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欧的概念带有历史的延续性,可以上溯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罗马帝国的幻影影响着现代欧洲人,包括东欧人与西欧人,或许这是欧洲联盟的一个政治动力。东欧又是20世纪冷战时期的一个人为产物。然而,即使在冷战时期,东欧人回归西方文明的愿望也没有破灭,而是深深地埋藏在心里。欧洲联盟对于西欧而言是东扩,对于东欧来说是回归,他们都是欧洲人,都希望在欧洲这个大屋底下生活,他们要去创建一项无法预期的伟大的工程......在我们组织这期《封面话题》时,我有幸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前欧洲研究所所长、著名的欧洲学专家陈乐民先生。陈先生从近二十个世纪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中,为我们梳理出一条欧洲风云变幻的清晰脉络,一条东欧与西欧由分到合的脉络。
下同的文字是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的。
东欧与西欧的概念是在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时渐渐明确起来的
东欧与西欧的概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冷战时期形成的。冷战使得东欧与西欧之间的区别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一提起西欧,便是资本主义的西欧,东欧就是社会主义的东欧。可见,这种提法带有时代的烙印。其实,东欧与西欧的概念有其历史文化的成因,可以上溯至西罗马帝国灭亡,即公元500年左右。当时,北方的日尔曼民族大规模向南侵袭,于公元476年灭掉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还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拜占庭帝国。东欧与西欧的概念就是在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时渐渐明确起来的。
当时拜占庭帝国地靠希腊、土耳其,南邻阿拉伯半岛,其文化是很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宗教也一分为二,西边信奉基督教,东边信奉以基督教血脉为基础的东正教,其实也属基督教,只因为在东半部,所以叫东正教,又因为它认定自己是正统的,所以又叫正教,与西方的基督教有分庭抗礼的意思。拜占庭帝国当时确实很繁荣。西罗马帝国临近灭亡时,西罗马帝国的几代皇帝已渐渐地向东罗马帝国转移,如把君士坦丁堡当做他们经常居住的地方。再加上与南部阿拉伯小亚细亚的文化交融,拜占庭帝国所覆盖地区的文化、经济的辉煌程度是压倒西半部的。也就是说,早期东欧比西欧繁荣。公元10~13世纪,拜占庭帝国达到繁荣顶端。
到了十二三世纪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西欧成为神圣日尔曼罗马帝国。之所以叫神圣日尔曼罗马帝国有两层意思,一是它秉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当时罗马帝国是覆盖全欧的一个大的概念。二是日尔曼族当家,因为日尔曼民族归依了基督教,并且把基督教看做是自己的国教,所以名称前面要加神圣,合起来就叫神圣日尔曼罗马帝国,或者叫日尔曼神圣罗马帝国。神圣日尔曼帝国(西欧地区)建立以后日渐繁荣。而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东欧地区)则江河日下,日渐衰微。到13~14世纪时,西欧地区处在中世纪和近世纪的门槛,并已逐渐走向近代文明。史学家一般把当时意大利诗人但丁作为一个象征。但丁有两部有影响的著作《神曲》和《新生》,反映了在基督教文明统治之下,一些先知先觉已表达出他们对一个新的世纪、一个新的世界的向往,他们的行为是不自觉的。恩格斯讲,但丁是12世纪,即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世纪最初的一个诗人。恩格斯对但丁的认识已成为西方史学家的一个共识。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西欧进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相对于原有的欧洲,西欧这一时期在几个方面出现了飞跃。如航海运动。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达伽马航行到东方印度洋,麦哲伦绕地球一周。再如天文革命。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了以前的地心说,这是天文领域里的革命,它推进了西欧科学的发展,也可以说从此西欧有了科学思维。还有,16世纪宗教革命。宗教革命针对的是教会的腐败、教会的压迫,宗教革命从德国兴起以后,普及到法国,成为欧洲西半部的一种运动,从此,基督教分成新旧两派,旧派叫天主教,新派叫基督教,实际上都是基督教。新教去掉了天主教时期的繁文缛节,是一次思想的革命,也是一次社会革命。因为当时人人都相信宗教,都是教徒,所以这场宗教革命对社会的思想有很大冲击,把整个社会思想向前推进一大步。总之,文艺复兴不仅仅是达芬奇,拉菲尔等艺术家的复兴,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一个从13世纪到16世纪,甚至于17世纪的时代,这个时代包括航海的探险精神,天文革命的科学思维,宗教革命的社会跃进等。
