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龙高速公路大埔县西河镇出口的连接线,在该镇黄堂村进入省道公路。记得今年夏天多次从省道公路经过黄堂村地段,每次都从车窗里看到一大片青青莲叶和一簇簇盛开的莲花,觉得此“莲花村”极美,可惜当时还不知道此“莲花村”就是黄堂村。
其实,“黄堂村”三字在我头脑里是早已刻下烙印的。因为在未识此村之前,已久闻此村盛名—黄堂村是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的故里。这次,西河镇选取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等5个行政村,大手笔打造省级新农村示范区,黄堂村名列其中并主打“水韵黄堂”,让我对这小山村更加记挂起来。
这次到西河镇,看到横贯该镇的漳溪河变得如此洁净,河岸滨水绿道宽敞平坦,我带着心头的“记挂”,沿着绿道的柏油路经过东塘村,直奔溪南埠对岸的黄堂村而去。滨水绿道的柏油路已把张裕葡萄酒创始人“中国民族工业之父”张弼士的故里车龙村与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的故里黄堂村连在一起了,原来车龙村与黄堂村是隔山相邻的两个美丽小山村。
从滨水绿道的竹影婆娑处进入黄堂村,看到一条小溪贯穿整个村庄,流入漳溪河。伫立柏油路村道旁新建的古色长亭边,眺望小溪两边宽阔的肥田沃土,好像有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立刻被这气息所陶醉,感觉到这气息是眼前的偏僻小村庄久远而来的饱满的积蓄,而且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直接震撼人的内心世界,几乎能够颠覆内心世界里早已形成的某种价值观。我在陶醉中,头脑变得非常的轻松和清醒,明白这是田园气息,这是在田园上滚动着的在天地间升腾着的灵秀之气。
我沿着村道缓缓而行,全身心地享受着这仙境般的景色。天朗云闲,岭峦岑寂,翠竹摇风,流水潺潺,鸟鸣婉转,白墙黛瓦人家在山麓里坐落有致的田园风光,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我对孟浩然这首诗不可谓不熟读,但其一直展现在我头脑里的意境是单薄甚至是苍白的字词句而已,而身临黄堂村景致,似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此诗句的尚未发掘出的宝藏一下子展现出来。此时此刻,仿佛远处人家里飘来土鸡的鲜味,头脑里浮现出一边慢饮细酌农家黄酒和轻声柔语素朴话题的愉悦情景,而这就是心底里所无限憧憬的而又常被丢在一边的田园生活。
想着,想着,不觉走到横过小村的省道公路边。此时的省道公路边已新建了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入口处古式村名竖牌上写着“灵秀黄堂”字样,这“灵秀”两字用来形容黄堂村再适合不过了。我想,此村在碧绿的青天下,溪涧清流,山意悠闲,花草幽香,民居古朴,皆清通灵秀。徜徉在黄堂广场新建的古色长廊里,我好像还在寻找着什么。是呀,当踏入此村起就一直在寻找什么,是什么呢?是夏天时所看的大片莲花么?肯定不是,因为现在是冬季,不是青莲生长开花的季节。那是什么呢?是我头脑里一直想知道的答案: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的祖祠“太史第”。
于是,走过省道公路,沿着小溪继续游览小村的另一边人家。几年前从大埔文史资料上得知,张作舟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埔第一个翰林,原名张宜川,字作舟,西河镇黄堂村人,生于康熙十七年(1687)10月29日。他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21岁)参加乡试中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31岁)赴京考试中进士,后被康熙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据传在殿试时,康熙皇帝了解到张作舟家乡是个小地方“黄堂村”,提出疑问怎么会出如此之才子。张作舟回奏康熙皇帝,并诵诗一首:黄堂村“东有尖笔高峰,南有白水悬波,西有连云古寺,北有更鼓叮咚”。此诗概括了西河的自然美景,东面的山峰形如笔尖直上云霄;南面的白水寨如瀑布九天而泻;北面更鼓之地鼓声回荡;西面的连云寺青山耸翠。
1713年,张作舟的父母作双寿,他回到家乡省亲,同科进士何世璂等24人为他的父母书赠诗词祝寿。300多年来,这24幅祝寿诗词书法作品由张作舟后人珍藏。过去,每年除夕拜祖时,他们会将这些作品悬挂于祖祠太史第的大厅堂,呈现宗族的荣耀。这些祝寿诗词均书写在黄绢之上,这是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张作舟回乡后还发起了筹捐巨资置办“渡船田”出租,在其当年往返之北塘龙潭渡设渡便利乡民。黄堂村民为了纪念张作舟,每年正月十三日举办一次迎灯活动,规模盛大,范围包括黄堂村、漳溪村碗窑窠、黄輋角、东方村沙岽下、大靖村大埠上和上北塘村的张姓裔孙,是当地传承了几百年的一项民俗活动。
穿过密聚的人家巷陌,赫然看到一座老屋,门楼上写着“太史第”三个字,问村里人得知这就是张作舟的祖祠。我想,黄堂村生长出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这是黄堂村最重要的歷史人文资源,是黄堂村的“底牌”。正是“生长翰林尚有村”, 张作舟的故事为此村增添了许多光彩和魅力。找到“太史第”后,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便脚步更轻松地顺着小溪一直走向村尽头的田园人家。
