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 初心不改再攀科技高峰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ysb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兰娟,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實验室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树兰医疗发起人。
  科研、讲座、门诊、查房……李兰娟每一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科研工作者、师者、医者、管理者……种种身份、种种责任,她都尽力做到最好。她将时间用到极致,才能在四十年从医生涯中,结出累累硕果。
  总结这四十年的科研工作,李兰娟认为:“在临床工作当中会碰到许多科学难题,作为医学科技工作者,我们需要去研究这些难题中的关键问题,再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救治病人当中。只有临床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才能突破难关,最终将医学科研成果为病人所用。”
  十年磨一剑创建“李氏人工肝系统”
  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70%~80%,这是摆在年轻的李兰娟面前的一大科学难题。看到一个个病人因肝衰竭相继离世,李兰娟内心也十分沉痛。“我当时一直在思考:怎么样解决这个科学难题,挽救更多生命?”
  直到有一次,一位病人入院,昏迷、没有小便,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过透析滤过等治疗,竟奇迹般地救回来了,李兰娟从此得到了启发。1986年,李兰娟申请拿到了3000元钱的青年科研基金,在我国率先开始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但在当时,这项研究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人工肝的研究过程漫长且曲折,李兰娟及其团队也碰到过大大小小各种难题:人工肝中肝素、鱼精蛋白怎样合理地应用;大出血的问题怎样克服;病人本身情况不好血压要下降,人工肝运用也会影响血压等。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李兰娟及其团队大量反复地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逐个克服上述难题,创建了独特有效的李氏人工肝系统(Li- ALS),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使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1.9%上升到78.9%,大大降低了病死率,开辟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治疗新途径。作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李兰娟团队的Li- ALS研究获1997年及2006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李兰娟还主持制定了我国首部《人工肝治疗指南》《肝衰竭诊疗指南》,同时在全国31个省市30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人工肝技术。
  重大突破成功防控H7N9
  2013年2月底开始H7N9突发疫情,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救治H7N9禽流感病人
  2013年春天,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肆虐中国南方省份。许多病人发病不到一个星期,由于细胞因子风暴导致两肺变白、呼吸衰竭。当时李兰娟接触到一位三十几岁的病人,在100%纯氧浓度下,氧饱和度不到50%,血压已经下降,医生都对此束手无策。
  “那时我就想到用人工肝试试。因为在爆发性肝衰竭的时候,人工肝能够清除肝衰竭患者血液当中的细胞因子、炎症因子。果然,给他做人工肝,上呼吸机,上ECMO,建立了‘四抗二平衡’策略联合治疗。慢慢地他血压开始稳定,炎症因子迅速清除,病情逐渐好转。”
  5天5夜的抢救,病人奇迹般地渡过了生命难关,这是一次“四抗二平衡”救治策略和李氏人工肝效果的完美展现。2013年初,浙大一院救治H7N9病死率为20%,病死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李兰娟院士领衔的团队,汇聚我国优势力量,在发现新病原、确认感染源、明确发病机制、开展临床救治等方面取得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和平台,成功防控了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研究成果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科研无止境推进大数据与医学相结合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包括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改革,都需要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攻克一些难题,创建一套新的体制机制。
  “目前,我们在智能诊断方面,包括肺结节的诊断、黄疸的智能诊断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同时在智能化的手术机器人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地支持。在智能大数据方面,我们建立了统一健康体检的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个大数据平台分析,我们发现了1992年以前出生的人,乙肝感染率高达8%~10%,1992年以后出生的人,乙肝感染率只有1.5%不到。这是因为1992年国家实施了乙肝疫苗,这非常有效。可以说,大数据对于更好地预防疾病提供了方向,对疾控政策的制定也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我觉得我现在还有一定的精力可以在这些方面继续工作。”