那么,此时东欧地区发生了什么呢?由于日尔曼民族没有冲击到东欧地区,东欧地区主要民族是斯拉夫民族。斯拉夫人希望组成一个统一的斯拉夫国家,但这是不可能的。西欧有可能进步到日尔曼为主的日尔曼神圣罗马帝国,但东欧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相对应的斯拉夫帝国。因为斯拉夫的民族太复杂,斯拉夫只是一个统称,包括有各种各样的斯拉夫派别。正是在西欧进入文艺复兴的时候,东欧即拜占庭帝国已衰落下来。到15世纪,土耳其帝国灭掉了拜占庭帝国。
从以上可以看出,东欧是怎样慢慢地落后于西欧,一是东欧已繁荣到顶,要走下坡路。二是土耳其帝国当时非常野蛮,东欧又不堪一击,于是野蛮的民族将先进的民族灭掉。15世纪以后,东欧屡遭土耳其和俄国的侵占压迫,这批弱小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进入衰微的态势,没能发展成如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民族那样。结果,这批弱小民族大多数都成为被压伯民族。
欧洲有其特点,即每一个民族都向往建立一个自己的有主权的民族国家,这也是恩格斯所讲到的,“大体上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定的边界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这在欧洲是特色,别的地方没有”。在欧洲,哪怕是一个小民族,它也要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巴尔干地区为什么有战乱,就有这个因素,到现在它也没有完全形成民族国家。西欧国家为什么发达,它较早地形成了民族国家的形态,如法国、英国等。
东欧的概念带有历史待续性,又是“冷战”的产物
东欧是个模糊概念。实际上,东欧的界线不可能划得一清二楚。东欧现在的划法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决定的,是以丘吉尔、罗斯福为一方,斯大林为另一方默契下来的,那就是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打到哪里,就必定要把制度带到哪里。果真,苏联红军所到之处,这些地方的共产党便立即成为执政党,实行“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丘吉尔在著名的《铁幕》演说中说,从北方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南方亚得里亚海的特里雅斯特的整个欧洲大陆,中间垂下一道铁幕,铁幕以西是资本主义的,以东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波兰、捷克,匈牙利这三个国家按地理划分应该属于中欧,但由于也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于是被划为东欧之列。其实,波兰、捷克、匈牙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比较接近西欧,其政治思想、哲学、宗教等方面也与西欧相似,历史文化的交融比较多。假如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有可能会实行与西欧相似的政治制度。这样看来,东欧的概念带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又是20世纪冷战时期的一个产物。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东欧与西欧在文明的起源上是同一的,同属希腊、罗马基督教文明,只是两者的发展走向不同,东边的拜占庭帝国先先进,后衰落,西欧则相反。到了近代以后,东欧才落后于西欧。需要说明的是,东欧包括中欧,这片土地历来受到各列强的侵略甚至长期占领。最突出的就是波兰,三次被(俄国、普鲁士、奥帝利)瓜分。二战前夕,苏联与希特勒通过《苏德条约》又将波兰瓜分,二战以后,苏联将波兰东部一块土地据为己有,将东德一块土地切给波兰,波兰便成了一个人为的新的波兰。这样的国家怎能发展呢?东欧与西欧的差距越来越大,加上冷战时期苏联的控制。当然东欧国家先天的问题也有。
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赫尔辛基欧安会
联系到现在欧盟东扩问题,我认为对于整个欧洲来讲,包括东欧与西欧,都有一个罗马帝国的幻影在后面:欧洲应该成为一个欧洲,也许不再是帝国。因为欧洲有历史文化上的同根同源――希腊罗马基督教。有了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幻影,西欧在欧盟东扩上有了积极成分。欧盟东扩与北约东扩不一样,北约东扩有它的战略性,也有它的政治性,但欧盟东扩更具有制度性,更具有文明的含义,它是想通过东扩来实现某种程度的欧洲统一,而这个统一在西欧看来古代时期曾经存在过。
