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为例,结合议论文写作的要求,从构思立意,因事说理;谋篇布局,详略精裁;遣词造句,照应严谨;正反论证;归纳推理等方面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练习议论文写作,培养其逻辑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 议论文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98-02
议论文的写作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观点,提出一定的见解和主张,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也是语文写作教学难点之一。语文教师除了常规的写作训练课,还要以合适的课文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示范教学。本文以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为例,结合议论文写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文理逻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一、构思立意,因事说理
构思立意是学生写好议论文的首要环节。议论文写作应在主旨明确的前提下,选取和组织相关典型材料,围绕主旨分析内在事理逻辑,做到层次分明、语意清晰、事理通畅。这就要求写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理的分析必须精辟独到,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其构思立意别出心裁,通过描述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阐述了作者关于求思的看法,即求思之深方能有所得;要想达到风光无限的险峰,需具备志、力、物三大要素。文章以记游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因此,写好议论文,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才能在写作时做到构思立意,因事说理,以小见大。
二、谋篇布局,详略精裁
说到文言游记,人们的印象多半是记录风景名胜、行进路线等。但《游褒禅山记》与一般的游记不同,它的重点不在于对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有感而发,因事说理,游览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前面记游,后面谈理。记游内容是下文议论的基础和事实依据,而下文的议论则是对记游内容的概括和升华。整篇文章叙议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可以说,作者在谋篇布局、选材详略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文中所用题材都经过了筛选,与文章中心论点有关的内容详写,反之就略写或不写。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没有像一般游记那样对褒禅山、华山洞等景点作详尽描写,游洞过程也只是略写。作者不详写游览景色,却在第一段中用了很多笔墨叙写与华山的“华”字字音相关的内容。这段内容绝非信笔而为,恰恰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剪裁挑选的,这是在为后文说明“深思而慎取”的必要性埋下伏笔。
第三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没有单纯地就事论事,而是宕开笔墨,从古人观察天地而“有得”谈起,通过分析古人“有得”的缘由,引出“有志”,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论述。在具体论述时,作者并未直接论述“有志”,而是先举例说明游览时游人之“不至”和“悔”,以此来强调“有志”的重要性,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可感,易于理解。具体论述时层次分明,先肯定“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说明“有志”是“至”的第一条件;而后又通过“亦不能至也”的两种情况,说明“力”和“物”对于“至”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比有的人“力足以至而不能至”和有的人“尽吾志也不能至”两种情况,强调“有志”的必要性。论述至此,作者之意在于呼应段落开头古人之“所得”,可见要想有所得,关键在于“有志”,且“力”与“物”也不可少,这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整个段落谋篇布局极为严谨,令人称道。
即使是与议论部分环环对应的记叙部分,也可见其详略精裁。例如,作者在记游华山洞的心得时写得比较详细,并借此发表议论;在借仆碑文字抒发感慨时,因为不是文章论述的重点,所以言论相对简略。同是记游华山洞的心得,为了突出中心,文章论述“有志”详细,对“力”与“物”的论述则相对简单。
文章详略完全服从于思想内容的需要。记叙为议论奠定坚实基础,议论则是对记叙内容的深刻哲理思考,是文章中心主旨所在。文章前后紧密呼应,一气呵成,显示了精妙的构思艺术。总览全文,尽管作者自谦“意之所至,笔亦随之”,但除为说理者外,实无多余之笔,显得章法谨严,无懈可击。
当前,很多高中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或者缺乏挖掘素材的能力,写议论文时往往事例筛选不当,加之不会紧扣论点分析素材,为了凑字数而致叙述累赘,使叙述难以为议论服务。《游褒禅山记》详略精裁、层次分明的写法为学生提供了叙议结合的最好示范,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仿写该文,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三、遣词造句,照应严谨
《游褒禅山记》的照应严谨是以遣词造句来体现。该文的议论部分是建立在游华山洞这一事件上的,作者由此发表感慨和议论,以此为喻,以古人“有得”为缘起,以人们行事应“有志”为论述中心,进而讨论行事目标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行文上用词准确,文章前后照应谨严。
例如,在写游华山洞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文中“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目标易达时,大多数人都可做到;而当山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则其好游不能穷也”,就“至者少”,目标难以到达时,就并非人人可为了。通过游人一多一少的对比,作者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结论,正好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议论相对应。无限风光在险峰,风景虽好,却“人之所罕至”。因此,若想一览众山小,应具备“志”“物”和“力”三个条件。其中,有“志”是关键,“力”与“物”是在“志”的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明。因此,作者遣词造句,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要想实现宏伟的目标,就要有坚定的志向、自身的努力和外物相助。行文将“志”“物”“力”三个条件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彼此照应,逻辑严密。三者缺一不可,又突出了“志”的根本作用。 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以此为例,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严密的逻辑,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力求结构严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本文语言,体会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的魅力,进而要求学生在行文时,应力求用语准确,表达清晰,层次分明。
