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青年教师作为独立学院重要的教学力量其实践教学能力的强弱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经管类 青年教师 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途径
1、引言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人才培养应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非研究型大学教师应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党的教育方针中也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方针对当面我国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这也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这同样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适应这种需要。但实际上,今天很多经管类专业的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然后进入高校,在招聘进入高校的初期,没有过多的考虑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后期也没有系统接受过实践培训,较难适应现有社会对经管类教育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建立一支符合社会对经管类教育需求的青年教师队伍,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无论对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是对应用型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言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进行研究,分别编制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以求结果更全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从化市三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共向教师发出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7份。经过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共面向学生发放问卷 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3、应用型本科经管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3.1、经管类青年教师严重缺乏专业实践经历
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缺乏接触专业实际的时间和经历。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到当前为止,您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或挂职锻炼的实践有多长”时,回答从未有过的达44%,回答一年及以下的只有20%。当问及“企业工作经验时”,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是直接从学校——学校,无任何社会工作经历。当问及“过去的一学年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情况时”,回答经常去的仅占8%,回答很少去或从未去过的高达64%。由上述调查可见,青年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经验的实践短且很少,实践动手能力无法锻炼提高,对企业现有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也会因其缺少去企业实践的机会而或多或少的出现脱节,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2、经管类青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人数较少
在调查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为36.7%。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和向被调查学校相关系部的负责人了解得知,虽然一部分有其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但有一部分教师所持有的职业技能证书与其现在所从事的专业教学关联度不大。如,教师担任行政管理类专业课程,拥有的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当前与所授专业相关的双师型教师实际所占比例可能低于36.7%。且经过进一步的访谈我们得知,这些双师型教师中,有近一半的教师仅有证而已,真正从事过实际操作的教师却少之又少,甚至在笔者调查的一所高校出现过拥有会计资格证的教师不会做账的情况。这些数据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可见,对于与专业相关联的“双师型”教师建设还有待加强。
3.3、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实验实训教师较为短缺
以能力培养尤其是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想使其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在其课程体系中必然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实训课,故也需大量能够承担实验、实训指导的专职教师。在回收的147份问卷中,当问到“在所在院系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岗位的专兼职情况时”,回答为专职岗位的仅有17.5%,其余的实验实训教师均为兼职。且在笔者所调查的学校中,由于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导致很多实习、实训老师大量短缺,出于课程必须开出的压力,部分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师是边自学边授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实训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4、独立学院经管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应用型本科经管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外部环境、学院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因此,本研究在探讨经管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时候,主要从学院内部体制、教师个体和政府这三个层面入手。
4.1、应用型本科学校抓引领,形成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4.1.1、改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重视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实施者,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用型本科高校从思想上重视,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上工作日程。为此,学校应加强引导,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知识结构,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使教师首先在思想上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认识到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现应增强自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能主动更新,善于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有效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4.1.2、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当前情况看,经管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一个原因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或质量不高。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的结构配置而呈现出的整体性结构。目前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形成了三种模式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模式。这三种模式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同组成实践教学体系。另外也有一些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出更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笔者所在的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上形成了有五个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践模块、实验教学模块、仿真实践模块、校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笔者认为这一实践教学体系能较为全面的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值得借鉴。
4.1.3、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师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人才培养和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有利,但是,也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艰辛,挂职锻炼、更新知识、掌握技能等都需要实践和精力。学校应制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减少课时量,在挂职锻炼期间,为教师保留全额工资福利和岗位津贴,并给与一定的交通和伙食补贴,使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经济上不受损失,职称评定、年底考核等有倾斜,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此来激发教师主动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4.1.4、改革教师考核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教师考核体系上,逐渐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核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把教师实践技能作为职称晋升的评审条件之一,适当减低学术要求,以促进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还可以将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效益纳入教师评价体系,鼓励横向课题研究。
4.1.5、采取措施,促进青年教师进行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整合不同体系资源,从而实现产学研产出的最大效应。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建立高校、企业、行业联合的合作机制。
