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实验可直观地提供给学生感性知识,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指让学生亲自做实验和观察各种实验现象,亲自体验通过实验进行的探索规律的活动;结合实验事实和实验过程,让学生认识化学概念和理论怎样形成的;结合典型的实验史实,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已学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使他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训练。
在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开展了“观察课的实施与研究”。单元观察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设计的一种课型。其目的是为利用相对集中的观察活动,培养学生注意的广度,緊张性、稳定性、分配与转移等品质。本学科的观察课一般放在每个教学单元的第一或第二课时进行,在各章节中,课时没有作固定的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如高中教材的第一册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卤素》。在这一章里,我们则重点让学生观察几个演示实验。一是C12的物理性质观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及常规的观察内容;二是C12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与初中所学的实验进行对比,让学生形成新的、更为准确的“燃烧”的概念;三是C12的实验室制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形成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分析方法。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我首先交待给学生应该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一般方法,即观察气体的物理性质应该从颜色、气味、状态、毒性、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几个方面去观察,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扇闻),及描述气体密度的一般方法,即与空气的密度进行对比。在C12化学性质的演示实验中,在巩固初中所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实验现象的描述方法,即观察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并用化学语言描述出来,要特别强调的是要让学生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区分开来,如C12与Na的反应中,有的学生描述的实验现象为:Na在C12中继续燃烧,生成了白色的NaCI固体。这就把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了,需要及时让学生明确用化学语言正确的描述现象和结论,即Na在C12中继续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而得到的结论是该白色固体是NaCI。而在C12的实验室制取中,则让学生形成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要求,包括实验原理、反应类型、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尾气处理几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还可以借助于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实验的科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我们常用“比较观察”以区分不同事物和现象的意义,在指导学生观察中让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解决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新问题。如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章的第一节中,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就通过几组对比实验来进行分析研究。如分析浓度因素时,我将几组浓度不同的HCI溶夜与Na2S203的反应由几个同学来做,让他们在我的指挥下,同时将几组溶液混合,让其它同学注意对比观察反应速率的不同,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当我们分析对比某种影响因素时,必须首先让其它的因素完全相同,这样的对比才是有意义的。在其它几种因素对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中,仍然采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观察现象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现象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并进一步告诉学生“科学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地实验,不断地分析和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解决问题而逐步发展的”。
另外在化学实验中,除了定性实验,还有一定量的定量实验。定量实验要求学生准确完成要求的实验并对实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实验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这对培养学生实验的准确性和正确的实验操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但要把仪器、步骤讲清楚,更关键的是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讲到另一个实验酸碱中和滴定时则要注意强调每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当然此时学生可能会感叹该实验之繁琐,这时老师应及时以一些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的科学史实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确这样一个真理“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家为了科学真理,可以奉献一生,一点点实验困难算得了什么。让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作为学习过程,我们的观察并不仅仅限于在化学实验中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社会、对环境、对教材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这里我举例说明对教材的观察分析。高中化学教材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课本,容量大,内涵丰富,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要给学生教材提供的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还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能力。
在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开展了“观察课的实施与研究”。单元观察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设计的一种课型。其目的是为利用相对集中的观察活动,培养学生注意的广度,緊张性、稳定性、分配与转移等品质。本学科的观察课一般放在每个教学单元的第一或第二课时进行,在各章节中,课时没有作固定的限定,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随时进行调整。
如高中教材的第一册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卤素》。在这一章里,我们则重点让学生观察几个演示实验。一是C12的物理性质观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及常规的观察内容;二是C12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与初中所学的实验进行对比,让学生形成新的、更为准确的“燃烧”的概念;三是C12的实验室制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形成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分析方法。在这样的实验教学中,我首先交待给学生应该观察的内容和观察的一般方法,即观察气体的物理性质应该从颜色、气味、状态、毒性、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几个方面去观察,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扇闻),及描述气体密度的一般方法,即与空气的密度进行对比。在C12化学性质的演示实验中,在巩固初中所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实验现象的描述方法,即观察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并用化学语言描述出来,要特别强调的是要让学生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区分开来,如C12与Na的反应中,有的学生描述的实验现象为:Na在C12中继续燃烧,生成了白色的NaCI固体。这就把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了,需要及时让学生明确用化学语言正确的描述现象和结论,即Na在C12中继续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而得到的结论是该白色固体是NaCI。而在C12的实验室制取中,则让学生形成分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要求,包括实验原理、反应类型、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检验方法、尾气处理几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化学实验中还可以借助于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实验的科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我们常用“比较观察”以区分不同事物和现象的意义,在指导学生观察中让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解决在观察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新问题。如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一章的第一节中,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就通过几组对比实验来进行分析研究。如分析浓度因素时,我将几组浓度不同的HCI溶夜与Na2S203的反应由几个同学来做,让他们在我的指挥下,同时将几组溶液混合,让其它同学注意对比观察反应速率的不同,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中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当我们分析对比某种影响因素时,必须首先让其它的因素完全相同,这样的对比才是有意义的。在其它几种因素对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中,仍然采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观察现象后;再引导学生分析现象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并进一步告诉学生“科学就是这样通过不断地实验,不断地分析和发现问题,并不断地解决问题而逐步发展的”。
另外在化学实验中,除了定性实验,还有一定量的定量实验。定量实验要求学生准确完成要求的实验并对实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实验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这对培养学生实验的准确性和正确的实验操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但要把仪器、步骤讲清楚,更关键的是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讲到另一个实验酸碱中和滴定时则要注意强调每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当然此时学生可能会感叹该实验之繁琐,这时老师应及时以一些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的科学史实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确这样一个真理“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家为了科学真理,可以奉献一生,一点点实验困难算得了什么。让学生在这样的实验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作为学习过程,我们的观察并不仅仅限于在化学实验中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社会、对环境、对教材都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这里我举例说明对教材的观察分析。高中化学教材是一种高度浓缩的课本,容量大,内涵丰富,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仅要给学生教材提供的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还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
总之,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就必须先提高学生的实际实验操作能力。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实验条件,让学生在较好的学习环境里掌握更多的知识,具备更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