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角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各种活动区,幼儿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在活动中体验操作和交往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和表现,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较理想的教育手段之一。而区角活动中的材料是幼儿能力发展、经验积累的载体,它既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幼儿与教师、同伴、环境互动的中介,因此如何收集、投放区角活动中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材料的收集
1.挖掘废旧材料进行废物利用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拥有的各式玩具可说是数不胜数,可幼儿对买回来的高档商品化玩具多半是一时的新鲜,玩弄几次以后就失去兴趣了,反而对废弃的瓶瓶罐罐或父母要扔进垃圾筒的纸盒等爱不释手,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如:废弃的旧报纸,不仅可以让小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练习手指灵活能力,还可以让大班幼儿涂上各种颜色制作环保衣服在音乐区中进行时装表演;过生日吃蛋糕剩下的快餐盘,可以作为幼儿练习缝针线的好材料,还可以让幼儿进行图案装饰。诸如此类的如果冻壳、碎布头、用过的纸杯、家电泡沫、香烟盒等都是废旧利用的好材料。
2.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材料
自然界中随时可觅的一切是大自然赐给幼儿的珍贵礼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往往会成为孩子们最心爱的宝贝,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真实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如:秋天到处可捡的树叶即可以放在手工区进行树叶拓印画,又可放在计算角进行分类或数数;豆子、玉米、小麦等材料可放在种植区让幼儿进行种植观察活动,又可放在美工区进行图案粘贴;稻草、玉米须、狗尾巴草等是幼儿练习编织的好材料;小蝌蚪、蜗牛、小乌龟等是激发幼儿求知兴趣、求知欲望的好伙伴。
3.一种材料玩出多种创意
材料是否有趣、可变与幼儿能否积极参与活动有很大影响。在我们收集的材料中,有的可以直接投放到区角活动中,有的在经过加工组合以后更能发挥材料的最大功用。如废旧的饮料瓶,我们可以直接投放,还可以为幼儿准备剪刀自制成不同形状的玩沙工具,投放在玩沙角中;又如手工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纸箱、纸盒和一些已经做好的半成品、成品,幼儿可以拼装汽车,集体制作火车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探索,而且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材料的投放
1、材料的多样性和目標性
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不等于堆积材料,要注重品种和数量的关系,一般来说每类材料至少要满足三分之二的幼儿使用,同时材料的种类要多,如结构区的材料至少要有五种(自制玩具、自然材料、半成品材料、积塑、木质材料),做到丰富多样,满足幼儿的需要。区角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材料的投放应具有目标性,与教育活动同步,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材料。如在中班“1--10序数的认识”活动中,可在区角活动中创设一个“小小火车站”,在美工区中投放很多卡片(卡片的一面教师设置有1—10的数字,空白的另一面幼儿自己创作想象画),幼儿自制火车票,通过让幼儿按照车票上的数字寻找车厢座位的游戏来认识序数,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2、材料的计划性和层次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有目的、有计划的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同样是大班美工区,同一折纸内容,教师有意投入两类范例供幼儿选择,一类是平面范例,一类是立体范例,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去完成相应的操作要求。
3、材料的探究性和动态性
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例如,在认识了汽车之后,在科学区内投放各种材料,如钻了孔的矿泉水瓶盖、矿泉水瓶子、各种形状的纸盒子、小棒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在探索中体验失败与成功。而要保持幼儿对活动区角的浓厚兴趣,材料的投放就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例如图书区,小班的幼儿主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图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到了中大班,投放的图书不仅要讲究数量、种类,还要增加活动深度,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如在图书区中准备剪刀、膠水,幼儿可自己修补图书;设置“新书介绍栏”,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幼儿在美工区自制图书,投放到图书区中互相阅读;让幼儿给图书归类,学习如何整理、放置图书。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收集、投放的一点初浅认识,今后还将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和探索,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材料的收集
