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因此,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发展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从根本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中小学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对策
引言: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根本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立足生存并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我们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广大家长和无数学子的殷殷渴望。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改革发展,提高未来国民素质,培养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是加强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愈加重视,不断加大教育投资,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中小学教育整体薄弱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农民、农业及教育的长远发展服务,是我们教育人亟待解决的任务。
1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亿万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农村家庭脱贫的希望,“扶贫先扶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对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论断之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的知识教育,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农村中小学教育对国家、民族来说,不仅担负着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重任,更是实现贫困脱贫、国富民强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2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农村生源流失严重
农村生源流失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基础生源的流失,也可以说是适龄生源的流失。这是一种宏观视角下的观察——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尤其是大量农村年轻人在城市立业、定居和生子,农村适龄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逆的趋势。其二,则是优质生源的流失。客观来说,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优质师资资源匮乏,这也导致学生及其家长不得不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
2.2 农村教育投入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投入水平相对低于城镇水平,远不能满足于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有很多农村校园陈旧、设施简陋,教学设备缺乏,没有像样的图书室和操场,基本的体音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都不完备,甚至没有足够的教师办公室。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地区教师的收入普遍较低,导致农村教师流失,对师资队伍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少经济落后的地区为了减少教育投入,不按编制配置农村公办教师,在偏僻落后的农村,一些学校只能聘用代课教师,以此来维持教育的运行。在这样的状态下,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2.3 留守兒童过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许多孩子则留在农村由祖辈监护,导致许多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环境严重缺失。留守孩子过早地离开父母,使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教育出现了空白;且留守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祖辈,他们文化学识有限,对留守孩子在思想和学习上所遇到的困惑不能及时给予帮助。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祖辈的溺爱、迁就使大部分留守孩子性格自卑、内向孤僻,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对老师的教诲充耳不闻,甚至排斥。“隔代监护”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学习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对策
3.1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如果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0.1个百分点,新增的经费就能满足乡村教师收入翻番的资金需求。但农村孩子们的教育缺的不仅仅是老师,而是好老师以及与教育相配套的教育硬软件。有限的教学资源和落后的科技手段很难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并且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教学效果不理想。农村学校要加强中小学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完善图书室、电脑室,并建设安全的学生运动场地。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和城区学校同样的教学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也要改善教师的办公住宿条件。
3.2 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
加强学校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性措施。农村中小学管理模式、理念、方法同城市相比是较为落后的。若要改革学校的管理,更新观念,改变管理模式,必须要加大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力度。首先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着重抓好备、教、辅、研、考等方面的工作,校长不仅要任课,还要经常听每一位老师的课,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课后总结并相互指出他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营造积极和谐的教研氛围。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业务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并合理安排教学工作量,加大激励制度,对工作态度端正、积极进取的教师给予晋级的机会,对工作态度散漫的教师要适当批评。并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联系,鼓励城区教师下乡支教,并提高农村教师工作待遇,边远地区教师的特殊津贴要按时发放,完善绩效工作发放制度,并做到账务公开,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留住年轻骨干教师。
4 结语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范钦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5):205.
[2]王茂远,闫秀爱.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作者简介:石福月(1970-),汉族,河南省濮阳市人,大专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河南濮阳 457500)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对策
引言:教育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根本事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立足生存并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我们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广大家长和无数学子的殷殷渴望。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的改革发展,提高未来国民素质,培养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用人才,是加强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愈加重视,不断加大教育投资,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农村中小学教育整体薄弱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农民、农业及教育的长远发展服务,是我们教育人亟待解决的任务。
1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亿万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农村家庭脱贫的希望,“扶贫先扶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对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论断之一。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优质的知识教育,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决策。农村中小学教育对国家、民族来说,不仅担负着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重任,更是实现贫困脱贫、国富民强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2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2.1 农村生源流失严重
农村生源流失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基础生源的流失,也可以说是适龄生源的流失。这是一种宏观视角下的观察——伴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尤其是大量农村年轻人在城市立业、定居和生子,农村适龄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不可逆的趋势。其二,则是优质生源的流失。客观来说,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优质师资资源匮乏,这也导致学生及其家长不得不选择更好的教育资源。
2.2 农村教育投入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投入水平相对低于城镇水平,远不能满足于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有很多农村校园陈旧、设施简陋,教学设备缺乏,没有像样的图书室和操场,基本的体音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都不完备,甚至没有足够的教师办公室。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地区教师的收入普遍较低,导致农村教师流失,对师资队伍的稳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少经济落后的地区为了减少教育投入,不按编制配置农村公办教师,在偏僻落后的农村,一些学校只能聘用代课教师,以此来维持教育的运行。在这样的状态下,教育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2.3 留守兒童过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许多孩子则留在农村由祖辈监护,导致许多农村孩子家庭教育环境严重缺失。留守孩子过早地离开父母,使他们的家庭及亲情教育出现了空白;且留守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祖辈,他们文化学识有限,对留守孩子在思想和学习上所遇到的困惑不能及时给予帮助。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祖辈的溺爱、迁就使大部分留守孩子性格自卑、内向孤僻,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对老师的教诲充耳不闻,甚至排斥。“隔代监护”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学习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对策
3.1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提出,如果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0.1个百分点,新增的经费就能满足乡村教师收入翻番的资金需求。但农村孩子们的教育缺的不仅仅是老师,而是好老师以及与教育相配套的教育硬软件。有限的教学资源和落后的科技手段很难实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并且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教学效果不理想。农村学校要加强中小学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完善图书室、电脑室,并建设安全的学生运动场地。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和城区学校同样的教学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也要改善教师的办公住宿条件。
3.2 加强学校的科学管理
加强学校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性措施。农村中小学管理模式、理念、方法同城市相比是较为落后的。若要改革学校的管理,更新观念,改变管理模式,必须要加大教学质量形成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力度。首先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着重抓好备、教、辅、研、考等方面的工作,校长不仅要任课,还要经常听每一位老师的课,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课后总结并相互指出他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营造积极和谐的教研氛围。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业务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育。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并合理安排教学工作量,加大激励制度,对工作态度端正、积极进取的教师给予晋级的机会,对工作态度散漫的教师要适当批评。并加强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联系,鼓励城区教师下乡支教,并提高农村教师工作待遇,边远地区教师的特殊津贴要按时发放,完善绩效工作发放制度,并做到账务公开,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留住年轻骨干教师。
4 结语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范钦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5):205.
[2]王茂远,闫秀爱.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管理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作者简介:石福月(1970-),汉族,河南省濮阳市人,大专学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河南濮阳 45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