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主题活动,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刚刚接触“综合性主题活动”的时候,对于“综合性主题”这一概念,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头脑,对于什么是综合性的主题,也完全不明白。那时候的我,有过困惑,有过迷茫。到底什么是综合性的主题活动?我查阅了很多的资料,终于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在了解了什么是综合性主题活动后,我心里有底了。于是开始了我和孩子们的探索之旅。虽然有了理论的支持,但是做起来,却很不容易。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要抓住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开展一个长期的研究,在选择主题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了。在选题的时候,我便遇到了难题,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通过研究这个主题,孩子们能得到什么样的发展和提升?该怎样保持孩子们对于这个主题的兴趣?这些问题对于是新手的我,着实非常头疼。带着这些问题,我去请教了我们的保教主任丁老师,希望经验丰富的她能给我一些建议。丁老师给我看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包括书籍中项目教学的优秀案例,也包括园内其他教师曾经做过的比较成功的案例。在翻看这些资料时我发现,越是孩子们身边的、能每天接触到的东西,孩子们在研究起来的时候兴趣越容易保持,而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稍加提示和引导,就可以为孩子开启一个新的大门,孩子们的探究进行的会越顺利。“孩子们身边的事物”,带着这个新的收获,我和孩子们开始了讨论。果然,在这次讨论中,孩子们的提议变得更具体了,都是我们身边的事物,而且相对比较集中。经过投票后我们决定,我们的主题定为“我的自行车”。这个主题真正是孩子们身边的东西,每天都能接触到,孩子们对于自行车也有着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之后我们开始了头脑风暴,在头脑风暴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自行车的概念还很片面而且很匮乏,本着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原有经验的原则,我和配班教师在商量后决定,从自行车区搬来几辆自行车,让孩子们自主的去观察,丰富他们的一手经验。果然,在这次之后,孩子们的发现让我很惊喜,而且经过这次的观察,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我也真正明白了,要让孩子亲自去感知、去发现,而他们的发现往往会比教师的传授更精彩。
  在主题进行到探究(实地考察)阶段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我该怎么帮助孩子们提升呢?孩子们对于自行车,有那么多的新发现,在孩子们的探究过程中,出现了那么多的闪光点,我该怎么帮助孩子们梳理,让他们得到提升呢?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想到了上个学期,园内组织的关于主题活动的教研,在那次教研的时候,我还是主题活动的门外汉,对于其他教师分享的策略,也都是一知半解。我找出了当时的教研记录,也找到了陈老师帮我们总结的为孩子梳理经验的策略。“要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把这个闪光点放大,从而影响所有孩子。”“顺应孩子们的发现,为孩子们适时的抛出问题,提出挑战,开展下一阶段的研究,把孩子们的发现进行汇总,然后根据分类梳理,分享给所有的孩子。”这些策略都非常适合我们班的孩子,尝试之后我发现,顺应孩子们的发现,用孩子们的发现推动下一阶段的研究这个方法尤其适用于大班的孩子,不仅孩子们的兴趣一直保持,而且活动很有连续性,不会出现断档的情况。在为孩子们进行经验梳理的时候,我只是把孩子们的发现和我观察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归纳整理,帮孩子们梳理出一个方向,我的梳理通常都是关于学习品质的,因为我希望孩子们通过研究这一个主题,可以得到的东西不仅仅是关于自行车的知识,更多的是学习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同伴合作。
  主题活动每周两次,可是每周两次的活动并不能满足孩子们对于自行车的兴趣,该怎么办呢?在和孩子们讨论后,我们决定开设角色区“自行车研究室”,这样孩子们每天都能研究自行车,每天都可以有新的发现。研究室里需要有什么?孩子们在休息时间跑到修自行车的摊儿上去看过之后告诉我,“我们需要一个打气筒”“我们需要一个盆,盆里装上水来看轮胎有没有漏”“我们需要一个围裙,修自行车的叔叔是围着围裙的。”我帮助孩子们找来了他们需要的东西,每天都有小朋友在自行车研究室里进行研究。
  在我和孩子们的探究式主题活动之旅中,我和他们一样,都是不停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也采用了孩子们在遇到问题时提出的方法:查找资料、请教专家。园长、保教主任、老教师,都是我可以请教的专家,在我遇到问题的时候去请教她们,她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和鼓励。我把我遇到问题时候用的方法和孩子们分享,也用我的方法肯定了孩子们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鼓励了孩子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应该放弃。
  把自主权交给孩子,这句话几乎参加每次培训都会听到。以前的我总是看重结果,所以在进行活动的时候,也总是畏首畏尾非常紧张,因为我把目标定在了结果上,所以我就会急切的希望孩子可以做到我预想的目标。但通过这个主题的研究,我发现我变得轻松了,这个轻松是指教育观的转变。现在的我,不会再把目光锁定在结果上,而会关注孩子们探究的过程。
  通过探究式主题活动的进行,我和孩子们都得到了很多,在进行其他的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更加敢想、敢做。而且孩子们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无论是在区域活动还是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前一直让我头疼的合作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主动地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直接去请求成人的帮助。