再说东欧。东欧一直有认祖归宗的冲动,即使在苏联势力之下,在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分子的时候,他们也时时想着自己是欧洲人,是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人,从属于希腊罗马文化这一传统。可以说,东欧各民族与苏联同床异梦。东欧人向往西方,回归西方文明的愿望在冷战时期不得不深深地埋在心里。1975年赫尔辛基欧安会以后,东欧人看到了希望。在这次会议上,苏联与西方领导人达成妥协。苏联愿意接受西方的建议:加强双方文化传媒交流。西方承认苏联势力范围下的东欧领土不变、边界不变。二战以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大片东欧领土从来没有得到西方的书笔面承认,只不过是默契而已。70年代中期,苏联对东欧的控制已举步维艰,东欧地区十分明显地涌动着一种反对苏联模式的政治思潮。此时,苏联所控制的地区有了西方的保证,怎能不能不让勃列日涅夫暗中高兴。西方的满足在于通过文化媒体的交流,可以向苏联阵营-东欧国家渗透。赫尔辛基欧安会为90年代初东欧剧变埋下附笔。应该说,1989年底1990年初东欧剧变不是偶然的,是水到渠成。一些标志着历史某种新阶段到来的突发事件,无例外地都是在貌似平静的日积月累中变化发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要用“成功还是不成功”来判断欧盟未来前景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东欧发展的一个历史轨迹。欧盟东扩在西方叫东扩,在东方叫回归,回归到西方文明的传统中来。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由于东西欧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所以欧盟东扩进程不会是径情直遂的,有时还会遇到困难,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不同意用成功还是不成功来形成欧盟未来前景,那是一种快速的价值判断。欧洲联盟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代表着欧洲发展的方向,而且标志着欧洲文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新跃进。欧洲统一的进程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没有尽头,但它是欧洲人在20世纪后期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创举。欧洲联盟将永远解决一个“一”和“多”的关系,“一”就是他们都是欧洲人,都希望在欧洲这个大屋底下生活,“多”就是指多种多样的民族。
如果一定要用悲观和乐观来阐明态度,联系到历史发展的脉絡,我觉得应该乐观,不要讲欧洲人已有的几个世纪的思想准备,就讲二战以后“小欧洲”的发展,就足以让人乐观。“小欧洲”即欧共体,最早是由六个国家组成,这六国存在许多民族芥蒂,成立初期它们勾心斗角。后来“小欧洲”扩大了――英国加入其中,这是一个进步,因为原来麦克米伦是抵制的,曾想用七国的自由贸易区来对抗六国的欧洲共同体。今天,“小欧洲”有了欧元,有了共同市场,可以说成绩斐然。欧元启动前,我自己也怀疑过,货币不是小问题,它关系到政治实体,即国家组织能不能存活的问题。那么多国家将货币统一起来谈何容易。然而,他们居然成功了。哪个地区、哪个大陆能实现这个飞跃?对待欧盟,不能抱乐观与悲观的态度,也不能看它是否会成功,主要看它的发展过程。这将是很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包括许多曲折,但它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如果从历史发展眼光看,不能不承认它是一个伟大的事物。
如果从经济方面分析,欧盟的成立和发展也是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欧洲这些先进国家,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形成一个共同市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得非常清楚:商品、或者是资产阶段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增强他们间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交流,而这种交往,互相依赖必然要代替原来民族之间的相互隔绝,相互封闭,这是趋势。欧洲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联盟。
欧洲联盟的意义还在于,避免战争
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欧洲联盟的意义还在于,战争在欧洲已不可想象。
