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实施的关键是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键是创造适当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和探究,本文试图从“情境——问题”教学入手,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
所谓“情境——问题”教学,是指中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熟悉的、感兴趣的学科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从而获取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为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备课要做到“懂、透、化”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是基础性的问题,哪些是拓展性问题,哪些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要做到“实”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韦志成先生指出:“从阅读教学的外部功能来说,它统帅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着写作教学、说话教学和听知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
三、课堂提问要做到掌握技巧
课堂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
第一,创设探究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用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故事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
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其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如教学《老王》时设计的问题:老王的生活苦不苦?这就未免过于简单,这个问题根本不富于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换一种方式如向学生提出“老王生活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老王生活在我们今天,他的生活能有保障吗?”“何以知之?”之类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如朱自清的《春》教师用一系列问题激活师生的互动学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为什么要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花赶趟儿”之类的句子?“吹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上这些问题都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情境——问题”教学,是指中小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熟悉的、感兴趣的学科情境出发,通过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出、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从而获取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和技能技巧并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过程。为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备课要做到“懂、透、化”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是基础性的问题,哪些是拓展性问题,哪些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要做到“实”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韦志成先生指出:“从阅读教学的外部功能来说,它统帅语文教学,制约和影响着写作教学、说话教学和听知教学。”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动脑、思考探索才能有所得。
三、课堂提问要做到掌握技巧
课堂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
第一,创设探究问题情境。
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用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故事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
课堂教学设计问题,既不能过于浅白,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其难度应以较高水平学生经过思考或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如教学《老王》时设计的问题:老王的生活苦不苦?这就未免过于简单,这个问题根本不富于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换一种方式如向学生提出“老王生活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老王生活在我们今天,他的生活能有保障吗?”“何以知之?”之类问题,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些问题非经过阅读思考不能答出,通读全文,整体思考之后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回答。这样的启发提问对培养学生研读文本的习惯,提高分析归纳、提取文章信息等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课堂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
如朱自清的《春》教师用一系列问题激活师生的互动学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为什么要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花赶趟儿”之类的句子?“吹面不含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上这些问题都能较好地切中文章要处,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构建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