  不光是在自行车研究室,孩子们的这股探究的劲儿也延伸到了其他的活动区,孩子们开始不再满足于班里的玩具,也不再满足于按照图纸拼搭,他们开始给自己设置挑战,而且可以坚持不懈的去完成自己的目标。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会去思考为什么,怎么解决,而不会轻易的放弃,对于一件事情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变长了。
  而我通过这个主题活动,更多的转变是我的教育观,我不再向以前一样紧张,因为我的注意力不再只放在结果上,在教学活动计划的制定上,我的重点目标会放在孩子们的学习品质上,在進行每次活动前,都会有不同的预设,孩子们完成了,怎么样帮他们梳理成功的经验;孩子们没有完成,该怎么和孩子们总结失败的原因然后寻找成功的方法。把自主权交给孩子,做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帮助者,孩子活动的共同参与者。这些新的身份让我和孩子们的距离更近了,也让我的工作更加顺利,更加轻松。
其他文献
从教育心里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学生进行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贬低发现和探索,导致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务、游戏和偶然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实际、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指出:“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在这两个学前教育指导性文件中均提到“关注”和“观察”幼儿,这里的“关注”和“观
期刊
一、班级文化氛围建设  关于班级文化氛围建设,学校给了各个班级一定的自主空间和选择。为了突出班级特色,同时又具有时效性。我班的家教协会就这一个项目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会员们献计献策,积极谋划,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建设意见:学习园地、文化宣传角、班级实事纪实园地,生活广角,共青团支部之声等。  最终,立足于时效性,经济实用性(教室每年轮换一次),不干扰学生注意力,保持教室作为学习文化知识场所的简洁气息
期刊
在“动态生成”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教师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审视课堂教学,建构动态生成的教学观,让动态生成真正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让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由刚性的落实预设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向弹性调整教学行为转变,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東西。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
期刊
一、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我现任教的班有2名特殊的学生,其中一位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父母因性格不合,天天吵架,有时甚至大打出手,最后只得离婚收场。法官把孩子判给父亲,父亲收入低微,无抚养能力。双方因抚养费经常发生口角,闹得孩子整天心神不定,还产生过离家出走的念头。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比对自己的孩子还要关心、爱护。我是党员、教师,要把父母的爱、党的温暖送给他,让他与正常家庭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在得知情况
期刊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認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从以下方面看:看他是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
期刊
一、“以学生为本”思想的理论依据  首先起因于传统学校德育的弊端。传统道德教育不是以人为本,把道德作为人的内在需求,把学生作为成长着的思想道德主体来培养,而是单纯地从外部施加说教和约束,强调道德教条的灌输和学生无条件地服从。这样的学校德育,忽视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教育者往往是目中无“人”,肆意运用手中的教育权杖。其后果常常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造成一种紧张的对抗状态,受教育者的道德自觉性
期刊
幼儿教师作为特殊的教育群体,扮演着幼儿生命中“重要他人”的角色,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所乡镇幼儿园,我园的标准化硬件建设已全部完成,但现实条件是幼儿园的内在教育质量与外部硬件配套不匹配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科学构建,已经成为农村幼儿教师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立足教育現状,勇于面对困难  我园面临最紧迫的现状就是教师年龄的断档, 40岁以上的老教师,优势是资历较老,经验丰富,但缺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引入是一节课的良好开端,为整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效课堂要求在新课引入采用现行教材的生活情景和过去传统的知识联系(知识联系包含结论引伸、增加条件和改变条件的演译联系和类比联系等)情景相结合,以知识联系情景引入为主。节省老师所花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求最大限度的发展。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以旧引新、直奔主题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然而,这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用教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