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渴望现场》是CCTV-15音乐频道于2017年年底推出的一档大型中国故事主题音乐竞演节目。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被赞为国家电视台专业音乐频道的一次创新和尝试。
《渴望现场》秉承“从小盒子到央视大舞台”的理念,用当下非常火热的休闲设备“迷你歌咏亭”,将百姓文艺与艺术舞台连接,将时代音乐和中国故事融合。节目的模式是:10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音乐爱好者先后走进“歌咏亭”,他们要用歌声征服智能评分系统“小渴”,只有得到“小渴”认可,打开“歌咏亭”的大门,选手才能走出“歌咏亭”,接受“渴望筑梦团”明星嘉宾们的评判。
这档节目从能动受众的心理认知出发,在节目文本叙述模式及节目类型化处理上分别做出了创新。首先,它创作了一套新颖的文本叙述模式,去挖掘演唱者背后的故事,赋予音乐更丰沛和更有时代感的情绪。其次,它运用高科技手段,对节目进行类型化处理,使节目具有更好的标识性和接受度。节目首次引入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开发了“小渴”机器人,它从音域、音准、节奏、语感、调性、乐感6个维度对演唱进行客观评断。
全新的节目文本叙述模式,“科技+文艺”的人工智能亮点,令《渴望现场》耳目一新。这些基于受众心理做出的大胆尝试,也特别符合习总书记所要求的“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从受众研究范畴来说,任何一档节目都是一个文本,它将通过我们的媒介“电视”传达给受众。如何将这个文本进行创新,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应呢?《渴望现场》大胆地给节目选手贴上“标签”,对他们进行身份界定,然后通过选手对自己典型经历的自述,向观众“描述、说明或解释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对于节目制作者来说,他们根据受众的心理刺激点逆向寻找,采用“打碎”文本的方式,来凸显文本的关键点,隐藏文本的多义性,使一个封闭的并不复杂的故事显得扑朔迷离。对电视受众来说,他们的听觉、视觉以及能动思考性都被积极调动,根据制作者提供的“传播序列”,重新组装还原,整合出制作者早已设计好的“封闭式”节目文本。文本刺激受众,受众二度创作文本,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音乐节目前所未有的“中国故事”的背景模式。
以选手宋玺为例,宋玺是一名北大学子,上学期间入伍,曾作为女子特战队员参与执行索马里护航任务,她在节目中用歌声唱出了对战友们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
屏蔽——节目首先设置一个“音乐盒子”作为视觉屏障,把选手宋玺藏进盒子里,从视觉上设立未知期待。
疑惑——根据选手的身份或者特质,设计一个“标签”头衔,比如宋玺的标签是“北大铁娘子”,点出了她是一名来自北京大学的女性这个关键特征。随后,她在盒子里用一句凝练的话语介绍自己,“我是一名曾经参与执行索马里护航任务的女战士”,这句台词超离受众的日常生活经验,从语义文本来说,已经成功建立起受众的疑惑感和期待感。
勾勒——选手介绍完自己后,将在音乐盒子里歌唱,这期间将充分调动受众的听觉心理,引导受众通过声音去勾勒人物形象。比如宋玺演唱的歌曲是《大鱼》,柔美的旋律及清亮的嗓音让大部分受众摹画出她美少女的形象,并期待着她走出音乐盒子进行印证。
塑造——选手走出盒子后会接受“渴望筑梦团”嘉宾的提问,讲述自己人生中经历的极致瞬间或者最异于常态的部分。此时,观众依据自己已有的兴趣、知识、经验,完成对选手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宋玺通过对索马里护航的讲述,成功塑造出自己北大女学霸和海军霸王花的双重身份,当她清唱《红旗飘飘》时,现场观众潸然泪下,收视曲线也在此处形成一个极速拉升,宋玺也成为了2017年的年度媒体热点女性。
制作者充分尊重“受众基本都是能动受众”的规律,充分认识到,受众在“屏蔽—疑惑—勾勒—塑造”这个过程中越主动,那么对于电视媒介的劝服、影响和操纵行为便越具有彈性和抵抗力,因为能动受众有着不同的动机、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生活背景,以及不同的情感触动点,所以这种弹性和抵抗力反作用于文本,就会产生不同的刺激、不同的理解。
但是大众传媒必然要求传递效果具有趋同性和一致性,那么,《渴望现场》必须让社会化、历史化的规范性认识在能动受众的收看中占据上风。为此节目做了两个处理:
