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昌起义的一个月后,为筹备秋收起义,中国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挂起解放军第一面军旗。随后军旗经过三次修改,直到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布命令,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样式。军徽和军歌同时颁布。军旗和军徽显示了一支部队在正规化道路上的努力,军歌则传达了一支部队的理想和诉求。
1956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新兵入营后的工作和入伍宣誓的规定》,要求各部队的新兵检疫后,组织入伍宣誓。入伍宣誓对于世界军人是通行做法,而对于中国军人则显得很新鲜。充满仪式感的军人宣誓仪式和表明决心的军人誓词让中国军人更加深刻体会到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1960年代,全军开展学习空军内务卫生的活动,各单位到当时被誉为亚洲最干净的营区的空军大院参观取经,而取经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叠被子。再后来,这种内务整理、评比便逐渐被作为一种部队基层管理、基层建设的基本内容保留下来,以至发展成一道风景。豆腐块、三个半小时、班务会,一系列从无到有的新鲜事物显示一支部队要“正规化”的迫切心情。
1981年9月,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闭参加军事演习部队时,发表了题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讲话,2002年3月23日,江泽民签署命令,将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发布全军部队贯彻施行。次年,经过修订的条例颁行全军。三大共同条令用法规形式,把统一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固定下来,作为军队的行为准则。而新条例则加强了对各军兵种和执行特殊任务部队政治工作的规范和指导。2006年9月,在新疆考察的胡锦涛,要求部队“全面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也是这一年,曾经是亮丽风景线的豆腐块引发争议——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正规化”。
【共同条令】(1950年)
俗称“三大条令”,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它与专门条令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我军条令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是一切条令制定和实施的依据。现行的共同条令,是1997年9月25日经中央军委常务会议通过,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于同年10月7日签署命令并颁布施行。2002年3月23日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将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发布全军部队贯彻施行。解放军从创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条令建设。不同的时期,其种类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成为解放军建设的重要依据。共同条令按军队建设的需要规定了条令的立法目的、依据、适用对象和范围的量和度,以及解释权限。
【03版政工条例】(2003年12月)
1995年修订颁布的《政工条例》,在规范和指导军队政治工作,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95版基础上,2003年根据形势变化,《政工条例》经过再次修改颁行全军,旨在规范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施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和军队建设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为解放军进行政治工作的基本依据。新修订的《政工条例》,保持了原条例的框架结构,继承了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留了必须长期坚持的规定、制度和要求。新条例重视体现诸军兵种合成的特点,尽量使用通用概念,强调共同职责,适应了信息化战争和联合作战的要求,加强了对各军兵种和执行特殊任务部队政治工作的规范和指导。
【军人誓词】(1956年2月)
1956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新兵入营后的工作和入伍宣誓的规定》,要求各部队的新兵检疫后,立即组织入伍宣誓。这是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正式颁发的第一部《军人誓词》,誓词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一条就是“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成为忠勇机智,严守纪律,遵守条例,服从命令的军人,为了保卫祖国,不惜牺牲一切”。以后,誓词经过两次修订,才是今天军人宣誓的誓词。
【豆腐块】(1960年代后期)
很多人对于军队的第一印象,大都来自被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棱角分明的被子。而2006年4月的一天,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沈阳军区某装甲团将内务设置中关于床铺设置的内容重新进行了规范。中国军营里特有的“豆腐块”在这个团里见不着了。军人的被子由美观走到追求极致,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发源于当时被誉为亚洲最干净的营区的空军大院。已经不仅仅是内务工作中的普通环节的小小被子问题引发过一些争议。能不能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已经成为一名合格军人区别于老百姓的重要标志。而“豆腐块”中所体现出的严谨、整齐划一的作风,早已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一批批走进军营的军人,并伴随他们的军旅生涯。
【供给制】(1927年)
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军队工作人员不发薪金而免费供应生活必需品和零用钱的分配制度称为供给制。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改编时即开始实行这一制度。红四军组建后,这一制度日趋完善。当时的供给制标准及做法是: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同样的伙食,发同样的零用钱。其特点是:平均供给、官兵一致。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供给标准由上下完全一样变为按等级略有区别,对某些专业技术人员还增发了津贴。“供给制”最初是在红军中实行,以后逐步推广到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供给的范围由最初官兵个人的一切给养、被服、生活用品以及零用费或“伙食尾子”,发展到后来一般包括个人的衣、食、住、行、学等方面以及子女的生活、保育费和一些零用津贴。1955年,解放军实行薪金制,供给制随之取消。
(文/后勤指挥学院教授徐平)
【国防动员委员会】(1994年)
1994年11月,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主管全国国防动员工作。随后,各军区和省(区、市)、地区、县人民政府均设立了相应的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综合、政治动员、人民武装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专业办事机构。国防动员委员会协调国防动员工作中经济与军事、军队与政府、人力与物力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平战转换能力。
(文/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万福临)
【预备役部队】(1983年)
1983年3月,解放军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预备役部队。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探索,预备役部队已经发展成一支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兵种师、旅、团和空军、海军部分专业技术兵种在内的国防劲旅。预备役部队由预备役军官和士兵组成,配备一定数量的现役军人作骨干,建设有精干的领导机关。预备役实行双重领导制度,一方面坚持军队系统的垂直领导和隶属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接受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组建预备役部队,能够实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出精兵,是保障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
