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2年,《儿童食育与营养调研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仅4%的幼儿园教师“非常了解食育概念”,而学生进入中小学后,大部分教师和家长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生“饮食习惯”“身心健康”的关心远远不足。教师、家长对健康饮食知识的匮乏,对“食育”意识的淡薄,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的饮食习惯和认知。
关键字:新时代;儿童食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044
一、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儿童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食育是饮食行为的一种教育,是对儿童进行饮食思维、饮食营养知识、饮食卫生等营养学相关的教育,或者是指通过科学的营养知识,通过多种方式,使得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教育。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虽然没有对食育的专门的论述,但是五大领域都有和食育相关联的知识点。健康领域(通过饮食教育让孩子会吃饭,喜欢吃 饭,懂得合理健康饮食,形成健康体魄);艺术领域(孩子在对食材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对美的感受,发展其艺术想象力);社会领域(孩子参与购买食材的过程,孩子礼仪用餐,合作分工的过程) ;语言领域(孩子在对食材的选购过程中,用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在对食物认知的过程中,组织语言进行表述);科学领域(孩子在进行食育活动的过程中,会用到表格记 录)。可以说,食育是一个容器,一个载体,将以上容纳其中。新时代背景下国民饮食健康问题,尤其是儿童饮食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幼儿偏食、挑食、多食、摄入垃圾食品等不良饮食行为及习惯普遍存在,幼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营养过剩等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对幼儿 园幼兒开展食育课程刻不容缓。
二、幼儿食育的必要性
(一)食育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饮食教育对于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解决幼儿不良饮食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期的幼儿,骨骼、肌肉、器官等发育速度较快,因此,在营养方面需要均衡、全面。幼儿较多存在挑食、偏食、拒食等问题,较为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营养失调。
(二)食育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从幼儿自身的生长发育角度来看,幼儿期强调幼儿食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幼儿期是幼儿味觉系统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进行科学的食育,将会对幼儿产生一生的影响。
(三)食育有助于促进幼儿营养均衡
现代社会国民不健康饮食行为越发严重,饮食礼仪正在逐渐退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也呈越来越多趋势,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形式严峻。营养是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幼儿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其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状况,还对其成年后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食育将会有效改变人们不正确的营养认知,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的营养均衡。
三、幼儿饮食教育的促进策略
(一)食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
让“食育”融入到生活中来。当“吃得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如何使幼儿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教育主要面对的是3至6岁的幼儿,不能只是单纯的说教,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在实际生活中渗透食育的理念,才能真正为幼儿身体健康、卫生习惯、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对孩子们的“食育”教育中,幼儿园可以通过每个传统节日给孩子们介绍节日的由来、文化习俗和餐桌礼仪,并让孩子们品尝传统美食。幼儿园可以开展特色饮食教育活动,可以根据我国特别的二十四节气为幼儿准备具有节气特色的食谱。例如,在冰冷干燥的寒露,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美味的冰糖雪梨银耳汤,在烈日炎炎的大暑,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清热解暑的南瓜绿豆汤,在炎暑将至的立夏时分,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了清热解毒的蒲公英粥,在阴雨纷纷的清明,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滋润可口、风味独特的蒿蒿粑等。这样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了不同季节的饮食文化,同时也将食育融入了幼儿平时的生活教育中,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食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相结合
在我国,不同的传统节日都有着诗一般的特色饮食和故事,如端午节的棕子、中秋节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腊八节的腊八粥等。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国家的传统历史民俗文化,提高孩子们的饮食兴趣,每逢民俗节日我园便开展特色饮食主题教育活动,對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爱国教育、亲情教育及饮食教育,幼儿们将受益匪浅。如在端午节时精心为幼儿准备好吃的粽子,让幼儿了解到节日的魅力、在冬至时为孩子们准备了彩色的饺子,以激起孩子们的饮食兴趣等,都将是食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
(三)食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