欧洲联盟,以及以前的欧洲共同体,其纲领都有一条:避免欧洲国家再打仗。对发动战争的德国动向最为敏感的历来是法国人,德法关系从来都有驱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从1872年到1945年法国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在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战败的德国仍然其势逼人。与之为邻,法国人总是心有余悸。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时,法国政治家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使鲁尔钢铁基地不复为德国为所欲为地使用,因为那是使军国主义重新武装的物质基地。于是二战后法国外交部长默利其·舒曼给阿登纳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德国发动了二次大战,现在虽然被打败了,但发动战争的基本物质材料――钢和煤的基地仍属于德国。法国主张法德煤钢联营,这个联营是开放性的,别的国家也可以加入进来……阿登纳回了一封信,信写得也很直白:德国明白法国的用意,德国愿意与法国联营,以打消法国的顾虑……这些都是大政治家的谋略。当时阿登纳有自己的想法。德国被打败后非常孤立,德国要突破被孤立的状况,成为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现在看来,欧盟成立后,其内部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都有可能,但战争已不可想象了,当然巴尔干地区例外。▲
下同的文字是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的。
东欧与西欧的概念是在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时渐渐明确起来的
东欧与西欧的概念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冷战时期形成的。冷战使得东欧与西欧之间的区别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一提起西欧,便是资本主义的西欧,东欧就是社会主义的东欧。可见,这种提法带有时代的烙印。其实,东欧与西欧的概念有其历史文化的成因,可以上溯至西罗马帝国灭亡,即公元500年左右。当时,北方的日尔曼民族大规模向南侵袭,于公元476年灭掉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东罗马帝国还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拜占庭帝国。东欧与西欧的概念就是在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时渐渐明确起来的。
当时拜占庭帝国地靠希腊、土耳其,南邻阿拉伯半岛,其文化是很繁荣的。罗马帝国一分为二是,宗教也一分为二,西边信奉基督教,东边信奉以基督教血脉为基础的东正教,其实也属基督教,只因为在东半部,所以叫东正教,又因为它认定自己是正统的,所以又叫正教,与西方的基督教有分庭抗礼的意思。拜占庭帝国当时确实很繁荣。西罗马帝国临近灭亡时,西罗马帝国的几代皇帝已渐渐地向东罗马帝国转移,如把君士坦丁堡当做他们经常居住的地方。再加上与南部阿拉伯小亚细亚的文化交融,拜占庭帝国所覆盖地区的文化、经济的辉煌程度是压倒西半部的。也就是说,早期东欧比西欧繁荣。公元10~13世纪,拜占庭帝国达到繁荣顶端。
到了十二三世纪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西欧成为神圣日尔曼罗马帝国。之所以叫神圣日尔曼罗马帝国有两层意思,一是它秉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当时罗马帝国是覆盖全欧的一个大的概念。二是日尔曼族当家,因为日尔曼民族归依了基督教,并且把基督教看做是自己的国教,所以名称前面要加神圣,合起来就叫神圣日尔曼罗马帝国,或者叫日尔曼神圣罗马帝国。神圣日尔曼帝国(西欧地区)建立以后日渐繁荣。而与此同时,拜占庭帝国(东欧地区)则江河日下,日渐衰微。到13~14世纪时,西欧地区处在中世纪和近世纪的门槛,并已逐渐走向近代文明。史学家一般把当时意大利诗人但丁作为一个象征。但丁有两部有影响的著作《神曲》和《新生》,反映了在基督教文明统治之下,一些先知先觉已表达出他们对一个新的世纪、一个新的世界的向往,他们的行为是不自觉的。恩格斯讲,但丁是12世纪,即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也是新世纪最初的一个诗人。恩格斯对但丁的认识已成为西方史学家的一个共识。在12世纪末13世纪初,西欧进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相对于原有的欧洲,西欧这一时期在几个方面出现了飞跃。如航海运动。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达伽马航行到东方印度洋,麦哲伦绕地球一周。再如天文革命。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了以前的地心说,这是天文领域里的革命,它推进了西欧科学的发展,也可以说从此西欧有了科学思维。还有,16世纪宗教革命。宗教革命针对的是教会的腐败、教会的压迫,宗教革命从德国兴起以后,普及到法国,成为欧洲西半部的一种运动,从此,基督教分成新旧两派,旧派叫天主教,新派叫基督教,实际上都是基督教。新教去掉了天主教时期的繁文缛节,是一次思想的革命,也是一次社会革命。因为当时人人都相信宗教,都是教徒,所以这场宗教革命对社会的思想有很大冲击,把整个社会思想向前推进一大步。总之,文艺复兴不仅仅是达芬奇,拉菲尔等艺术家的复兴,它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一个从13世纪到16世纪,甚至于17世纪的时代,这个时代包括航海的探险精神,天文革命的科学思维,宗教革命的社会跃进等。