(文/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万福临)
1956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新兵入营后的工作和入伍宣誓的规定》,要求各部队的新兵检疫后,组织入伍宣誓。入伍宣誓对于世界军人是通行做法,而对于中国军人则显得很新鲜。充满仪式感的军人宣誓仪式和表明决心的军人誓词让中国军人更加深刻体会到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1960年代,全军开展学习空军内务卫生的活动,各单位到当时被誉为亚洲最干净的营区的空军大院参观取经,而取经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叠被子。再后来,这种内务整理、评比便逐渐被作为一种部队基层管理、基层建设的基本内容保留下来,以至发展成一道风景。豆腐块、三个半小时、班务会,一系列从无到有的新鲜事物显示一支部队要“正规化”的迫切心情。
1981年9月,邓小平在华北某地检闭参加军事演习部队时,发表了题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讲话,2002年3月23日,江泽民签署命令,将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发布全军部队贯彻施行。次年,经过修订的条例颁行全军。三大共同条令用法规形式,把统一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固定下来,作为军队的行为准则。而新条例则加强了对各军兵种和执行特殊任务部队政治工作的规范和指导。2006年9月,在新疆考察的胡锦涛,要求部队“全面加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也是这一年,曾经是亮丽风景线的豆腐块引发争议——而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正规化”。
【共同条令】(1950年)
俗称“三大条令”,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令》,它与专门条令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我军条令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是一切条令制定和实施的依据。现行的共同条令,是1997年9月25日经中央军委常务会议通过,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于同年10月7日签署命令并颁布施行。2002年3月23日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将重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纪律条令》发布全军部队贯彻施行。解放军从创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条令建设。不同的时期,其种类和内容也不尽相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成为解放军建设的重要依据。共同条令按军队建设的需要规定了条令的立法目的、依据、适用对象和范围的量和度,以及解释权限。
【03版政工条例】(2003年12月)
1995年修订颁布的《政工条例》,在规范和指导军队政治工作,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95版基础上,2003年根据形势变化,《政工条例》经过再次修改颁行全军,旨在规范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施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和军队建设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为解放军进行政治工作的基本依据。新修订的《政工条例》,保持了原条例的框架结构,继承了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留了必须长期坚持的规定、制度和要求。新条例重视体现诸军兵种合成的特点,尽量使用通用概念,强调共同职责,适应了信息化战争和联合作战的要求,加强了对各军兵种和执行特殊任务部队政治工作的规范和指导。
【军人誓词】(1956年2月)
1956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新兵入营后的工作和入伍宣誓的规定》,要求各部队的新兵检疫后,立即组织入伍宣誓。这是解放后人民解放军正式颁发的第一部《军人誓词》,誓词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一条就是“我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成为忠勇机智,严守纪律,遵守条例,服从命令的军人,为了保卫祖国,不惜牺牲一切”。以后,誓词经过两次修订,才是今天军人宣誓的誓词。
【豆腐块】(1960年代后期)
很多人对于军队的第一印象,大都来自被叠得像豆腐块一样棱角分明的被子。而2006年4月的一天,根据上级通知精神,沈阳军区某装甲团将内务设置中关于床铺设置的内容重新进行了规范。中国军营里特有的“豆腐块”在这个团里见不着了。军人的被子由美观走到追求极致,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发源于当时被誉为亚洲最干净的营区的空军大院。已经不仅仅是内务工作中的普通环节的小小被子问题引发过一些争议。能不能把被子叠成“豆腐块”,已经成为一名合格军人区别于老百姓的重要标志。而“豆腐块”中所体现出的严谨、整齐划一的作风,早已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一批批走进军营的军人,并伴随他们的军旅生涯。
【供给制】(1927年)
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军队工作人员不发薪金而免费供应生活必需品和零用钱的分配制度称为供给制。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改编时即开始实行这一制度。红四军组建后,这一制度日趋完善。当时的供给制标准及做法是:从军长到伙夫,一律吃同样的伙食,发同样的零用钱。其特点是:平均供给、官兵一致。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供给标准由上下完全一样变为按等级略有区别,对某些专业技术人员还增发了津贴。“供给制”最初是在红军中实行,以后逐步推广到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供给的范围由最初官兵个人的一切给养、被服、生活用品以及零用费或“伙食尾子”,发展到后来一般包括个人的衣、食、住、行、学等方面以及子女的生活、保育费和一些零用津贴。1955年,解放军实行薪金制,供给制随之取消。
(文/后勤指挥学院教授徐平)
【国防动员委员会】(1994年)
1994年11月,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主管全国国防动员工作。随后,各军区和省(区、市)、地区、县人民政府均设立了相应的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本区域的国防动员工作。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设综合、政治动员、人民武装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专业办事机构。国防动员委员会协调国防动员工作中经济与军事、军队与政府、人力与物力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国防实力,提高了平战转换能力。
(文/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万福临)
【预备役部队】(1983年)
1983年3月,解放军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建预备役部队。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探索,预备役部队已经发展成一支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等兵种师、旅、团和空军、海军部分专业技术兵种在内的国防劲旅。预备役部队由预备役军官和士兵组成,配备一定数量的现役军人作骨干,建设有精干的领导机关。预备役实行双重领导制度,一方面坚持军队系统的垂直领导和隶属关系,另一方面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接受同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组建预备役部队,能够实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出精兵,是保障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
(文/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教授万福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