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产印度的咖喱,辗转英国、日本,才来到台湾。
四十多年前的台湾,物资供应不算充足,发育中的孩子只能拼命吃米饭,一顿可以吃两大碗米饭。由于副食缺乏,浇上酱汁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能吃盘咖哩饭,真可说是天大的幸福。一般人家并不做咖哩饭,想吃还得到市场里,朝着饭摊子吆喝一声,老板立马拿一个盘子,盛上饭,从大锅里舀一杓惨黄的咖哩酱汁浇在饭上,可以见到里面有几块胡萝卜、马铃薯,运气好,兴许还可以找到一点鸡骨头。使着一只铝制调羹,猛洒胡椒面,就算是一顿东洋美食。
据说,这就是日本人在台湾留下的“日式饭食”,当时心里也怀疑:咖哩应当是印度人的吃食,怎么就成了日式饭食?直到多年以后,在日本研习,期间看到日本大街小巷都有专门贩卖咖哩饭的餐厅,才引发好奇之心,多方打听,渐渐了解日式咖哩的来龙去脉。
咖哩源自印度的塔米尔(Tamil)语Kari,原为“酱汁”之意,是印度饮食中的要角,无论吃饼、吃饭,都要拌上咖哩酱汁。印度人受到宗教信仰与经济因素的影响,素食者众,烹调之际,将各种蔬菜炖煮、调味,收汁,即可用手取食,颇能自得其乐。如果不喜素食者,或是日子过得宽裕些的人,自然可以加入羊肉、鸡肉等食材,一同炖煮。印度人喜用奶酪、藏红花或姜黄一起烹调咖哩酱汁,色、香、味俱佳。只不过香料贵贱不同,价格相去甚远,例如藏红花就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大多数人只能用姜黄作为主要上色剂,久而久之,咖哩都变成了黄色。
17世纪以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疆辟地,掠夺之余,也开始认识当地的文化,接收了“Kari”的概念,写成英国式的“curry”,介绍回欧洲。还根据辛辣程度,有各种等级区分,例如马德拉斯咖哩加入辣椒粉,口味较重,也有标明“淡味”的咖哩,恐怕仅能起到着色的作用。以咖哩调味的菜肴进入欧洲后,迅速风行。德国人还把咖哩粉与蕃茄酱加到一块,蘸着香肠、薯条吃,称为“咖哩香肠”。
咖哩煮成酱汁,浇到米饭上,就成了咖哩饭,不仅味道浓郁,可刺激食欲,容易入口,还因为酱汁黏稠,不易泼洒,颇适合海上航行食用。厨子只要把洋葱、蔬菜炒过,加入咖哩粉熬煮,随意添加洋菇、马铃薯或肉块,丰俭由人。东印度公司率先用为旗下所属船只的伙食,颇受水手喜爱。以后航行东亚水域的船只,也都因为香料取得容易,推广这种伙食,咖哩乃逐渐成为英国海员的标准餐点,也随着英国船只飘洋过海,传往各地。
日本人首先认识这道菜,就在英国船只之上。1867年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科技与制度。日本的新建海军不仅所有配都来自英国,连海军兵学校的校舍也仿造英国式建筑。无论陆军、海军,军队伙食都以英国为师,供应咖哩饭。还有许多农家自子弟因为听闻军队伙食不错,有咖哩饭可吃,而立志从军。海上日子相当单调,真有「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所以几十年来,日本海军在星期六供应咖哩饭,提醒官兵今夕何夕。实施周休二日制以后,咖哩饭也改于星期五供应,仍有提醒之意。
咖哩饭随着军人复员,逐渐走入日本民间。上世纪20年代,东京街头便开始有八个小钱一份的简易咖哩饭;高级饭店也供应八十个小钱一份的高档咖哩饭。接着,各地新开设的百货公司也纷纷供应咖哩饭。商家还把咖哩酱灌入面包中,下锅一炸,成了“咖哩面包”。咖哩真成了日本的国民饭食。
不过,过了河的橘子,虽还称橘子,味道确有差别。日本人的饮食较为清淡,吃起咖哩也不像原产地那样辛辣,日本式的“佛蒙特咖哩”便是根据日本人的口味配方,离马德拉斯的辛辣有好一段距离,制作咖哩酱汁的手法也完全不同。走奢华路线的日式咖哩,拿上好牛肉、红酒、苹果、梨等食材,炖煮三天三夜作为汤底,再用独家香料熬制咖哩。色泽沉稳,味道馥郁,一份要价三五千日圆,也不能算贵。不像我们小时候在台湾吃到的日式咖哩饭,那只能用惨黄形容其色泽,贫乏形容其味道,谦卑形容其价格,不过这种东洋饭食仍盘绕在许多人的记忆之中。
