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谜大西洲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或许听说过大西洲的传闻。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大西洋中有个大西洲,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居民富足。可在10000多年前的某一天,大祸突然降临了这块不幸的土地,它在一夜之间沉入了洋底,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柏拉图留下的悬案
  
  在西方,大西洲传说的最早记载,来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的“蒂迈欧篇”等著作。据说柏拉图母亲的先祖梭伦,大约在公元前570年到了埃及。他从埃及的祭司那儿听到了许多关于古埃及、古希腊和大西洲的传说,还亲自见到了文学记载。也许由于柏拉图先从母亲那里听到了大西洲的故事,因而后来在他周游地中海沿岸国家的12年中,也曾到过埃及。不清楚的是,他是否在埃及也看到了有关大西洲的文字记载,但是在他回国后隔了50年,柏拉图才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了大西洲。按照他先祖梭伦的说法,大西洲在直布罗陀海峡的西边,首任国王叫阿特兰特(与大西洋西文发音——阿特兰基达同字根)。在希腊神话中,阿特兰特是海神波赛当的儿子。埃及的祭司告诉梭伦,大约在9000年前,大西洲几乎在一夜之间沉入了海底。柏拉图在书中除了讲到大西洲之外,还提到在大西洋的西边还有另一块与欧洲相对的大陆。也就是说,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埃及人不仅知道大西洲的兴亡,并已经知道了美洲的存在,而且得自他们祖先的口传,实在不可思议!
  当然,柏拉图对自己的所闻也经过了长期的思考,要不怎会经过50年之后,到了晚年才以文字公诸与众呢!
  
  故事真实性引发的争辩
  
  柏拉图的宣布一经问世,关于大西洲之说就立刻形成了支持与怀疑两个营垒。作为柏拉图的同代好友,著名的学者和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就持反对态度,他发表了为后世传颂的名言:“柏拉图是我的执友,但真理更加重要”,“谁制造了这一虚构,谁就得为之消除”。反对者一个接着一个,支持者也一代跟着一代,一直到今天,争辩仍在继续。
  柏拉图为什么直到晚年才把50多年前就知道的传闻写入书中呢?原来公元前373年希腊发生大地震,使代里克城沉入了科林斯湾的水下。柏拉图也许认为,大西洲的沉没可以用同样的原因作出解释。也正因为这类地震事件,使以后不少人包括专家学者,相信了大西洲的存在和消失。后来的希腊学者柏洛克尔(公元410~485年)发现,最初一批柏拉图的追随者之一克伦多尔为了证实柏拉图的观点无误,曾专程前往埃及寻找记载大西洋的文字依据。他也确实在埃及的赛斯城里再次听到了祭司的复述,并见到了记载这一事件的石碑。遗憾的是,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埃及的这些石碑。
  还有一些史实也令人称奇,在古希腊的神话中也有关于大西洲的故事。传说在远离直布罗陀海峡的西边有一组群岛,岛上有座美妙绝伦的赫斯珀里得斯圣园,属于阿特兰特的女儿们,园里种着金苹果,由巨龙拉东守护。赫斯珀里得斯就是大西洲在神话中的名字。
  总之,无论你信与不信,关于大西洲的故事至今已流传了24个世纪,有数以千计的文章加以论辩,甚至至今仍有人在孜孜不息地探索。
  
