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预结算就是对某个工程的造价进行计算、预算、结算和决算等。本文列出了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一些因素,并总结了一些提高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方法。
关键词 工程预结算 准确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预结算就是对某个工程的造价进行计算、预算、结算、决算等。预算从字面上讲,就是预测、计算。工程预算就是以货币的形式对工程的收入、支出进行计算预测。以此来反映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结算就是工程结束时,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文件进行的核算。工程预算和结算的统称就是工程预结算。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工程预结算不仅可以反映出工程的进度,同时也对降低经济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因素
影响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一为客观因素,一为主观因素。
1、客觀因素
(1)设计图纸的影响。设计图纸是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图纸规定的内容应与工程量的计算项目相一致,工程项目的设计必然会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制约, 很多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工程量, 这会给施工过程带来更多的变数,导致工程造价发生变化,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
(2)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价格的影响。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价格是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受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供货商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在工程实施期间可能有较大的变动,这也给工程预结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时候存在许多家厂商生产销售同一种类型同一型号设备的情况,而且报价高低不一,此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设备材料的包装费、运输费等额外的费用也不会完全相同, 从而使得设备材料的价格相差很大。而此时,如果预算人员进行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就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不小的误差甚至错误的出现。
(3)地域管理的差异。项目的承揽和实施有很多时候不是在同一个地方,由于区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从而导致项目的取费标准也会不太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结算的准确性。
2、主观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量的计算误差。进行工程项目预结算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的计算准确与否决定着整个工程能否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我们在计算工程量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工程机械的租赁费用、材料用量的多少、材料单价的变化等等,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周都有可能造成工程量计算的重大误差。
(3)项目预结算人员素质的影响。项目预算人员不仅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由于预结算人员素质不够而对预结算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预结算人员本身的专业技术素质差,不能正确处理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其二是预结算人员的组织能力差,不能合理地组织协调项目主体间的关系;其三是从道德方面来说,如果预结算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也会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
(5)定额概念的理解与使用。在计算项目的工程量时, 项目预结算人员必须遵循定额子目划分的原则,同时要与它所包含内容进行计算核对。在计算时,有一些定额子目的内容过于单一, 一般很少或者几乎不会出错; 而还有些定额子目所综合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或者太过于复杂,如果预结算人员在计算时对定额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存在问题,则很容易使计算出的工程量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
二、提高预结算准确性的方法
在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要提高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必须要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要依据设计图纸等文件正确计算出工程量的大小。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要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而且要准确无误,一定要经得起相关核查人员的核算和检验。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项目预结算人员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了解,项目施工图纸刻画了工程项目的由内而外的整体布局,外部包括形状、结构、外部装修,内部包括建筑的布置、建筑材料的选择等。预结算人员只有对施工图及所采用的标准图有了详细的了解才能快速准确地编制出预算。
(2)预结算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来计算工程量,而不能主观臆断,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否则将会给工程的最后结算带来很大的风险。
2、做好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资料收集工作
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期间,从事工程项目预结算工作的人员应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这些资料包括施工图纸、各类工程联系单、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材料采购清单及设计变更通知等,因为这些资料是进行最后结算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能对这些资料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将有可能在最后的结算过程中引起巨大的争议。比如,在整个工程的施工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设计变更,而设计变更通常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变化,如果预结算人员对这类的设计变更通知没有进行收集整理,最后肯定不能保证项目最后结算的准确性。
3、及时掌握市场行情的变化
项目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材料及设备等的价格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很大,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一般较长,在此期间原材料和设备的费用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变化,在项目工程的材料以及设备等的价格方面变动时,我们要深入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适时地合理地对预结算价格进行及时调整,以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
4、做好定额子项目的核算
在进行预结算时,对于定额子项目内容单一的情况,尽管核算比较容易,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也要认真对相关项目进行核算,切忌因粗心大意而使核算出现误差。而对于定额子项目复杂,包含内容多的项目,可以有步骤地将需要核算的内容分解成几个小块,一一攻克。
5、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要提高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必须提高从事预结算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高预结算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尤其是工程专业知识。当前,很多预结算人员要么是中途转专业从事预结算工作,要么就是工作几年后,由工人直接提升到预结算人员的工作岗位。因此,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就必须加强他们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开设专业补习班或者专业培训班,让他们接受专业的指导和教育,同时,大家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提高预结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2)增强他们的预结算工作经验,主要是工程量计算经验,这些经验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积累。
(3)提高预结算人员的道德水平,主要是职业道德水平。预结算人员要时刻保持一颗公平、公开、公正的心,要端正作风,主管部门应严厉打击预结算人员隐瞒、徇私和舞弊及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三、结语
项目工程预结算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项目的预测计算和工程结束后的核算检查来将项目的投资和造价降到最低,通过提高项目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可以及时准确地纠正施工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造价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预结算人员更应该走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工艺过程、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提高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为公司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晓丹,吴胜中.浅谈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J].工程经济,2010(09)