那么,此时东欧地区发生了什么呢?由于日尔曼民族没有冲击到东欧地区,东欧地区主要民族是斯拉夫民族。斯拉夫人希望组成一个统一的斯拉夫国家,但这是不可能的。西欧有可能进步到日尔曼为主的日尔曼神圣罗马帝国,但东欧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相对应的斯拉夫帝国。因为斯拉夫的民族太复杂,斯拉夫只是一个统称,包括有各种各样的斯拉夫派别。正是在西欧进入文艺复兴的时候,东欧即拜占庭帝国已衰落下来。到15世纪,土耳其帝国灭掉了拜占庭帝国。
从以上可以看出,东欧是怎样慢慢地落后于西欧,一是东欧已繁荣到顶,要走下坡路。二是土耳其帝国当时非常野蛮,东欧又不堪一击,于是野蛮的民族将先进的民族灭掉。15世纪以后,东欧屡遭土耳其和俄国的侵占压迫,这批弱小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进入衰微的态势,没能发展成如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民族那样。结果,这批弱小民族大多数都成为被压伯民族。
欧洲有其特点,即每一个民族都向往建立一个自己的有主权的民族国家,这也是恩格斯所讲到的,“大体上一个民族、一种语言,一定的边界成为一个民族国家,这在欧洲是特色,别的地方没有”。在欧洲,哪怕是一个小民族,它也要成为一个民族国家。巴尔干地区为什么有战乱,就有这个因素,到现在它也没有完全形成民族国家。西欧国家为什么发达,它较早地形成了民族国家的形态,如法国、英国等。
东欧的概念带有历史待续性,又是“冷战”的产物
东欧是个模糊概念。实际上,东欧的界线不可能划得一清二楚。东欧现在的划法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决定的,是以丘吉尔、罗斯福为一方,斯大林为另一方默契下来的,那就是二战结束时苏联红军打到哪里,就必定要把制度带到哪里。果真,苏联红军所到之处,这些地方的共产党便立即成为执政党,实行“苏联模式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丘吉尔在著名的《铁幕》演说中说,从北方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南方亚得里亚海的特里雅斯特的整个欧洲大陆,中间垂下一道铁幕,铁幕以西是资本主义的,以东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波兰、捷克,匈牙利这三个国家按地理划分应该属于中欧,但由于也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内,于是被划为东欧之列。其实,波兰、捷克、匈牙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比较接近西欧,其政治思想、哲学、宗教等方面也与西欧相似,历史文化的交融比较多。假如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有可能会实行与西欧相似的政治制度。这样看来,东欧的概念带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又是20世纪冷战时期的一个产物。于是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东欧与西欧在文明的起源上是同一的,同属希腊、罗马基督教文明,只是两者的发展走向不同,东边的拜占庭帝国先先进,后衰落,西欧则相反。到了近代以后,东欧才落后于西欧。需要说明的是,东欧包括中欧,这片土地历来受到各列强的侵略甚至长期占领。最突出的就是波兰,三次被(俄国、普鲁士、奥帝利)瓜分。二战前夕,苏联与希特勒通过《苏德条约》又将波兰瓜分,二战以后,苏联将波兰东部一块土地据为己有,将东德一块土地切给波兰,波兰便成了一个人为的新的波兰。这样的国家怎能发展呢?东欧与西欧的差距越来越大,加上冷战时期苏联的控制。当然东欧国家先天的问题也有。
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赫尔辛基欧安会
联系到现在欧盟东扩问题,我认为对于整个欧洲来讲,包括东欧与西欧,都有一个罗马帝国的幻影在后面:欧洲应该成为一个欧洲,也许不再是帝国。因为欧洲有历史文化上的同根同源――希腊罗马基督教。有了罗马帝国这样一个幻影,西欧在欧盟东扩上有了积极成分。欧盟东扩与北约东扩不一样,北约东扩有它的战略性,也有它的政治性,但欧盟东扩更具有制度性,更具有文明的含义,它是想通过东扩来实现某种程度的欧洲统一,而这个统一在西欧看来古代时期曾经存在过。
再说东欧。东欧一直有认祖归宗的冲动,即使在苏联势力之下,在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分子的时候,他们也时时想着自己是欧洲人,是希腊罗马文化的继承人,从属于希腊罗马文化这一传统。可以说,东欧各民族与苏联同床异梦。东欧人向往西方,回归西方文明的愿望在冷战时期不得不深深地埋在心里。1975年赫尔辛基欧安会以后,东欧人看到了希望。在这次会议上,苏联与西方领导人达成妥协。苏联愿意接受西方的建议:加强双方文化传媒交流。西方承认苏联势力范围下的东欧领土不变、边界不变。二战以后,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大片东欧领土从来没有得到西方的书笔面承认,只不过是默契而已。70年代中期,苏联对东欧的控制已举步维艰,东欧地区十分明显地涌动着一种反对苏联模式的政治思潮。此时,苏联所控制的地区有了西方的保证,怎能不能不让勃列日涅夫暗中高兴。