具体来讲可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出去”就是指校企合作中的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推广、管理、服务等各个实践环节,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学校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及时调整教学大纲,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请进来”是指由学院聘请合适的企业人士到校授课,让专业教师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掌握企业用人需求的状态信息和需求,以把握学生的培养方向,也增加了青年教师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专家们,让他们参与到实践性环节的课程教学中,这样不仅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4.1.6、创造氛围,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应用本科院校应从实际出发鼓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在科研经费、科研奖励等方面制定鼓励政策。如,可在学校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实施经费上的支持,并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给与指导;学院领导可亲自带队到企业联系科研课题;应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门的研究场所和设备等等。这些措施在大大提高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可以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4.2、青年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4.2.1、强化实践教学能力自主培养的意识
首先青年教师要不断增强更新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行业最新发展动向,才能适应不断更新的时代需求。青年教师应意识到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的潜在危害,如专业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学生的教学效果等,应主动的、积极的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4.2.2、青年教师要善于教学反思
高等院校是担负着直接把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培养工业建设工程师的任务。个体实践,就是教师亲身体现教学实践,将外在的实践知识内化为内在的个体实践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验证和创新。对实践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是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迈向成熟的体现之一。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应养成对教学研究过的东西进行反思的习惯。这种反思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反思,要总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反思,主要指在内容设置上是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知识点和学生融为一体;教学效果的反思,反思整个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以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关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特殊需求,用以改进整体教学设计。
4.3、政府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策略
政府可根据自身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等职能,为促进校企合作,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一是建立/动力机制。通过政策导向,甚至可通过对职业教育立法的形式,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原则加以确立,给予企业适当的补贴或税收上的优惠,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学校的双赢互动发展提供政策法律保障。二是由地方政府出面牵头,签订地方与院校全面合作协议,支持辖区内企业与院校开展产学研等全方位合作;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选择一批在行业中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作为教师实践基地,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建立专业教师职业资格培训制度。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系统指导,专业培训,统一发证,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服务;四是打破企事业人才身份界限和企业人才向事业流动的壁垒,允许企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高校任教,充实高校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索[J].高教探索,2007,(2).
[2]R.J.斯腾伯格,J.A.霍瓦斯.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
[3]许琰.浅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难的瓶颈[J].江南论坛,2007,(11).
[4]刘芝芹,赵龙庆,贺斌,李雪梅.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河北农业科学2008.
作者简介:
黄牧乾(1982—)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
关键词:经管类 青年教师 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途径
1、引言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人才培养应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尤其是非研究型大学教师应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党的教育方针中也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方针对当面我国教育工作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这也要求高校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这同样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适应这种需要。但实际上,今天很多经管类专业的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毕业,然后进入高校,在招聘进入高校的初期,没有过多的考虑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后期也没有系统接受过实践培训,较难适应现有社会对经管类教育的要求。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就业难的问题。所以,建立一支符合社会对经管类教育需求的青年教师队伍,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无论对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是对应用型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言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进行研究,分别编制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以求结果更全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从化市三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共向教师发出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7份。经过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47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共面向学生发放问卷 100份,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为97份,有效回收率为97%。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3、应用型本科经管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3.1、经管类青年教师严重缺乏专业实践经历
由于多种原因,当前应用型本科青年教师缺乏接触专业实际的时间和经历。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到当前为止,您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或挂职锻炼的实践有多长”时,回答从未有过的达44%,回答一年及以下的只有20%。当问及“企业工作经验时”,有近一半的被调查者是直接从学校——学校,无任何社会工作经历。当问及“过去的一学年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情况时”,回答经常去的仅占8%,回答很少去或从未去过的高达64%。由上述调查可见,青年教师接触专业实践经验的实践短且很少,实践动手能力无法锻炼提高,对企业现有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也会因其缺少去企业实践的机会而或多或少的出现脱节,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2、经管类青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人数较少
在调查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为36.7%。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和向被调查学校相关系部的负责人了解得知,虽然一部分有其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但有一部分教师所持有的职业技能证书与其现在所从事的专业教学关联度不大。如,教师担任行政管理类专业课程,拥有的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当前与所授专业相关的双师型教师实际所占比例可能低于36.7%。且经过进一步的访谈我们得知,这些双师型教师中,有近一半的教师仅有证而已,真正从事过实际操作的教师却少之又少,甚至在笔者调查的一所高校出现过拥有会计资格证的教师不会做账的情况。这些数据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不足。可见,对于与专业相关联的“双师型”教师建设还有待加强。
3.3、具有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实验实训教师较为短缺
以能力培养尤其是以专业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想使其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在其课程体系中必然需要有相当数量的实验、实训课,故也需大量能够承担实验、实训指导的专职教师。在回收的147份问卷中,当问到“在所在院系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岗位的专兼职情况时”,回答为专职岗位的仅有17.5%,其余的实验实训教师均为兼职。且在笔者所调查的学校中,由于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导致很多实习、实训老师大量短缺,出于课程必须开出的压力,部分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师是边自学边授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实训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4、独立学院经管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应用型本科经管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外部环境、学院以及自身的不懈努力。因此,本研究在探讨经管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的时候,主要从学院内部体制、教师个体和政府这三个层面入手。
