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华民族大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国画,具有深厚的文化铺垫与艺术积累。大文化背景为中国画的艺术表达提供了实践保障与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中国画的传承提供了广泛的内容、丰富的形式及多彩的方法。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继承 创新
长期以来,中国山水画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范畴,它特定的表现内容、表现语言、表现风格及独特的艺术文化审美,决定了在继承上,也有着独特的方法、方式及理论指导。要掌握中国画,就必须经过认识、理解及全面的专业训练。
一、充分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掌握山水画的文化背景。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成熟,历代都作出积极贡献,尤其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综合因素促成一部分精英人物过着“与世隔绝”的“仕隐”生活。山水诗、山水画等中国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诞生。在山水画方面,除对山水文化价值的挖掘外,还对中国山水资源进行开发,使人们对山水的认识更加具体,主张也愈发鲜明。“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求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后汉书·逸民传》)在汉代,对中国山水资源所开发的文化功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求其志”、“全其道”、“净化心灵”,即教化人心、使人明白作人为臣之道。此外,戴逵在《闲游赋》中说:“山林之客,非徒逃人患,避争门,谅所以翼顺资和,涤除机心,容养淳淑,而自者适尔。”而谢灵运说得更加直接,他认为文人隐居,可以改造人的品格,去猜害之心,启仁爱之性。这就将山水作品的意义上升到真正教化人心,美化人性的高度。
伴随着山水文化与山水诗赋创作的兴起,中国山水画也相应发展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山水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有关山水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重要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在山水画实践的同时,山水画理论也逐渐成熟起来,例如《古画品录》、《画山水序》、《叙画》、《山水松石格》等,都提出了有关山水画的重要美学思想,初步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
尤其唐宋时期,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这不仅表现在绘画技法之上,而且表现在绘画表达方式、表达形式及表现风格上,尤其表现在山水文化审美上。例如,在五代时期的荆浩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用《笔法记》,进一步发展与丰富了南北朝以来的“六法论”。再如,北宋画家兼理论家郭熙父子,将“郭家山水”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写出《林泉高致》,其中,“三远法”,即“高远”、“平远”、“深远”成为山水画创作和审美的重要理论依据。此外,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审美发生了很大变化,文人画及其理论的成熟,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审美基础。
总之,中国山水画产生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并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丰富中积淀起来,因此,充分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文化背景,对于学习中国山水画尤为重要。
二、进行必要与严格的技法训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上,以继承传统为基础,以临摹为基本方法和手段。“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中国山水画,首要了解并掌握中国山水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中国山水画将自然因素概括为精练的艺术语言,并用形象的“符号”表达出来。历代画家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创作经历中,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达方法、方式和技巧。例如,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巨然,擅长水墨山水和淡着色山水,创披麻皴;北宋时期的米芾父子在“米氏山水”中,创“米点皴”,而唐代王维将山水画和诗结合起来,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双重艺术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正因为如此,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坚持继承传统与遵循传统的格法,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法训练。
第一,充分认识中国山水画所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即“笔、墨、纸、砚”。笔,分种类,也有优劣,更有用笔,也就是笔法——这对表现山水形态至关重要。在基本皴法中,皴,实际上就是用笔的具体化;墨,也分种类,同时也有优劣,更讲究用墨,墨法直接影响山水画面的艺术表达效果,干、湿、浓、淡,以及虚、实直接约束着山水画所展现出的视觉冲击力;纸,分种类、材质,不同的纸质与墨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画家在创作时十分重视对纸质的选择;砚,也分材质,不同的砚所研磨的墨或所盛放的墨,会影响墨的质量,进而影响创作效果。
第二,从临摹入手,学习与研究传统画家的用墨和用笔技法,掌握基本的用墨用笔技术和技巧。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技术和技巧均渗透在历史名作之中,只有认真临习传统优秀名作,才能够体会与领悟其精髓要领。例如,在《潇湘图》中,画家巧妙地利用“披麻皴”表现了山脚水岸自然景物,与山间林木的点子皴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米氏山水中,米点皴,不仅表现着具体的山水风貌,而且体现画家的情趣与风格。
第三,从写生入手,进行必要的观察、理解、感悟,提取艺术素材,精炼艺术语言,展示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中国历代画家和美学家都十分重视艺术实践,主张实地写生。如五代画家荆浩,大半生生活在太行山的洪谷之间,终日与大自然为伍,用自己敏锐的目光进行实地观察、用勤奋的双手创作。他的大“斧劈皴”笔法开创了五代时期北方画风。他在《笔法记》中提出“搜妙创真”的观点,强调了“真”是由实践写生“创造”出来的。