四、正反论证
正反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述方法。如《游褒禅山记》的第三段,主要写作者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文章先从古人说起,又结合游记进行议论。在作者看来,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是要观察事物,且能有所深思,才有所得。作者借古鉴今得出结论: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应该具有古人观察、思考、探索的精神。作者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具体做法: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二是有了大志,不轻易止足不前;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还要善于借助外物。在陈述的基础上,作者从正面概括了今人行事之三要素: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
此部分的论述采取正反论证的方法,既照应前文之“悔”,又突出“志”的决定作用,并强调“尽吾志”的高标准行事要求。这与唯物辩证法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哲理是一致的。作者从正反对比两方面进行论述,把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体会说得清清楚楚。
在众多论证方法中,正反论证易理解,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比较喜欢运用正反论证。但在具体行文时,学生的正反论证分析往往流于形式,过于简单,说理不充分,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摆现象,疏于讲道理,文章缺乏逻辑联系。《游褒禅山记》在正反论证中的深刻分析值得学生学习借鉴。
五、归纳推理
简单地说,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事物或者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以《游褒禅山记》为例,第四段写作者从事实出发,写之前所见道上仆碑文字引发的联想:“花山”之“花”字,今人却误读为“繁华”的“华”,从而联想到古籍现状,发出感慨。但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运用了归纳推理,深挖其中蕴含的道理——从“个别”现象如花山之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现实中古籍的以讹传讹,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一般性结论,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高中生对归纳推理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甚至是陌生的,在议论文的归纳推理方面经常表现为简单的举例分析。如果选用材料不妥,极易以偏概全,造成说理不当难以服众。因此,学生在准备写作材料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并注意分析材料之间的联系。《游褒禅山记》在这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总之,在学习《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后,学生应亲自动笔写一写,议一议,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议论文写作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是仅凭一篇文章就可以一蹴而就,这需要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
(责编 艾 阳)
【关键词】高中语文 议论文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B-0098-02
议论文的写作就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观点,提出一定的见解和主张,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也是语文写作教学难点之一。语文教师除了常规的写作训练课,还要以合适的课文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示范教学。本文以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为例,结合议论文写作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的文理逻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一、构思立意,因事说理
构思立意是学生写好议论文的首要环节。议论文写作应在主旨明确的前提下,选取和组织相关典型材料,围绕主旨分析内在事理逻辑,做到层次分明、语意清晰、事理通畅。这就要求写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对事理的分析必须精辟独到,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如何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其构思立意别出心裁,通过描述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阐述了作者关于求思的看法,即求思之深方能有所得;要想达到风光无限的险峰,需具备志、力、物三大要素。文章以记游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因此,写好议论文,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才能在写作时做到构思立意,因事说理,以小见大。
二、谋篇布局,详略精裁
说到文言游记,人们的印象多半是记录风景名胜、行进路线等。但《游褒禅山记》与一般的游记不同,它的重点不在于对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有感而发,因事说理,游览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前面记游,后面谈理。记游内容是下文议论的基础和事实依据,而下文的议论则是对记游内容的概括和升华。整篇文章叙议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可以说,作者在谋篇布局、选材详略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文中所用题材都经过了筛选,与文章中心论点有关的内容详写,反之就略写或不写。
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没有像一般游记那样对褒禅山、华山洞等景点作详尽描写,游洞过程也只是略写。作者不详写游览景色,却在第一段中用了很多笔墨叙写与华山的“华”字字音相关的内容。这段内容绝非信笔而为,恰恰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剪裁挑选的,这是在为后文说明“深思而慎取”的必要性埋下伏笔。