环境创设除了起到美化和欣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创设的环境能否起到教育的作用,能否让孩子对食育文化有更多的认知。将食育文化融入到孩子充满童真的环境体验活动之中,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在每年的植树节和农作物种植季节,可以带领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来到乡村种植一些平时不曾常见的果树和农作物。让他们通过观察、浇灌、除草、施肥等亲身体验活动,感知了解平时吃的水果、粮食和蔬菜来自于哪里,知道绿色健康食品的生长过程。这些体验式的参与方式,可以培养幼儿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从而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
关键字:新时代;儿童食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8-044
一、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儿童食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食育是饮食行为的一种教育,是对儿童进行饮食思维、饮食营养知识、饮食卫生等营养学相关的教育,或者是指通过科学的营养知识,通过多种方式,使得国民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教育。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虽然没有对食育的专门的论述,但是五大领域都有和食育相关联的知识点。健康领域(通过饮食教育让孩子会吃饭,喜欢吃 饭,懂得合理健康饮食,形成健康体魄);艺术领域(孩子在对食材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形成对美的感受,发展其艺术想象力);社会领域(孩子参与购买食材的过程,孩子礼仪用餐,合作分工的过程) ;语言领域(孩子在对食材的选购过程中,用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在对食物认知的过程中,组织语言进行表述);科学领域(孩子在进行食育活动的过程中,会用到表格记 录)。可以说,食育是一个容器,一个载体,将以上容纳其中。新时代背景下国民饮食健康问题,尤其是儿童饮食健康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幼儿偏食、挑食、多食、摄入垃圾食品等不良饮食行为及习惯普遍存在,幼儿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营养过剩等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对幼儿 园幼兒开展食育课程刻不容缓。
二、幼儿食育的必要性
(一)食育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饮食教育对于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解决幼儿不良饮食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幼儿期的幼儿,骨骼、肌肉、器官等发育速度较快,因此,在营养方面需要均衡、全面。幼儿较多存在挑食、偏食、拒食等问题,较为容易造成营养不良、营养失调。
(二)食育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从幼儿自身的生长发育角度来看,幼儿期强调幼儿食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幼儿期是幼儿味觉系统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进行科学的食育,将会对幼儿产生一生的影响。
(三)食育有助于促进幼儿营养均衡
现代社会国民不健康饮食行为越发严重,饮食礼仪正在逐渐退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也呈越来越多趋势,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形式严峻。营养是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幼儿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其儿童期的生长发育状况,还对其成年后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食育将会有效改变人们不正确的营养认知,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幼儿的营养均衡。
三、幼儿饮食教育的促进策略
(一)食育与生活教育相结合
让“食育”融入到生活中来。当“吃得饱”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如何使幼儿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幼儿教育主要面对的是3至6岁的幼儿,不能只是单纯的说教,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在实际生活中渗透食育的理念,才能真正为幼儿身体健康、卫生习惯、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对孩子们的“食育”教育中,幼儿园可以通过每个传统节日给孩子们介绍节日的由来、文化习俗和餐桌礼仪,并让孩子们品尝传统美食。幼儿园可以开展特色饮食教育活动,可以根据我国特别的二十四节气为幼儿准备具有节气特色的食谱。例如,在冰冷干燥的寒露,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了美味的冰糖雪梨银耳汤,在烈日炎炎的大暑,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清热解暑的南瓜绿豆汤,在炎暑将至的立夏时分,可以为孩子们准备了清热解毒的蒲公英粥,在阴雨纷纷的清明,可以为小朋友们准备滋润可口、风味独特的蒿蒿粑等。这样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到了不同季节的饮食文化,同时也将食育融入了幼儿平时的生活教育中,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食育与传统饮食文化相结合
在我国,不同的传统节日都有着诗一般的特色饮食和故事,如端午节的棕子、中秋节的月饼、冬至的饺子、腊八节的腊八粥等。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到我们国家的传统历史民俗文化,提高孩子们的饮食兴趣,每逢民俗节日我园便开展特色饮食主题教育活动,對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爱国教育、亲情教育及饮食教育,幼儿们将受益匪浅。如在端午节时精心为幼儿准备好吃的粽子,让幼儿了解到节日的魅力、在冬至时为孩子们准备了彩色的饺子,以激起孩子们的饮食兴趣等,都将是食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
(三)食育与环境创设相结合
环境创设除了起到美化和欣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创设的环境能否起到教育的作用,能否让孩子对食育文化有更多的认知。将食育文化融入到孩子充满童真的环境体验活动之中,其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在每年的植树节和农作物种植季节,可以带领长期居住在城市里的孩子来到乡村种植一些平时不曾常见的果树和农作物。让他们通过观察、浇灌、除草、施肥等亲身体验活动,感知了解平时吃的水果、粮食和蔬菜来自于哪里,知道绿色健康食品的生长过程。这些体验式的参与方式,可以培养幼儿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从而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