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听了某班的一节爱国主义教育班会,班会的主题为“光辉历程”——通过带领学生回顾、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情怀。这节课让我产生了一些思考。
看得出,为了开好这次班会,班主任、学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朗诵、情景剧表演、红色歌曲联唱……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尤其是在“资料交流”环节,许多学生都提前搜集了资料,当老师提出“谁愿意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但是,在学生读材料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
一位学生在介绍“五四”青年节时读道:“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和……会上支持……不对……和……巴黎和……”显然,孩子把“巴黎和会”中的“和”字当成了连词使用。
接下来出现了更大的“意外”:一位学生在介绍中国革命历程时提到“马克思”,引起同学们的议论:
“马克思?干什么的?”
“听着挺耳熟的。是个中国人吧!”
“对!就是反法西斯的那个。”
……
为了不打断班会进程,班主任以“漠视”的方式回避了这些“意外”,无奈地说道:“下面……”
班会结束后,班主任请我讲话。在充分肯定老师、学生的积极性及此次班会的优点之后,我把“巴黎和会”、“马克思”两个词语写在黑板上,并简单介绍道:“‘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但其实质却是在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丑恶行径,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因此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德国人,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希望同学们继续搜集相关的资料,并用简短的话写下阅读资料后的体会。”
随后几天,我收到许多来自孩子的小纸条——“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建设好祖国……”“马克思真伟大!”……
这件事引起我的深思。
因为年龄小,因为阅历不够,学生对许多事物还缺乏认识和了解,所以,教师发现问题时要尽量给予帮助与点拨,而不是回避或漠视,也许一个细小的举动就成全了一次“有效”的教育。
如上述班会中的“资料分享”环节,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出对学生的教育功能——首先,读材料的学生没有理解材料内容,导致读得支离破碎,意义表达不清,这样一来,听的学生就更难听懂材料的意思了,听都没听懂也就更不要奢望学生们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了。再如第二个“意外”,教师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却没有进行处理,不了了之的后果是“问题”仍是“问题”。如是的教育“无用功”,降低了教育实效,教育工作者们要善于向这些无效的教育环节说“不”!
要想向无效的教育环节说“不”,教师必须牢记,班会课不是“表演课”,而是一条重要的德育途径。本着这样的初衷设计教育环节,才能保障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切实受到启发和教育。
这件事也引发了我对学校德育管理方式的思考。试想,如果是一节没有领导听课的常态班会课,班主任绝对不会对学生的问题置若罔闻。我们的管理干预反倒束缚了班主任的手脚、限制了班主任的教育,这与德育管理的初衷是相悖的。问题的原因何在?我认为,我们对班会的评价过于关注形式是否丰富、结构是否环环相扣,以及整体是否顺畅。正是对班会“展示效果”的过分关注导致了对学生受教育效果的忽视。作为德育干部,首先要扭转视觉偏差,探究新的管理手段与评价措施。同时,也要指导教师们走出误区,通过专题培训、班会观摩评析等途径纠正教师对班会作用、目的的认识,使班会回归学生所需。
当我们用积极的态度与勤于探索的精神对待教育工作,当大家都能自豪地向无效的教育环节说“不”时,我们就能上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成长的务实班会课。■
□编辑 江泓
看得出,为了开好这次班会,班主任、学生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朗诵、情景剧表演、红色歌曲联唱……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尤其是在“资料交流”环节,许多学生都提前搜集了资料,当老师提出“谁愿意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与大家分享”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但是,在学生读材料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
一位学生在介绍“五四”青年节时读道:“北京的青年学生为了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和……会上支持……不对……和……巴黎和……”显然,孩子把“巴黎和会”中的“和”字当成了连词使用。
接下来出现了更大的“意外”:一位学生在介绍中国革命历程时提到“马克思”,引起同学们的议论:
“马克思?干什么的?”
“听着挺耳熟的。是个中国人吧!”
“对!就是反法西斯的那个。”
……
为了不打断班会进程,班主任以“漠视”的方式回避了这些“意外”,无奈地说道:“下面……”
班会结束后,班主任请我讲话。在充分肯定老师、学生的积极性及此次班会的优点之后,我把“巴黎和会”、“马克思”两个词语写在黑板上,并简单介绍道:“‘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但其实质却是在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丑恶行径,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因此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马克思,德国人,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是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希望同学们继续搜集相关的资料,并用简短的话写下阅读资料后的体会。”
随后几天,我收到许多来自孩子的小纸条——“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建设好祖国……”“马克思真伟大!”……
这件事引起我的深思。
因为年龄小,因为阅历不够,学生对许多事物还缺乏认识和了解,所以,教师发现问题时要尽量给予帮助与点拨,而不是回避或漠视,也许一个细小的举动就成全了一次“有效”的教育。
如上述班会中的“资料分享”环节,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出对学生的教育功能——首先,读材料的学生没有理解材料内容,导致读得支离破碎,意义表达不清,这样一来,听的学生就更难听懂材料的意思了,听都没听懂也就更不要奢望学生们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了。再如第二个“意外”,教师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却没有进行处理,不了了之的后果是“问题”仍是“问题”。如是的教育“无用功”,降低了教育实效,教育工作者们要善于向这些无效的教育环节说“不”!
要想向无效的教育环节说“不”,教师必须牢记,班会课不是“表演课”,而是一条重要的德育途径。本着这样的初衷设计教育环节,才能保障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切实受到启发和教育。
这件事也引发了我对学校德育管理方式的思考。试想,如果是一节没有领导听课的常态班会课,班主任绝对不会对学生的问题置若罔闻。我们的管理干预反倒束缚了班主任的手脚、限制了班主任的教育,这与德育管理的初衷是相悖的。问题的原因何在?我认为,我们对班会的评价过于关注形式是否丰富、结构是否环环相扣,以及整体是否顺畅。正是对班会“展示效果”的过分关注导致了对学生受教育效果的忽视。作为德育干部,首先要扭转视觉偏差,探究新的管理手段与评价措施。同时,也要指导教师们走出误区,通过专题培训、班会观摩评析等途径纠正教师对班会作用、目的的认识,使班会回归学生所需。
当我们用积极的态度与勤于探索的精神对待教育工作,当大家都能自豪地向无效的教育环节说“不”时,我们就能上出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成长的务实班会课。■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