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转述材料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shich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以议论文为多,而写作议论文就必须学會转述材料,从历年阅卷情况来看,很多考生都犯了堆砌材料甚至用事例陈述取代议论分析的错误,从而导致文章出现硬伤。近几年省考试院也在反复强调这一问题:“堆砌、拼凑材料,动辄拿古人说事,在议论文中表现为用事例取代分析论证的过程。”(《2012高考试题分析与评价·湖北卷语文》)“缺乏严密的论证过程,而是以堆砌事实论据来代替思辨分析的过程,甚至生硬、粗浅的贴上立意的标签,强行得出结论。”(《2013高考试题分析与评价·湖北卷语文》)
  其实,只要做到“四有”,即可避免之!
  一、有选择。
  议论文中的材料,是用来论证文章中心论点的。用或不用什么材料,是由中心论点决定的。中心论点就是魂魄,是要统摄肉身——材料的。所以我们对材料应该有所选择,所用的材料必须能够论证中心论点,而不能游离中心论点。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材料的新颖、鲜活、深刻等问题。
  二、有概括。
  为什么会堆砌材料,甚至用事例取代分析论证?究其根源,是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议论文中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众所周知,议论文应该以议论为主,在议论文中,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中对事例的记叙不必也不能像记叙文那样作生动、形象的描绘。否则,文章就会“四不像”,丧失了文体特征,这是高考作文的大忌!
  所以,我们在议论文中对材料的陈述,要概括的转述,而不是生动的描述。例如2013年湖北高考三类文。
  天生我材必有用
  湖北一考生
  茫茫苍穹,每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正如诗仙李白说的那样:天生我材必有用。
  ……
  美国前总统林肯,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他的总统之路走得异常艰难。林肯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他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在他小时候,他的父亲告诉他要想不愁饭吃,就去当大律师。但是由于家里贫穷,他的大律师之路没有走成。于是他被父亲送去当鞋匠,但由于鞋匠主吝啬、狠毒,他的鞋匠之路同样没有成功。后来长大了,他做过清洁工、送报员、服务生等工作,但是他觉得都不适合他自己,他永远坚信着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再后来,他去竞选州长,但屡次竞选不上,他伤心,他彷徨,他曾一度想放弃这条路,但他没有,他相信自己,最后他终于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总统之一。
  ……
  也许你不适合做医生,但你可以去当律师;也许你不适合唱歌,但你可以去学琴:人生的道路千千万,总有一条道路适合自己。无论是“方”,还是“圆”,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重要的是要有豁达的胸怀。
  这篇作文的内容项得分很低,其根源就是考生在堆砌材料,没有对材料作概括性转述,而是在生动的描述。以美国前总统林肯的材料为例来看,考生不仅详细记叙了林肯的坎坷历程,甚至对其心理也作了生动的描述。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在为林肯写传记呢,还是要用其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同时,这种描述使得文章的主打材料游离了“方与圆”的中心,材料的重心倾向于“奋斗”“坚持”的主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述林肯的事例。
  三、有角度。