远望田野那边的几株柑橘树硕果满枝,我突然感觉到这一片田野和硕果满枝的柑橘树好熟悉,就好像是心中的图景,使我内心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其实,“黄堂村”三字在我头脑里是早已刻下烙印的。因为在未识此村之前,已久闻此村盛名—黄堂村是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的故里。这次,西河镇选取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等5个行政村,大手笔打造省级新农村示范区,黄堂村名列其中并主打“水韵黄堂”,让我对这小山村更加记挂起来。
这次到西河镇,看到横贯该镇的漳溪河变得如此洁净,河岸滨水绿道宽敞平坦,我带着心头的“记挂”,沿着绿道的柏油路经过东塘村,直奔溪南埠对岸的黄堂村而去。滨水绿道的柏油路已把张裕葡萄酒创始人“中国民族工业之父”张弼士的故里车龙村与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的故里黄堂村连在一起了,原来车龙村与黄堂村是隔山相邻的两个美丽小山村。
从滨水绿道的竹影婆娑处进入黄堂村,看到一条小溪贯穿整个村庄,流入漳溪河。伫立柏油路村道旁新建的古色长亭边,眺望小溪两边宽阔的肥田沃土,好像有一种亲切而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立刻被这气息所陶醉,感觉到这气息是眼前的偏僻小村庄久远而来的饱满的积蓄,而且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直接震撼人的内心世界,几乎能够颠覆内心世界里早已形成的某种价值观。我在陶醉中,头脑变得非常的轻松和清醒,明白这是田园气息,这是在田园上滚动着的在天地间升腾着的灵秀之气。
我沿着村道缓缓而行,全身心地享受着这仙境般的景色。天朗云闲,岭峦岑寂,翠竹摇风,流水潺潺,鸟鸣婉转,白墙黛瓦人家在山麓里坐落有致的田园风光,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我对孟浩然这首诗不可谓不熟读,但其一直展现在我头脑里的意境是单薄甚至是苍白的字词句而已,而身临黄堂村景致,似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此诗句的尚未发掘出的宝藏一下子展现出来。此时此刻,仿佛远处人家里飘来土鸡的鲜味,头脑里浮现出一边慢饮细酌农家黄酒和轻声柔语素朴话题的愉悦情景,而这就是心底里所无限憧憬的而又常被丢在一边的田园生活。
想着,想着,不觉走到横过小村的省道公路边。此时的省道公路边已新建了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入口处古式村名竖牌上写着“灵秀黄堂”字样,这“灵秀”两字用来形容黄堂村再适合不过了。我想,此村在碧绿的青天下,溪涧清流,山意悠闲,花草幽香,民居古朴,皆清通灵秀。徜徉在黄堂广场新建的古色长廊里,我好像还在寻找着什么。是呀,当踏入此村起就一直在寻找什么,是什么呢?是夏天时所看的大片莲花么?肯定不是,因为现在是冬季,不是青莲生长开花的季节。那是什么呢?是我头脑里一直想知道的答案: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的祖祠“太史第”。
于是,走过省道公路,沿着小溪继续游览小村的另一边人家。几年前从大埔文史资料上得知,张作舟是清朝康熙年间大埔第一个翰林,原名张宜川,字作舟,西河镇黄堂村人,生于康熙十七年(1687)10月29日。他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21岁)参加乡试中举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31岁)赴京考试中进士,后被康熙皇帝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据传在殿试时,康熙皇帝了解到张作舟家乡是个小地方“黄堂村”,提出疑问怎么会出如此之才子。张作舟回奏康熙皇帝,并诵诗一首:黄堂村“东有尖笔高峰,南有白水悬波,西有连云古寺,北有更鼓叮咚”。此诗概括了西河的自然美景,东面的山峰形如笔尖直上云霄;南面的白水寨如瀑布九天而泻;北面更鼓之地鼓声回荡;西面的连云寺青山耸翠。
1713年,张作舟的父母作双寿,他回到家乡省亲,同科进士何世璂等24人为他的父母书赠诗词祝寿。300多年来,这24幅祝寿诗词书法作品由张作舟后人珍藏。过去,每年除夕拜祖时,他们会将这些作品悬挂于祖祠太史第的大厅堂,呈现宗族的荣耀。这些祝寿诗词均书写在黄绢之上,这是极为珍贵的文化瑰宝。张作舟回乡后还发起了筹捐巨资置办“渡船田”出租,在其当年往返之北塘龙潭渡设渡便利乡民。黄堂村民为了纪念张作舟,每年正月十三日举办一次迎灯活动,规模盛大,范围包括黄堂村、漳溪村碗窑窠、黄輋角、东方村沙岽下、大靖村大埠上和上北塘村的张姓裔孙,是当地传承了几百年的一项民俗活动。
穿过密聚的人家巷陌,赫然看到一座老屋,门楼上写着“太史第”三个字,问村里人得知这就是张作舟的祖祠。我想,黄堂村生长出大埔县开邑翰林张作舟,这是黄堂村最重要的歷史人文资源,是黄堂村的“底牌”。正是“生长翰林尚有村”, 张作舟的故事为此村增添了许多光彩和魅力。找到“太史第”后,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便脚步更轻松地顺着小溪一直走向村尽头的田园人家。
远望田野那边的几株柑橘树硕果满枝,我突然感觉到这一片田野和硕果满枝的柑橘树好熟悉,就好像是心中的图景,使我内心弥漫着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