  大西洲存在与沉没的依据
  
  相信大西洲存在的人们一直在寻找它的踪影,但到哪里去找呢?较多的人认为当然应在大西洋里,但也有人主张在地中海寻找。
  持后一种见解的依据是,大西洲的沉没与希腊桑托林岛的火山爆发有关,这次爆发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500年,在地中海周边的沉积物中都能找到这次火山灰。火山灰随风飘到埃及上空,像天幕那样遮住了太阳,连白天也见不到阳光,这就是被称为“埃及的长夜”现象。这一灾难使埃及2年里农业无收,导致了文明的严重衰败。这样的解释在年代上与柏拉图说的相差太远。但持此观点的人解释说,那是因为柏拉图的先祖梭伦在看碑文时,对埃及文字不够熟悉,把900当成了9000,是多了1个零的错误而造成的。如果把900再加上梭伦到达埃及是公元前570年,两者相加,不正好与1500年相近吗?这种解释自然太没有根据了。更何况,那时的埃及人和希腊人都知道这次火山爆发,可他们并不把此事与大西洲的沉没联系在一起。
  主张大西洲存在大西洋的人们,他们中多数人认为应到直布罗陀以西约400公里的安佩尔水下高地或者是亚速尔群岛那儿去寻找。因为现代科技已能确证,安佩尔高地是火山活动所造成的。美国和前苏联的地质学家一致认为,在12000年前,这些水下山脉曾是海岛。但那时岛上是否有人类居住,却没能找到证据。在亚速尔群岛的可能性更大,地质学家发现,这一群岛所属的水下山脉正好处在非洲、欧亚和北美洲三大板块的接合处,火山活动相当频繁。岛上有红、白、黑3种色彩的岩石,而柏拉图描写大西洲的建筑正好是用这3种颜色的岩石建造的。至今在岛上还保留有这3种颜色构建的古建筑残垣,这些似乎都成了这种解释的旁证。此外,亚速尔群岛的火山至今仍很活跃,使周边一些地方上升、另一些地方下沉。地质构造的研究发现,在1万多年前,这里曾经历过2次大的地壳下沉,一次是公元前1.3~1万年,第二次是公元前9000~8000年,这后一次尤其猛烈。如果大西洲确实在这一区域,这后一次就可能是大西洲覆灭真正的原因。
  