  72岁的李兰娟院士,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依然在进行科研创新。
  据人民网
其他文献
此次出征,北京医疗队共有136人,其中,男护师、护士就有16人,这样的比例并不多见,面对疫情,男护士的优势到底在哪儿?  今天(2月1日),是北京医疗队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第5天,已至少有4名重症患者被送来了这里。他们刚被送来时,别说走路了,就连意识都不太清晰了,抬担架的工作,都是男护士们一马当先。  “这不只是个力气大小的问题。”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师关宏奎说。他在
期刊
我是马达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名汉语教师,常有人说我的汉语发音带点中国“南方”口音,这可能源于我在江西时教授我的老师,也可能源于我在江西师范大学两年的留学生活。  与汉语结缘  201 0年刚到中国时,我看不懂菜单,每次点完菜,自己也不知点了什么,像等待一份未知的礼物,幸好中国美食都很好吃,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我到中国的目标就是要学好汉语,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中国,也让父母为我而骄傲。为了这一
期刊
(接上期)二、经常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较。“你怎么就不能像XXX一样”……这些话都让孩子笼罩在自卑之中。三、把父母塑造成“牺牲者”的角色。“我为你付出这么多、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你为什么还这样”,这样的话可以迅速让孩子产生罪恶感,自暴自弃!  从小,郑渊洁就小心翼翼地维护孩子的自尊。有一次,因为郑亚旗在家活动,打搅了郑渊洁写作,郑渊洁就让爷爷来把儿子接走,可郑亚旗到了爷爷家,却不停地打电话给
期刊
宋祁的老师晏殊也非常热衷于奢华的享受,为了能和自己的这个“得意门生”“旦夕相见”,他还让宋祁务必与他比邻而居。但后来,殊罢相时,祁替皇帝制作诏书,颇多贬义之词,并在大庭广众之下,琅琅宣读,气得殊差点没背过气去。他们的这一段师生佳话也就此结束了。  三  宋祁虽已娶了多个娇妻美妾,但似乎还嫌美女不够,竟色胆包天又惦记上了皇宫里的一个女子———祁在做翰林学士时,一日正在京城的大街上闲逛,忽然从他背后过
期刊
靠一张张高清无PS的原图,他一口气拿下4个世界顶级自然摄影大赛的冠军,这个成绩相当于拿下了“自然摄影奥斯卡”,迄今只有一位中国人做到。他就是袁明辉,一个下岗的药厂工人,永远嘴角上扬,眼含笑意,声音憨实,他用照片为自然界的生命写诗。  出于经济和精力的考虑,他只能就近拍摄,武汉植物园、公园就是根据地。袁明辉慢慢发现,那些微小的、不起眼的、不受关注的生灵,跟人一样,也有喜怒哀乐的感情。用心去看,才能感
期刊
2月3日,10天建成的武漢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2月6日,10天建成的武汉雷神山医院开始验收。10天,建设者们昼夜鏖战,与时间赛跑,“火雷速度”,一群满怀热忱的年轻人不眠不休拼命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抗击疫情的战线上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在这日夜奋战的背后,见证建筑工人的汗水!据新华网整理
期刊
上小學那会儿,班里各色人等不少,为了“镇压”班里的歪风,老师总会说这么一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这话,我一记,就是几十年。不过,几十年里,遇到了不少的不善之人与事,却“不了了之”,已经不太在意那句“善恶终有报”的话了。  不过,还是坚守“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努力做个好人。  前几年,雾霾严重,单位为了保证大家的健康,买来了一批防霾口罩,说好了,每个员
期刊
生活中常听人说,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了不起了。其实好难,真的太难了。  上大学时看见同学学吉他,就跟着一起在校内报了个吉他班。那时对乐器一窍不通,第一次上课时,才知道人家这是古典吉他班,咱可是要学那种抱着吉他自弹自唱的民谣吉他,可是听了老师的吉他演奏,觉得古典的更高雅,学会了古典的,那民谣岂不是小菜一碟?  就這样从五线谱开始算是入了坑,先把吉他的钢弦全部换成了尼龙线,从最流行的乐曲《爱的罗曼司
期刊
湘西的大山里,毛竹也叫魔竹。  “前5年,它矮小到可以忽略,5年之后卻能以魔法般的速度生长,平均每天达到1.8米,只需半个月就有30米高。当然,量变引起质变,毛竹足足积蓄了5年,厚积薄发。5年的时间,它未曾停止生长,拼命扎根,占取生命空间,只等最后成长的时机,创造奇迹……”上小学时,语文莫老师曾这么启发我们。  1971年,莫老师年方23岁,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却运气不好,从某大学肄业后回家务农当了
期刊
本期沙龙主题:道理。  知乎上36个神问答、被沙龙兄弟姐妹们戏称为“36计”的第36计。  第36个神问答:  问:有哪些道理是你读了不信,听不进去,直到你亲身经历了才笃信不疑的?  答: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能力,永远不要高估你的魅力。  这组问答,有些深奥。世间的道理,仅名言警句,都能码成正反双方对峙。比如:关于孩子、身体的道理。跟人家没娃的,别扯娃,扯不明白;跟人家身体好的,别论健康,论不清楚。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