第一,拎出大众都认可的逻辑主线,然后将封闭式文本打碎,隐藏可能引起异议的细节和情感点,把这些隐藏点交给观众,让他们自己还原、理解,以减少能动受众的抵抗性反作用。
第二,基于受众心理认知的进程,进行了传播序列的创新设计,《渴望现场》设计的这个屏蔽—疑惑—勾勒—塑造的传播序列,正好对应受众的心理认知过程:符号化文本引发期待—刺激听觉心理认知—刺激视觉心理认知—故事化文本形成判断。这样的传播序列,明确地引导受众按预先确定的路线进行收看,在设计好的惊喜点、泪点、笑点、叹点等处留白,尽量确保引导受众实现预计好的效果。
至此,歌声与故事交织在一起,每个环节都引发期待,刁钻的受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满足。
类型是受众心理接受学说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个概念运用在电视节目制作上,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节目模式”。例如《中国好声音》的“转椅子”,《非诚勿扰》的“按键选择”,《Rising Star》的“升起大屏”等,都是节目模式中的类型化呈现。类型的功能就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的行为密码。
《渴望现场》最大的类型化呈现就是:将人工智能评分系统拟人化,以机器人“小渴”来展现。小渴的打分行为外化为一个舞台动作——“开启音乐盒子”。如果小渴给予选手的分数达到80分,选手藏身的盒子大门将自动开启,选手从盒子里走到舞台上。受众接受了这个类型模式后,便会带着期待的心情等待每一位选手80分的来临,是否能走出音乐盒子,成为最大的悬念点和期待点,而大门开启的刹那,受众的期待得到最大释放,这种共情共命运的心情会令受众欲罢不能,形成持续的收视期待。节目组运用的是中科院开发的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其科学性与权威性令认同的受众洋洋得意,令持不同意见的受众也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反感。人机互动永远是各种媒介内容的一个讨喜点。
《渴望现场》受到关注和热议,是因为它从策划之初,就充分从受众心理出发,将电视理解为一个建构性的非线性过程,用新颖的手段刺激受众、用正确的态度引导受众,尊重受众的个性和独特性,也不违背电视的大众化,在创新的呈现手段下,使得固有的文本得到全新的展现,这是《渴望现场》成功的根源,也是当下所有节目的必由之路。
《渴望现场》秉承“从小盒子到央视大舞台”的理念,用当下非常火热的休闲设备“迷你歌咏亭”,将百姓文艺与艺术舞台连接,将时代音乐和中国故事融合。节目的模式是:10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音乐爱好者先后走进“歌咏亭”,他们要用歌声征服智能评分系统“小渴”,只有得到“小渴”认可,打开“歌咏亭”的大门,选手才能走出“歌咏亭”,接受“渴望筑梦团”明星嘉宾们的评判。
这档节目从能动受众的心理认知出发,在节目文本叙述模式及节目类型化处理上分别做出了创新。首先,它创作了一套新颖的文本叙述模式,去挖掘演唱者背后的故事,赋予音乐更丰沛和更有时代感的情绪。其次,它运用高科技手段,对节目进行类型化处理,使节目具有更好的标识性和接受度。节目首次引入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开发了“小渴”机器人,它从音域、音准、节奏、语感、调性、乐感6个维度对演唱进行客观评断。
全新的节目文本叙述模式,“科技+文艺”的人工智能亮点,令《渴望现场》耳目一新。这些基于受众心理做出的大胆尝试,也特别符合习总书记所要求的“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
构建全新的节目文本叙述模式
从受众研究范畴来说,任何一档节目都是一个文本,它将通过我们的媒介“电视”传达给受众。如何将这个文本进行创新,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应呢?《渴望现场》大胆地给节目选手贴上“标签”,对他们进行身份界定,然后通过选手对自己典型经历的自述,向观众“描述、说明或解释他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对于节目制作者来说,他们根据受众的心理刺激点逆向寻找,采用“打碎”文本的方式,来凸显文本的关键点,隐藏文本的多义性,使一个封闭的并不复杂的故事显得扑朔迷离。对电视受众来说,他们的听觉、视觉以及能动思考性都被积极调动,根据制作者提供的“传播序列”,重新组装还原,整合出制作者早已设计好的“封闭式”节目文本。文本刺激受众,受众二度创作文本,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了音乐节目前所未有的“中国故事”的背景模式。
