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古代文化汇聚了儒、道、法、墨、佛诸家之思想精华,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礼俗、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更深层面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内容。我们一定要在实际教学中突破文言文教学过于功利、低效的重围,从生活入手解读诗文,把诗文还原成生活的真实,走进古人的生活世界,真正实现教文立人、文化育人的目标。这有益于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格和境界。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古代文化生活 现实意义
文学批评上有句话叫“知人论世”,那么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应该从了解古人的生活入手,尤其是传承已久的文化生活。
古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赡的,而中学生需要了解的古代文化生活应该是面上的、常识性的内容,尤其是古典诗文中经常出现的。比如古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等。这些只是一级古代生活信息,文化色彩浓郁的还有二级信息:寒食、重阳、上元等,这些节日今天已经渐行渐远了。以寒食节为例,它纪念的不只是介子推这个人,更重在纪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还有三级信息:人日、社日(春社、秋社)等。这些是今人无法理解的,早已被尘封了,关乎神话传说,关乎古代社会生产力等,在诗词中却屡见不鲜,无法回避。我们就是要从古代生活的大方面细化,挖掘文化内涵、精神养分,侧重风俗、礼仪、饮食、仕宦、天文、历法、音乐等,从生活入手解读诗文,把诗文还原成生活的真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正走进古人的世界,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实际有用的帮助。
一、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学习首先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每一个汉字都是灵动的个体,甚至都有一处自然现象、一个人事行为或者一种社会心理与之对应。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在语言史上应该是个奇迹,经历了几千年,它的语汇系统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稳定性依然是它的显著特征。今天,我们虽然很少用“钟鸣鼎食”这个词,但是我们却常常使用“人声鼎沸”和“鼎力相助”。“鼎”——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像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像鼎足,本义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这种器物虽然消失已久,但它所承载的“煮器”的意义却沉淀了下来。另外,我们经常使用“切中肯綮”这个词语,许多人只知道“肯綮”是“要害、关键”之意,却未必知道这不是这个词语的本意,而是它的比喻义。《说文解字》中注:“肯,骨间肉肯肯着也。”如果读了《庄子·养生主》就会知道“肯綮”原来指的是“筋骨交结的地方”,是杀牛的时候不容易分解的地方。这样,我们在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就会斟酌它的分量,不会乱用了。再看一看,“桃之夭夭”“高山景行”“信誓旦旦”“宜室宜家”“游刃有余”“自相矛盾”“王顾左右而言他”等,这些美妙的词汇都是从古代汉语而来,如果读到过相应的典故,那么看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将不再是抽象的意义,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二、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重要的价值和目标就是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激发其爱国情怀和文化寻根的兴趣,增加文化底蕴,并融会贯通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文言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在好多知识点中我们都能找到相应的精髓,但这样做并不等于都贴上标签,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这些古文名品、精品用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加以更有效的整合,进行更充分的挖掘,使它们在交叉互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社稷”为例,孟子有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土神和谷神。我们知道汉字中大部分有“示”做形旁的字都跟“神灵”有关。“社”是个会意字,从示从土,土亦声。《说文解字》中注:“社,地主也。”“稷”是形声字,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说文解字》中注:“稷,五谷之长也。”古代更把稷作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古代中国是个农业国家,而农业的根本就是土地和农作物,拥有了它们就拥有了天下。因此统治者对土地和谷物特别敬重,到了“社日”,不管是春社还是秋社,全国一律放假,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祈求丰年,里中有饮酒、分肉、赛会、妇女停针线之俗。唐张籍《吴楚歌词》:“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唐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有了这些形象参与,原本看上去跟现实生活没有联系的“社稷”二字就丰满灵动起来了,所谓的“社稷之臣”原来是“非常重要”的大臣。没有了“社稷”,就亡国灭家了。
三、提升学生的人格和境界
一者,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态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在文言文中有的表现为个人在困厄中奋发向上、刻苦自励;有的表现为在国家民族危亡之秋挺身而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勾践“卧薪尝胆”——歌颂了知耻后勇的不屈不挠;冯婉贞“唯余马首是瞻”——表现了平民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在悲壮的气氛中塑造了一个赤心报国者的形象。这些内容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崇高的意义。
二者,文言文中表现的价值取向内容丰富。有的重义轻利,有的宽容恕让。《陈情表》中,李密的“乌鸟私情”感人至深,荣华利禄轻若云烟;《鱼我所欲也》明确提出了“舍生取义”的崇高思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的佳话更体现了精诚团结、共御外敌的合作精神;《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人质”现象——赵太后终于割舍母子亲情,以国为重,堪称表率。这些零星偶然的历史事件中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一贯的价值取向。这些人物身上闪现着传承久远的优秀品质,这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态度都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对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学生更有教育意义。
三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是充满辩证法的整体观。《谏太宗十思疏》中,臣子对君王的劝诫,每一处精辟的论述都渗透着辩证法。特别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断更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在动态中的变化规律;《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喻,阐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秋水》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察人知己、统观全局的观念;《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强调了类比联系、迂回推理的重要性。可以说,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性的内容,对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有着十分有益的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近年来高考淡化了文化常识的考查,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重字词句、轻传统文化的倾向愈加明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毕竟,文言文包容的文化内容是现当代作品无法替代的,中国古代文化汇聚了儒、道、法、墨、佛诸家之思想精华,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礼俗、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更深层面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后者,其文化熏陶价值更为可贵。我们一方面要在实际教学中着重强调,另一方面更要突破文言文教学过于功利、低效的重围,真正实现教文立人、文化育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古代文化生活 现实意义