第四,艺术创作不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从自然资源中摄取创作素材,是对自然的提炼与升华。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解、认识和领悟。画家通过实地观察、认知自然,并理解自然界的构成要素,然后用简练的笔墨表达一种思想、情感,达到愉悦精神之目的。
尽管传统山水画创作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艺术的生机盎然,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温习与回味,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盘升。
三、从山水画创作的高度认识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创作能力。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既是一部继承的历史,又是一部创造的历史。历代画家无不从继承中学习获得基本功,也无不在此基础上创造。
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画教学首先应该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即在继承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在中国画的学习中既不能舍弃传统,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进行创新。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在教学中从继承中国画的传统精要出发,为学生打下创新的坚实基础。
其次,要采取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的方法,打好基本功。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思路之起点,或者说“学习体系”的第一步就是临摹学习。然而,初学者临摹也不是拿来就临,这样是盲目的,弄不好会事倍功半,而是应该根据学习规则和学习计划的需要,进行必要的选择。
再次,要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的历史结合起来,做到“言之有物”。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民族,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中国画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不论历史故事、情感内容,还是审美思想,都可以嫁接于中国画的具体形式之中。因此,内容的表现是中国画艺术本质特征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采取内容、形式及表现技法并重的原则。
最后,在中国画的具体表达上进一步开创新方法、新方式、新风格,同时,还要在文化审美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基础的培养,打好艺术基本功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创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艺术既在继承中创新,又在创新中继承。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开发下,会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蒲松年等.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鲁迅美术学院编,美术之路——中国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4]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5]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上海:三联书社.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继承 创新
长期以来,中国山水画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文化范畴,它特定的表现内容、表现语言、表现风格及独特的艺术文化审美,决定了在继承上,也有着独特的方法、方式及理论指导。要掌握中国画,就必须经过认识、理解及全面的专业训练。
一、充分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掌握山水画的文化背景。
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成熟,历代都作出积极贡献,尤其在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综合因素促成一部分精英人物过着“与世隔绝”的“仕隐”生活。山水诗、山水画等中国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诞生。在山水画方面,除对山水文化价值的挖掘外,还对中国山水资源进行开发,使人们对山水的认识更加具体,主张也愈发鲜明。“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求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后汉书·逸民传》)在汉代,对中国山水资源所开发的文化功能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求其志”、“全其道”、“净化心灵”,即教化人心、使人明白作人为臣之道。此外,戴逵在《闲游赋》中说:“山林之客,非徒逃人患,避争门,谅所以翼顺资和,涤除机心,容养淳淑,而自者适尔。”而谢灵运说得更加直接,他认为文人隐居,可以改造人的品格,去猜害之心,启仁爱之性。这就将山水作品的意义上升到真正教化人心,美化人性的高度。
伴随着山水文化与山水诗赋创作的兴起,中国山水画也相应发展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山水画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有关山水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重要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在山水画实践的同时,山水画理论也逐渐成熟起来,例如《古画品录》、《画山水序》、《叙画》、《山水松石格》等,都提出了有关山水画的重要美学思想,初步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基础。
尤其唐宋时期,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不断取得丰硕成果,这不仅表现在绘画技法之上,而且表现在绘画表达方式、表达形式及表现风格上,尤其表现在山水文化审美上。例如,在五代时期的荆浩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用《笔法记》,进一步发展与丰富了南北朝以来的“六法论”。再如,北宋画家兼理论家郭熙父子,将“郭家山水”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写出《林泉高致》,其中,“三远法”,即“高远”、“平远”、“深远”成为山水画创作和审美的重要理论依据。此外,北宋时期,中国山水画审美发生了很大变化,文人画及其理论的成熟,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文化审美基础。
