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清代康雍乾三世,国富民殷,被后人称为“盛世”。不过,这三代也是有清一代文字狱最盛的时候。一般听到“文字狱”三字,总会想起“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把衷肠论浊清”这种似乎在影射清代政治的文字。或者又是牵强附会的解读:如一科举考官考题“维民所止”中的“维”“止”是“雍正”砍了头。清代编《四库全书》,怀念前明的书籍一律销毁,不利清朝统治的文字被删改,藏有该类“反动”书籍的家室一律遭受牢狱之灾,这亦是“文字狱”的一种。
不过,除了悲剧之外,清代还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字狱”故事。《清代文字狱档》这本案件卷宗,记下了许多文字狱案中的黑色幽默。
乾隆十八年(1754),山东巡抚杨应踞突然收到曲阜县孔府的报告,有一个衣衫破烂的人来到孔府门前,叩门投书,自称丁文彬,是前代衍圣公(孔子后人的世袭爵位)亲戚,说前代衍圣公将两位女儿许配给他,但至今未能联系他,于是上门来做孔府女婿。他还带了许多书,自言“天命之文,性命之学”,要衍圣公过目。巡抚马上令人扣下此人,严加审讯。不审不要紧,一审发现此人胡言乱语,书中文字更是耸人听闻:他改写了《洪范》《春秋》,书中间写“大夏大明新书”,又制定年号“昭武”。巡抚大吃一凉,赶紧详细审问,得知事情始末:原来丁文彬是浙江人,世代务农,曾跟他的叔祖到曲阜听前代衍圣公讲尧舜之道,丁文彬称老衍圣公守先王之道,应该称帝,而把两个女儿许配给他,是蒙上帝启迪。现在老衍圣公去世了,自己理应继位。于是在家给自己的亲戚大封爵位,什么大舅为冢宰,哥哥封为夏文公,父母封王封后,原来在农村的一个不理他的董氏女子,因为他看上了,也被他封了妃。当然,这些受封的当事人都不知道。当时基督教流传还不广,这“上帝”应该也不是基督教所尊奉的上帝。
巡抚杨应踞认为这人是个疯子,“臣考察其情形,丁文彬乃是一至贫极贱之人,一旦识了几个字,就自认为身怀奇才异能,无出其右。因而妄想富贵美色,痴心目识,结为幻影,审不可破”,他说,“听其所言,不论何人俱知其妄。”
不过,这样的分析并不是为了替他开罪,而是证明丁文彬背后无人指使,没有党羽伙同谋反,在奏章的最后,杨应踞的结论是,当给此人处刑。
最终疯子丁文彬被判处凌迟之刑。当时丁文彬已经在审讯时遭过大刑,奄奄一息,乾隆十分重视,暗自忖度,按照正常程序,三司会审,布文山东,来回都要一两个月,若死在狱中,可就便宜了他。于是传谕杨应踞:根据丁文彬身体情况,自行决定行刑时间,如果病危,应当提前处刑。杨应踞接到谕令,马上查看丁文彬情况,发现丁氏确实撑不了几天,于是命令济南知府当天布置法场,隔日,丁文彬受了凌迟之刑。受刑时,丁氏还念念有词。口述上帝谕令。
苦了的是丁文彬的哥哥、嫂子和侄子,本来在家务农无事,突然被逮捕,其兄丁文耀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判处斩监候,另外两个不满16岁的儿子充为奴。连曾被丁文彬拦轿献书的江苏巡抚也遭了殃,好说歹说证明自己没有藏有丁文彬的逆书,连番向皇帝求情才倮住职位,只受了罚俸一年的惩罚。
一人发疯,亲族乃至毫无关系的人都受了影响;本是疯人,却受了凌迟这种大刑。整件事令人苦笑。丁文彬的案子,可以说是“疯子文字狱”的典型案例了。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疯得不那么明显,可是整件事却充满了现实意味。