文学批评上有句话叫“知人论世”,那么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也应该从了解古人的生活入手,尤其是传承已久的文化生活。
古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赡的,而中学生需要了解的古代文化生活应该是面上的、常识性的内容,尤其是古典诗文中经常出现的。比如古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等。这些只是一级古代生活信息,文化色彩浓郁的还有二级信息:寒食、重阳、上元等,这些节日今天已经渐行渐远了。以寒食节为例,它纪念的不只是介子推这个人,更重在纪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还有三级信息:人日、社日(春社、秋社)等。这些是今人无法理解的,早已被尘封了,关乎神话传说,关乎古代社会生产力等,在诗词中却屡见不鲜,无法回避。我们就是要从古代生活的大方面细化,挖掘文化内涵、精神养分,侧重风俗、礼仪、饮食、仕宦、天文、历法、音乐等,从生活入手解读诗文,把诗文还原成生活的真实,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真正走进古人的世界,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实际有用的帮助。
一、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学习首先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每一个汉字都是灵动的个体,甚至都有一处自然现象、一个人事行为或者一种社会心理与之对应。
我们都知道,文言文在语言史上应该是个奇迹,经历了几千年,它的语汇系统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稳定性依然是它的显著特征。今天,我们虽然很少用“钟鸣鼎食”这个词,但是我们却常常使用“人声鼎沸”和“鼎力相助”。“鼎”——象形字,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像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像鼎足,本义是“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这种器物虽然消失已久,但它所承载的“煮器”的意义却沉淀了下来。另外,我们经常使用“切中肯綮”这个词语,许多人只知道“肯綮”是“要害、关键”之意,却未必知道这不是这个词语的本意,而是它的比喻义。《说文解字》中注:“肯,骨间肉肯肯着也。”如果读了《庄子·养生主》就会知道“肯綮”原来指的是“筋骨交结的地方”,是杀牛的时候不容易分解的地方。这样,我们在使用这个词语的时候就会斟酌它的分量,不会乱用了。再看一看,“桃之夭夭”“高山景行”“信誓旦旦”“宜室宜家”“游刃有余”“自相矛盾”“王顾左右而言他”等,这些美妙的词汇都是从古代汉语而来,如果读到过相应的典故,那么看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出现在脑海里的将不再是抽象的意义,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二、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文言文教学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重要的价值和目标就是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激发其爱国情怀和文化寻根的兴趣,增加文化底蕴,并融会贯通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文言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在好多知识点中我们都能找到相应的精髓,但这样做并不等于都贴上标签,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这些古文名品、精品用整体的眼光来审视,加以更有效的整合,进行更充分的挖掘,使它们在交叉互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以“社稷”为例,孟子有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社稷——土神和谷神。我们知道汉字中大部分有“示”做形旁的字都跟“神灵”有关。“社”是个会意字,从示从土,土亦声。《说文解字》中注:“社,地主也。”“稷”是形声字,从禾,表示与农作物有关。《说文解字》中注:“稷,五谷之长也。”古代更把稷作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古代中国是个农业国家,而农业的根本就是土地和农作物,拥有了它们就拥有了天下。因此统治者对土地和谷物特别敬重,到了“社日”,不管是春社还是秋社,全国一律放假,官府及民间皆祭社神祈求丰年,里中有饮酒、分肉、赛会、妇女停针线之俗。唐张籍《吴楚歌词》:“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唐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有了这些形象参与,原本看上去跟现实生活没有联系的“社稷”二字就丰满灵动起来了,所谓的“社稷之臣”原来是“非常重要”的大臣。没有了“社稷”,就亡国灭家了。
三、提升学生的人格和境界
一者,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态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在文言文中有的表现为个人在困厄中奋发向上、刻苦自励;有的表现为在国家民族危亡之秋挺身而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勾践“卧薪尝胆”——歌颂了知耻后勇的不屈不挠;冯婉贞“唯余马首是瞻”——表现了平民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更在悲壮的气氛中塑造了一个赤心报国者的形象。这些内容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对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崇高的意义。
二者,文言文中表现的价值取向内容丰富。有的重义轻利,有的宽容恕让。《陈情表》中,李密的“乌鸟私情”感人至深,荣华利禄轻若云烟;《鱼我所欲也》明确提出了“舍生取义”的崇高思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负荆请罪”的佳话更体现了精诚团结、共御外敌的合作精神;《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人质”现象——赵太后终于割舍母子亲情,以国为重,堪称表率。这些零星偶然的历史事件中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一贯的价值取向。这些人物身上闪现着传承久远的优秀品质,这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态度都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特别是对价值观念尚未成熟的学生更有教育意义。
三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是充满辩证法的整体观。《谏太宗十思疏》中,臣子对君王的劝诫,每一处精辟的论述都渗透着辩证法。特别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断更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在动态中的变化规律;《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喻,阐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秋水》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察人知己、统观全局的观念;《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强调了类比联系、迂回推理的重要性。可以说,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族性的内容,对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有着十分有益的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近年来高考淡化了文化常识的考查,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重字词句、轻传统文化的倾向愈加明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毕竟,文言文包容的文化内容是现当代作品无法替代的,中国古代文化汇聚了儒、道、法、墨、佛诸家之思想精华,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神,其中既有礼俗、制度层面的文化,也有更深层面的民族精神、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后者,其文化熏陶价值更为可贵。我们一方面要在实际教学中着重强调,另一方面更要突破文言文教学过于功利、低效的重围,真正实现教文立人、文化育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