以选手宋玺为例,宋玺是一名北大学子,上学期间入伍,曾作为女子特战队员参与执行索马里护航任务,她在节目中用歌声唱出了对战友们的思念,对和平的渴望。
屏蔽——节目首先设置一个“音乐盒子”作为视觉屏障,把选手宋玺藏进盒子里,从视觉上设立未知期待。
疑惑——根据选手的身份或者特质,设计一个“标签”头衔,比如宋玺的标签是“北大铁娘子”,点出了她是一名来自北京大学的女性这个关键特征。随后,她在盒子里用一句凝练的话语介绍自己,“我是一名曾经参与执行索马里护航任务的女战士”,这句台词超离受众的日常生活经验,从语义文本来说,已经成功建立起受众的疑惑感和期待感。
勾勒——选手介绍完自己后,将在音乐盒子里歌唱,这期间将充分调动受众的听觉心理,引导受众通过声音去勾勒人物形象。比如宋玺演唱的歌曲是《大鱼》,柔美的旋律及清亮的嗓音让大部分受众摹画出她美少女的形象,并期待着她走出音乐盒子进行印证。
塑造——选手走出盒子后会接受“渴望筑梦团”嘉宾的提问,讲述自己人生中经历的极致瞬间或者最异于常态的部分。此时,观众依据自己已有的兴趣、知识、经验,完成对选手的认知和理解。比如宋玺通过对索马里护航的讲述,成功塑造出自己北大女学霸和海军霸王花的双重身份,当她清唱《红旗飘飘》时,现场观众潸然泪下,收视曲线也在此处形成一个极速拉升,宋玺也成为了2017年的年度媒体热点女性。
制作者充分尊重“受众基本都是能动受众”的规律,充分认识到,受众在“屏蔽—疑惑—勾勒—塑造”这个过程中越主动,那么对于电视媒介的劝服、影响和操纵行为便越具有彈性和抵抗力,因为能动受众有着不同的动机、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生活背景,以及不同的情感触动点,所以这种弹性和抵抗力反作用于文本,就会产生不同的刺激、不同的理解。
但是大众传媒必然要求传递效果具有趋同性和一致性,那么,《渴望现场》必须让社会化、历史化的规范性认识在能动受众的收看中占据上风。为此节目做了两个处理:
第一,拎出大众都认可的逻辑主线,然后将封闭式文本打碎,隐藏可能引起异议的细节和情感点,把这些隐藏点交给观众,让他们自己还原、理解,以减少能动受众的抵抗性反作用。
第二,基于受众心理认知的进程,进行了传播序列的创新设计,《渴望现场》设计的这个屏蔽—疑惑—勾勒—塑造的传播序列,正好对应受众的心理认知过程:符号化文本引发期待—刺激听觉心理认知—刺激视觉心理认知—故事化文本形成判断。这样的传播序列,明确地引导受众按预先确定的路线进行收看,在设计好的惊喜点、泪点、笑点、叹点等处留白,尽量确保引导受众实现预计好的效果。
至此,歌声与故事交织在一起,每个环节都引发期待,刁钻的受众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满足。
节目模式的类型化呈现
类型是受众心理接受学说的一个重要论题,这个概念运用在电视节目制作上,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节目模式”。例如《中国好声音》的“转椅子”,《非诚勿扰》的“按键选择”,《Rising Star》的“升起大屏”等,都是节目模式中的类型化呈现。类型的功能就像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建立的行为密码。
《渴望现场》最大的类型化呈现就是:将人工智能评分系统拟人化,以机器人“小渴”来展现。小渴的打分行为外化为一个舞台动作——“开启音乐盒子”。如果小渴给予选手的分数达到80分,选手藏身的盒子大门将自动开启,选手从盒子里走到舞台上。受众接受了这个类型模式后,便会带着期待的心情等待每一位选手80分的来临,是否能走出音乐盒子,成为最大的悬念点和期待点,而大门开启的刹那,受众的期待得到最大释放,这种共情共命运的心情会令受众欲罢不能,形成持续的收视期待。节目组运用的是中科院开发的人工智能评分系统,其科学性与权威性令认同的受众洋洋得意,令持不同意见的受众也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反感。人机互动永远是各种媒介内容的一个讨喜点。
《渴望现场》受到关注和热议,是因为它从策划之初,就充分从受众心理出发,将电视理解为一个建构性的非线性过程,用新颖的手段刺激受众、用正确的态度引导受众,尊重受众的个性和独特性,也不违背电视的大众化,在创新的呈现手段下,使得固有的文本得到全新的展现,这是《渴望现场》成功的根源,也是当下所有节目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