从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以“生活应用”为特征的“数学生活化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我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从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数学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喜欢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