  一则材料往往有多个角度,可以引申出多个主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材多用。所以,要将一则材料转化为议论文的论据,我们就必须找准它与中心观点关系最密切的地方,剔除与中心观点无关的内容,选取材料与论点高度一致的角度,集中火力,强调、突出和扩展与中心观点有关的内容,使材料丰富起来,达到强有力的论证效果。例如2014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的两个片段:
  继续攀登,永不停止
  山脚下,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山腰上,古木参天,林静山幽;山顶上,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游客们有的于山脚赏景,有的流连于山腰,却只有极少数人选择了继续攀登。
  继续攀登,看是简单的口号,却要让登山者拒绝多大的诱惑,忍耐多少的艰辛!登山如此,生活亦是如此……
  此心安处是吾山
  许我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我当立足尘世,安享繁华;许我古木参天,林静山幽,我当静心潜息,夷犹诗画;许我云海茫茫,群山隐约,我当极目望远,胸怀天下。
  不必轻信人言的好与不好,也无需纠结于位置的高与不高,更不要叹什么人世虚妄生命无常。最重要的是,珍惜所有,此心安处,步步美景,处处灵山。
  这是2014年湖北省高考作文,两篇作文都引用了作文题中的材料,但是,作者叙述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第一篇是站在继续攀登的角度,第二篇是站在此心安处、步步美景的角度,作者选用的角度使得材料和中心观点高度契合,这时,材料才真正成了论证中心论点的论据。
  四、有变化。
  一篇议论文,往往不会仅用一则材料。使用多则材料时,我们的转述最好不要一味繁或者一味简,应该有变化。例如下面这篇2012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
  谁解家书味
  湖北一考生
  夜落月悬,独对孤灯,我静静地撕开信封,铺平。
  我总爱望那绿绿的邮筒,总爱去收发室找我的家书。在那重重叠叠的牵绊和祝福里去认领属于我的那一份。我珍视那安静的一刻,我不忍失去,那自古至今家书所承载的内涵。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他的母亲每周给他寄一封信,每次的信尾都是“霜寒露重,望君保重”。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成了林清玄眼中最动人的字眼。因为其中丰沛的爱,因为那剪不断的挂念,家书成了心的纽带。哪怕霜寒露重,我们亦可互相温暖。
  翻开《傅雷家书》,我读出一颗深刻却细腻的心。一向暴躁的傅雷,在家信中虽常是教诲,但严厉的背后,更多的,是一份血浓于水的关爱,能听见远及天涯的那声嘘寒问暖,亦是人生一大幸事吧!
  家书不仅饱含温情,更是一次亲切的交谈,一次心声的吐露。金圣叹在临死前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字付大儿看,咸菜与黄豆同吃,大有核桃滋味。此法一传,我无憾矣。”潇洒才子金圣叹在死前亦不忘开玩笑,给那些想看他泣诉的小人留下最睿智的讽刺。此中的滋味谁解?谁从他独行的背影中读出那辛酸与寂寥?我想定是有的,定有人去认领那颗高贵的灵魂。
  黄永玉收到叔父的来信,虽在咸宁改造,他却说“这儿的荷花真美”。他的叔父不是别人,正是文革期间写下《中国服装史》的沈从文。这家书,是高洁情怀的吟哦,在其中,我们读出了大师的从容。
  最令我动容的家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的《与妻书》。他告诉妻子他有多爱她,告诉她他必须离开,为了千千万万人都可以像他们那样相爱,那样幸福。这是情丝包裹的家书,这是一位战士明志的家书,这更是用生命传递爱的家书。他那不识字的妻子在用颤抖的手抚摸那信的时候,定是会哭成了泪人又擦干泪光而去的。
  而现在呢?在信息满天飞的时候,当电子邮件穿越地球村的时候,当电话安到家家户户的时候,谁又能静下心来读一封跋山涉水、风尘仆仆的信呢?乔治·默里迪斯在《森林的挽歌》中写道:“我们奔走,像相互追逐的行云,我们走了,像松果一样坠落。”我们不仅丢掉了家信,更丢掉了一种情怀。
  可我愿接你回来,为你掸掉沾染的尘埃,与你独对孤灯,我的家信!