西方的满足在于通过文化媒体的交流,可以向苏联阵营-东欧国家渗透。赫尔辛基欧安会为90年代初东欧剧变埋下附笔。应该说,1989年底1990年初东欧剧变不是偶然的,是水到渠成。一些标志着历史某种新阶段到来的突发事件,无例外地都是在貌似平静的日积月累中变化发生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不要用“成功还是不成功”来判断欧盟未来前景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东欧发展的一个历史轨迹。欧盟东扩在西方叫东扩,在东方叫回归,回归到西方文明的传统中来。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由于东西欧之间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所以欧盟东扩进程不会是径情直遂的,有时还会遇到困难,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
我不同意用成功还是不成功来形成欧盟未来前景,那是一种快速的价值判断。欧洲联盟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这项工程不仅代表着欧洲发展的方向,而且标志着欧洲文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新跃进。欧洲统一的进程在可预见的将来可能没有尽头,但它是欧洲人在20世纪后期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创举。欧洲联盟将永远解决一个“一”和“多”的关系,“一”就是他们都是欧洲人,都希望在欧洲这个大屋底下生活,“多”就是指多种多样的民族。
如果一定要用悲观和乐观来阐明态度,联系到历史发展的脉絡,我觉得应该乐观,不要讲欧洲人已有的几个世纪的思想准备,就讲二战以后“小欧洲”的发展,就足以让人乐观。“小欧洲”即欧共体,最早是由六个国家组成,这六国存在许多民族芥蒂,成立初期它们勾心斗角。后来“小欧洲”扩大了――英国加入其中,这是一个进步,因为原来麦克米伦是抵制的,曾想用七国的自由贸易区来对抗六国的欧洲共同体。今天,“小欧洲”有了欧元,有了共同市场,可以说成绩斐然。欧元启动前,我自己也怀疑过,货币不是小问题,它关系到政治实体,即国家组织能不能存活的问题。那么多国家将货币统一起来谈何容易。然而,他们居然成功了。哪个地区、哪个大陆能实现这个飞跃?对待欧盟,不能抱乐观与悲观的态度,也不能看它是否会成功,主要看它的发展过程。这将是很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包括许多曲折,但它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如果从历史发展眼光看,不能不承认它是一个伟大的事物。
如果从经济方面分析,欧盟的成立和发展也是一个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欧洲这些先进国家,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形成一个共同市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讲得非常清楚:商品、或者是资产阶段生产方式的发展,必然增强他们间的互相依赖和互相交流,而这种交往,互相依赖必然要代替原来民族之间的相互隔绝,相互封闭,这是趋势。欧洲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联盟。
欧洲联盟的意义还在于,避免战争
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欧洲联盟的意义还在于,战争在欧洲已不可想象。
欧洲联盟,以及以前的欧洲共同体,其纲领都有一条:避免欧洲国家再打仗。对发动战争的德国动向最为敏感的历来是法国人,德法关系从来都有驱之不去的民族情结。从1872年到1945年法国德国三次在战场上兵戎相见,在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战败的德国仍然其势逼人。与之为邻,法国人总是心有余悸。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之时,法国政治家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使鲁尔钢铁基地不复为德国为所欲为地使用,因为那是使军国主义重新武装的物质基地。于是二战后法国外交部长默利其·舒曼给阿登纳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是,德国发动了二次大战,现在虽然被打败了,但发动战争的基本物质材料――钢和煤的基地仍属于德国。法国主张法德煤钢联营,这个联营是开放性的,别的国家也可以加入进来……阿登纳回了一封信,信写得也很直白:德国明白法国的用意,德国愿意与法国联营,以打消法国的顾虑……这些都是大政治家的谋略。当时阿登纳有自己的想法。德国被打败后非常孤立,德国要突破被孤立的状况,成为煤钢共同体的成员国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现在看来,欧盟成立后,其内部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都有可能,但战争已不可想象了,当然巴尔干地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