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离退休人员不断增多,人口逐渐趋向老龄化,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就势在必行了。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政治上关心老同志,生活上照顾老同志,将加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民心工程”、 “敬老工程”来实施,加大投入、设施配套、服务优良,使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和老年活动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及活动,是加强离退休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的需要,增加了责任感、紧迫感、光荣感和使命感。
一是在缺少文化设施的居民区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式,改建、扩建或增设老年活动场所。
二是让老年活动场所建成后既经济又适用,更是让老年人满意,我们采取组织退休人员代表到外地学习考察,吸取他们的有益经验、特色文化的方法。让代表们回来后发挥所长,各尽所能施展才华,用自己的书画作品美化场所环境,既节省了经费支出,又使场所文化氛围上了一个档次。
三是排除落后思想障碍。我们认为,加强老年活动场所硬件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老同志的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不能忽视,否则,就达不到兴建老年活动场所的应有效应。一段时间以来,在离退休人员中存在着二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完全封闭自己,整天不出门,与世隔绝,容易造成老年痴呆综合症。另一种是,不少老同志认为,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是为单位争荣誉,不愿意参加;有的来参加了活动,总是先开口要服装、要报酬、要纪念品。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通过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使这些错误倾向得到及时克服和纠正,并实现了思想观念大转变。他们一改过去“要他参加”变成了“我要参加”,且参与热情空前高潮。出现一些老同志自发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自筹资金发奖品,不要公司一分钱。有的不解地问,他们这是为哪般?可见,“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已变成了广大老同志的自觉行动。
二、落实措施,加快老年场所建设的步伐
近几年来,根据老同志居住地分布情况,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兴建和改建了一批面积适当、布局合理、方便就近、功能较全、设施配套的老年活动场所。
首先,依托集团公司的优惠扶持政策,制定规划,自筹资金,通过旧房改造、房屋兴建、项目整合、社区建设、旧房调剂等多种途径,先后兴建和改建了4座二级老年活动中心,3座三级老年活动站,有的已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规划、兴建中,初步形成了老同志相对集中的地方有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功能齐全的老年活动站。
其二,充分利用市政府资金和资源,加强老年活动场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开展老年活动需要。近几年,在公司投入20多万元,给各活动中心、站购置了大量老年活动设施的基础上,我们又广开渠道,通过向市、区政府等四处求援,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10多万元用于购置音响、钢琴等老年文体活动设备;通过市、区残联给大堰湾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部分康复健身器材,从而使各老年活动中心(站)的健身设施不断满足了老同志健身需要,促进了老同志的身体健康。
其三,自力更生,废旧利用,因陋就简,促其老年活动功能不断完善。如参加太极活动比赛的服装问题,各分会为了实现太极交流表演时的整齐化一的效果,每个队员都自己出钱置作了统一布料、统一色彩、统一样式的太极服装。到目前为止,这些参加活动的老同志们大多都准备了两套或多套表演服装,基本满足了开展活动的需要;舞蹈训练厅需要镜子,为了节约经费,文艺协会的老同志们就积极想办法,收集有些住户准备新装修房屋而废弃的旧镜子,废旧利用,完善了活动设施。
三、加强管理,促进老年活动繁荣与发展
按照上级“场所相对宽裕、设施较为完善,服务管理更加规范”的要求,实行规范管理,统一协调,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建章立制。按照“服务、管理、活动”六字工作方针,在加强建设的同时,不断规范管理,使老年活动场所建设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各活动中心、站的显目位置,张贴有健身公约、管理制度及维护健康十法等,明确要求参与强身健体的老同志,要自觉自愿,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从而规避了风险。在各活动中心、站的管理方面,我们完全依托各自管委和各单项分协会来实现各活动中心和站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从而使各项管理井然有序。
二是积极引导。根据老同志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的差别,分别成立各种老年文体协会组织,向多元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即公司总协会下设若干个单项协会,单项协会又在四个分办分别成立了单项分会。由此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个协会网络,宝塔式的组织框架结构,活动内容上形成了系列化,逐步走上有序管理轨道,实行年初有计划、有活动目标,年终有评比、有考核。为不断推动公司的老年活动夯实基础。
三是开展活动。每年除了集团公司或公司文体总协会、单项协会安排的大型活动和定期活动外,其他活动均由各单项分会自行安排,形成了常态化。除重大节日或上级组织开展的活动外,其它活动在基层,小形多样,以乐为主,努力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促进延年益寿。在领导方式上,由协会牵头,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活动,充分发挥了各单项协会和单项分会的主观能动性。文艺协会平时以四个分办(片区)的骨干为基础,定期集中,以形体训练为主,然后将所学技艺带到各片区教学,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了一大片。每年举办一次“夕阳红”巡演,这项活动已坚持了四年,而且每年参加演出的老同志人数都在递增。而且近两年来,在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多次获奖,其中个别节目还得到好评,被其他社团邀请友情客串,更加大力彰显了老同志的风采。