第三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没有单纯地就事论事,而是宕开笔墨,从古人观察天地而“有得”谈起,通过分析古人“有得”的缘由,引出“有志”,并以此为中心进行论述。在具体论述时,作者并未直接论述“有志”,而是先举例说明游览时游人之“不至”和“悔”,以此来强调“有志”的重要性,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可感,易于理解。具体论述时层次分明,先肯定“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说明“有志”是“至”的第一条件;而后又通过“亦不能至也”的两种情况,说明“力”和“物”对于“至”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比有的人“力足以至而不能至”和有的人“尽吾志也不能至”两种情况,强调“有志”的必要性。论述至此,作者之意在于呼应段落开头古人之“所得”,可见要想有所得,关键在于“有志”,且“力”与“物”也不可少,这就是全文的中心思想。整个段落谋篇布局极为严谨,令人称道。
即使是与议论部分环环对应的记叙部分,也可见其详略精裁。例如,作者在记游华山洞的心得时写得比较详细,并借此发表议论;在借仆碑文字抒发感慨时,因为不是文章论述的重点,所以言论相对简略。同是记游华山洞的心得,为了突出中心,文章论述“有志”详细,对“力”与“物”的论述则相对简单。
文章详略完全服从于思想内容的需要。记叙为议论奠定坚实基础,议论则是对记叙内容的深刻哲理思考,是文章中心主旨所在。文章前后紧密呼应,一气呵成,显示了精妙的构思艺术。总览全文,尽管作者自谦“意之所至,笔亦随之”,但除为说理者外,实无多余之笔,显得章法谨严,无懈可击。
当前,很多高中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不足或者缺乏挖掘素材的能力,写议论文时往往事例筛选不当,加之不会紧扣论点分析素材,为了凑字数而致叙述累赘,使叙述难以为议论服务。《游褒禅山记》详略精裁、层次分明的写法为学生提供了叙议结合的最好示范,写作水平较低的学生可以仿写该文,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
三、遣词造句,照应严谨
《游褒禅山记》的照应严谨是以遣词造句来体现。该文的议论部分是建立在游华山洞这一事件上的,作者由此发表感慨和议论,以此为喻,以古人“有得”为缘起,以人们行事应“有志”为论述中心,进而讨论行事目标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行文上用词准确,文章前后照应谨严。
例如,在写游华山洞时,“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文中“其下平旷……而记游者甚众”,目标易达时,大多数人都可做到;而当山洞“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则其好游不能穷也”,就“至者少”,目标难以到达时,就并非人人可为了。通过游人一多一少的对比,作者得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结论,正好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议论相对应。无限风光在险峰,风景虽好,却“人之所罕至”。因此,若想一览众山小,应具备“志”“物”和“力”三个条件。其中,有“志”是关键,“力”与“物”是在“志”的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明。因此,作者遣词造句,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要想实现宏伟的目标,就要有坚定的志向、自身的努力和外物相助。行文将“志”“物”“力”三个条件按重要性依次排列,彼此照应,逻辑严密。三者缺一不可,又突出了“志”的根本作用。 因此,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以此为例,引导学生领会文章严密的逻辑,指导学生谋篇布局,力求结构严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本文语言,体会文章在遣词造句上的魅力,进而要求学生在行文时,应力求用语准确,表达清晰,层次分明。
四、正反论证
正反论证是议论文常用的论述方法。如《游褒禅山记》的第三段,主要写作者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文章先从古人说起,又结合游记进行议论。在作者看来,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是要观察事物,且能有所深思,才有所得。作者借古鉴今得出结论: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应该具有古人观察、思考、探索的精神。作者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具体做法: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二是有了大志,不轻易止足不前;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还要善于借助外物。在陈述的基础上,作者从正面概括了今人行事之三要素: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
此部分的论述采取正反论证的方法,既照应前文之“悔”,又突出“志”的决定作用,并强调“尽吾志”的高标准行事要求。这与唯物辩证法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哲理是一致的。作者从正反对比两方面进行论述,把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体会说得清清楚楚。
在众多论证方法中,正反论证易理解,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比较喜欢运用正反论证。但在具体行文时,学生的正反论证分析往往流于形式,过于简单,说理不充分,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摆现象,疏于讲道理,文章缺乏逻辑联系。《游褒禅山记》在正反论证中的深刻分析值得学生学习借鉴。
五、归纳推理
简单地说,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事物或者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原则的推理。以《游褒禅山记》为例,第四段写作者从事实出发,写之前所见道上仆碑文字引发的联想:“花山”之“花”字,今人却误读为“繁华”的“华”,从而联想到古籍现状,发出感慨。但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运用了归纳推理,深挖其中蕴含的道理——从“个别”现象如花山之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现实中古籍的以讹传讹,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一般性结论,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高中生对归纳推理的认识还比较浅显甚至是陌生的,在议论文的归纳推理方面经常表现为简单的举例分析。如果选用材料不妥,极易以偏概全,造成说理不当难以服众。因此,学生在准备写作材料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并注意分析材料之间的联系。《游褒禅山记》在这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总之,在学习《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后,学生应亲自动笔写一写,议一议,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通过议论文写作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不是仅凭一篇文章就可以一蹴而就,这需要师生长期共同的努力。
(责编 艾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