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在“少”、“慢”、“差”、“费”的怪圈里徘徊,曾经有项调查主题为“你最喜欢的学科”,语文学科“不幸”被学生们评为倒数第二。为什么最优美、最生动的语言文化课程会让学生这样反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盲区误区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那些低效无效环节就是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而无趣,学而无法,学而无果,自然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而出现上面的结果。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能否和谐共振?语文教学的“瓶颈”在哪里?语文教学高效的秘诀在哪里?
1 语文教学的源动力——多渠道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多大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例如必修五中李密的《陈情表》,文章表达的是作者与祖母之间浓浓的亲情。亲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教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让他们最为感动的亲情故事,再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让他们感动的细节,接着让他们想一想是不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大多数的同学会说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这样,文言文就不再是学生比看英语阅读还难的文章了。
2 重视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通行的教学步骤,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我将有效预习分成三个层次: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读文本)要求90%的学生达标;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要求75%左右的学生基本达标;高级层次(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要求45%的学生能在基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30%的学生能进一步实现个性化的解读。整个过程教给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了自学能力。
3 把阅读权利还给学生,强化资源意识,将课本与读本跨联
在教材文本阅读的时候,教师要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
例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
在现在这样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下,其实是对教师的一次考验,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把原来代替学生做的一些事真正的交给学生去做,确实做到授人以渔,这才是我们的职责。
1 语文教学的源动力——多渠道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多大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例如必修五中李密的《陈情表》,文章表达的是作者与祖母之间浓浓的亲情。亲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教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让他们最为感动的亲情故事,再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让他们感动的细节,接着让他们想一想是不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大多数的同学会说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这样,文言文就不再是学生比看英语阅读还难的文章了。
2 重视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是通行的教学步骤,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我将有效预习分成三个层次:基本层次(夯实基础,初步解读文本)要求90%的学生达标;中级层次(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要求75%左右的学生基本达标;高级层次(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要求45%的学生能在基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30%的学生能进一步实现个性化的解读。整个过程教给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高了自学能力。
3 把阅读权利还给学生,强化资源意识,将课本与读本跨联
在教材文本阅读的时候,教师要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
例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
在现在这样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下,其实是对教师的一次考验,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把原来代替学生做的一些事真正的交给学生去做,确实做到授人以渔,这才是我们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