4.1、应用型本科学校抓引领,形成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4.1.1、改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重视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实施者,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应用型本科高校从思想上重视,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上工作日程。为此,学校应加强引导,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同度,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知识结构,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使教师首先在思想上更新观念。提高教师对认识到教师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实现应增强自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能主动更新,善于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并有效转化为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4.1.2、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当前情况看,经管类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一个原因是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或质量不高。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的结构配置而呈现出的整体性结构。目前多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形成了三种模式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模式。这三种模式不是对立的,而是共同组成实践教学体系。另外也有一些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出更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笔者所在的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管理系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原有的实践教学体系上形成了有五个模块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实践模块、实验教学模块、仿真实践模块、校外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笔者认为这一实践教学体系能较为全面的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值得借鉴。
4.1.3、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教师主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人才培养和教师自身的发展都有利,但是,也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艰辛,挂职锻炼、更新知识、掌握技能等都需要实践和精力。学校应制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实施办法,减少课时量,在挂职锻炼期间,为教师保留全额工资福利和岗位津贴,并给与一定的交通和伙食补贴,使教师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经济上不受损失,职称评定、年底考核等有倾斜,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此来激发教师主动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4.1.4、改革教师考核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在教师考核体系上,逐渐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考核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把教师实践技能作为职称晋升的评审条件之一,适当减低学术要求,以促进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还可以将科研成果的社会应用效益纳入教师评价体系,鼓励横向课题研究。
4.1.5、采取措施,促进青年教师进行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将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整合不同体系资源,从而实现产学研产出的最大效应。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积极搭建实践平台,建立高校、企业、行业联合的合作机制。
具体来讲可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出去”就是指校企合作中的专业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推广、管理、服务等各个实践环节,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学校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克服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弊端,及时调整教学大纲,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请进来”是指由学院聘请合适的企业人士到校授课,让专业教师对社会生产实践的发展动态有所了解,掌握企业用人需求的状态信息和需求,以把握学生的培养方向,也增加了青年教师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聘请企业中有经验的专家们,让他们参与到实践性环节的课程教学中,这样不仅使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也可以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4.1.6、创造氛围,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应用本科院校应从实际出发鼓励教师承担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在科研经费、科研奖励等方面制定鼓励政策。如,可在学校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实施经费上的支持,并组织有经验的教师给与指导;学院领导可亲自带队到企业联系科研课题;应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门的研究场所和设备等等。这些措施在大大提高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升,可以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
4.2、青年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4.2.1、强化实践教学能力自主培养的意识
首先青年教师要不断增强更新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行业最新发展动向,才能适应不断更新的时代需求。青年教师应意识到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的潜在危害,如专业发展、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学生的教学效果等,应主动的、积极的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4.2.2、青年教师要善于教学反思
高等院校是担负着直接把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培养工业建设工程师的任务。个体实践,就是教师亲身体现教学实践,将外在的实践知识内化为内在的个体实践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味着验证和创新。对实践教学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反思,是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迈向成熟的体现之一。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应养成对教学研究过的东西进行反思的习惯。这种反思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反思,要总结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其效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更好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反思,主要指在内容设置上是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知识点和学生融为一体;教学效果的反思,反思整个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以采取措施弥补不足,关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特殊需求,用以改进整体教学设计。
4.3、政府提升青年教师实践教学策略
政府可根据自身的宏观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等职能,为促进校企合作,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一是建立/动力机制。通过政策导向,甚至可通过对职业教育立法的形式,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原则加以确立,给予企业适当的补贴或税收上的优惠,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学校的双赢互动发展提供政策法律保障。二是由地方政府出面牵头,签订地方与院校全面合作协议,支持辖区内企业与院校开展产学研等全方位合作;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选择一批在行业中有代表性的骨干企业,作为教师实践基地,为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建立专业教师职业资格培训制度。引导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系统指导,专业培训,统一发证,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服务;四是打破企事业人才身份界限和企业人才向事业流动的壁垒,允许企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高校任教,充实高校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索[J].高教探索,2007,(2).
[2]R.J.斯腾伯格,J.A.霍瓦斯.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1).
[3]许琰.浅谈如何突破职业教育教师下企业难的瓶颈[J].江南论坛,2007,(11).
[4]刘芝芹,赵龙庆,贺斌,李雪梅.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河北农业科学2008.
作者简介:
黄牧乾(1982—)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