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陶行知思想,优化中职英语教学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son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中职英语教学出发,结合陶行知所提出的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小先生制的重要教育理念,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中职英语教育改革的紧密联系,以期能优化中职英语教学。
  【关键词】
  中职英语 生活教育 优化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非凡的教育实践是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份十分宝贵的教育遗产。半个世纪过去了,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与现实意义。同样,在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弘扬陶行知先生育人思想,可以更好地实现对中职学生情感、学习态度、兴趣等方面的培养,
  一、从“知行合一”中确立育人目标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在育人目标上强调知行统一,他更是以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向人们展现了“知行合一”的真谛,以及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而和谐教育倡导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一切工作的归宿”的真善美统一的教育境界,这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完全吻合的。
  英语课程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融入生活,强化实践,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比如在学习“strength”这一单词时,教师可以出示相关运动会以及招聘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模拟表演(in groups)。学生会表达出:After the long race, his strength has run out.(at a sports meeting)以及What are your strengths?(having an interview)等。在直观、形象、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使学生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知行统一”,才能减少知行脱节现象,缩短知与行的差距,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成为“知行统一”的创新人才。
  二、从“生活即教育”中挖掘育人理念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将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融入中职英语教学中,体现英语的生活性和实用性,可以拉近英语与学生的距离,感受英语知识来自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实际,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模式,为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学习英语打开了一扇窗户。
  1.抓住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融合
  英语课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课,更需要语言技能训练,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抓住课堂,整合生活化英语教材,打造生活化教学情景,为学生拓展生活化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在《What Do You Like to Watch?》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和生活实际情况谈一谈自己的选择。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例,或是学生感興趣的话题,立足生活寻找英语素材,使课堂因为生活之花的浇灌而充满活力和魅力。
  2.结合专业,打造中职英语专业体验的生活化
  中职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该紧贴教育特色,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英语教学,突出英语的专业服务功能,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体现英语学习与学生工作环境的相联系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文秘专业可以选择面试、商务接待、电话沟通、会务服务等素材,而数控、汽修等专业英语可以选择产品简介,技术指导、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把语言学习融入到专业学科所需要的实践活动中去,强化教学效果。
  三、从“小先生制”中构建育人环境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时期,陶行知推行“小先生制”无疑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伟大创举。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中职学校,虽然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来自条件较好的家庭或是毕业于较有特色的中学,英语成绩较好,对英语学习也较有兴趣。面对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中职英语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认为教师应正视学情,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才能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学的互补优势。
  例如,教师可以多多开展英语口语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Topic,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活动,做到合理分组,各小组成员间异质互补,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组内承担适合各自的角色,彼此协助、互相支持。比如在“environment protection”的讨论话题中,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我给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情景:面对树林被砍伐,鸟儿们的无奈;快死的鱼儿们与被污染的水的对话等。让学生结合生活在组内先进行讨论与交流,尝试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畅所欲言,操作对话,再进行表演,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和最有创意小组。
  利用小组合作模式,推行“小先生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当“小先生”,产生“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心理,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随着一股声势浩大的教育革新的世界潮流,给我们提出了中职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的要求,把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与现代中职英语教育改革紧密联系起来,并内化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欣.论陶行知“小先生制”思想与中职英语教学【J】.鸡西大学学报,2013(7)
  【2】徐胜.引“生活”之水,筑兴趣之渠—中职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J】.学苑教育,2011(14)
其他文献
在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不断强化高校学生党支部理论知识学习,加强党员队伍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及作风建设。创先争优高校学生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建设一、前言  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曾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机会日益增多,社会对懂英语的护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这种社会形势下,高职院校护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应有所提高,要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和英语交际能力强的优秀护理人才,这就需要对当前护理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基于护理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外活动以及师资力量五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法,以期教学改革取得成功。  高职院校护理英语教学改革随着我国经济
【摘 要】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活动材料承载着活动的发展目标、活动的内容以及期望幼儿获得的经验。本文基于海森高教育理念优化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策略,以期能满足幼儿探索和游戏的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小班幼儿 区域活动 区域材料  海森高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在此教学模式中,幼儿通过与人、材料、事件、思想的直接互动发现知识,活动是由幼儿发起的,建立在幼儿自发的
摘要 以打好语言基础为目的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形势。当今大学英语已进入后大学英语时代,其教学改革应从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层次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中国经济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中,中国英语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帮助中国与世界在多领域进行对话与交流,同时传播自己的思想与文化。从后大学英语时代英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英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并提出应从中国典
【摘 要】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指出: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题眼与感知。学生的朗读是走进课文、感知语言的有效路径,不应该成为教师独有的权利。教师就必须要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到文本中去,在尊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保留那一份独特的理解与感知。本文提出要潜入文本内核,读出语言精彩;尊重多元感知,读出个性体验;依循认知特性,读出人物情趣,从而借助朗读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于永正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小练笔”,因其贴近课堂、形式多变、方法多样而成为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又一途径。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潜移默
摘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水平。我们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来审视大学生沟通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普通话推广的背景下加强医学生沟通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改善医患沟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医学生 沟通交际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是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