1.挖掘废旧材料进行废物利用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拥有的各式玩具可说是数不胜数,可幼儿对买回来的高档商品化玩具多半是一时的新鲜,玩弄几次以后就失去兴趣了,反而对废弃的瓶瓶罐罐或父母要扔进垃圾筒的纸盒等爱不释手,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资源,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如:废弃的旧报纸,不仅可以让小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练习手指灵活能力,还可以让大班幼儿涂上各种颜色制作环保衣服在音乐区中进行时装表演;过生日吃蛋糕剩下的快餐盘,可以作为幼儿练习缝针线的好材料,还可以让幼儿进行图案装饰。诸如此类的如果冻壳、碎布头、用过的纸杯、家电泡沫、香烟盒等都是废旧利用的好材料。
2.充分利用各种自然材料
自然界中随时可觅的一切是大自然赐给幼儿的珍贵礼物,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往往会成为孩子们最心爱的宝贝,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真实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如:秋天到处可捡的树叶即可以放在手工区进行树叶拓印画,又可放在计算角进行分类或数数;豆子、玉米、小麦等材料可放在种植区让幼儿进行种植观察活动,又可放在美工区进行图案粘贴;稻草、玉米须、狗尾巴草等是幼儿练习编织的好材料;小蝌蚪、蜗牛、小乌龟等是激发幼儿求知兴趣、求知欲望的好伙伴。
3.一种材料玩出多种创意
材料是否有趣、可变与幼儿能否积极参与活动有很大影响。在我们收集的材料中,有的可以直接投放到区角活动中,有的在经过加工组合以后更能发挥材料的最大功用。如废旧的饮料瓶,我们可以直接投放,还可以为幼儿准备剪刀自制成不同形状的玩沙工具,投放在玩沙角中;又如手工区内,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纸箱、纸盒和一些已经做好的半成品、成品,幼儿可以拼装汽车,集体制作火车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的探索,而且更大程度地鼓励幼儿的自主学习。
二、材料的投放
1、材料的多样性和目標性
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不等于堆积材料,要注重品种和数量的关系,一般来说每类材料至少要满足三分之二的幼儿使用,同时材料的种类要多,如结构区的材料至少要有五种(自制玩具、自然材料、半成品材料、积塑、木质材料),做到丰富多样,满足幼儿的需要。区角活动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材料的投放应具有目标性,与教育活动同步,根据近阶段的主题目标和幼儿的活动需求及时投放材料。如在中班“1--10序数的认识”活动中,可在区角活动中创设一个“小小火车站”,在美工区中投放很多卡片(卡片的一面教师设置有1—10的数字,空白的另一面幼儿自己创作想象画),幼儿自制火车票,通过让幼儿按照车票上的数字寻找车厢座位的游戏来认识序数,从而达到落实活动目标、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2、材料的计划性和层次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因此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观察、评估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有目的、有计划的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难易程度不同的活动材料,便于教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同样是大班美工区,同一折纸内容,教师有意投入两类范例供幼儿选择,一类是平面范例,一类是立体范例,这样不同层次的幼儿就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需要,去完成相应的操作要求。
3、材料的探究性和动态性
材料的探究性能引发幼儿动手、动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例如,在认识了汽车之后,在科学区内投放各种材料,如钻了孔的矿泉水瓶盖、矿泉水瓶子、各种形状的纸盒子、小棒等让幼儿自己拼装,在探索中体验失败与成功。而要保持幼儿对活动区角的浓厚兴趣,材料的投放就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整、补充。例如图书区,小班的幼儿主要为他们提供各种图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到了中大班,投放的图书不仅要讲究数量、种类,还要增加活动深度,这样才能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如在图书区中准备剪刀、膠水,幼儿可自己修补图书;设置“新书介绍栏”,吸引幼儿阅读的兴趣;幼儿在美工区自制图书,投放到图书区中互相阅读;让幼儿给图书归类,学习如何整理、放置图书。
以上是我对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收集、投放的一点初浅认识,今后还将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和探索,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