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中小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与知识的积累一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孩子从跨进学校第一天开始,他就翻开了“怎样做人”的第一章。在这个时期里,他们长时间在一个班级里学习和生活,老师给予的正面引导,将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扎下较深的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中最关键的是兴趣,它直接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而缺乏兴趣,就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己去思考,去理解。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说说狼和羊有何区别?狼和羊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狼会不会摇尾巴?课文为什么以“会摇尾巴的狼”为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 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哪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龄儿童。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学习。
例如,在笔者的引导下,许多学生运用“五步自学法”、“六步自学法”、“八步自学法”、“十步自学法”等方式进行了自主学习,获得了较好效果。相对而言,较为科学完善的是“十步自学法”,即:一定(学习目标)、二查(有关背景材料、史实等)、三找(不认识的生字词或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设法认读记忆)、四释(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释词释句释疑,注意巩固结果)、五理(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线索)、六读(采取多种方式去自读自悟,特别是佳句佳段的赏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练(尝试抓重点与难点,结合课后思考题自设习题多加练习)、八总结(归结主要内容、思想感情与写作特点等)、九质疑(根据学习目标有疑而问、针对有价值的内容无疑设问)、十实践拓展(根据实际预先进行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认识从而拓展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可以想象,一个很少自己看书,很少自己搞学问,很少自学的老师,对自学的坚定不移的理念会有多少认同,他会坚定不移地推行自主学习吗?会有耐心吗?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作者通联:025358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同兴镇总校 )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中最关键的是兴趣,它直接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而缺乏兴趣,就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力时间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自己去思考,去理解。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说说狼和羊有何区别?狼和羊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狼会不会摇尾巴?课文为什么以“会摇尾巴的狼”为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 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哪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挖苦,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不是灌输的器皿,不是书本的奴隶,不是教师的“应声虫”,而是富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龄儿童。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采用适合自己个性的方法学习。
例如,在笔者的引导下,许多学生运用“五步自学法”、“六步自学法”、“八步自学法”、“十步自学法”等方式进行了自主学习,获得了较好效果。相对而言,较为科学完善的是“十步自学法”,即:一定(学习目标)、二查(有关背景材料、史实等)、三找(不认识的生字词或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设法认读记忆)、四释(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释词释句释疑,注意巩固结果)、五理(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线索)、六读(采取多种方式去自读自悟,特别是佳句佳段的赏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练(尝试抓重点与难点,结合课后思考题自设习题多加练习)、八总结(归结主要内容、思想感情与写作特点等)、九质疑(根据学习目标有疑而问、针对有价值的内容无疑设问)、十实践拓展(根据实际预先进行实践活动,获得第一手认识从而拓展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挑战。可以想象,一个很少自己看书,很少自己搞学问,很少自学的老师,对自学的坚定不移的理念会有多少认同,他会坚定不移地推行自主学习吗?会有耐心吗?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作者通联:025358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同兴镇总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