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教师要培养挖掘出每位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每位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想别人未想之事,敢走别人未走之路。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中的“想想议议”、“STS”、“动手动脑学物理”等内容,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想想议议”的应用
教材中的“想想议议”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议,想得越丰富,议得越深刻,创新的灵感也就越多。
案例1:学了固体压强一节的“想想议议”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掉入冰洞中的人,你如何去救他会更安全些?有的同学说铺上木板从木板上走过去,还有的说从冰上爬过去,还有的说是让体重小的去救等,他们想的都有道理。
案例2:学了浮力的应用一节的“想想议议”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活中的潜水艇是怎样实现它的上浮下沉的?你能制作一个潜水艇模型吗?于是几位同学在课下用了一只试管、一个钻了两个孔的橡皮塞、两个短玻璃管、两个长度适当的软胶管、一个注射器、一段铁丝,就成功制作了一个潜水艇模型。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做了实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意识。
2.“STS”的应用
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STS”中科学家的故事和一些科学发明、发展史,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不仅介绍了科学家们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辛苦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还介绍了他们奇特的思维和超人的见解,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导致了机械摆钟的发明,“STS”里面还有一些内容,是为了向学生展示现代科技的成果和应用,里面本身就包含许多创新的思想和创新成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理想材料。
案例1:学习了“其他简单机械”一节的科学世界后,我鼓励学生要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班学生小明他知道使用斜面省力,于是他在家里的台阶处搭了几块木块,这样他奶奶坐上轮椅就可自己上来下去。还有一次,他看到爸爸在用一个扳手拧螺丝,用好大劲也拧不下来,他赶快找来一根长套管套在扳子柄上,用了不大的力就解决了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小明的创新思维。
案例2:学习了“杠杆”一节后的科学世界“曹冲称象”后,学生明白了只要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足够大,就可用较小的力称出较重物体的重量。在课下,有的用一个弹簧秤和一根细杆称出了大西瓜的重量,有的称出了满满一书包书的重量等等。可见这都是受“科学世界”的影响。
3.“探究实验”的应用
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然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在教材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创新了一些新实验:
案例:在学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木块和一个长方体铁块放在长木板上,怎样探究哪个下底面更粗糙。
同学们经过分组讨论后,进行探究,不仅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而且经历了探究过程,兴趣高涨,收益匪浅。
總之,在利用物理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提倡讨论式、探究式、实践式学习;培养学生学思结合,贯彻物理学方法的能力;消除思维定式,发展学生的思维的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镇中学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中的“想想议议”、“STS”、“动手动脑学物理”等内容,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1.“想想议议”的应用
教材中的“想想议议”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议,想得越丰富,议得越深刻,创新的灵感也就越多。
案例1:学了固体压强一节的“想想议议”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了掉入冰洞中的人,你如何去救他会更安全些?有的同学说铺上木板从木板上走过去,还有的说从冰上爬过去,还有的说是让体重小的去救等,他们想的都有道理。
案例2:学了浮力的应用一节的“想想议议”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活中的潜水艇是怎样实现它的上浮下沉的?你能制作一个潜水艇模型吗?于是几位同学在课下用了一只试管、一个钻了两个孔的橡皮塞、两个短玻璃管、两个长度适当的软胶管、一个注射器、一段铁丝,就成功制作了一个潜水艇模型。并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做了实验,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创新意识。
2.“STS”的应用
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STS”中科学家的故事和一些科学发明、发展史,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不仅介绍了科学家们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辛苦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还介绍了他们奇特的思维和超人的见解,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伽利略对摆动的探究导致了机械摆钟的发明,“STS”里面还有一些内容,是为了向学生展示现代科技的成果和应用,里面本身就包含许多创新的思想和创新成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理想材料。
案例1:学习了“其他简单机械”一节的科学世界后,我鼓励学生要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班学生小明他知道使用斜面省力,于是他在家里的台阶处搭了几块木块,这样他奶奶坐上轮椅就可自己上来下去。还有一次,他看到爸爸在用一个扳手拧螺丝,用好大劲也拧不下来,他赶快找来一根长套管套在扳子柄上,用了不大的力就解决了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小明的创新思维。
案例2:学习了“杠杆”一节后的科学世界“曹冲称象”后,学生明白了只要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足够大,就可用较小的力称出较重物体的重量。在课下,有的用一个弹簧秤和一根细杆称出了大西瓜的重量,有的称出了满满一书包书的重量等等。可见这都是受“科学世界”的影响。
3.“探究实验”的应用
教材中的探究实验为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然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我在教材探究实验的基础上,创新了一些新实验:
案例:在学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以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木块和一个长方体铁块放在长木板上,怎样探究哪个下底面更粗糙。
同学们经过分组讨论后,进行探究,不仅掌握了控制变量法,而且经历了探究过程,兴趣高涨,收益匪浅。
總之,在利用物理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提倡讨论式、探究式、实践式学习;培养学生学思结合,贯彻物理学方法的能力;消除思维定式,发展学生的思维的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山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