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全体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以及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共青团干部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承担主体。当前,各主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合力缺失的问题已日显突出,成为制约各自育人效能有效发挥的瓶颈,因此,研究各主体间合力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寻求各主体间的合力构建途径,已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实背景
1.外来思想的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西方文化中的糟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高校学生思想的途径不断拓宽。对三权分立制度、政党制度等概念的模糊了解及西方物质文明条件容易使学生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信心。而西方鼓吹的“自由”理论将对在校生法制观念的形成起消极作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有的学生失去应有的人生信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有所增长。
2.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的变化。自1979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思想教育方式在计划经济——双轨制——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废弃了原有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各种方法推陈出新,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由于目标、环境等原因,使思想教育模式、方法、制度建设处在“百花齐放”状态,缺少一种主流的“中心”模式。思想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只是“消防队员”,缺乏总体规划、指导目标,因而还处在“自发阶段”。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切实抓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认真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所有大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2.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3.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三、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功效的思考
1.全社会关心,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规范公民行为。高校学生是与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一同成长起来的即将走上生产建设一线的主要生产力,他们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来自社会的气息。因而,要使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质的飞跃,必须有社会的关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思想教育工作制定了行动纲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鲜明表达,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准则,以此为指导,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势。
2.学校要转变观念,树立全员抓思想教育的局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两者都强调了教师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管理者必须认真反思,准确定位,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应改变原有的只“授业”的模式,担负起“传道解惑”的责任,并将“传道解惑”写入教案,成为规范。建立优秀的专职思想教育队伍,从事制度、规范的制定、施行、监督、反馈、汇总等日常工作,创造“时时有人管,事事皆教育”的浓厚思想教育氛围。
3.加强理论方法研究,探索新思路。改革过时的教学内容,及时充实党的新政策,学与闻结合,教育方法要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思想教育队伍激励机制,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氛围,使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愿望得到实现,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思想教育工作充满时代气息。
4.调整办学目标,改革考核机制。现行考核高院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就业率,一个合格学生应包含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就业途径受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素质、学习成绩等多方面影响,它与学生全面发展不吻合。这就要调整用人机制,建立系统准确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考核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充满活力,焕发生机。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旅游学院)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要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建立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全体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以及学校党政管理干部、共青团干部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承担主体。当前,各主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合力缺失的问题已日显突出,成为制约各自育人效能有效发挥的瓶颈,因此,研究各主体间合力缺失的表现及成因、寻求各主体间的合力构建途径,已成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现实背景
1.外来思想的影响。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西方文化中的糟粕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高校学生思想的途径不断拓宽。对三权分立制度、政党制度等概念的模糊了解及西方物质文明条件容易使学生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主义发展前途的信心。而西方鼓吹的“自由”理论将对在校生法制观念的形成起消极作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有的学生失去应有的人生信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有所增长。
2.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的变化。自1979年恢复高考以来,学校思想教育方式在计划经济——双轨制——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废弃了原有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各种方法推陈出新,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由于目标、环境等原因,使思想教育模式、方法、制度建设处在“百花齐放”状态,缺少一种主流的“中心”模式。思想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只是“消防队员”,缺乏总体规划、指导目标,因而还处在“自发阶段”。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要抓住育人这个中心,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切实抓好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和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七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认真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所有大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2.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3.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三、提高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功效的思考
1.全社会关心,营造和谐社会环境,规范公民行为。高校学生是与我国政治、经济改革一同成长起来的即将走上生产建设一线的主要生产力,他们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来自社会的气息。因而,要使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质的飞跃,必须有社会的关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思想教育工作制定了行动纲领。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鲜明表达,为公民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基本准则,以此为指导,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势。
2.学校要转变观念,树立全员抓思想教育的局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又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两者都强调了教师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管理者必须认真反思,准确定位,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应改变原有的只“授业”的模式,担负起“传道解惑”的责任,并将“传道解惑”写入教案,成为规范。建立优秀的专职思想教育队伍,从事制度、规范的制定、施行、监督、反馈、汇总等日常工作,创造“时时有人管,事事皆教育”的浓厚思想教育氛围。
3.加强理论方法研究,探索新思路。改革过时的教学内容,及时充实党的新政策,学与闻结合,教育方法要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建立思想教育队伍激励机制,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氛围,使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愿望得到实现,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思想教育工作充满时代气息。
4.调整办学目标,改革考核机制。现行考核高院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就业率,一个合格学生应包含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就业途径受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素质、学习成绩等多方面影响,它与学生全面发展不吻合。这就要调整用人机制,建立系统准确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考核标准,完善考核机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充满活力,焕发生机。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