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一写俱风流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高年级在学习方面增加了深度阅读和习作,阅读和写作的双重重任都落在这两个学段上,“读”不能是纯粹的读,“写”也不能是孤立的写,需要读写融合,相互促进升华,相互弥补充实,需要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有效实践与训练,拒绝低效与无效,让读与写血肉相连。
   关键词:读写;相提并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该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和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细细品味课标的要求,得到的指示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需要洗牌——读和写不能分解,“读”不能是纯粹的读,“写”也不能是孤立的写,需要读写融合,相互促进升华,相互弥补充实,需要利用课堂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有效实践与训练,拒绝低效与无效,让读与写血肉相连。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高年级问题多
   中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学段,学习方面增加了深度阅读和习作。中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低下——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年段,缺乏思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课堂上习惯于听老师灌输知识,听觉木讷,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或知识,自己根本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老师重复讲解,學习效率低下。高年级的学生阅读难度加大,特别是写作分量加大,而且人教版的写作并非易事,四年级就写关于生命的习作,五年级要进行《开卷有益还是无益》的辩论并进行记叙,六年级要写关于《科技利大还是弊大》的辩论……阅读和写作的双重重任都落在这两个学段上,但是老师照样进行常规教学,没有采取特别的手段和技巧,所以进行这个课题《以读为本,读写结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套用李清照的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中的一些句子,正是我们中高年级“读”与“写”的现状写照:
   寻寻觅觅,一个“读”字,旧时相识;
   冷冷清清,一个“写”字,最难将息;
   点点滴滴,“读写”结合,最是无敌。
   二、读写要相提并论——读为根本写为枝
   叶圣陶说:“读与写关系密切。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运用思考之事,皆有关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事,故而相通。”叶老的话让我们醍醐灌顶地明白读写之关系是密切的:读写必须相提并论,“读”是根本,拥有肥沃的土壤,在暗黑的地底下孕育着思想的光辉,爆发出语言的能量,让“写”的树干挺拔伟岸,树叶繁密茂盛,生机盎然。
   (一)寻寻觅觅,一个“读”字,旧时相识
   “读”是我们小学最常见的字,从一年级开始,直到中年级高年级,我们都在读——听读、朗读、默读、赏读、品读、阅读……太丰富的读,读出了语文的美好与魅力。教育部督学柳斌对阅读下了这样精辟的断言:“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这些话语总结起来就是:我们需要阅读,阅读谁都会,怎样的“读”才是有效的,才是高效的,才能孕育出语言的精华,形成一定的表达能力,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所以“读”是根本,是源头,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是诗人说的:“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走出“虚读”导致的虚度光阴的困境,寻寻觅觅得到的答案是:以读为本——本山取土的读(读好课内),原原本本的读(自发的读),正本清源的读(课外红色阅读),追根溯源的读(读原作读资料),去末归本的读(浓缩精华的读)……读出语文的真谛,化作习作爆发的能源。
   (二)冷冷清清,一个“写”字,最难将息
   “写”是最难闯过的一道关卡,可以说是一个重灾区,特别是中年级,望而却步,甚至戏称“习作难啊,难于上青天。”以上说的是真话实话,其实是对我们教师无言的质问——为什么我的作文如此受伤?老师你做了什么?你能帮助我什么?老师你拿什么挽救我的作文……正是:花自飘落水自流。面对学生的困境我们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所以说:冷冷清清,一个“写”字,最难将息。但是善写有益于读的升华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在战略上正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写的模式大约有以下几种常规写:片段写、续写、扩写、仿写、缩写、改写、命题写、半命题写、话题……写的形式太多太多,真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我相信憔悴损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的部分老师。我们必须攻坚克难啊,因为“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必须让这个冷冷清清的局面变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要想写得好,先要读得好,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读写相提并论——读为根本,写为枝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输送正能量,让孩子的阅读和写作并驾齐驱,共生共荣。