老年活动场所为老同志提供了“老有所乐”的重要舞台。通过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为老同志创造了一个益智、益身、益心的环境,他们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效应十分明显。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发展我们的老年事业,进一步开创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及活动,是加强离退休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的需要,增加了责任感、紧迫感、光荣感和使命感。
一是在缺少文化设施的居民区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式,改建、扩建或增设老年活动场所。
二是让老年活动场所建成后既经济又适用,更是让老年人满意,我们采取组织退休人员代表到外地学习考察,吸取他们的有益经验、特色文化的方法。让代表们回来后发挥所长,各尽所能施展才华,用自己的书画作品美化场所环境,既节省了经费支出,又使场所文化氛围上了一个档次。
三是排除落后思想障碍。我们认为,加强老年活动场所硬件设施建设固然重要,但老同志的参与活动的热情也不能忽视,否则,就达不到兴建老年活动场所的应有效应。一段时间以来,在离退休人员中存在着二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完全封闭自己,整天不出门,与世隔绝,容易造成老年痴呆综合症。另一种是,不少老同志认为,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是为单位争荣誉,不愿意参加;有的来参加了活动,总是先开口要服装、要报酬、要纪念品。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通过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使这些错误倾向得到及时克服和纠正,并实现了思想观念大转变。他们一改过去“要他参加”变成了“我要参加”,且参与热情空前高潮。出现一些老同志自发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自筹资金发奖品,不要公司一分钱。有的不解地问,他们这是为哪般?可见,“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的口号,已变成了广大老同志的自觉行动。
二、落实措施,加快老年场所建设的步伐
近几年来,根据老同志居住地分布情况,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兴建和改建了一批面积适当、布局合理、方便就近、功能较全、设施配套的老年活动场所。
首先,依托集团公司的优惠扶持政策,制定规划,自筹资金,通过旧房改造、房屋兴建、项目整合、社区建设、旧房调剂等多种途径,先后兴建和改建了4座二级老年活动中心,3座三级老年活动站,有的已建成投入使用,有的正在规划、兴建中,初步形成了老同志相对集中的地方有老年活动中心以及功能齐全的老年活动站。
其二,充分利用市政府资金和资源,加强老年活动场所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开展老年活动需要。近几年,在公司投入20多万元,给各活动中心、站购置了大量老年活动设施的基础上,我们又广开渠道,通过向市、区政府等四处求援,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后投入10多万元用于购置音响、钢琴等老年文体活动设备;通过市、区残联给大堰湾老年活动中心配备了部分康复健身器材,从而使各老年活动中心(站)的健身设施不断满足了老同志健身需要,促进了老同志的身体健康。
其三,自力更生,废旧利用,因陋就简,促其老年活动功能不断完善。如参加太极活动比赛的服装问题,各分会为了实现太极交流表演时的整齐化一的效果,每个队员都自己出钱置作了统一布料、统一色彩、统一样式的太极服装。到目前为止,这些参加活动的老同志们大多都准备了两套或多套表演服装,基本满足了开展活动的需要;舞蹈训练厅需要镜子,为了节约经费,文艺协会的老同志们就积极想办法,收集有些住户准备新装修房屋而废弃的旧镜子,废旧利用,完善了活动设施。
三、加强管理,促进老年活动繁荣与发展
按照上级“场所相对宽裕、设施较为完善,服务管理更加规范”的要求,实行规范管理,统一协调,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建章立制。按照“服务、管理、活动”六字工作方针,在加强建设的同时,不断规范管理,使老年活动场所建设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各活动中心、站的显目位置,张贴有健身公约、管理制度及维护健康十法等,明确要求参与强身健体的老同志,要自觉自愿,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从而规避了风险。在各活动中心、站的管理方面,我们完全依托各自管委和各单项分协会来实现各活动中心和站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从而使各项管理井然有序。
二是积极引导。根据老同志文化层次、兴趣爱好的差别,分别成立各种老年文体协会组织,向多元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即公司总协会下设若干个单项协会,单项协会又在四个分办分别成立了单项分会。由此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个协会网络,宝塔式的组织框架结构,活动内容上形成了系列化,逐步走上有序管理轨道,实行年初有计划、有活动目标,年终有评比、有考核。为不断推动公司的老年活动夯实基础。
三是开展活动。每年除了集团公司或公司文体总协会、单项协会安排的大型活动和定期活动外,其他活动均由各单项分会自行安排,形成了常态化。除重大节日或上级组织开展的活动外,其它活动在基层,小形多样,以乐为主,努力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促进延年益寿。在领导方式上,由协会牵头,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活动,充分发挥了各单项协会和单项分会的主观能动性。文艺协会平时以四个分办(片区)的骨干为基础,定期集中,以形体训练为主,然后将所学技艺带到各片区教学,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影响带动了一大片。每年举办一次“夕阳红”巡演,这项活动已坚持了四年,而且每年参加演出的老同志人数都在递增。而且近两年来,在集团公司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多次获奖,其中个别节目还得到好评,被其他社团邀请友情客串,更加大力彰显了老同志的风采。
老年活动场所为老同志提供了“老有所乐”的重要舞台。通过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为老同志创造了一个益智、益身、益心的环境,他们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充分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效应十分明显。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不断发展我们的老年事业,进一步开创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