乾隆十六年(1752)八月,山西省一个叫王肇基的人,到介休县同知衙门投献了一副诗联,以祝贺皇太后寿诞。诗联后面还附有一小段议论,词句颠倒错乱,大致应该是评论时政之意。本来也是一件小事,没有丁文彬那样私自制定年号自称天命那么严重,却惊动了汾州知府大人。原来介休县同知认为王肇基的诗联“语句错杂无伦,且有毁谤圣贤狂妄悖逆之处”,于是上报了知府,知府又上报山西巡抚,巡抚上报中央,层层上报,到了乾隆手里。乾隆下令严查,看是否有同党。
知府不敢怠慢,连忙赶到介休县审问王肇基,问他为何献诗,王肇基非常坦诚,说“我献诗,恭祝皇太后万寿,不过尽我小民之心,欲求皇上喜欢的意思,并无别事”。知府又问他为何斥责朝廷,毁谤圣人,王肇基先拍了一段马屁:“如今是尧舜之世,何敢有一字讪谤。”接着说:“窦系我一腔忠心,要求皇上用我,故将心里想着的事写成一篇,至于论那孔孟程朱的语,亦不过要显我才学的意思。”
山西巡抚在奏章中称其为“似属病患疯癫之人”,可我却觉得,这人脑筋清醒得很,只是肚中欠缺了一些墨水,脑子里少了一些行事的办法,才会做出这样的事。因为他的目的十分明显,“只求代我进了此书,我就有官做了”。是想做官想到痴狂,于是行了冒险的事,可惜文采不好,又贸贸然议论朝廷,终于遭了灾。
最终结局,也令人唏嘘,乾隆命将他“当众杖毙,并即剀切出示,宣布皇恩晓谕,劝勉俾愚众共知炯戒”。
鲁迅对这类文字狱有精妙的评论,其《隔膜》一文中举了另一人冯起炎进书的例子,结合其他案子,说道:“这些惨案的来由,都只为了‘隔膜’。”满人上书称奴才,汉人上书称臣,看似是优待,实则奴才都不如。“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
所以,汉人以为满君“天恩如父”。百姓以为官员“爱民如子”,实际上,皇帝也只是借用古训,口头说说,实际并不把这被牧者当作儿子,许多士大夫懂这道理,也有很多人不懂,便亲热地向“陛下”“父母官”撒娇讨好去了,于是乎被杀掉。
看这些案件,总会感觉其中人物的狂言可笑,行为可笑,仿佛是一种幽默了,可是结局不外乎发配、杀头、凌迟、杖毙,又使人两股战战,于是这些便成了大清盛世所特有的黑色幽默。
清代康雍乾三世,国富民殷,被后人称为“盛世”。不过,这三代也是有清一代文字狱最盛的时候。一般听到“文字狱”三字,总会想起“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把衷肠论浊清”这种似乎在影射清代政治的文字。或者又是牵强附会的解读:如一科举考官考题“维民所止”中的“维”“止”是“雍正”砍了头。清代编《四库全书》,怀念前明的书籍一律销毁,不利清朝统治的文字被删改,藏有该类“反动”书籍的家室一律遭受牢狱之灾,这亦是“文字狱”的一种。
不过,除了悲剧之外,清代还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字狱”故事。《清代文字狱档》这本案件卷宗,记下了许多文字狱案中的黑色幽默。
乾隆十八年(1754),山东巡抚杨应踞突然收到曲阜县孔府的报告,有一个衣衫破烂的人来到孔府门前,叩门投书,自称丁文彬,是前代衍圣公(孔子后人的世袭爵位)亲戚,说前代衍圣公将两位女儿许配给他,但至今未能联系他,于是上门来做孔府女婿。他还带了许多书,自言“天命之文,性命之学”,要衍圣公过目。巡抚马上令人扣下此人,严加审讯。不审不要紧,一审发现此人胡言乱语,书中文字更是耸人听闻:他改写了《洪范》《春秋》,书中间写“大夏大明新书”,又制定年号“昭武”。巡抚大吃一凉,赶紧详细审问,得知事情始末:原来丁文彬是浙江人,世代务农,曾跟他的叔祖到曲阜听前代衍圣公讲尧舜之道,丁文彬称老衍圣公守先王之道,应该称帝,而把两个女儿许配给他,是蒙上帝启迪。现在老衍圣公去世了,自己理应继位。于是在家给自己的亲戚大封爵位,什么大舅为冢宰,哥哥封为夏文公,父母封王封后,原来在农村的一个不理他的董氏女子,因为他看上了,也被他封了妃。当然,这些受封的当事人都不知道。当时基督教流传还不广,这“上帝”应该也不是基督教所尊奉的上帝。