  沉没之谜另有其说
  
  近代也有人认为大西洲的沉没未必一定是地壳运动所导致,而可能是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德国的莫克便是持此观点的代表.他认为公元前9000年左右,一颗重约2×1012吨的小行星撞存了佛罗里达附近的海上。行星撞地前还炸裂成多块碎体,有两块大的碎片落在了大西洋,掀起的巨浪荡涤了大西洋周边的文明,大西洲更不能幸免。行星撞击还激活了大西洋海底的火山,引发了一连串的地壳运动,这两大灾变都可能导致了大西洲的复灭。莫克甚至在美洲马稚人那里得到了小行星撞击的准确时间是公元前8499年6月5日13时,据说马稚人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了新的纪元。在美洲的土著居民中也流传着东边有块大陆在古代沉入了水下的故事。地质研究确实也发现,约在10500年前,在北美洲有一大批动物物种突然灭绝,如剑齿象、犸猛、貘等等。学者们曾一度疑惑不解,原因何在?莫克的解释是,行星撞地掀起了大量的灰尘,因而使得地面久久见不到阳光,植物枯萎、动物也就冻饿而死。俄国人也发现,西伯利亚的犸猛也是在这一时期灭绝的,在发现犸猛遗骸的地质层里也存在有薄薄的蓝色泥层,经测定是那次撞击后的尘埃沉积。以后又在爱尔兰的湖泥沉积中找到了火山灰,年龄测定是1.18万年。地质年代测定的误差有6%,所以此数与上述1.05万年都在测定误差范围之内,与莫克所说的时间是相近的。
  天灾造成史前文明的消亡已是近代科学界公认的原因之一,因此大西洲如果确实在1万多年前辉煌过,那也并不使人意外。
  柏拉图留下的这一千古之谜,已令世人困惑了2400多年。或许大西洲根本就不存在,要不在科技已如此发达的今天,怎么会一直没有找到它的踪影?但信徒仍一代接着一代。我们说,或许大西洲纯属虚构,但毕竟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秘闻中一个著名插曲,了解一下这一命题的来龙去脉,有益无害。
其他文献
厨房的设计    厨房的设计应从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方便使用来考虑;燃气灶、操作台的高度,以距地面0.8米为宜;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并考虑是否防火抗热、易于清洁,地面材料要考虑防滑;厨房设计不应影响厨房的采光、通风、照明等效果;抽屉开启方便,利用空间大;吊柜挂件藏而不露,台面胶合紧密,在布置安装灶具、抽油烟机、热水器等设备时,充分考虑这些设备的安装维修及使用的安全。    家庭绿化小知识    将0
期刊
魏道培/编译  1994年l 2月8日深夜,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天文台,5l岁的大卫·巴拉姆正独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突然一条紧急信息出现在显示屏上。这是远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天文学家吉姆·斯克迪发来的电子邮件:“一巨大的天体正划过太空向地球冲来!”  这也意味着,攻击地球的流星正逐渐增多。根据数据发现,足有一幢房子大的天体正以每小时lO.8万公里的速度冲向地球,斯克迪马上计算出,还有14小时,这颗天
期刊
充满新意的水移画    如何使家居情趣化,除了艺术装饰、盆景设置以外,水移画也是目前一种营造居室情趣既简便又有良好效果的方法。  水移画,顾名思义,即浸水后可以移动的画,它采用高科技材料纸预先绘制而成,可以在瓷砖、玻璃、木板、皮革、金属、塑料等坚实平滑的表面上随意粘贴。与传统的不干胶贴画相比,这种画的画面更逼真、更清晰,效果完全可以与绘画相媲美。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各自喜好进行选择。如果您是新婚燕尔,
期刊
北 汉 编译  当今世界有2700多个民族。虽然大多数民族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但也有少数民族至今还处于原始生活状态,保持着极其奇特的生活习俗。  在墨西哥马德雷山区的原始森林里,至今还隐居着一个奇怪的部落——“盲族”,顾名思义,部落里的300多人全部都是瞎子。这些盲人并非先天失明,刚出生的时候也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过了3个月后就逐渐地失明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对这一奇特的现象。科学家们经过
期刊
地球表面71%的面积是海洋,其“可耕”面积大约是陆地的15倍,海洋能提供的食物要比陆地全部可耕农田提供的食物多上千倍。如果从其中提取蛋白质,该是多么丰富的蛋白质源啊!  海洋中可作为人类蛋白质源的食品很多,大体上可分四类:  鱼类 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其热量不亚于牛、羊、猪肉,尤其是蛋白质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很高。  海洋鱼类多达1500余种,蛋白质含量按干物质计算,都在80%~90
期刊
冬令是进补的好时机,许多人在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的今天,不分春、夏、秋、冬四季都在进补,以为这样可以保证身体健康和长寿。但是,就像俗话所说的:“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要想健康长寿,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锻炼、情绪乐观、劳逸结合、饮食科学、滥用补药对健康有害无益。  市场上出售的补药种类繁多,如人参、鹿茸、洋参、枸杞、蜂王浆、眼耳以及这类药物的中成药制剂等等。许多人由于不懂得各类补药的适
期刊
逢年过节,常见到有人在饭后1小时左右,突然出现头晕脑胀、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颌发抖、心慌气喘、心跳加速、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等一系列症状而到医院就诊。营养学家和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的现代“文明病”。是因为食用美味佳肴过量而引起的,故起名为节日“美味综合症”。  美国内科医学专家赫曼·考茨克通过对10H0余例病人的临床统计分析和理化检验结果证明,在病人食人的鸡、鸭、鱼、肉等食品中
期刊
古语说:“才子佳人”、“郎才女貌”,它反映了中国文化史上对男女两性价值取向的差异。古人对男子往往并不过分看重容貌,从有文字时代说起,这“男”字乃是由“田”与“力”构成,在远古时代,五大三粗、胜任艰苦的田间劳作就是个好男儿。到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盛行以后,学富五车、下笔成章,有望进入仕途则是好男儿的标准,因此就有了“才子佳人”之说。但是,尽管如此,翻检古籍,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不少关于美男子的记载。 
期刊
我国古代对死者进行祭奠时,有许多仪式,其中对死者致以哀悼所读的祭文,就是一种重要的祭礼仪式。这一仪式演变至今,就是现在开追悼会时所致的“悼词”。  悼词古代称祭文,也称吊文和诔辞。现在我们统称悼词,但在古代是有区别。  祭文是祭奠亲友的辞文,但在最早仅止于告飨而已,到中世纪后在祭文中常兼有赞美死者的言辞,以此寓托哀伤之意。文章多为韵语、俪语,后来也间有散文体裁。  祭文最早是由祝文而来,“祝”是指
期刊
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一直是个困扰全球的问题。由于燃烧各种燃料,人类每年要向地球大气层以二氧化碳形式排放大约55亿吨碳。这些二氧化碳一部分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吸收,而大部分留存在大气中造成温室效应。按照目前向大气层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在未来的百年内,地球平均气温将会升高2.5摄氏度,引起剧烈的温室效应,致使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  那么能不能想办法把二氧化碳安置到某个地方,即使是暂时性的也好呢?早在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