   (三)点点滴滴,“读写”结合,最是无敌
   怎样让读写相提并论、相濡以沫——读为根本,写为枝干?比如教学《长征》一课:立足课本,将这一首七律读得明明白白——第一,那是血与火的洗礼,两万五千里的征程掩埋的是千千万万的忠骨,这就是远征难啊!这里的情感如火一样燃烧,如海一样深沉!需要先感受学生的本意,然后拓展延伸——用资料、用数字、用电影等来补充感官和思维,明白战争岁月何其残酷峥嵘,战士何其英勇,才能读得如泣如诉!第二,诗歌中的对比、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需要细品慢析,它折射了红军的乐观无畏与豪情壮志,更兼毛泽东的凝练表达。第三,背诵积累。
   读完诗歌,写作就开始同步进行了——例如一个“五岭逶迤腾细浪”,我们让孩子展开想象写下来——那山脉是连绵不断,红军一路行军,可能遇到猛兽,可能遭遇毒蛇,可能遇到雨天……这就是我们的红军,忠魂依依,生死情牵中华,步履沉沉,跨越漫漫征途……还有“大渡桥横铁索寒”,可以写——滚滚大渡河见证了红军的英勇,它深情地拥抱了年轻的将士……即使学生的年龄与那个岁月和经历相去甚远,经过这样明白而深刻的精读,一字一句一段的书写,语言能力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每一课,都这样适时适当地练一练,读与写并驾齐驱,这就是清朝颜元说过的:“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学生在不断的读与写的温习、练习中提升了语文素养,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立竿见影——因为“读”厚实的根本能够衍生出“写”繁茂的枝叶。长此以往——点点滴滴,“读写”结合,最是无敌。
   三、读写要相辅相成——读为根本写为花
   崔峦先生指出的以读为本的高效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要追求目标单纯、言意并重、课型多样、省时高效的阅读教学。”我们的阅读只要一个简单的目标——会读会写。在读写二者之间架起桥梁的是老师和学生,一个善教善引,一个善读善写,课堂的高效就立刻凸显。正是:阅读辅助写作易——“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以读为乐促进写——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就是对一种事物的喜爱情绪,让人迷恋,让人陶醉,木村文一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兴趣引导能够留住的是心、是情。对于中年级的孩子,引用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最合适不过了:“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这个时段是孩子阅读的困难时期,可以先从绘本开始,从讲故事开始,从视频开始,让色彩、声音、画面渗透入内心;高年级的阅读则可以从课本出发,开始拓展阅读原作,阅读一个作家的系列作品;根據爱好可以自由纵横书的海洋,只要愿意读,就选一个角落,让书籍安详地为你泡一杯香茗,任你自品自赏,书香四溢,那是何等的惬意!载满腹经纶,行一路得意,乐在其中。一旦阅读成为一种需要,那书就能充实你的内涵,营养你的心灵,优雅你的肢体,滋润你的语言,于是你就像王勃说得那样“自能成羽翼,不必仰云梯”。读进去多少书,就留下多少痕迹,哪怕是细微渺小的,也能影响你的写作,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就是一架云梯,帮你登高望远,助你鲲鹏展翅。
   (二)下笔能写因善读——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的学生竭泽而渔,穷尽心力写作,可谓绞尽脑汁,但是写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原因很简单——有意栽花花不开,那种为写而写的习作大多是无病呻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言之无物,行之不远,是阅读缺席惹的祸;相反有的学生下笔成文,洋洋洒洒,原因很简单——见多识广,内涵丰富,所以火山爆发,瀑布奔流,那是因为阅读君临笔下而降的福——“无心插柳柳成荫”,需要的时候,自然生活和语言如溪流,如泉源,活泼奔流。阅读积淀形成的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更是课堂高效的最好证明。
   (三)善读能写互提携——天光云影共徘徊
   怎样的课堂是读写相辅相成的呢?比如《最后一分钟》,这首诗歌是对五年级上期学生的考验,太难太长的现代诗,融合了历史、文学、政治,将香港回归的过去、现在、将来浓缩在两页的长诗中,又是二类课,时间短,这样的课文必须善读能写互相提携,才能上出深刻与博大。那“虎门销烟”就四个字,却是一部沧桑的晚清历史,那“深入骨髓的痛”却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悲惨……只有查过资料,读过历史,品味过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才能明白这一首诗歌所包含的欣喜,读出来的感受才是:告别落后,告别挨打,告别耻辱的深沉;写出来的历史脚步才是风雨兼程的,是从沉重到轻快的……
   善读之,能写之,二者血肉相连的语文才能散发高效的芬芳。有这样的善读能写互相提携,漫步岁月,我们就能听到阅读哀伤的哭泣,看到阅读醉人的笑容,闻到书写袭人的芳香,摸到书写跳动的脉搏,这样的读写结合才是有灵魂的阅读,才是有品位的书写。