总之,中国山水画产生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大背景并在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丰富中积淀起来,因此,充分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文化背景,对于学习中国山水画尤为重要。
二、进行必要与严格的技法训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在中国山水画的教学上,以继承传统为基础,以临摹为基本方法和手段。“功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中国山水画,首要了解并掌握中国山水画所用的材料和工具。中国山水画将自然因素概括为精练的艺术语言,并用形象的“符号”表达出来。历代画家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创作经历中,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达方法、方式和技巧。例如,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巨然,擅长水墨山水和淡着色山水,创披麻皴;北宋时期的米芾父子在“米氏山水”中,创“米点皴”,而唐代王维将山水画和诗结合起来,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双重艺术形式,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
正因为如此,学习中国山水画,必须坚持继承传统与遵循传统的格法,必须进行严格的技法训练。
第一,充分认识中国山水画所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即“笔、墨、纸、砚”。笔,分种类,也有优劣,更有用笔,也就是笔法——这对表现山水形态至关重要。在基本皴法中,皴,实际上就是用笔的具体化;墨,也分种类,同时也有优劣,更讲究用墨,墨法直接影响山水画面的艺术表达效果,干、湿、浓、淡,以及虚、实直接约束着山水画所展现出的视觉冲击力;纸,分种类、材质,不同的纸质与墨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因此,画家在创作时十分重视对纸质的选择;砚,也分材质,不同的砚所研磨的墨或所盛放的墨,会影响墨的质量,进而影响创作效果。
第二,从临摹入手,学习与研究传统画家的用墨和用笔技法,掌握基本的用墨用笔技术和技巧。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技术和技巧均渗透在历史名作之中,只有认真临习传统优秀名作,才能够体会与领悟其精髓要领。例如,在《潇湘图》中,画家巧妙地利用“披麻皴”表现了山脚水岸自然景物,与山间林木的点子皴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加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米氏山水中,米点皴,不仅表现着具体的山水风貌,而且体现画家的情趣与风格。
第三,从写生入手,进行必要的观察、理解、感悟,提取艺术素材,精炼艺术语言,展示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中国历代画家和美学家都十分重视艺术实践,主张实地写生。如五代画家荆浩,大半生生活在太行山的洪谷之间,终日与大自然为伍,用自己敏锐的目光进行实地观察、用勤奋的双手创作。他的大“斧劈皴”笔法开创了五代时期北方画风。他在《笔法记》中提出“搜妙创真”的观点,强调了“真”是由实践写生“创造”出来的。
第四,艺术创作不是对自然的模仿,而是从自然资源中摄取创作素材,是对自然的提炼与升华。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理解、认识和领悟。画家通过实地观察、认知自然,并理解自然界的构成要素,然后用简练的笔墨表达一种思想、情感,达到愉悦精神之目的。
尽管传统山水画创作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艺术的生机盎然,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的温习与回味,而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盘升。
三、从山水画创作的高度认识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创作能力。
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既是一部继承的历史,又是一部创造的历史。历代画家无不从继承中学习获得基本功,也无不在此基础上创造。
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画教学首先应该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即在继承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在中国画的学习中既不能舍弃传统,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进行创新。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在教学中从继承中国画的传统精要出发,为学生打下创新的坚实基础。
其次,要采取临摹与写生相结合的方法,打好基本功。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思路之起点,或者说“学习体系”的第一步就是临摹学习。然而,初学者临摹也不是拿来就临,这样是盲目的,弄不好会事倍功半,而是应该根据学习规则和学习计划的需要,进行必要的选择。
再次,要同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的历史结合起来,做到“言之有物”。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民族,民族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尤其中国画具有民族文化的特色,不论历史故事、情感内容,还是审美思想,都可以嫁接于中国画的具体形式之中。因此,内容的表现是中国画艺术本质特征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采取内容、形式及表现技法并重的原则。
最后,在中国画的具体表达上进一步开创新方法、新方式、新风格,同时,还要在文化审美上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基础的培养,打好艺术基本功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也不能忽视创造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创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艺术既在继承中创新,又在创新中继承。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开发下,会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1]蒲松年等.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鲁迅美术学院编,美术之路——中国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
[4]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5]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上海:三联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