  这篇文章使用了多则材料,但作者比较注重转述材料时的变化。对林清泉、金圣叹、黄永玉的事例,作者在转述时采用了引用原文的方式;对傅雷、林觉民的事例,作者则采用概述的形式。而且,作者对傅雷的事例,是站在“我”的感受这一角度来转述材料的;对林觉民的事例,先概述家书的内容,再以“我”的想象来描述其妻读家书的模样,这又有不同。其实,我们在转述材料时还可以在详与略、主与次、正与反、中与外、古与今等方面动脑筋,多形式地使用材料。
其他文献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同样地,一个细节描写在写人叙事的作文中也会泛出点点涟漪。以写父亲为例,天下的父亲千千万万,却没有一个父亲是完全相同的。生活中这样的细节非常多:在你受伤时,父亲在转角处的一次抹泪;危难时,父亲故作轻松的一笑;你第一次外出时,他远远地跟在你的后面……作文时就要求我们抓住这些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中,让真情实感很自然地流露出
期刊
几何意义是平面向量的精华之处,它包括平面向量加减法、数乘、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形少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难直观”,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通过应用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不仅能发现新的解题思路,而且能提高思维能力.   一、平面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平面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就是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向量[a+b]和[a-b]就是以向量[a]和[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
期刊
比喻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是一种为了“把话说得更好”的“积极的修辞”。这种修辞,美感是关键,喻意之美是其灵魂。因而,我们设置比喻时,一定要把握好喻体美这一精义:或形似,或神似,用来表情达意的喻体必须给人以美的联想、美的启迪、美的愉悦才成;“美女如花”一直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下面试就两首古体诗,谈谈喻体美在比喻中的重要意义。  五绝·雪  昨夜北风寒,天公大吐痰。
期刊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公式[ab=|a||b|cosθ,θ∈[0,π],]不仅是平面向量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解答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利用它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很多数学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在解题中的应用.  1. 判断几何图形的形状  例1 己知[A(1,2)、B(4,0)、C(8,6)、D(5,8),]试判断由此四点构成的四边形[ABCD]的形状.   分析 先在坐标平面内找到点[A、
期刊
就要上高一了,感觉很有些压力。是不是应该跟其他同学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还是可以怀有一颗童心,保持好奇之心。这样会不会有同学笑话我,说都高中了,还那么幼稚呢?   ——音素    能够把自己的理念和传统观点既区别又融合,提出一种适应时代需求的新见解,新思路,新体系,就是创新。最好的创新是无论在你哪个年龄阶段,都能保持你幼年时的那颗童心与好奇心,这是最主要的。应该有一种环境,使这
期刊
回放  “韦小宝”是金庸先生虚拟的人物,目前,江苏扬州正有意大打“韦小宝牌”,打造以韦小宝为主题的创意园——鹿鼎城主题公园。无独有偶,湖北襄阳将以小说《射雕英雄传》中“襄阳大战”故事为原型,建造郭靖、黄蓉“射雕情缘”像。据了解,郭靖黄、蓉雕像为襄阳市汉江旅游风光带夜景亮化工程的人文景观之一,总耗资100万元,力图展现一种文化魅力。建成之后,该雕像将成为襄阳的又一文化名片。  微言  @天空飘彩霞:
期刊
怎样才能写出触动人心灵的好文章呢?不同的文体,触动人心灵的途径是不一样的,比如议论文可以靠独特的见解与雄辩的论证而“振聋发聩”;抒情文可以靠情感的真挚细腻而使人“于我心有戚戚焉”;那么记叙文呢,就主要靠所写的人与事去打动人心了。人与事都是实实在在的(想象与虚构属另一话题,暂且不谈),这就给文章的内容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形式与技法固然重要,但再高明的形式与技法,也掩盖不了内容的苍白。  下笔之前,首先
期刊
【阅读关键词】结尾  就像欣赏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缭绕。同理,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好的结尾要在三个方面尽力追求:一要简明——态度分明、观点明确、中心明了。像“豹尾”,短小精悍,刚劲有力。二要深刻——启人心智、感悟升华、令人回味。谢榛曾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三要优美——技巧得法、
期刊
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我们写作水平的标尺。议论文可以用下列方法结尾。  总结全文,强化观点。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捏合全文,将发散的内容集中起来,让读者对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一目了然,对文旨有强调作用。如2010年全国卷作文《“小议”浅阅读》的结尾:  让深阅读与浅阅读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地步入我们现代人的心扉,作个张弛有度、亦“深”亦“浅”的现代人。深浅
期刊
开场白是活动开场所说的话,可分为会议开场白、演出開场白、赛事开场白、节庆开场白等。如果说活动主体像美玉的话,那么开场白就应该是引玉之砖,只有抛出“好砖”,才能引出“美玉”来。  什么样的开场白才算“好砖”?能迅速抓住观众、引出话题的即是。下面几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1. 铺排描述。即对活动内容、作用、意义作铺排描写,或对现场情景加以描述,比如济南国际儿童广场晚会的开场白:“寂静的园林已经笼罩着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