四十多年前的台湾,物资供应不算充足,发育中的孩子只能拼命吃米饭,一顿可以吃两大碗米饭。由于副食缺乏,浇上酱汁也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能吃盘咖哩饭,真可说是天大的幸福。一般人家并不做咖哩饭,想吃还得到市场里,朝着饭摊子吆喝一声,老板立马拿一个盘子,盛上饭,从大锅里舀一杓惨黄的咖哩酱汁浇在饭上,可以见到里面有几块胡萝卜、马铃薯,运气好,兴许还可以找到一点鸡骨头。使着一只铝制调羹,猛洒胡椒面,就算是一顿东洋美食。
据说,这就是日本人在台湾留下的“日式饭食”,当时心里也怀疑:咖哩应当是印度人的吃食,怎么就成了日式饭食?直到多年以后,在日本研习,期间看到日本大街小巷都有专门贩卖咖哩饭的餐厅,才引发好奇之心,多方打听,渐渐了解日式咖哩的来龙去脉。
咖哩源自印度的塔米尔(Tamil)语Kari,原为“酱汁”之意,是印度饮食中的要角,无论吃饼、吃饭,都要拌上咖哩酱汁。印度人受到宗教信仰与经济因素的影响,素食者众,烹调之际,将各种蔬菜炖煮、调味,收汁,即可用手取食,颇能自得其乐。如果不喜素食者,或是日子过得宽裕些的人,自然可以加入羊肉、鸡肉等食材,一同炖煮。印度人喜用奶酪、藏红花或姜黄一起烹调咖哩酱汁,色、香、味俱佳。只不过香料贵贱不同,价格相去甚远,例如藏红花就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大多数人只能用姜黄作为主要上色剂,久而久之,咖哩都变成了黄色。
17世纪以后,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疆辟地,掠夺之余,也开始认识当地的文化,接收了“Kari”的概念,写成英国式的“curry”,介绍回欧洲。还根据辛辣程度,有各种等级区分,例如马德拉斯咖哩加入辣椒粉,口味较重,也有标明“淡味”的咖哩,恐怕仅能起到着色的作用。以咖哩调味的菜肴进入欧洲后,迅速风行。德国人还把咖哩粉与蕃茄酱加到一块,蘸着香肠、薯条吃,称为“咖哩香肠”。
咖哩煮成酱汁,浇到米饭上,就成了咖哩饭,不仅味道浓郁,可刺激食欲,容易入口,还因为酱汁黏稠,不易泼洒,颇适合海上航行食用。厨子只要把洋葱、蔬菜炒过,加入咖哩粉熬煮,随意添加洋菇、马铃薯或肉块,丰俭由人。东印度公司率先用为旗下所属船只的伙食,颇受水手喜爱。以后航行东亚水域的船只,也都因为香料取得容易,推广这种伙食,咖哩乃逐渐成为英国海员的标准餐点,也随着英国船只飘洋过海,传往各地。
日本人首先认识这道菜,就在英国船只之上。1867年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科技与制度。日本的新建海军不仅所有配都来自英国,连海军兵学校的校舍也仿造英国式建筑。无论陆军、海军,军队伙食都以英国为师,供应咖哩饭。还有许多农家自子弟因为听闻军队伙食不错,有咖哩饭可吃,而立志从军。海上日子相当单调,真有「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所以几十年来,日本海军在星期六供应咖哩饭,提醒官兵今夕何夕。实施周休二日制以后,咖哩饭也改于星期五供应,仍有提醒之意。
咖哩饭随着军人复员,逐渐走入日本民间。上世纪20年代,东京街头便开始有八个小钱一份的简易咖哩饭;高级饭店也供应八十个小钱一份的高档咖哩饭。接着,各地新开设的百货公司也纷纷供应咖哩饭。商家还把咖哩酱灌入面包中,下锅一炸,成了“咖哩面包”。咖哩真成了日本的国民饭食。
不过,过了河的橘子,虽还称橘子,味道确有差别。日本人的饮食较为清淡,吃起咖哩也不像原产地那样辛辣,日本式的“佛蒙特咖哩”便是根据日本人的口味配方,离马德拉斯的辛辣有好一段距离,制作咖哩酱汁的手法也完全不同。走奢华路线的日式咖哩,拿上好牛肉、红酒、苹果、梨等食材,炖煮三天三夜作为汤底,再用独家香料熬制咖哩。色泽沉稳,味道馥郁,一份要价三五千日圆,也不能算贵。不像我们小时候在台湾吃到的日式咖哩饭,那只能用惨黄形容其色泽,贫乏形容其味道,谦卑形容其价格,不过这种东洋饭食仍盘绕在许多人的记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