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习是能深入理解一门学科的前提,尤其对于语文这门富有抽象性和内涵型的学科来说,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初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方法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语文的预习的重要性,又从培养小学生的预习兴趣、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搜集资料、教师学生间的互动批改这三个方面论述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以期为小学生的语文预习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对策,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重要性;搜集资料;互动批改
1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1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一篇课文的预习,学生提前了解了要学习的课文生字生词、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背景,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而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因此,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
1.2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课前充实的预习,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了课前,在预习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的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1.3预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延伸
预习能为有限的学习内容提供新的扩展空间。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课堂上的交流就会更充分,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加深入,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更多收获。让探究学习更深入、更有效。
2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2.1培养预习兴趣
学生初始阶段,应加强预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预习感兴趣,才能使预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在策略上要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一开始教师应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初步学会预习后,将预习工作逐步放在课外进行,但不能因此放松要求,每天应认真检查,及时反馈,以评估预习效果。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其次,对于预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耐心帮助、热情鼓励。通过课前个别辅导,同伴互助,课中及时点拨、多给展示的机会等办法,让他们也能迎头赶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预习做得出色(包括有进步)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如:批阅预习单时多加分,定期展示“预习单”,开展“预习能手”评比活动……尽可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对预习中发现的“闪光点”,在课堂上应及时加以表扬,通过激励树立榜样,使之发挥更佳效能。
2.2充分利用课外书、网络等搜集资料
2.2.1了解作者的简介
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
2.2.2关于文章的背景
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记得在二年级时就有讲述邓小平、宋庆龄、周恩来等名人的故事的课文,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在课前可有借助家长的讲述、网上的查找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中高年级的学生自不用说。《将相和》《草船借箭》等经典名著,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光碟、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的讲授。
2.3互动批改,体现关怀
要让学生对这项作业保持热情,老师的批改和评语的确非常重要。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对有些问题的理解不够到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只是简单地改个对错,难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批改预习作业时,我重在引导。比如写出课文大意只要能抓住重点,在100字以内都可以算对。一旦发现有学生概括的特别精练,就另外再加一颗星以示奖励,并在班级里交流,以便其他同学学习。有时,学生的理解有偏颇,我就写上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学生订正时有依据,而且只要订正对了,还是能够得到一个教好的成绩,使学生对做好预习作业充满信心。另外,我还常在学生的作業上用一些“笑脸”“大拇指”等简笔画,表示赞赏;有时也写上几句“你进步了,加油!”“题目出得很好,再接再厉!”等鼓励性的评语,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满关怀的话语,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是一门富有抽象性、内涵型的学科。如上文所述,预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延伸。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足以见得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时,首先,应培养小学生的预习兴趣,有助于养成预习习惯;其次,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搜集资料,可注重从作者的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等方面查找相关资料;同时,可以进行教师学生间的互动批改,提高教师学生间的互动性,保持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希望以上几种方法能为小学生的语文预习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对策,解决小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燕.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J].学周刊,2014(03):24.
关键词:重要性;搜集资料;互动批改
1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1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一篇课文的预习,学生提前了解了要学习的课文生字生词、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背景,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而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因此,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
1.2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课前充实的预习,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了课前,在预习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的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1.3预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延伸
预习能为有限的学习内容提供新的扩展空间。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课堂上的交流就会更充分,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加深入,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使学生和教师都得到更多收获。让探究学习更深入、更有效。
2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
2.1培养预习兴趣
学生初始阶段,应加强预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只有对预习感兴趣,才能使预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在策略上要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一开始教师应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初步学会预习后,将预习工作逐步放在课外进行,但不能因此放松要求,每天应认真检查,及时反馈,以评估预习效果。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其次,对于预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耐心帮助、热情鼓励。通过课前个别辅导,同伴互助,课中及时点拨、多给展示的机会等办法,让他们也能迎头赶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预习做得出色(包括有进步)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如:批阅预习单时多加分,定期展示“预习单”,开展“预习能手”评比活动……尽可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对预习中发现的“闪光点”,在课堂上应及时加以表扬,通过激励树立榜样,使之发挥更佳效能。
2.2充分利用课外书、网络等搜集资料
2.2.1了解作者的简介
新课标要求“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可以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作品有个了解。这可以比较好的帮助同学理解课文的有关内容。
2.2.2关于文章的背景
新课标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记得在二年级时就有讲述邓小平、宋庆龄、周恩来等名人的故事的课文,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在课前可有借助家长的讲述、网上的查找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是非常重要的。中高年级的学生自不用说。《将相和》《草船借箭》等经典名著,只有搜集并查阅相关的图片、数据、光碟、文字资料,才会对课文所涉及到的历史有一个了解,才会在课堂上更易理解老师的讲授。
2.3互动批改,体现关怀
要让学生对这项作业保持热情,老师的批改和评语的确非常重要。在预习的时候,学生对有些问题的理解不够到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只是简单地改个对错,难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批改预习作业时,我重在引导。比如写出课文大意只要能抓住重点,在100字以内都可以算对。一旦发现有学生概括的特别精练,就另外再加一颗星以示奖励,并在班级里交流,以便其他同学学习。有时,学生的理解有偏颇,我就写上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学生订正时有依据,而且只要订正对了,还是能够得到一个教好的成绩,使学生对做好预习作业充满信心。另外,我还常在学生的作業上用一些“笑脸”“大拇指”等简笔画,表示赞赏;有时也写上几句“你进步了,加油!”“题目出得很好,再接再厉!”等鼓励性的评语,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满关怀的话语,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是一门富有抽象性、内涵型的学科。如上文所述,预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延伸。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足以见得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时,首先,应培养小学生的预习兴趣,有助于养成预习习惯;其次,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搜集资料,可注重从作者的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等方面查找相关资料;同时,可以进行教师学生间的互动批改,提高教师学生间的互动性,保持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希望以上几种方法能为小学生的语文预习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对策,解决小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燕.浅谈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J].学周刊,201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