[2]韩文.论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J].建筑工程,2012(06)
[3]郑宝秋, 李帆.谈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J].工程经济,2011(07)
关键词 工程预结算 准确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预结算就是对某个工程的造价进行计算、预算、结算、决算等。预算从字面上讲,就是预测、计算。工程预算就是以货币的形式对工程的收入、支出进行计算预测。以此来反映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结算就是工程结束时,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文件进行的核算。工程预算和结算的统称就是工程预结算。这是一项工作量很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工程预结算不仅可以反映出工程的进度,同时也对降低经济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就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因素
影响工程预结算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一为客观因素,一为主观因素。
1、客觀因素
(1)设计图纸的影响。设计图纸是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图纸规定的内容应与工程量的计算项目相一致,工程项目的设计必然会受到众多客观条件的制约, 很多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工程量, 这会给施工过程带来更多的变数,导致工程造价发生变化,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
(2)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价格的影响。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价格是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受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供货商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在工程实施期间可能有较大的变动,这也给工程预结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很多时候存在许多家厂商生产销售同一种类型同一型号设备的情况,而且报价高低不一,此外,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设备材料的包装费、运输费等额外的费用也不会完全相同, 从而使得设备材料的价格相差很大。而此时,如果预算人员进行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就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不小的误差甚至错误的出现。
(3)地域管理的差异。项目的承揽和实施有很多时候不是在同一个地方,由于区域不同,地理环境不同从而导致项目的取费标准也会不太相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结算的准确性。
2、主观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量的计算误差。进行工程项目预结算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工程量的计算,工程量的计算准确与否决定着整个工程能否实现预期的盈利目标。我们在计算工程量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工程机械的租赁费用、材料用量的多少、材料单价的变化等等,任何一个环节考虑不周都有可能造成工程量计算的重大误差。
(3)项目预结算人员素质的影响。项目预算人员不仅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由于预结算人员素质不够而对预结算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预结算人员本身的专业技术素质差,不能正确处理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其二是预结算人员的组织能力差,不能合理地组织协调项目主体间的关系;其三是从道德方面来说,如果预结算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也会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
(5)定额概念的理解与使用。在计算项目的工程量时, 项目预结算人员必须遵循定额子目划分的原则,同时要与它所包含内容进行计算核对。在计算时,有一些定额子目的内容过于单一, 一般很少或者几乎不会出错; 而还有些定额子目所综合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或者太过于复杂,如果预结算人员在计算时对定额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存在问题,则很容易使计算出的工程量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
二、提高预结算准确性的方法
在上一节我们分析了影响工程项目预结算准确性的一些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
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要提高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必须要加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要依据设计图纸等文件正确计算出工程量的大小。项目工程量的计算要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而且要准确无误,一定要经得起相关核查人员的核算和检验。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项目预结算人员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对施工图纸进行详细了解,项目施工图纸刻画了工程项目的由内而外的整体布局,外部包括形状、结构、外部装修,内部包括建筑的布置、建筑材料的选择等。预结算人员只有对施工图及所采用的标准图有了详细的了解才能快速准确地编制出预算。
(2)预结算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来计算工程量,而不能主观臆断,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否则将会给工程的最后结算带来很大的风险。
2、做好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资料收集工作
在整个工程项目实施期间,从事工程项目预结算工作的人员应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这些资料包括施工图纸、各类工程联系单、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材料采购清单及设计变更通知等,因为这些资料是进行最后结算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能对这些资料进行及时有效地收集,将有可能在最后的结算过程中引起巨大的争议。比如,在整个工程的施工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设计变更,而设计变更通常会引起施工成本的变化,如果预结算人员对这类的设计变更通知没有进行收集整理,最后肯定不能保证项目最后结算的准确性。
3、及时掌握市场行情的变化
项目施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材料及设备等的价格受市场行情的影响很大,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工期一般较长,在此期间原材料和设备的费用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变化,在项目工程的材料以及设备等的价格方面变动时,我们要深入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适时地合理地对预结算价格进行及时调整,以提高预结算的准确性。
4、做好定额子项目的核算
在进行预结算时,对于定额子项目内容单一的情况,尽管核算比较容易,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也要认真对相关项目进行核算,切忌因粗心大意而使核算出现误差。而对于定额子项目复杂,包含内容多的项目,可以有步骤地将需要核算的内容分解成几个小块,一一攻克。
5、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要提高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必须提高从事预结算人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提高预结算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尤其是工程专业知识。当前,很多预结算人员要么是中途转专业从事预结算工作,要么就是工作几年后,由工人直接提升到预结算人员的工作岗位。因此,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就必须加强他们专业课的学习,可以开设专业补习班或者专业培训班,让他们接受专业的指导和教育,同时,大家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提高预结算人员的整体素质。
(2)增强他们的预结算工作经验,主要是工程量计算经验,这些经验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积累。
(3)提高预结算人员的道德水平,主要是职业道德水平。预结算人员要时刻保持一颗公平、公开、公正的心,要端正作风,主管部门应严厉打击预结算人员隐瞒、徇私和舞弊及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三、结语
项目工程预结算工作的目的就是通过项目的预测计算和工程结束后的核算检查来将项目的投资和造价降到最低,通过提高项目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可以及时准确地纠正施工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错误,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项目工程造价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预结算人员更应该走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工艺过程、熟悉工程量计算规则、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提高工程项目预结算的准确性,为公司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晓丹,吴胜中.浅谈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J].工程经济,2010(09)
[2]韩文.论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J].建筑工程,2012(06)
[3]郑宝秋, 李帆.谈如何提高工程预结算的准确性[J].工程经济,2011(07)