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 朗读感悟 创编诗歌 提高素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630767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际和新兴国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起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而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的母语课程,它的改革普遍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本人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四季》为例,从创设情境、朗读感悟、创编诗歌、提高素养这四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教学心得,希望能对同行起到些许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设情景 朗读感悟 创编诗歌 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033-02
  《四季》是人教2016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学习了汉语拼音和识字(一)后的第四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课文共有四句话和四幅图,每句话配有一幅图,本首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整首诗歌通俗易懂,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结合本课目标及学情,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
  情景教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出示照片,创设出本地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拓展学生的思维。
  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只有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才能与文本进行对话,才能领悟其中的感情,从而读好课文。
  表达创编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本课教学中,我再次给学生出示图片,让他们仿照课文说话,动手给图片涂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热爱生活、爱学习的态度。
  下面以第二课时为例,我具体谈谈我的操作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为此次上课我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我准备了儿歌《春天来》的视频,播放这首儿歌先让学生欣赏,然后绘声绘色地告诉学生大自然妈妈有四个漂亮的女儿,然后出示了四幅反应本地四季特征的图片,分别是除草的情景、马兰花开的情景、打场的情景和雪后的情景,让学生欣赏图片,说说从每张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猜猜应该是哪个季节,从而引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并列板书。这种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四季的美丽和不同特征,从而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和好奇心。
  二、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通过播放儿歌视频初步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后,老师让孩子们复习生字,因为识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因此我们设计的识字复习教学的环节一共有两步:1.认读生字,记音。2.拼出生字,记形。学生很快巩固了生字后,我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听录音,再次朗读,用录音范读来潜移默化中指导学生朗读。这样无形中就加深了学生的印象,通过朗读课文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生字,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指导朗读,感悟美景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采取齐读、分角色朗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四季的美。并且强调加入动作表演,让学生到台前表演读,这样的形式既有趣又生动,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学在其中、樂在其中。
  四、仿照说话,注重语用
  说话指导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孩子刚刚接触短文,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仿照课文说话,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读完课文后,我分别出示了湖边的垂柳、娇艳的桃花、枝头的苹果、晶莹的雪花四幅图片,让学生仿照课文说话。有了图片作对照,学生的表达让人喜出望外。“柳条弯弯,他对湖水说,我是春天!”“桃花朵朵,他对叶子说,我是春天!”“苹果红红,他对蝴蝶说,我是秋天!”“雪花落在窗前,他说,我就是冬天!”……同学们在下面比划着,尝试着,然后争前恐后说出了一个个漂亮的句子,热情异常高涨,创编出了一段段儿歌……
  除了口头表达,本课时教学中我还注重让学生用图画表达,我分别准备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图片轮廓,让学生用彩笔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好后作为礼物送给他们。同学们拿到图片后,用心地涂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绿绿的叶子、红红的太阳、金黄的果实、五颜六色的雪人……沉浸在创作的喜悦中。
  最后,我播放了《四季童谣》的视频,同学们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结束了课堂。
  参考文献:
  [1]范灵娟.试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J].名师在线,2018(28):13-14.
  [2]李颖伟.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OL].学周刊,2019(04):100-101.
其他文献
【摘要】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些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作为书法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所担负的责任更是不言而喻。如何完成有效的书法教学,需要我们不断的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找到科学、理性的教学策略,把握学生心理规律,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中获取愉悦感。因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走向成功。  【关键词】高中生 书法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深化及深入人心,以往的“灌输式”、“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早已不合时宜,最终也会被时代所抛弃。如何让语文课生动有趣?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做小实验也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比较好的应用,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实验 初中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
期刊
【摘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环节,它和幼儿一天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连接。高效的区域活动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知识,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笔者将在本文结合自身经验来探讨如何提高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關键词】幼儿园 区域活动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011-02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改革,幼儿教育的方式也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053-02  “立德树人”是新课改给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为我国未来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即,开展教育工作时,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不断的感化学生,给学生启发,使学生扎实掌握文化知识的同时,综合素养得以提升,良好的品质得以塑造,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当前校园文化的概况出发,对建设校园文化的主要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 微传播 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001-02  引言  微传播的传播媒介主要有微信、微博等,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人们迎来了微传播时代,在这一背景
期刊
【摘要】榆中“小曲子”历史悠久,通俗易懂,广为流传,深受全县人民的喜爱。其基本曲调虽与陕西眉户有相近之处,但有浓郁的榆中地方特色。“小曲子”俗称“地滩子”。所谓“地滩子”就是春节耍社火唱后场时观众围圈观看,故称“地滩子”,这种形式还在农家庭院屋舍演唱。“小曲子”因演出条件的限制,不推大本,只演折子戏,“小曲子”常演剧目的音乐有两类,一是用固定曲式演唱的越调类剧目,二是用西京调或枇杷调贯穿到底的演唱
期刊
【摘要】本文以试析高职院校“五维度”课程诊断模型探索与研究为主要阐述,结合当下课程诊断介绍和高职院校“五维度”课程诊断模型探索为主要依据,从目标达成度介绍、资源有效度介绍、服务保证度介绍、质量展示度介绍、质量监督度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高职院校“五维度”课程诊断模型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五维度 课程诊断 模型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一堂课是否成功通常是由学生的参与程度决定的。如果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课堂中来,教师就要挖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而情境的创建是最为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借助语言的力量调节教学氛围,创建丰富多彩的语文情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建情境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对教材进行穿插,拓展教材中某个知识点的含量,引入作品的背景资料、引入词语的丰富内涵、引入作者或评论家对作品和人物的评价、引入原作中的故事梗概或者人物关系、引入科学知识均能够拓展文本。笔者试图用自己的教学片断来印证这一观点。  【关键词】穿插 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1-0038-01  特级语文教师余映潮指出:“穿插引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机械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定位要求和教学现状,结合学生基本情况和自身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和课后教辅两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案。  【关键词】机械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18年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面向表达能力培养的《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探索(编号903-G31805)”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