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德育工作探索崭新的路子,在实践中改变学生德育培养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和道德实践的信心,切实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水平和效果。中职生德育素养的培养应正视互联网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师应及时转变德育教育理念,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充分理解“互联网 ”的深刻涵义,将“互联网 中职德育”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改进传统德育课堂教学,以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 ”;德育养成]
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德育工作探索崭新的路子,在实践中改变学生德育培养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和道德实践的信心,切实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水平和效果。
1结合“互联网 ”尊重人性的特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结合“互联网 ”尊重人性的特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中职生德育养成的重要影响条件。健康、平等的交流及互动,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提高道德培养和教育成效。其次,借鉴互联网理念,调整教师权威心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受到冲击,学生期待与教师的更多互动与平等交流,单向传输的德育形式必须向德育主体与受体之间的平等对话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权威化、绝对化地位已经受到学生的挑衅,权威化力度越高,反抗越强烈,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已经影响到了德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强势的一方,教师应从自身寻找问题,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权威者、长者自居的心态。应从学生的角度多考虑问题,放下姿态,与学生亲近,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德育实效。
2借助“互联网 ”开放生态的特征,创建中职德育资源库
首先,中职德育教育的目标应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结合当下德育教育,在已有的德育范畴之上,我们应该为学生拓展网络德育方面的知识,帮他们树立新的网路德育观。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德育目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德育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创建学校德育资源库。尽早的建立一个中职德育资源库可以充分的调动全体德育教师的力量,寻找经典的教学资源,为大家所用,从而督促全体教师在思考中使用案例,在交流中提高教学水平。这样,会使得德育教学效果更佳,从而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
3借鉴“互联网 ”跨界结合的特征,提升中职德育教师整体素养
首先,利用互联网平台,严格把关教师准入。从上级部门加大对中职德育教师的选拔管理力度,对于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在此前提下,选拔教师的部门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手段,对应聘人员信息进行筛选与统计,从而选出专业技术过硬的德育教师。其次,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利用互聯网平台,实时共享教学技能培训资源,要着力提高德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全力培养中职德育教师的资源整合及创新能力,这是提高互联网时代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加大对中职德育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开展互联网时代中职德育教学思想和实践的分析,掌握网络时期道德教育的新渠道、新形式。第三,借助互联网提升教师人格魅力。中职德育教师更应该借助微信、QQ、喜马拉雅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强德育的渗透教育。只有真正抓住了学生的心,才能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具有号召力,更具影响力。第四,结合“互联网 ”创新驱动的特征,革新德育教学方法及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学方法要体现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不是自己的教授。要根据学生需要的、定制德育内容,制定德育方法。另外,德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施的途径,并且让学生充分体验德育教育的过程。
4结合“互联网 ”重塑结构的特征,改善中职德育评价机制
首先,利用互联网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互联网实现教师、学生、领导、企业、家长与学生评价的多方数据统计,通过云计算,对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其次,借助互联网,制定灵活、持续的评价体系。中职院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制作一个评价系统,此系统可以伴随学生直至工作,在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且此标准条目可以适时添加和删除。在学生求学阶段,主要由学校相关人员给予分数,由系统给出量化结果。同样,在工作阶段则由用人单位给出评价,并由网络系统给出结果。如此的评价系统,可以一直伴随个人到职业生涯的终结。这样的评价系统应该是关注人的整体德育水平发展的,可以对用人单位、合作方做以借鉴,也可以对个人起到鞭策的作用。
5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支撑下,对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进行革新性研究,提出中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德育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评价方法和实践监测方面的实践策略,并通过实验研究论证其存在的可行性及对于中职院校学生德育水平提高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娓娓.浅谈“互联网 德育”模式下高职院校生活德育工作[J].亚太教育,2016(13):259-259.
[2]郎瑞.大学生“互联网 ”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管理[J].计算机教育,2016,No.258(6):43-45.
[3]王学英.浅析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145-146.
关键词:“互联网 ”;德育养成]
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德育工作探索崭新的路子,在实践中改变学生德育培养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和道德实践的信心,切实提高中职院校德育工作水平和效果。
1结合“互联网 ”尊重人性的特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结合“互联网 ”尊重人性的特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中职生德育养成的重要影响条件。健康、平等的交流及互动,能够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提高道德培养和教育成效。其次,借鉴互联网理念,调整教师权威心态。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明显受到冲击,学生期待与教师的更多互动与平等交流,单向传输的德育形式必须向德育主体与受体之间的平等对话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权威化、绝对化地位已经受到学生的挑衅,权威化力度越高,反抗越强烈,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已经影响到了德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作为强势的一方,教师应从自身寻找问题,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权威者、长者自居的心态。应从学生的角度多考虑问题,放下姿态,与学生亲近,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德育实效。
2借助“互联网 ”开放生态的特征,创建中职德育资源库
首先,中职德育教育的目标应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结合当下德育教育,在已有的德育范畴之上,我们应该为学生拓展网络德育方面的知识,帮他们树立新的网路德育观。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德育目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德育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创建学校德育资源库。尽早的建立一个中职德育资源库可以充分的调动全体德育教师的力量,寻找经典的教学资源,为大家所用,从而督促全体教师在思考中使用案例,在交流中提高教学水平。这样,会使得德育教学效果更佳,从而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有效性。
3借鉴“互联网 ”跨界结合的特征,提升中职德育教师整体素养
首先,利用互联网平台,严格把关教师准入。从上级部门加大对中职德育教师的选拔管理力度,对于提高中职德育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作用。在此前提下,选拔教师的部门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技术手段,对应聘人员信息进行筛选与统计,从而选出专业技术过硬的德育教师。其次,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利用互聯网平台,实时共享教学技能培训资源,要着力提高德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全力培养中职德育教师的资源整合及创新能力,这是提高互联网时代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加大对中职德育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开展互联网时代中职德育教学思想和实践的分析,掌握网络时期道德教育的新渠道、新形式。第三,借助互联网提升教师人格魅力。中职德育教师更应该借助微信、QQ、喜马拉雅等平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增强德育的渗透教育。只有真正抓住了学生的心,才能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具有号召力,更具影响力。第四,结合“互联网 ”创新驱动的特征,革新德育教学方法及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教学方法要体现用户思维,以用户为中心,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而不是自己的教授。要根据学生需要的、定制德育内容,制定德育方法。另外,德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施的途径,并且让学生充分体验德育教育的过程。
4结合“互联网 ”重塑结构的特征,改善中职德育评价机制
首先,利用互联网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互联网实现教师、学生、领导、企业、家长与学生评价的多方数据统计,通过云计算,对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其次,借助互联网,制定灵活、持续的评价体系。中职院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制作一个评价系统,此系统可以伴随学生直至工作,在不同的阶段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且此标准条目可以适时添加和删除。在学生求学阶段,主要由学校相关人员给予分数,由系统给出量化结果。同样,在工作阶段则由用人单位给出评价,并由网络系统给出结果。如此的评价系统,可以一直伴随个人到职业生涯的终结。这样的评价系统应该是关注人的整体德育水平发展的,可以对用人单位、合作方做以借鉴,也可以对个人起到鞭策的作用。
5总结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支撑下,对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进行革新性研究,提出中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德育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评价方法和实践监测方面的实践策略,并通过实验研究论证其存在的可行性及对于中职院校学生德育水平提高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娓娓.浅谈“互联网 德育”模式下高职院校生活德育工作[J].亚太教育,2016(13):259-259.
[2]郎瑞.大学生“互联网 ”创新创业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管理[J].计算机教育,2016,No.258(6):43-45.
[3]王学英.浅析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