   四、读写能相得益彰——读为根本写为果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让“读”成为课堂的精灵,让“写”成为课堂的魂魄,只有有效的读,才能“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才能有效反馈在写作上。
   比如童话阅读,简简单单的阅读,却非常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著名诗人普希金在童话诗《小金鸡》中说过:“童话虽然不真,可是含义却深,对于年轻人是个教训。”台湾作家张晓风说过:“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请听过童话,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他们的话都在告诉我们童年不能让童话缺席,童话给童年带来的是真善美。读《丑小鸭》明白美丽来之不易,需要熬过严冬,需要坚强;读《卖火柴的小姑娘》明白社会的冷漠何其可怕,我们从小就要学会一个字:爱,就像冰心说的:“人类啊,相爱吧,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读过这些童话,我们就亦步亦趋地写,写小木偶续写——小木偶靠着机智夺回属于自己的包包,惩罚了红狐狸;写机智的小动物用水救出了落入坑里的小鸭子;写笔盒、五官的争吵……
   还有诗歌教学,学《我想》模仿着写:我想把血管/接到戈壁沙漠里/流出涓涓溪流/冒出浪花朵朵/流啊,流——流出一片绿洲/郁郁葱葱……
   更有学课文《草原》写下对草原的认识:“春风拂过原上草,牧人便赶牛羊来……”多么精彩的诗句,与《敕勒川》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谁又能想到,这是五年级孩子的作品呢,这就是读写结合孕育的纯钢精金的文字。
   因为读的根本是这样的扎实,这样的精彩,所以才能结出书写丰硕的果实:沉甸甸的硕大无比,甜蜜蜜的甘之如饴。读为根本写为果——读写相得益彰的结果就是:才情纵横奔突显锋芒。
   读写结合的好处实在太多,所以我们进行这个《以读为本,读写结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是具有实实在在的意义。因为写这一方面的论文太多太多,观点大同小异,都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中悟写、写中悟读……这一些观点对大家的启示都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给人受益良多的,所以这些成熟的观点就不做赘述了,今天就以读写结合能够达到的好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表达一些拙见,希望这一点体会与总结能够让我们的孩子:一读一写俱风流,能够脱口信手皆华章。
   参考文献:
   叶圣陶.叶圣陶作品集[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01.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区域内综合实践“跨校教研”活动中两堂汇报课,主题都是《春风暖人心》:rnB老师坐镇讲台、视而不巡,反正事先演练过了,他就让孩子们按小组逐个汇报就是了……rnC老师却是满场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阅读对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统编版语文教材首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是人们现在越来越关心的一个话题,而音乐作为能够启迪心灵、增进沟通的一种语言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如何在围绕核心素养的前提下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是每一位小学音乐教育者应该思考和学习的一个课题。以“关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与分析”为题,对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进行讨论,以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升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成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在新课改目标的指引下,许多语文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总结出批注式阅读这一极具实践性的阅读方法,驱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阅读,边
绘本阅读对特殊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均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图文结合的教学内容因其字数较少、直观且趣味性较强,能在特殊教育领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将针对绘
古文可以称作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也是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小古文是短小浅显的古文,虽然是一种文言文,但是篇幅不长,理解难度较小,具
课外阅读是部编小学语文学科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做好课外阅读教学工作通常可以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掌握语文学科知识,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迅速提升.据此,在进行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