巡抚杨应踞认为这人是个疯子,“臣考察其情形,丁文彬乃是一至贫极贱之人,一旦识了几个字,就自认为身怀奇才异能,无出其右。因而妄想富贵美色,痴心目识,结为幻影,审不可破”,他说,“听其所言,不论何人俱知其妄。”
不过,这样的分析并不是为了替他开罪,而是证明丁文彬背后无人指使,没有党羽伙同谋反,在奏章的最后,杨应踞的结论是,当给此人处刑。
最终疯子丁文彬被判处凌迟之刑。当时丁文彬已经在审讯时遭过大刑,奄奄一息,乾隆十分重视,暗自忖度,按照正常程序,三司会审,布文山东,来回都要一两个月,若死在狱中,可就便宜了他。于是传谕杨应踞:根据丁文彬身体情况,自行决定行刑时间,如果病危,应当提前处刑。杨应踞接到谕令,马上查看丁文彬情况,发现丁氏确实撑不了几天,于是命令济南知府当天布置法场,隔日,丁文彬受了凌迟之刑。受刑时,丁氏还念念有词。口述上帝谕令。
苦了的是丁文彬的哥哥、嫂子和侄子,本来在家务农无事,突然被逮捕,其兄丁文耀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判处斩监候,另外两个不满16岁的儿子充为奴。连曾被丁文彬拦轿献书的江苏巡抚也遭了殃,好说歹说证明自己没有藏有丁文彬的逆书,连番向皇帝求情才倮住职位,只受了罚俸一年的惩罚。
一人发疯,亲族乃至毫无关系的人都受了影响;本是疯人,却受了凌迟这种大刑。整件事令人苦笑。丁文彬的案子,可以说是“疯子文字狱”的典型案例了。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疯得不那么明显,可是整件事却充满了现实意味。
乾隆十六年(1752)八月,山西省一个叫王肇基的人,到介休县同知衙门投献了一副诗联,以祝贺皇太后寿诞。诗联后面还附有一小段议论,词句颠倒错乱,大致应该是评论时政之意。本来也是一件小事,没有丁文彬那样私自制定年号自称天命那么严重,却惊动了汾州知府大人。原来介休县同知认为王肇基的诗联“语句错杂无伦,且有毁谤圣贤狂妄悖逆之处”,于是上报了知府,知府又上报山西巡抚,巡抚上报中央,层层上报,到了乾隆手里。乾隆下令严查,看是否有同党。
知府不敢怠慢,连忙赶到介休县审问王肇基,问他为何献诗,王肇基非常坦诚,说“我献诗,恭祝皇太后万寿,不过尽我小民之心,欲求皇上喜欢的意思,并无别事”。知府又问他为何斥责朝廷,毁谤圣人,王肇基先拍了一段马屁:“如今是尧舜之世,何敢有一字讪谤。”接着说:“窦系我一腔忠心,要求皇上用我,故将心里想着的事写成一篇,至于论那孔孟程朱的语,亦不过要显我才学的意思。”
山西巡抚在奏章中称其为“似属病患疯癫之人”,可我却觉得,这人脑筋清醒得很,只是肚中欠缺了一些墨水,脑子里少了一些行事的办法,才会做出这样的事。因为他的目的十分明显,“只求代我进了此书,我就有官做了”。是想做官想到痴狂,于是行了冒险的事,可惜文采不好,又贸贸然议论朝廷,终于遭了灾。
最终结局,也令人唏嘘,乾隆命将他“当众杖毙,并即剀切出示,宣布皇恩晓谕,劝勉俾愚众共知炯戒”。
鲁迅对这类文字狱有精妙的评论,其《隔膜》一文中举了另一人冯起炎进书的例子,结合其他案子,说道:“这些惨案的来由,都只为了‘隔膜’。”满人上书称奴才,汉人上书称臣,看似是优待,实则奴才都不如。“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
所以,汉人以为满君“天恩如父”。百姓以为官员“爱民如子”,实际上,皇帝也只是借用古训,口头说说,实际并不把这被牧者当作儿子,许多士大夫懂这道理,也有很多人不懂,便亲热地向“陛下”“父母官”撒娇讨好去了,于是乎被杀掉。
看这些案件,总会感觉其中人物的狂言可笑,行为可笑,仿佛是一种幽默了,可是结局不外乎发配、杀头、凌迟、杖毙,又使人两股战战,于是这些便成了大清盛世所特有的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